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宝宝积食发烧怎么办
最好就近找个中医门诊,一两副药就好了。 自己也可尝试一个简单的方子:葱根1段(带葱须和一段葱白,鲜、干皆可),生姜3片(硬币厚),香菜根若干(鲜、干皆可),红糖适量,淡豆豉一把(不加也可以),以上一起煮水,代茶饮。 注意别吃油腻、不好消化的东西,别再着凉,多喝水。 千万别去医院吃消炎药、打点滴,毁...孩子身体不说,还容易感染其它疾病。 平时宝宝吃撑了,可以吃一点儿鸡内金粉。中药店有卖,可以自己回来磨成粉,白开水送服即可。给宝宝按摩一下肚子。手掌围着肚脐眼儿逆时针转上三十圈,可以帮助消化。 晚上最好不给宝宝吃肉了。可以熬一点儿大米或者小米粥,给他喝米油,即补养身体,又容易消化。
❷ 宝宝积食发烧怎么办
小儿发烧初期表现为脸色红、额头烫、手脚冷、精神差,除此之外,还伴有各系统的症状,如呼吸道感染时可有流涕、咽痛、咳嗽,胃肠炎表现为腹痛、呕吐、腹泻,泌尿道感染时可能出现尿频、尿痛、腰痛的现象,而婴儿各系统的伴随症状不典型,可能只有厌食、吐奶、腹泻等现象。引起发烧的疾病还有很多,父母应注意 观察孩子发烧的规律和伴随症状,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及早治疗。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37℃,37-38℃是低烧,38-39℃是中烧,39℃以上是高烧,40℃以上属于超高烧。李主任建议,年轻的母亲发现小儿发烧后不必惊慌,可在家及时采取一些紧急处理以缓解症状。 每个家庭应备有体温表、退烧药,以便应急,发热儿童须每隔1-2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幼儿体温在38.5℃以下不宜应用退热剂;当体温超过38.5℃以上 可用退热贴或冰敷等物理治疗降温,亦可服小儿退热片适量;当体温超过39℃时,应绝对卧床,敞开包被或松解衣服,使皮肤裸露,头部放置冰袋或冷湿毛巾,尽 快到医院诊治;高热惊厥时,患儿表现双眼凝视或上窜,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口唇、面部及全身青紫,四肢抽搐,家长应立即按压孩子“人中”穴位(在鼻唇沟中 点),较强刺激持续1-3分钟,直到患儿发出哭声,随后用上述方法快速降温,同时亦要立即到医院诊治。半岁以内婴儿发高烧时一般不打退烧针,不服退烧药, 最佳降温方法是温水擦浴,即洗个温水澡。紧急处理后无论是否退热,都应带孩子上医院就诊。 诊后注意事项 在医院就诊后,回到家中,母亲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让孩子舒服一些。 多喝水。喝水有助于发汗散热,还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孩子机体丢失的水份。喝水不局限于白开水,可让孩子喝一些他(她)爱喝的果汁、饮料等,既补充水分又补充维生素,或多饮一些汤水。孩子生病没胃口时,可让他(她)吃一些蛋糕、豆腐等。 注意保温。保温并不是越暖越好,发烧时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这种传统“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热退烧。只要让孩子比正常大人多穿一件衣服即可,如大人穿短袖时,孩子穿长袖即可,大人穿一件长裳时,孩子穿两件即可。 温水冲凉。有些母亲担心,孩子发烧期间给其冲凉,会加重症状。发烧后出很多汗,如果不保持清洁,很容易引起其他病菌的感染,所以冲凉是必要的,但要用温 水,水温在38-39℃为最佳。给孩子全身用温水拭浴或泡澡,可使孩子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冲完凉后,要用大毛巾将孩子包裹住,以免受凉 希望采纳
❸ 小孩子积食发烧的治疗方法是怎样的
小孩积食发烧要给予退烧、服用助消化药、调整饮食、按摩、适当运动等处理。
1、退烧:体温在38.5度以下可采取物理方式降温。多给小孩喝温热的开水,补充体内的液体,有助于发汗。也可以用退热贴贴额头、腹股沟等部位。活着用温水擦拭全身,包括四肢、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辅助降温。体温超过38.5度可服用解热镇痛药,比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酸氨基酚等药物退烧。
2、服用助消化药:宝宝积食发烧可以服用健脾促进消化的药物,比如四磨汤口服液、神曲口服液、健胃消食片等,搭配应用益生菌,比如布拉氏酵母菌、双歧杆菌等,调节肠道内的菌群,促进食物的快速消化。
3、调整饮食:积食期间可吃流质、半流质的饮食容易消化吸收,适量吃蔬菜、水果有助于增加胃肠蠕动。
4、按摩:早晚给小孩按摩腹部、背部,有助于刺激胃肠蠕动帮助消化。
5、适量运动:适当带小孩户外散步,能增加胃肠蠕动有助于帮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