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智商多少算是天才
常人智商水平是120分,天才智商水平是145分
智商是200分制,90~110分者属正常智力范围,120~145分者为聪明人,145分以上者称天才。
分数越低表示智力越差,70分以下者为智智商是一种表示人的智力高低的数量指标。它是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在1912年提出的。智商是智力商数的简称,智商用英文IQ表示。
影响智商的因素:
1、遗传:一般说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会低。这种遗传因素还表现在血缘关系上,父母同是本地人,孩子平均智商为102;而隔省结婚的父母所生的孩子智商达109;父母是表亲,低智商的孩子明显增加。
2、母乳:母乳中含有多种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活性物质,特别是对智力发育有重要影响的牛磺酸比牛奶要高出10倍之多。据调查,吃母乳长大的儿童比吃代乳品长大的儿童智商要高出3~10分左右。
3、饮食:吃肉过多或贪吃的孩子智力会减低。不吃早餐的孩子智力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早餐摄入的蛋白质、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都是健脑的重要成份。
4、体重:体重超过正常儿童20%的孩子,其视觉、听力、接受知识的能力都会处于较低的水平。这是因为肥胖儿过多的脂肪进入脑内,会妨碍神经细胞的发育和神经纤维增生。
5、环境:生活在枯燥环境里的儿童,如弃婴,得不到母爱及良好的教育,智商会较低。据研究调查表明,这类孩子3岁时平均智商仅为60.5,反之,处于良好环境的3岁儿童智商平均为91.8。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智商、人民网-少年成绩倒数被误认弱智 测智商发现接近天才
⑵ 全面解析超常儿童
全面解析超常儿童
全面解析超常儿童,高智商的儿童很大程度上在生活中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可以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在游戏中开发孩子的潜力,下面一起来探讨一下,全面解析超常儿童。
全面解析超常儿童1
超常儿童约占人口的3%。如果按这个比例来计算,中国将有几千万的超常儿童—你的孩子可能就是超常儿童。
2000年6月7日,李超然出生于山东,52天时开始认识汉字,2个多月识字20多个,6个月零21天能准确识字 143个。现在,3岁多的李超然已能识汉字2000余个,阅读了203本书。成为世界上识汉字最早的幼儿,从而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
成功个案: 神童并非全靠天生
李超然出生52天时,妈妈抱着她在房间里散步,忽然发现她的头摇来扭去,总是盯着墙上的画,一看就是十几分钟。难道,孩子对这些字画感兴趣?超然妈妈带着好玩的心态,反复给她“讲解”这是什么字,那是什么景物。
谁知,她的这些“教导”,竟然都被小超然记在了心里,每当有人提起,她都会用目光向别人示意。发现孩子具备这个优点后,超然爸妈对她加强了教育,特意在室内家具、墙壁上贴上汉字,一遍遍教她识别,不久她即能 “识别”20多个汉字了。
孩子的天性爱动爱玩,为了吸引超然学习,超然爸妈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她边玩边学。
超然1岁7个月的时候,妈妈把买来的糖块藏在书下面,对她说:“超然,读完书上这些字,书下就会变出糖。”听了妈妈的话,超然很愉快地照做了。然后,妈妈把书一拿,露出底下的糖块,超然兴奋地叫起来:“哇!真变出来了。”
她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再让它变吧!”妈妈只好告诉她:“没有了,变不出来了。”没想到小超然居然说:“你再去买一些放在下面嘛!”原来,小超然早已识破“机关”,只是她喜欢这种好玩的游戏,不愿道破而已。
超然在智力上飞快地发展着,但她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忽略她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
为了培养她的自控能力,超然妈妈故意把她喜欢吃的食物放在桌子上对她说:“你不许动这些东西。”超然似懂非懂地答应了。妈妈假装出去办事,关上门后,在门后悄悄地观察她。过了约几十分钟,超然终于忍不住,走到桌子旁,对那些食物左看看右看看,还用小指头触摸一下,但最终还是没拿。当妈妈推门进来时,她赶紧坐回原座位:“妈妈,我只是看看,没偷吃。”
生活自理能力、独立性、忍耐性……虽然超然智力超群,但像对平常孩子一样,超然的家长一方面抓紧对她智力的开发,另一方面,对她其他方面的'素质培养也毫不放松。就像超然的爸爸李绪永所说的那样:“神童”没有天生的,无论孩子是否是超常儿童,都必须经过家长的早期发掘、教育和生活习惯的正确培养。
全面解析超常儿童2
一、超常不等于高智商
在IQ测试中取得超高分数的孩子,长大之后不一定能够成为一个顶尖人才。20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特曼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研究实验,他将那些智商大于等于140分的孩子划分为天才,并以此为标准筛选出了一千二百名“天才儿童”。他试图通过追踪调查揭开智商与成功之间的直接关联,想从这些天才中寻找出爱因斯坦、霍金般的伟大人物。可惜的是,50多年的追踪调查,并没有发现举世瞩目的奇才。
纵然他们中的一些人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从测试角度来说结果并不理想。最有趣的是,其中有两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当初是被特曼淘汰的孩子,因为他们当时的智商刚超过120。这个试验告诉我们,智商并不是成为天才式人物的决定性因素。即使我们发现了超常儿童,也不要觉得他们一定会取得非凡的成就。
二、超常是多元的
一般情况下,当一个孩子在学校考试中能轻松取得较高的成绩,那么他或许有着较高的智商,这类的超常易于发现的。然而超常儿童能超越同龄人的领域很多,作为家长和长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孩子国人之处的慧眼,或许有些孩子在学习上并不突出,可能他在其他领域有着耀眼的光芒。
飞鱼菲尔普斯小时候成绩不佳,上课也经常做小动作,他的父母无可奈何,带他去看医生被证实他有着多动症。小布什学习成绩一般,但他有个特殊的能力,就是能让很多人都跟着他做事。号召能力、组织能力非常强。韩寒高中七科考试不及格,老师问他以后靠什么赚钱,他毫不犹豫地说靠他的稿费。周杰伦也许是华语乐坛最后一个全民偶像,他考试成绩不见长,但他有着天马行空的创作能力和绝对音感。
可能在我们身边正好有这样一个天才,只是由于他的文化课不够好,老师批评他,家长责骂他,同学不理他,也许上天的恩赐会从孩子身边悄悄溜走。天才是多元的,而不仅仅体现在学科考试中。
三、超常需要呵护
孩子的非凡之处是将身心资源投射到高质量的表现上。关于超常,有两个要素至关重要,并且相互作用与影响。那就是家人对孩子要求,以及孩子发展的需要,而亲子关系的健康与否直接作用于要求与需要。
亲子关系中的要求与需要分成四种类型,第一类是父母提出要求、满足孩子需要;第二类是父母提出要求、不满足孩子需要;第三类是父母不提要求、满足孩子需要;第四类是父母不提要求、不满足孩子需要。其中,第一类的亲子关系是最为和谐的,父母不仅给孩子提出了适应社会期待的要求,也满足孩子生长的需要,这是最完美的搭配,对孩子的成长也最有帮助。
古有伤仲永的故事,不论孩子在某个领域有多么大的天赋,都需要家长用爱心去呵护,用幸福去滋养,在发现孩子有着非凡才能的同时,要继续做好家长的本职工作,让孩子茁壮成长。
⑶ 天才儿童通常是指I Q超过多少分的儿童
二十世纪初期,儿童研究学家将IQ超过140的儿童定义为天才儿童。
到了二十世纪50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科学家逐渐发现儿童的智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甚至还有下降的可能,并认为儿童的许多能力不能通过智商表现出来,许多研究学者就不在把IQ当做天才儿童的唯一标准,逐步增加考量儿童的创造力、行为表现等。
现代社会普遍认为,天才儿童是较好的自然素质和良好的教育影响相结合的结果,并不单单的将IQ作为唯一衡量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