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和宝宝分房睡很艰难,有什么可以解决
适应之后可以将小床搬到他的房间里去,孩子由于适应了小床,便能容易接受搬到独立房间的做法。 孩子房间的摆设和装饰也是需要妈妈花费心思考虑的。在购买家具和装饰房间之前,一定要处处征求孩子的意见,让他从内心感觉到这是属于\“我自己”的领地。如果孩子喜欢粉色,那就买粉色的家具和粉色的玩具,让孩子欢天喜地地奔向自己的地盘,孩子白天就喜欢待在自己的房间里,是他能够在这里晚上独立睡觉的重要前提。 孩子刚到自己房间睡的最初阶段,肯定是会有些恐惧心理的,妈妈和爸爸可以轮流去陪伴孩子,给他讲故事,对孩子的身体轻轻地抚摩,直到孩子睡着了再回到自己的房间中。半夜的时候,还需要到孩子的房间看看,虽然孩子已经睡着了,或者出于浅睡眠状态,但是你帮他盖好被子或者轻吻他,都会让他有温暖和爱的感觉,他会知道,虽然他自己一个人睡,父母依然爱着自己。孩子刚开始的时候,都会对黑暗有所恐惧,也可以一直点着灯,直到他睡去。 由于孩子有容易蹬被子的习惯,所以分房尽量最好选择夏季进行,防止孩子感冒。 孩子刚尝试着和父母分离,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关注,之后慢慢将关注抽离,孩子就会慢慢接受。 孩子独自一个房间之后,可以进一步培荞他的独立性,如教孩子整理自己的房间,自己穿衣、叠被、扫地等。到孩子房间的时候,家长要像尊重成人一样敲门,得到孩子的允许后再进入孩子的房间,这样的榜样作用会让孩子意识到进入父母房间也要这样做,这样,成人与孩子之间的独立与尊重也就慢慢建立起来了。
‘贰’ 3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分床睡
很多孩子不敢一个人睡觉,甚至到小学中高年级还不能分开。原因是孩子的依赖性太强,而作为父母认为这是一件小事,没有必要太看重。孩子对童年的记忆就是通过一件件小事积累起来的。对于孩子而言,他在两三岁甚至是一岁发生的事对他大脑发育影响是非常大的。通过“一个人睡”可以以点带面让孩子在各方面都得到独立。
分,越早越好
目前的现状是,有国外背景的父母往往非常理解分床、分房,执行得早,一般在两岁以前就能做到。那时孩子还没有充分的自我意识,比较容易操作。但很多家庭是到四五岁,孩子对睡眠的环境(甚至气味)已经非常习惯,那时候要分床或分房就比较困难。有的父母“下定决心”,但孩子睡下后又钻回来,说自己做恶梦,害怕,结果又难以坚持。这个问题孩子越大会越麻烦。有一个12岁的女孩,不能自己独睡,必须有小阿姨陪。她甚至晚上不敢一个人在家。开始培养她独睡的时候,要把全家的灯都开着,慢慢过渡到开客厅的灯,开着门,后来是卧室开夜灯,这样一年后才能够独睡。所以分房和分床都是越早越好。
“分”不开,女孩依赖,男孩脆弱
在工作中接触到很多孩子,那些到了学龄还没有分床、分房的孩子往往问题会多一些。比如女孩往往独立性差,依赖性强,难以参加夏令营这类集体活动。
男孩子问题会更多一些。因为社会要求男孩子要能够保护别人,而这类男孩子往往恋母心态比较严重,性格敏感脆弱。年龄大一些的还会受到同伴的嘲笑,遇事都需要去“问我妈”。由于我们的教育已经过于女性化了,这些孩子的性别角色方面就会有更多问题。
中国父母一般都会在生活中管得过细,在衣食住行上特别操心,但对孩子的情感发展,独立性、自信心等方面却很少过问。说到根本上,是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的“人”。所以父母不仅需要让孩子能够分床(房),而且要把“让孩子能够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成为自己的教育目标。
不同年龄,不同“分”法
对已进入青春期、十二三岁以上的孩子,要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和信心。要用引导的方式,以一种“我和你一起来解决问题”的态度,和他讨论有什么困难,尊重他的自主意识。
对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小学高年级孩子,要多和孩子沟通,多谈,比如谈谈其他小朋友是不是已经睡自己的房间,你是怎么想的?对于小学低年级孩子,应该多鼓励他。可以用“我们实验一下”的方法,比如一周安排一两天作为独自睡觉日,让他自己体会一下这种感觉,然后循序渐进。对于3~6岁的幼儿园小孩,这个年龄他希望成为人群中最好的,所以要多夸他,比如说,你看你如果能自己睡一个房间,就和动画片中的某某都一样棒了。
对这个年龄的孩子,他开始独睡之后,第二天一定要问他睡得怎么样,好不好,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自己的感觉可能说不出来,所以父母要先问,然后给予鼓励。
对于更小的孩子,一般只要培养好睡觉的常规就好了。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在睡前看过于激烈的电视,不要觉得“他看不懂”。要制造一种安宁的气氛,这样能让孩子更好地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