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学钢琴的基本步骤
学钢琴要注意练琴方法(王喜亮)
练习是钢琴学习中最重要的步骤,练琴的过程就是学生提高和进步的过程,上课只是对这个过程的检验和指导。因此,对练琴要重视起来,培养一个良好的练琴习惯显得犹为重要。现将练琴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列出来供各位教师和家长参考:
1、练琴随意无计划
家长看见孩子在看电视,就催练琴,看见孩子在玩,就催练琴,孩子勉强坐到琴凳上,心里却在想着电视内容,想着玩的内容,不能保证练琴效果。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对练琴厌烦起来,一旦家长不在家,孩子就会几天不练琴。解决的办法就是制订计划,对练琴严格要求,每天定时练琴。练琴时间之内必须练琴,练琴时间之外不必练琴,可安排做作业等其它事情。
2、辅导方法不正确
看见孩子没弹好,“啪”就是一巴掌,或动辄大声训斥,都是错误的教育方法。在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打骂的教育方法是不和时宜的。在错误的教育方法下,孩子不仅钢琴学不好,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也很难保证,更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完善与健康成长。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其记忆力,理解力,自制力都有限,刚学会的东西,一出门可能就会忘记,所以必须辅导,家长没有时间辅导可找陪练老师辅导,不能不管不问。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孩子独立练琴的能力增加,可逐渐脱离。
3、把练习看成简单重复
每次都是一遍一遍完整地练,难点便不能很好地解决。每次总喜欢从头练,结果,前面的越来越流畅,后面的依旧不熟练。练琴要注重解决难点,对难点应采取分手,分段,慢练,多练的方法。难点练好了,也就意味着练习的成功。对于有一定程度的学生,这是练琴方面最常见的问题。
4、长时间连续练琴
长时间连续练琴的结果是,第一个小时出效果,第二个小时没效果,第三个小时出差错。对于长时间的练琴,中间必须休息。
5、疲劳状态下练琴
有的学生习惯在做完功课后非常疲劳的状态下练琴,效果肯定不好,可以考虑在早上安排练琴,早上练琴比晚上练琴效率要高。
6、嘈杂的环境中练琴
父母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孩子在一旁练琴,或其它嘈杂环境,都要影响练琴效果。
7、假期练琴的问题
在寒、暑假,由于学生正常的作息规律被打破,很容易散漫起来。寒、暑假正是钢琴进步的好时机,家长要注意重新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避免睡懒觉,避免玩“疯”。
各年龄段每天练琴时间可参考以下标准:4—6岁:30—60分钟;6—8岁:60—120分钟;8—10岁:90—180分钟,10岁以上:120分钟以上。平时学习紧张时练琴可以适当减少,寒暑假适当增加。
Ⅱ 孩子六岁刚开始学大汤和拜厄,现在需要学音基吗学到什么程度开始学音基呢
孩子钢琴刚入门,什么时候学音基:
现在还是刚入门的阶段,现在没必要学音基,
根据中国音乐学院的现在的新要求是森世猜,目前是
考三返羡级的时候要音基证书,各地要求有可能不
一样,到要的时候提前一个学期让孩子熟悉一
下都行。
因为孩子没有在钢琴上操作的经验,只学音基
比较难学,因为在学钢琴的时候,老师会结合
起来讲,这些知识都足以让孩子把音基在理论
结合实操学会了,到学的时候熟悉一下就行,
因为没有音基基础是没法在钢琴上练的,所以
不要急。
有些机构会制造一些紧张空气,让家长交费学习,这些都不要听。还有钢琴在正式此型入门之后
,还有很难的一个过程,有些孩子在钢琴上的
操作就坚持不下去。
希望能帮到你。
Ⅲ 学前儿童钢琴启蒙
学前儿童钢琴启蒙
学前儿童钢琴启蒙。乐是很特殊的艺术,是完全从心灵到心灵的,是精神的,是心的产物。其实大家现在关注的技术问题比较多,比如手指应该抬得高或者抬得低。以下学前儿童钢琴启蒙
学前儿童钢琴启蒙1
钢琴是现今社会开发儿童右半脑与智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而儿童钢琴启蒙阶段则是儿童学习钢琴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启蒙阶段直接影响着今后的发展。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应先从学习正确的弹奏姿势开始,再分四个阶段学习。
第一阶段学习非连音奏法,第二阶段学习连音奏法,第三阶段学习跳音奏法,第四阶段学习将三种奏法进行综合练习。儿童钢琴启蒙教学还需要教师选用适合的教材和家长的配合与辅导。家长的配合与辅导在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家长的配合与辅导
现今社会,钢琴在全世界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已成为儿童学龄前音乐教育的首选乐器。这一方面上因为钢琴本身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丰富表现力;另一方面因为钢琴是所有乐器中唯一能让儿童以最轻松自、最没有负担的姿势坐着演奏的乐器;更重要的是科学家们长期研究表明,学习钢琴是开发右半脑和儿童智力最有效的途径。
学习钢琴不仅使儿童的脑、眼、手、脚、耳乃至全身心投入并协调配合,还能使儿童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指挥能力、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听辨能力,以及观察力、注意力和忍耐力等各方面都得到明显的发展。所以有人说,学钢琴的孩子会变得更加聪明能干。
在我国,钢琴的普及教育是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以儿童为主体的全国性的社会教育园地已经形成,其规模之大在世界音乐史上都是从未有过的。
然而,正规的、合格的钢琴教师人数远远赶不上日益壮大的琴童队伍。于是出现了师资队伍鱼目混珠,参差不齐的情况:有些对钢琴教学一知半解,有的自己根本没有正规学过钢琴的人也挂起了钢琴教师的牌子,使不少家长上当受骗,苦不堪言。如果广大的琴童家长都能懂得一点钢琴启蒙教学与辅导的常识,情形就会大大不一样了。
“启蒙”又称为“入门”,就是为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在钢琴学习阶段划分问题上,有人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启蒙教学阶段归入初级阶段,也有人将启蒙教学单列为一个阶段。后者意在突出强调启蒙教学的重要性,以期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论调:“程度深的教不了,一点都不会的还不好教吗?”“先找个老师学了再说,以后再换个好老师。”在这些人看来,启蒙教学是从零开始,是最无关紧要,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了。恰恰相反,钢琴启蒙教学既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钢琴教学也是如此),更不是上件无关紧要的事。钢琴启蒙教学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前途。因为钢琴启蒙教学犹如盖建高楼大厦,要先打好地基,如果地基不结实或者打歪了,楼是盖不高的,即使勉强盖上去了,迟早也会倒塌。
成功的启蒙教学首先是使学生热爱钢琴艺术,继而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不负责任的启蒙教学会误导学生和家长,以至因“先入为主”而养成许多不规范的,甚至是错误的习惯和方法。今后即使遇到好老师,也难以纠正过来,往往不得不半途而废。
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对象多为学龄前儿童,一般以五周岁左右开始学琴为宜。年龄太小,柔软的手指难以适应钢琴键盘的重量;年龄太大,则会错过脑神经发育的最佳时期。
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第一步应从学习正确的弹奏姿势开始。正确的弹奏姿势包括正确的坐姿和正确的手形。演奏者坐的位置要对准钢琴正中,座位高低以小臂与键盘同一水平,座位前后以肘弯略大于直角为宜,双脚置于踏板前,脚下垫物以膝弯不小于直角为宜。上身要端正自然,微向前倾,肩背放松,只坐琴凳的三分之一。演奏者手的`姿势应当自然呈半球形,掌关节撑起,指关节突出,手腕自然放平,肘部放松,五指立起来,用手指指尖触键。
学前儿童钢琴启蒙2
儿童钢琴启蒙要点
现在中国的钢琴热,方兴未艾、愈演愈烈,学钢琴越来越多,这是个很好的事情。在孩子步入钢琴殿堂的初级阶段,需要我们所有学生、家长和老师们去正确认识和对待。
首先,音乐是很特殊的艺术,是完全从心灵到心灵的,是精神的,是心的产物。其实大家现在关注的技术问题比较多,比如手指应该抬得高或者抬得低?怎么解决它的独立性?怎么让它的声音弹得清楚?这个都没错,但是首先不要忘了,学习音乐要先让小孩能够热爱音乐。
以下是儿童钢琴启蒙的一些要点:
第一、要开发小孩的耳朵
让他能够不断地听到自己所听的声音,要听到音乐,听到音乐里面各种各样的颜色、组合、效果。也就是说两个音在一块它就有音程,音程有的很刺激,有的很协和,有的很好听,那小孩要有感受。
那么到三音这一块呢,更多声音了。三个不同的声音在那出现,它有可能是一个小提琴在那拉,一个竖琴在那弹,一个大提琴在那演奏。那么同时在钢琴上弹出来,就要表现不同的感觉。
如果让小孩能够更早的进入到一种耳朵的开发,对他以后了解音乐和接触音乐就会有很大的好处。我们现在一般学琴不太注重耳朵的开发,甚至很多小孩弹了九年、十年,弹的程度已经很深了,只管手指动,但是并没有听到其中任何一个音,没有听见就等于白学。
所以开发耳朵是第一重要的。大家不要把开发耳朵看成一个类似基本乐理这样的理论。这是一种感受,一种体验,是一种人和音乐的接触、沟通。所以要通过耳朵让孩子与音乐有所沟通,一种灵魂的沟通、心灵的沟通、对音乐的沟通。它其实在最浅的入门学习阶段就包括了,诸多教材都让学习者要听到声的效果,听到声音对他的感受。是觉得非常协和还是非常刺激?非常空洞还是非常丰富?从小就要让他能够有这种感受,这样他就会在音乐之中得到快乐。
第二:自我创造能力
比如让他在钢琴上随便弹,瞎弹。弹什么下个雨、打个雷、电话铃声等等,看他能不能弹出点什么声音来。不管他弹出的是什么,你只需要不断地给他出点题目,也不用告诉他对还是不对,只是让他自己发挥。大人不需要告诉小孩这是对的还是错的这样的判断,让他自己发挥。
我看过很多小孩,耳朵听到的声音不多。弹了很多年琴了只听过两个声音,一个“哆嗦咪嗦”一个“哆来咪发唆”。所以叫他弹下雨,他弹“哆来咪发唆 哆嗦咪嗦”弹打雷也是“哆来咪发唆 哆嗦咪嗦”电话铃声也是。他只听过这两个声音,这样的话他没有听到很多音乐中的妙处。你让他自己逐步逐步自己想、自己去听、自己去开发,这对小孩非常有好处。
所以我建议大家以后给小孩学琴,让他学的快乐,学的开阔,学的有乐感,要跟音乐能够有所交流,能够有所沟通,这样培养他的乐感。这样的话他以后会越来越喜欢音乐,投入到音乐中去,这样才会更好。
学前儿童钢琴启蒙3
幼儿钢琴启蒙教学方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琴童选择钢琴学习,家长们也把孩子学钢琴的年龄提前了,大概4岁左右,家长就开始让孩子接触钢琴,但是往往效果差强人意。
我们称4-6岁学钢琴的孩子为钢琴启蒙阶段,由于这阶段的孩子特有的心理构成,传统的钢琴教学势必会不适合,那么钢琴老师们应该选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来留住这个阶段的琴童呢?
第一、色彩
传统的钢琴教材,大多是黑白,一页一页的五线谱,光看见就让孩子的兴趣失去了一半,这种情况要怎么解决?两种方法:一、换教材,二、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自己画。教材方面,市场上有色彩的钢琴教材有巴斯蒂安、雅马哈的一些教材、艺好学钢琴启蒙课的教材等,这些教材在制作上,采用了丰富的色彩,一下子就能抓住孩子的眼球。如果这些教材有些老师不认同,那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把要讲的知识点自己画出来,这样也会比黑白的教材吸引孩子。
第二、卡通
有些老师教学会倾向于使用小汤,当然,我们都是从小汤学过来的,并不是小汤不好,而是它不太适合启蒙阶段的孩子,我们那个时候学琴基本都靠家长逼迫,我们也是“听话”的一代,但是现在的孩子,思想都比较活跃,想吸引他们,除了色彩还要有他们喜欢的卡通形象,把孩子喜欢的卡通形象容纳到教材里,形象的展示每首曲子的意义,这样的教材才能吸引孩子的兴趣,让他们有持续学习的动力。
第三、动画
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国家也在大力提倡“互联网+”产业,所以把教材和科技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电子教材。一套电子教材,除了涵盖了以上两点之外,还有动画在里面。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动画的处理要比文字快、记忆强,所以用动画的形式,不仅增加了教材的趣味化,更能提高互动性。
第四、集体课
对于4-6岁的孩子,他们的天性无法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太长时间,所以一旦是一对一的教学,他们就会觉得枯燥、痛苦。反而小班集体课更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同学在一起学习,会增加课堂的互动氛围,你一言我一语的,课堂氛围轻松,孩子学起来也快乐。
Ⅳ 6岁孩子学钢琴怎样培养兴趣
每天开始练琴前,给孩子五分钟自由创作的时间 孩子弹奏什么你不要干涉,只要他保持正确的手型即可。对于初学琴的孩子,哪怕他们只是在键盘上随便敲击也应该鼓励,至少它可以让孩子熟悉钢琴上各个琴键所发出的不同声音,从而与钢琴更亲近。 亲子共做键盘小游戏 先让孩子背对钢琴,你弹某个音,让孩子猜猜是7个音符中的哪一个。猜对猜错都无妨,重要的是锻炼孩子仔细听音辨音的习惯和能力。另外,弹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数每个音的时值,说出弹的是多少拍。然后与孩子互换角色,让孩子弹大人猜,让孩子做我们的老师,接受孩子的指点和挑战。在好奇心和好胜心的驱使下,孩子会很快爱上这台可以“游戏”的钢琴。 让孩子弹奏他们自己喜欢的、熟悉的乐曲 鼓励孩子弹奏他们在幼儿园学过的乐曲以及律动操的音乐,或者磁带、盘片上的儿歌。只要曲子是他们喜欢和熟悉的,哪怕弹得不是太连贯,哪怕只是有点“像”,他们的小脸上也会写满快乐和灿烂,学琴的热情也会因此而高涨,兴趣倍增。 鼓励孩子边弹边唱 让孩子给自己伴奏,他们才能认识到学琴是有用的,才能体验到学琴的快乐。家长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其中,或与孩子同唱一首歌,或大人唱让孩子伴奏。增加学琴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有助于保护孩子学琴的兴趣和热情。 只要孩子愿意,创造机会给他表演 孩子都有较强的表现欲,希望自己学到的东西得到别人的认可。因此,当家里来客人时,或有家庭聚会、生日聚会时,不妨邀请孩子当众演奏、即兴表演,既为访谈环境和聚会助兴,也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当然,前提是孩子必须自愿。 接受艺术的熏陶 多与孩子一起欣赏音乐会和钢琴演奏会,让孩子身临其境感受音乐的氛围,积累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从内心接受音乐,并逐渐发展到与音乐产生共鸣。 为孩子树立榜样和追求的目标 告诉孩子音乐的确很美,但成功的钢琴家是在苦练、坚持中才达到今天的辉煌。如果你每天能认真练琴,坚持下去,你也会像他们一样。 表扬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比较这个月与前两个月的情形,帮助孩子体验进步、体验成功、体验学琴的快乐,让孩子对自己学琴充满信心,这是保护儿童学琴的热情和兴趣的最佳、最积极也最有效的方法。 家长陪同学习并偶尔弹奏一些孩子常听到的曲子 有家长的参与,相信孩子学习的热情会高一些.孩子的坚持很大程度上在于家长的坚持.当孩子有时感到枯燥和厌烦时,家长可以找一些平时在电视、电影中听到的比如动画片、儿歌等孩子喜欢看的节目中的音乐谱子,自己学着弹出来,哪怕是弹一小段,在一旁的孩子听到后就会产生兴趣,他会产生一种“哦,原来这个曲子我爸爸(妈妈)也会弹的,我也想试试”的想法,会重新把他吸引到琴凳上来。 兴趣是最宝贵的资源,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都不要忘记孩子的兴趣不是完全天生的,它离不开后天的引导、培养、保护和发挥。 家长尤其不要因为为孩子学琴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就认为自己有权利急功近利,紧逼不舍,逼迫孩子跳入练习曲的海洋。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很快就会耗掉孩子学琴的热情和兴趣。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
Ⅳ 5,6岁小孩子怎样学习钢琴
小孩子学习钢琴首先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学琴是学业 不是消遣 学琴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坚持学下去的,学了一段不愿学是正常的。现在2岁多的幼儿就可以学琴;过去的孩子基本上是4岁到12岁左右,才先后开始学琴。现在的父母让孩子学琴,或者满足孩子自身的要求送他来学琴,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并不是想让孩子成名成家,享誉全世界。所以当孩子不想继续的时候,父母会说:唉,不想学就别学了吧,反正咱们孩子将来也不想当钢琴家!于是孩子就“合情合理”地半途而废了。个人观点——孩子不愿意学,也得让他学。因为学琴从来都不是娱乐、消遣或游戏。要对学琴孩子的家长说:学琴是学业,就像孩子去上学、去完成作业一样。有些家长觉得孩子没兴趣就学不好琴,不如不学。我对家长说:别问孩子,问自己!儿童的心理特征,自然是“来得容易去得快”,他们的兴趣容易发生转移,尤其对玩感兴趣,如果不是玩,很快就生厌了。此时家长就应该认真对待,家长不管,孩子就学不好。 2、学琴的关键不在兴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个道理谁都知道,因此我说不愿意弹琴的多是正常现象。只要家长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孩子就能学得好;相反,家长不管而依靠孩子自己学习,就无法保证了。学琴的关键不在兴趣,没兴趣的孩子不比有兴趣的孩子学得差,有兴趣的孩子也不比没兴趣的孩子学得好,关键是用在学琴上的时间。或者干脆这样说,哭着练和笑着练,练出的效果没多大分别。 3、“天资”也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家长普遍关心两个问题是——我的孩子有没有音乐天分?我孩子的手够不够大?在回答这两个问题前,我先简单告诉家长一个概念——钢琴不是给世界上少数、极少数超大手预备的,钢琴不是给超音乐天才学的,钢琴是给千千万万人学的。从这种意义上说,正常大小的手,都可以学,只不过手偏大一点儿,优越性更多一点儿罢了,关于天资问题,并不否认,音乐天分高的人成了大音乐家。但这并不等于说普通的人就不能学钢琴。只要智商正常的孩子,绝大多数都能够正常学钢琴,而且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学琴的目的在于提高素质,不是成什么“家”。 4、千万别把弹琴当作享受 弹琴就像在车间里干活,是一项既艰苦,又枯燥、乏味、苦闷的工作,与其看到孩子半途而废,莫如事先看清楚这一点,并有足够的信心(不是指孩子,而是指家长),不断督促孩子学成。
Ⅵ 6岁小孩初学钢琴什么教材好
小汤普森(1到5册) 孩子们的哈弄(幼儿哈弄) 车尔尼599 拜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