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给孩子讲故事
声情并茂
首先,宝妈们切记:讲故事不要太死板,要带着感情去渲染气氛。例如,讲到小鸭子和小兔子一起走到了河边,看到了正在喝水的河马妈妈,就可以绘声绘色的表现出来,比划出小鸭、小兔走路的姿势和河马妈妈喝水的动作,适当模仿它们的声音。这样更方便宝宝在脑海里形成印象,留下更深的记忆,也更容易将宝宝带入故事剧情,调动它的积极性,丰富想象力。
‘贰’ 如何讲好幼儿故事
童话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听的了,童话故事中的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童话人物形象丰富,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童话故事中的一切都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去观察这整个世界,会说话的动物,有生命的山河,会流泪的树木……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掺杂了虚与实,儿童把现实与幻想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若家长经常为孩子讲故事,营造一个充满幻想的氛围,这有利于孩子想象力的培养与发展。
那么该如何为孩子讲故事呢?
1、有感情地为孩子讲故事,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语调最能引起儿童的兴趣。
2、讲故事时,增加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比如,讲到《狼和七只小羊》当中的惊险情节时,可以抱住孩子,使孩子不那么恐惧;讲到《卖火柴的小女孩》中,那可怜女孩的遭遇时,拥抱孩子,给孩子一个吻,让孩子在同情小女孩之余,感受父母的爱,使孩子懂得珍惜。这将是一个很好的亲子互动时间,这是孩子最快乐是时光,能给他们带来亲情和安全感3、。
3、让孩子边听故事,边听音乐,并为孩子准备一些与故事相关的图片、玩具等等。例如,讲《乌鸦喝水》的故事时,准备一张乌鸦的图片,或是乌鸦的手偶,家长可以一边讲故事一边用图片或玩偶演绎。听故事时让孩子边听模拟的声音,让孩子触摸有关的实物,这样童话故事就会在孩子脑中形成一幅幅鲜明的图像,孩子的想象触角将伸得更深更远。
为孩子讲故事不仅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同时还培养了孩子的思维能力、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
-----------------------回答摘自4399幼儿教育
‘叁’ 讲好儿童故事的技巧与方法
讲好儿童故事的技巧与方法
1、观察孩子听故事时的反应,发觉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如果因为讲述时间过长,就赶紧结束;一时无法结束,可用疑问句暂停,激发孩子下次再听的兴趣。如果有其他原因分散了注意力,可得用音调的高低变化,或稍加停顿,给孩子一个听觉上的刺激,从而引起他新的注意。
2、发掘故事对孩子的教育性:听故事能够打开那些直接教育无法触及的区域,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可以从故事中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稳妥办法。家长要选择一些童话故事,从不同角度向孩子展示奇异美妙的现实生活,告诉孩子真善美与假恶丑。给孩子讲故事应敏锐地捕捉孩子的兴奋点,以增强双边同步效应。尤其针对孩子可塑性魇特点,发现某些毛病和不足,可选有利于矫治的故事,通过故事形象来启发诱导,达到自我鼓励和克服不足。
3、为孩子创设故事情境:孩子年龄小,社会生活经验贫乏,往往对故事的内涵领悟较困难。给孩子创设一种故事氛围,告诉孩子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要注意哪些情节和人物等等,帮助孩子实现注意转移,集中到听故事上来,做好听故事的心理准备。除此之外,要力求不断渲染故事环境,促使孩子神往于故事之中。比如角度形象创设,讲故事者角色要到位,努力暂时摆脱或掩蔽自己的成份,按故事角色形象的个性及特点来寓情于境。
4、多给孩子设置故事的悬念:孩子听故事时持有的一种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关切的心态反映。悬念的设置和运用,需要父母讲故事前认真钻研故事,精心设计讲法,讲故事设置的悬念,是为了使故事跌宕起伏,曲直交错,增强故事艺术的感染力。一般情况下,讲故事过程中设置的悬念,随着故事的推进,都要揭破,不能悬而无限。
5、为孩子选择适合的故事:如果发现孩子的个性上存在不足,可以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适当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个性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比如:对胆小懦弱的孩子,要多讲些英雄勇士的故事;对粗暴霸道的孩子,要多讲些谦逊礼让的故事;对爱慕虚荣的孩子,要多讲些颂扬内在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