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七岁儿童脑重多少
扩展阅读
基础卵泡在体内活多久 2025-02-09 01:03:38
高考怎么拒绝同学的短信 2025-02-09 00:52:15
悟空买啤酒的动漫叫什么 2025-02-09 00:51:43

七岁儿童脑重多少

发布时间: 2023-07-06 19:05:55

⑴ 宝宝用脑过度会不会累坏了脑子

现在,幼儿的早期教育已越来越被各国教育家所重视。不过,疼爱子女的父母却担心早期教育会不会伤害孩子的大脑?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根据的。学习并不需要大脑神经的完全成熟,恰恰相反,大脑和神经系统是在学习和运动中发展和成熟起来的。 生理数据表明,婴儿出生时,就具有与成人一样多的脑细胞,约一百四十亿个,六个月以后数量就不再增多,但在形态上不断成熟,机能不断分化。三岁左右的儿童,由于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体积不断增大,神经纤维日益增长,神经纤维的髓鞘化过程迅速进行,因而脑的重量增到成人脑重的三分之二,约九百克至一千克左右。三岁儿童大脑皮质细胞机能的分化基本完成。七岁儿童的脑重量达一千二百八十克左右,基本上接近于成人的脑重(约一千四百二十克),大脑的结构和机能也逐渐完善。脑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 可见,儿童早期教育并非是强人所难。脑电图频率研究表明,幼儿的大脑尽管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但比成人的大脑可塑性大,适应能力强,他们更善于学习,不仅记得快,而且记得牢。只要能引起兴趣,感到愉快,不但不影响孩子大脑的发育,反而有利于大脑的发展。巴甫洛夫说:“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生命在于运动。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大脑:早用脑,多用脑,脑细胞的老化反而慢。 有的学者研究指出,大脑的知识储藏,可以比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的储藏量大得多。所以,我们不必担心脑子里的知识装多了会累坏。 当然,用脑要注意科学,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加强营养。大脑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经常变换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形式,转换兴奋中心,对于保护大脑十分有益。 大脑还具有一种保护性抑制机能,如果它疲劳了,会自动调节,表现出困倦。因此,保证幼儿必要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是重要的。 家长们,假若您能知道用脑的科学,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孩子,那么,你的孩子的脑子是会越用越灵,越用越聪明的。

⑵ 美国幼儿教育专家本杰明'布鲁姆提出的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期在哪两个阶段

一生的奠基从零岁开始 人的一生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无论是婴儿、儿童、少年还是青年时期,每个阶段都有一定内在规律和发展特点,要立足一生发展来认真对待每一个阶段的发展,0-3岁是人一生的奠基时期,也是生命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教育黄金期,也是幼儿养性的关键时期。从儿童脑生理的研究来看,7岁时儿童的脑重已经...达到1280克,达到成人脑重(1400克)的90%以上;从儿童的脑神经的研究来看,脑的高级中枢额叶部分到7岁时已经基本成熟;从儿童脑电的研究来看,儿童脑电发展的两个高峰期中,第一个高峰期就是5-6岁。 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发现儿童智力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布鲁姆以17岁为发展的最高点,假定其智力为100%,得出了各个年龄儿童智力发展的百分比:0-1岁是20%;1-4岁是30%;4-8岁是30%;8-13岁是12%;13-17岁是8%。 在幼儿期,孩子的有些特殊才能已经开始有所表现,如音乐、绘画、体育、数学、语言等。据统计,音乐才能的出现在学前阶段比在以后年龄阶段的出现更多。如3岁前男孩为22.4%,女孩为3 1.5%。而18岁时,男孩仅为1.2%,女孩为0.5%。因此,在儿童生命发展的关键时期给予孩子一生最有价值的教育,就能奠定他们终生发展的基础。 0-3岁的孩子是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世界,发展大脑的。这包括其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和运动觉六个方面。尤以视觉和听觉两器官发展最为迅速,而这其中听觉先于视觉,所以被称做孩子“智力牛奶或流质营养食物”的音乐,以及被称做“营养饼干和固体营养食物”的听觉学习要跟上。就拿音乐教育来说,教育学家说,音乐是上帝通过音乐家用音符记录的天籁之音,孩子们通过听古典、优美、舒缓动听的音乐,可以延续在母体养水内的柔和、温暖的感觉,缓解初到人世的恐惧,让生命进入和谐状态。另外,我们身体的70%是水组成的,水结晶的质量决定生命的质量,日本的科学家研究表明,在美好的音乐下,水的结晶状态完整而美丽,重金属音乐则会破坏这些。再者,从审美的角度,音乐是非文字的艺术形式,因此在智力开发方面超越文字方面。从加强视觉教育来说,人通过视觉吸收外界信息占到70%-80%,因而,大量的给孩子看世界,孩子大脑中积累的形象越多,表现就越丰富,以后学习状态就越好。 总之,0-3岁的孩子的教育,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要同步进行,特别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包括,气质、性格、能力、需要、情绪、情感、态度等方面,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付出时间,投入感情。从儿童心理的角度来衡量父母的爱,是以父母陪伴时间长短为标准,在儿童眼里,爱等于时间。心理学家认为,在孩子0-3岁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孩子13岁时总会爆发出来,要解决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