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儿童药物中毒会引起哪些指标升高
扩展阅读
知识灵感汗水机遇英语 2025-02-10 22:26:48
知识就是力量大讲座 2025-02-10 22:25:51

儿童药物中毒会引起哪些指标升高

发布时间: 2023-06-28 13:40:11

‘壹’ 24个月大的幼儿谷草转氨酶指数42算高吗如果高怎么调理

没有事

‘贰’ 宝宝6个月大,医生开具对乙酰氨酚基口服每次5毫升,用药后造成肝中毒;我们准备提起诉讼,请教下赔偿数额

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通常6个月大的儿童用量为0.5~1.5ml,应该是医生笔误造成,药房的药师也有责任,很明显肝损害是因为过量用药。 复印病历卡、处方,以及肝损害后的治疗依据,通常先行到专门的机构调解,赔偿数额要看肝损害是否可逆,是否有后遗症。如果是一过性的肝损害,无后遗症,几天后就好了,...赔个一两千也了了,上法院也没的多。

‘叁’ 儿童用药,剂量不当会有什么危害

泡腾片事件
关键词
泡腾片
18月幼儿 窒息死亡 服药不当 …… 生活小事 不可忽视
前几天,
央视纪录片《见证》之“药案寻踪”节目,
播出了一个令人扼腕的事件:
一个年仅18个月幼儿,因家长不当给其服用泡腾片,造成窒息缺氧,最后重症抢救一天无效死亡。

18个月幼儿服用泡腾片 竟然导致了窒息死亡的痛心后果
药,是没问题的!
错在妈妈给孩子服用的错误方式
儿童用药的雷区
爸爸妈妈们一定要了解和规避!

误服泡腾片致死事件
一个年仅18个月感冒发烧幼儿,因为家长错误方式服用泡腾片(直接把泡腾片塞进了小宝宝的嘴巴里,然后让小宝宝把嘴巴张开,再喝点水下去),导致孩子窒息并最终因脑部缺氧时间过长,在重症监护室抢救一天后无效最终死亡。
泡腾片为何会致人死亡?
小小一片小小的维生素C泡腾片,为何会要了小宝宝的命?
泡腾片虽然很安全,但是,它属于特殊的剂型,需要特殊的服用方法,它含有泡腾崩解剂,一般是有机酸和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混合物,遇水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直接将泡腾片放入口中,大量气体会急剧充斥呼吸道,有引起窒息的风险。
所以,绝对不要干吃,吞服泡腾片,正确服用方法应该是将泡腾片放进水中,待药片完全溶解后再服用。”
儿童用药5个雷区不能碰!




真是太可怕了,以后,我们怎么给小宝宝安全用药呢?
儿童用药安全已经成为了国际性问题。家长要提高安全用药意识,尽可能降低孩子因用药不当带来的风险。在给小宝宝用药上,要避免下面这五个雷区↘
第1个雷区:用药不准确
家长们要针对小宝的具体病情用药。比如在感冒初期,没有出现细菌感染,有的家长呢,就马上给孩子使用抗生素,过度用药。还有的家长呢,孩子已经发生了肺部感染,家长却还给孩子吃感冒药。
第2个雷区:用量不对
有些家长比较谨慎,给小宝宝用药时,给的剂量少,特别是对于一些3—4岁的儿童,按照婴儿期的剂量服用,剂量少,无法发挥药的效果。另外一些家长呢,希望孩子的病赶快好,加大剂量,多给孩子用药,有可能出现副作用。
有的小宝宝与同龄孩子相比,太胖或太瘦,家长用药时就要按体重计算法给孩子准确的剂量。用药量为儿童体重和成人体重的比值,再乘以成人用药剂量。比如体重为20公斤的孩子,用药量约为成人的1/3至2/5。
第3个雷区:重复用药
很多家长,小宝宝生病后,比较着急,好几种药一起给孩子吃,有些药物是作用相似的,叠加使用,没有什么好的效果。还有的更危险,几种药物有相克制的成份,反而起不到该起的效果。
第4个雷区:用药方式不对
类似央视报道的,给给孩子服用泡腾片,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悲剧。
第5个雷区,自行用药
有的孩子家长,掌握了一些用药知识,当孩子有病时,喜欢自己给孩子用药,孩子病情较轻时,有可能会有作用,但是,如果孩子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频繁呕吐、腹泻、尿量减少、神志改变、食欲下降、面色改变、呼吸加快或呼吸困难、手足冰凉等情况,还是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请专业的医生诊疗更保险。
此外,如果自行用药,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药物过敏情况,曾经过敏的药物不能再使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