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7岁儿童遗精怎么调理

7岁儿童遗精怎么调理

发布时间: 2023-08-13 03:41:34

① 小孩7岁尿床怎么办

7岁孩子尿床,占比超过5%,长期尿床,对孩子的发育和心理健康影响很大。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寒。或病后体虚、肺脾不足所为,当以培元补肾、健脾益肺为治,可以用华宁堂肚脐止遗贴,敷贴在肚脐即可,半月至一月即可痊愈。 遗尿症的危害有哪些 1、智商较正常儿童偏低 调查数据显示长期尿床的孩子智商比同龄儿童低17~23%。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或发呆、上课走神等现象,直接影响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及其发育。 2、心理疾病多 遗尿症不仅对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比如,缺乏自信心、处世能力差、内向孤僻、胆小恐惧、好发脾气等。 3、营养不良 患有遗尿症的孩子孩子常出现挑食、不思饮食或厌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直接影响机体的营养供应及吸收。 4、免疫力低下 遗尿症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免疫力低下,更易感冒发烧,易患各种传染病,直接危害机体。 5、成年后“问题”多 遗尿症如果不治疗,其危害将延续至成年。尿床孩子成年后,男性可能出现隐睾、少精、早泻、不育症,女性易出现月经不调、闭经、排卵障碍、更年期提前、不孕症等疾病,调查显示,这类儿童是正常成长儿童的1.5倍。

② 青少年频繁遗精该怎么办

精—男子性成熟的标志 男孩子进入青春期,大多都会为遗精而羞涩、紧张和不安。他们发生遗精后,不敢让人知道,好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似的。遗精后如觉得身体有些不适,便会疑心是遗精造成的,担心会使身体得病。 实际上,遗精是男青年进入青春期生殖器官发育成熟之后所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俗话说:“精满自溢。”当精液充盈后,体内的精液储存过多,性兴奋性增强,如若再有其他刺激,如梦见异性、被褥压迫、内衣太紧等,即发生遗精。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尿道的分泌物平时随尿液排出不被注意。精液和体内其他多种分泌物一样,不断产生,不怕排泄。从生理上讲,这些分泌物制造多少,就排泄多少,不会有耗竭而影响健康的问题。相反,前列腺分泌物如经久不排,蓄积浓缩,反易形成结晶或结石。遗精标志着男子生殖功能的成熟。 未婚男子1~2天就遗精1次或一夜数次,则称为频发性遗精。这种过份频繁的遗精常是大脑皮层兴奋作用增强的一种表现,往往会引起早泄,进而由于过分的兴奋而产生抑制,又会表现为阳痿。频发性遗精属于病态,需要重视和进行合理的治疗。 不少人认为精液是人体的精华,民间还有“十滴血一滴精”之说,认为遗精会耗损人的元气,使人体虚弱。有些青年人遗精以后,忧心忡忡,这是完全不必要的。其实,精液并不那么珍贵。遗精(包括性生活射精)时每次排出的精液约2—6毫升。精液的组成虽然复杂,但它的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和一些糖分,而且,蛋白质、糖分占的比例很小。 有些人在遗精之后,会感到头晕目眩、腰酸背痛、精神萎靡,认为这是由于遗精所引起的。这也是一种误解。以上的症状主要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心理卫生知识,接受了一些不科学的传说以及旧的书刊的有关暗示,以致出现了上述病态,使心理上受到威胁性的刺激。从而引起精神负担,并不是遗精损失了精液所致。对遗精不了解所引起的精神负担比遗精本身造成的影响大得多。 如果发生频繁遗精,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心理卫生和精神调摄,消除恐惧、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培养自己开朗、乐观、冷静、客观、坚强的性格,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排除杂念,清心寡欲,恬淡虚无,顺其自然,调养一段时间,这种情况自可减轻。 2、注意生活起居,衣裤应稍宽松些,夜晚不要过饱进食。睡前用温水洗脚,被褥不宜过重,脚部不宜盖得太暖。养成侧卧睡眠的习惯。 3、节制性欲,戒除手淫。不看尤其不能迷恋色情淫秽书刊和影视音像制品。逐渐戒除手淫,减轻思想负担,使心理逐渐康复。 4、多参加文体活动,培养多种业余兴趣和爱好,适当参加体力劳动。正常对待男女交际,不要把男女交往神秘化。 5、积极治疗引起造精的疾病。包皮过长的应手术切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洗阴茎包皮处,以免包皮垢积聚;如患有包皮龟头炎时应及时治疗。 6、不要认为遗精是低级下流的事情而感到不好意思。遗精后要注意外生殖器的清洁,勤洗换内裤,以防尿道的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