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儿童数字基数怎么用
扩展阅读
动漫切入主题有哪些方式 2025-02-10 22:54:39

儿童数字基数怎么用

发布时间: 2023-06-29 01:44:55

A. 一年级数学中的数的基数和序数是什么意思

基数就是单纯的1,2,3等数字 序数是表示“第几” 你看了下面的事例后看看能不能理解; 基数与序数 女儿要读一年级了我在一年级的数学书了发现了第四页上的说一说,这个看似简单的说一说,却是基数与序数的问题,在小学一年级就有基数与序数的知识,这种知识点怎么给学生讲?一是在《数学课程设计》中,提到对数的认识要注重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这不由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到城里去,发现自己饿了,就买包子吃,一连吃五个,才吃饱了。这时他问老板,“我刚才吃的是第几个?”这时老板说:“是第五个,”此时,这人说,你为什么不早把第五个拿给我!那我就吃一个包子就饱了!这时,我提出假如你是那个人,你是吃五个包子能吃饱,还是吃第五个能吃饱呢?为什么?通过这个小故事,就把基数、序数与生活情境联系再来了。二是在《数学课程设计》中,提到对数的认识要在现实情境及动手操作中体会数的含义。五个和第五个,这个人明白吗?可是,这个给我们一年级的学生来讲,学生能明白吗?我们怎么讲学生才会理解呢?我正在迷惑时,姝婧芷老师给我这么一个教学片断:片断一:教学基数与序数 师:森林里有一只小猴子摘到了一大堆桃子,心里特别高兴。它每餐都吃桃子。桃子一天一天变少了,小猴子很心疼,心里想:“哎,桃子快吃完了,怎么办呢?怎样才能节约一点呢?”他想啊想,突然想到每次都是吃完第9个桃子肚子才饱的,这不是说明前面8个没用吗?哈,这下有办法了。你知道小猴子想的是什么办法吗?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小猴子把桃子一个个排队,当数到第9个时,就把第9个桃子吃掉。他认为能填饱肚子的是第9个桃子。 师:小朋友们,小猴子能吃饱吗?为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生1:小猴子很聪明,我想它能够吃饱,因为还是吃9个。师:那其它同学有什么意见?(一大片举手的同学。) 生2:我们认为它不能吃饱,虽然只吃第9个可以节省桃子,但这样会饿肚子的。师:为什么呢?生2:因为一开始小猴子每次吃9个,而后来吃的是第9个,只吃了一个,肯定会挨饿的。生3:我们也同意生2说的。因为“第9个”和“9个”是不一样的,第9个只有1个。师:说的很有道理(教师板书:9个=9个,第9个=1个)。幸亏小朋友们及时帮小猴子发现了问题,不然它肯定会饿得面黄肌瘦,谢谢大家的帮助。 这是我对基数与序数的思考与理解,我想这也许对我们教基数与序数的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B. 幼儿对基数的认识,主要是通过什么活动来实现的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自然数中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学会区分“几个”和“第几”,并能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方位感知序数,初步感知序数的可变性。 活动准备:大雁卡片,教学动画,幼儿操作色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 教师与幼儿一起玩丢沙包的游戏。 游戏玩法: 教师将事先在地上画好方格,让幼儿将沙包投在任意方格内,再说一说沙包的具体位置。 2 教师出示故事动画,看完动画回答老师的问题 教师:“大雁在什么季节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南方飞回了北方?” “一共飞回了几只大雁?第十只大雁说了什么?” 二,集体活动: 教师出示10只大雁的卡片,引导幼儿辨别基数与序数。 教师:“今天大雁也到我们班做客了!” 1教师引导幼儿从左边开始辨别序数。 教师:“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从左边开始数第三只大雁是哪一只?” “第四只大雁是哪一只,请小朋友们指出来。” 2.教师引导幼儿从右边开始辨别序数。 教师:“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从右边开始数第八只大雁是哪一只?” “第六只大雁是哪一只。” 3.教师引导幼儿感知基数与序数的不同。 教师:请小朋友拿第五只大雁给老师, 请小朋友拿五只大雁给老师 请小朋友说一说,五只和第五只一样吗?五只多,还是第五只多? 4.教师引导幼儿排队当大雁宝宝,教师是大雁妈妈,请大雁宝宝听妈妈的口令找妈妈。妈妈随机请幼儿找妈妈,并区分序数和基数。 三.操作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将色卡进行纵向排列,并说一说有几张色卡,从上或者从下数各种颜色的分别是排在第几。 课后反思: 首先是通过“投沙包”的游戏导入活动,初步让幼儿产生对序数的兴趣。我请了两组幼儿投掷沙包,第一组幼儿听清了我的要求,第二组幼儿在玩游戏之前我没有再强调游戏要求。以至于幼儿没有将沙包投到方格里,这就需要老师要为每一组幼儿说清玩法,以更好的使幼儿配合老师的课堂效率。 中班的幼儿对于左和右的方位感还不是很明确,这就需要老师在引导幼儿区分左右时要以幼儿为主。在这方面我疏忽了孩子的认知能力。以至于在后面的环节中寻找序数时幼儿把左右混淆了,在处理细节中我作的还不是很完善。 还有在幼儿感知基数与序数时幼儿对“5个”和“第5个”谁多谁少分不清,我就设计了大雁宝宝找妈妈的游戏环节。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序数和基数的不同,直观又简单的方法让幼儿明白了是序数多还是基数多的道理,使目标也达到了。 感谢这次学习的机会,我深刻的体会到数学课的细节很重要,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要准确到位。在今后的课堂学习中我会贯彻《纲要》,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