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儿童中暑高烧怎么办
扩展阅读
高考会考知识点大全 2025-02-05 00:39:49

儿童中暑高烧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3-08-20 16:56:50

Ⅰ 小孩中暑发烧怎么办

找阴凉:把孩子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少穿衣服,也可解开衣扣,保持环境凉爽。
2/5
量体温:体温在38.5℃以下请看第3步,38.5℃以上的话建议去医院,最好先吃退烧药。

3/5
多喝水:多给孩子喝点温热的白开水,可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并能使体温下降。

4/5
勤擦拭:用温开水把毛巾浸湿,擦拭孩子的脸部、前额、四肢、腋窝,进行物理降温。
5/5
看变化:每隔半个小时给孩子量一次体温,连续几次不再上升的话,可喂点普通感冒药;如果继续上升,应去医院诊治。

注意事项
高温炎热的天气,一定要给孩子做好防晒,并做到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在阳光下活动。

Ⅱ 小孩两岁半,白天出去估计晒了太阳有点中暑,回来发烧了,喝了氨酚黄那敏颗粒,好点了 晚上又开始高烧3

病情分析: 您好:您的宝宝的情况属于感冒的存在、建议积极治疗与预防。 指导意见: 建议您注意宝宝的保暖、避免受凉等、多饮温开水、可以口服头孢片、抗病毒口服液及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过饱饮食等。

Ⅲ 宝宝因洗冷水澡中暑感冒发烧该怎么办

这是我自己总结的经验,宝妈们可以看看,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我在这里卖弄了----- 如果孩子体温没有超过38.5度就采取物理降温,给孩子用温水擦拭脸部,脖子,腋窝、后背,还不行就给孩子洗一个温水澡,或者用酒精兑水1:10给孩子擦擦身上,别用纯酒精擦哈,会导致宝宝酒精中毒的,可以用酒精给宝宝擦擦小手心...,脚心。少给宝宝穿衣服,保证热量的散发。宝宝发烧的时候那是他身体里的免疫细胞正在和病毒打架才会导致体温升高的,如果宝宝抗过去了,会大大提高宝宝自身的免疫力。所以宝宝体温没有超过38.5度就不用太担心。超过38.5度的高烧时要降温只是怕高烧会引起宝宝抽搐等很多不良反应才会降温的,其实发烧本身对身体没有什么大的伤害。 有很多病因可以导致宝宝发烧,最主要的是找准病因对症治疗,如果盲目地给宝宝采取退烧,反而会影响发现真正的病因耽误病情。况且退烧药都是有副作用的。 我家宝宝第一次发烧的时候我也是急的不得了,我赶紧就抱着孩子上医院跑,结果那医院的医生对孩子连看也不看就说是感冒了,给宝宝开了退烧的、治感冒的。我回家给宝宝吃了退烧药,一会退下来了,可一会又升上来了,根本控制不住。我只好又上医院,医生说没办法就得打针,宝宝才四个月怎么能打针啊,我心疼的很,最后还是在宝宝屁股上打了一针退烧针,烧是退下来了,结果第二天,宝宝身上起疹子了,我上了另一家医院,医生说是幼儿急疹,就是因为幼儿急疹才发烧的。那个医生啊.......在这里我就不说了。通过我的亲身经历我想告诉大家,宝宝发烧的时候千万不要盲目的采取退烧。 还有很多老人说发烧光烧傻了,大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其实发烧会烧坏脑子的说法也不完全正确,只有达到42大脑蛋白才会变性,就是所谓的烧坏脑子了。 好了,祝所有宝妈们的宝贝都健康快乐成长

Ⅳ 小儿中暑应该怎么办

小儿中暑怎么办

1、降温:对中暑患儿应立即采取强有力的降温措施。首先使患儿粗银滚脱离高温环境,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或有空调的房间内,平卧后,在头部、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处放置冰袋,用凉水或35%酒浸湿毛巾全身擦浴。

在做物理降温时,皮肤因受冷的刺激,可出现血管收缩和肌肉震颤,影响散热并使机体产热增加,因此多同时配合药物降温。氯丙嗪可扩张周围血管,减少肌肉震颤,并可达到降温的目的,一般每次0.5~1mg/kg,加入生理盐水中1~2h内静脉注入,但对面色苍白、肢端湿冷、血压已明显下降者不宜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迅速退热作用,并可减少中暑合并症的发生。

2、补液:神志清醒的患儿可立即饮用含盐的冷开水或饮料;重度中暑者应静脉输液以迅速恢复正常血容量,保证心脑所需的血流灌注。

3、对症处理:根据病情,给予止惊、升压、呼吸循环支持等对症治疗。

4、中医疗法:原则为清暑益气,养阴清热。处方举例:党参6g,石斛9g,麦冬9g,黄连3g,淡竹叶6g,荷梗9g,知母6g,甘草6g。如在暑热症发病后期出现苍白、消瘦、食少、肢凉、便溏、舌淡苔薄等脾肾不足的症候,可去知母、麦冬,加黄芪6g、山萸肉6g、熟地6g,益智仁9g。亦可采用温下清上汤,包括附子、黄连、磁石、补骨脂、菟丝子、覆盆子等。

小儿中暑的体征

1、中暑

凡有接触高温环境或有在烈日下曝晒病史的小儿,突起体温升高、大汗、脱水伴烦躁、嗜睡、肌肉抽动或意识障碍者,均应考虑中暑。体温升高是中暑的主要特征之一,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久,预后越差。

体温达41℃是一个危险指标,常出现昏迷或抽搐,超高热若持续数小时不退,存活者可能遗留永久性脑损害;体温高达42℃时,易继发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体内丢失大量氯化钠还可出现阵发性肢体肌肉痉挛和抽搐;因高热、脱水、酸中毒、血液浓缩或黏稠度增加可诱发DIC,使病情突然恶化,岩余甚至死亡。

2、暑热症

暑热症是一种非常频发的一种病症,患有暑热症的小儿有很多,夏季也是暑热症的高发季节,暑热症对小儿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暑热症患儿多在盛夏时节发热,绝大多数病儿发生于周岁前后至2岁间,6个月以下和3岁以上少见。

在38~40℃之间,可为稽留型、弛张型或不规则热型,持续不退。天气越热,体温越高。发热期可长达1~3个月,待气候凉爽时自然下降。武汉儿科医生曾观察部分久热不退的病儿,移居庐山后体温即降至正常。


患儿虽有汗腺功能障碍,但肾功能正常,因此多尿、尿清而频繁,尿量虽不如尿崩症那样多,也可在一昼夜达20余次,不含蛋白质,尿比重常在1.008以下;由于组织间水分减少,使唾液分泌减少而引起口渴多饮,每天饮量可达3L以上。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小儿平时不太出汗的,那么,在中暑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的头部会有些汗液,这也是一种外在表现,我们的妈妈们要注意了咯。

病初一般情况良好,不显病容,或偶有消化不良或类似感冒的症状,但多不严重。体检除咽部稍呈充血外,并无其他阳性体征。高热时可见惊跳、嗜睡,少见神经系统严重症状。热度持久不退时则可见食欲减退、苍白、消瘦无力、烦躁不安,出现慢性病容。除部分病例的淋巴细胞百分数增高外,实验室检查结果多在正常范围内。

儿童中暑的紧急处理方法

1、立即脱离高温环境

孩子中暑了,应立即脱离高温的环境,将他们转移至走廊、树荫下、空调房等通风、阴凉的地方,让他们好好休息,不过要注意的是,降温方式要温和,避免骤降。

如不应将中暑的孩子立刻抱进温度过低的空调房,而是给孩子吹风扇,或者温度还适宜的空调间内。

2、物理降温

孩子中暑了,让他们别再打搏键闹或到处乱跑,而是让他们平躺仰卧,并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并立即解开他们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

同时,家长给孩子做物理降温,可以通过用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全身给他们降温,也可以通过冷帕子敷孩子的额头给他们降温。

3、药物祛暑

孩子中暑了,家长可以给他们口服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还可以在他们的.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药物。但是家长不要擅自给他们吃退热药,或者抗生素等药物。

4、刮痧

刮痧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当孩子中暑了,可以给他们尝试刮痧。

刮痧疗法指用光滑的硬物器具或者手指、金属针具等,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挤、揪、捏、刺等物理刺激。

造成皮肤表面瘀血点、瘀血斑或点状出血,通过刺激体表脉络,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从而达到活血祛瘀、调整阴阳、舒筋通络、清热消肿、扶正祛邪的作用。不过,家长不懂刮痧疗法,别胡乱尝试,避免伤及孩子。

5、饮食调理

孩子中暑了,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家长应让他们多次饮淡盐水,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

如果不是很严重,或者已经基本恢复时,家长给可以他们煮些绿豆粥、冬瓜汤等食物,或者给他们喝一些鲜果汁、吃些西瓜等水果,但是不要给孩子吃油腻的食物。

6、及时送医院就诊

如果孩子中暑症状严重,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惊厥、昏迷、抽搐等症状时,应立即送医院,以免延误孩子的病情。

中暑怎么办

1、立即将宝宝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或有冷气的房间休息。

2、让宝宝仰卧,维持呼吸道的通畅,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用湿毛巾擦拭全身降温。如宝宝的衣服已被汗水湿透,应及时给宝宝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开空调,以便尽快散热,但风不要直接朝宝宝身上吹。

3、在宝宝意识清醒前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意识清醒后少量多次饮淡盐水,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每次饮水量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也可以给宝宝喝一些鲜果汁;还可口服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

4、不要让宝宝吃油腻食物。过多食用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而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营养物质也不能被充分吸收。

中暑用药原则

1、物理降温、氯丙秦和其他辅助药为主。

2、有心力衰竭病例应快速洋地黄化。

3、脑水肿病例除降温外,静滴20%甘露醇、速尿和糖皮质激素。

4、肾脏损害病例应用速尿无效者,应及早进行腹透或血液透析。

5、选用预防及控制感染的抗生素,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给予相应诊治。

炎热的夏季宝宝极易中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温防暑是非常关键的。

Ⅳ 孩子中暑时有哪些表现如何应对孩子中暑问题

儿童中暑的症状有哪些?

  1.基础体温升高

 一般活跃的小男孩喜欢在外面玩。 回到家后,他们感觉身体不适,身体发烫,没有出汗。 孩子。

 2. 呆滞无反应 

孩子在玩耍时偶尔发呆是正常的。 父母可以在几个电话后回复。 但是,孩子中暑时也会行动迟缓。 不管他们怎么叫,他们都不会回应。 这时,他们需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医。  

 Tips 让孩子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及时补充水分。 上午 10 点到下午 4 点是最热的时间,尽量不要让孩子外出。 儿童皮肤娇嫩,外出一定要涂抹防晒霜或穿防晒衣、戴防晒帽,以免晒伤。 家长带孩子外出时要多观察身体,看看有没有呼吸困难、体温过高、皮肤发红等情况。 如果是这样,他们应该带孩子到凉爽的地方休息。 饮食以清淡为主。 在家做绿豆粥给孩子喝,还可以吃点西瓜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