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儿推拿的四种常见手法
推拿大家都知道这是中医的一种治疗和保健的方法。推拿分为保健和治疗两种,都说推拿可以治疗儿童疾病,这是真的吗?小儿推拿的作用是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下面是有关小儿推拿的几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种常见小儿推拿手法
1、保健四大手法
小儿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末节的罗纹面分别为脾经、肝经、心经、肺经和肾经。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补脾经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
摩腹即是用掌面摩小儿腹部3-5分钟。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
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相当于小儿四个手指的宽度),胫骨外旁开1寸(相当于小儿中指的宽度)。按压足三里具有健胃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的作用。
脊柱穴位于背部的正中线,颈部到骶尾骨的连线上。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自下而上捏脊柱穴3-5遍,即为捏脊。每捏三下将脊背提一下,即为捏三提一法。
作用:以上四个手法合称为小儿推拿保健四大法。合用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强体魄、促发育的作用。常用作于小儿日常保健推拿,尤适合身体脾胃虚弱或病后脾胃失运的宝宝。
注意事项:一般早上或饭前进行,每日1次。急性感染病期可暂时,病愈后再进行。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2、固表止汗四大手法
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
循无名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无名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肺经。补肺经有补益肺气的作用。
循小指末节罗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指末节罗纹面即为
补肾经(注意,是指根向指尖直推),300次。补肾经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
肾顶,即小指顶端。按揉小儿小指顶端即为揉肾顶。揉肾机能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作用:以上四手合用,能达益气固表止汗之功。用于自汗、盗汗、多汗。
注意事项:自汗或多汗者,一般早上进行,盗汗可睡前1小时进行。每日一次。外感、发热时可暂停。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3、通便四大手法
用食指或中指揉脐旁开2寸(约宝宝2个手指的宽度)的位置即为揉天枢。揉天枢能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摩腹(同上)。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面自上而下直推背部第四腰椎至骶尾骨端这一直线,即为推下七节骨。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
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尾椎的骨端即揉龟尾。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
作用:四法皆有通大便之功。合用于小儿便秘。
注意事项:一般饭前时行。每日一次。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4、治外感四法
用两手大拇指指腹自两眉中间直推至前发际,即为开天门。开天门具有疏风解表、开窍醒神、镇惊安神作用。
用两手大拇指指腹沿眉毛上缘向两侧分推至眉梢,为推坎宫。推坎宫有发汗解表、醒脑明目的作用。
用拇、中指指腹按揉两侧眉梢与目外眦之间的太阳穴,为运太阳。运太阳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作用。
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中。揉耳后高骨能疏风解表。
作用:四法合用,能起到疏风解表、止头痛的作且。用于风寒、风热感冒。
注意事项:外感发热时可用,次数不定,高热者每日可行2次。风寒感冒可用葱、姜水做为介质。风热感冒可用清水做介质。加强发汗、退热之功。
温馨提示:
如果是小儿积食,主要推拿脾经、胃经;孩子若拉肚子,同积食所用方法差不多,只是手法有所不同:顺经为补,逆经为泄,轻柔为补,重手法为泄,积食、便秘要用泄法,拉肚子需要补法。
Ⅱ 请问给一周岁的小孩手上推拿治疗感冒该怎样推拿啊
用烧酒擦擦脊柱区域,一般可以退烧,小孩发烧,还可以给他搓搓涌泉穴,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自然退热,还可以上网看录像:推天河水。天河水是指小孩的手腕至肘部一段。中医里有讲,天河水一来,就把火浇灭了。你抓住小孩的手,手心向上,用你的手掌根去推,抹点油,就滑一些,从腕到肘为一次,左右手各推300———500次。几种也可以合用,效果很好的。只是,小孩发烧,你得知道,他要烧到小脸通红才会开始退烧,着急不得。他得有一个烧 的过程,就好比一个人上山,得到山顶后才能下山。另外,你不要担心,发烧是人体的自然反应,是抵御外邪的有效反应,既不会烧出傻子也不会少成木头,反而会更 健康更聪明。但一定要给他喝水,最好是葡萄糖水,烧的时候,时不时的给他喝。好了讲的应该够清楚了。我用过,很灵验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我都打了半个小时了别辜负我呦。推荐一本书《儿童筋络使用手册》,里面尽是小孩推拿的好方法,买本看看吧。
Ⅲ 小儿推拿促健康,怎样帮孩子按摩才正确
增强宝宝的体格是预防疾病的最佳方式。许多医生认为,使用药物或保健品不是提升儿童身体健身的最佳方式,那么父母可以用来加强宝贝体质吗?除了要注意饮食和卫生教师外,父母会尝试“五”儿童按摩,增强他们的宝宝的体质。
儿科按摩李博推荐父母试图“五”儿童按摩,增强婴儿身体健康
第一,五按摩
首先从宝宝的脸上给宝宝按摩推荐。在进行假肢按摩时,您可以轻轻移动紧张,僵硬的手臂,让宝宝放松,并相当的话。
面部按摩
是指适量的婴儿油或保湿乳液,从婴儿额头中心的正面张开微笑形状。然后,在婴儿眉毛,眼巢,人,下巴等,并重复相同的行动。这种方法可以抚慰宝宝因为吸吮和哭泣引起的张力。
2.胸部按摩
把手放在婴儿的胸部中间,按肋骨按两侧,绘制心脏形状,最后返回中心。按摩时有必要关闭婴儿的身体。这种方法可以使宝宝顺利呼吸。
3.弗莱米特按摩
抬起宝宝的小手(腿),轻轻按下腋下。握住婴儿的手臂(腿),轻轻揉搓并朝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棕榈手掌上下滚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您的宝宝灵活的能力和行动协调技巧。
4.腹部按摩
猫用掌心的外端抚摸婴儿的腹部(你自己),双手搭乘行的行动。使用婴儿腹部的指尖。在婴儿的腹部右手绘制一个“我”,并绘制了左右左右的侧面写“L”,并由左右绘制。做这个动作时,你可以同时对宝宝说:“我爱你!”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您的婴儿排气,缓解便秘。
Ⅳ 给宝宝做推拿是一只手做还是两只手都要做
当然是两只手。 方法/步骤 1、捏脊 具体做法是:把手搭在孩子脊柱上面,觉得哪个地方有热,这个地方就要多多地从下往上搓,可以去火。不管爱不爱生病的孩子,每天捏脊两次,可以增加免疫力。 2、按摩天柱穴 有的孩子体质比较弱,家长怎样让体质弱的孩子强健起来?有一个特别好的穴位,就是天柱穴。脖子后面有两条筋,天柱穴就在后面凸起的地方。经常按一按,擦一擦,让这个地方受一些刺激。经常做,孩子的火就会下去。 3、刮大椎穴 孩子经常咳嗽,是有肺热。可以拿刮痧板刮大椎穴附近,这个地方会出现红色的痧。 4、按摩天突穴 有的孩子特别容易得支气管炎,爱咳嗽,可以按摩两个穴位。一个是孩子第二个锁骨跟肩关节交界的地方,可以经常按一按,对预防咳嗽特别有好处。另外一个是天突穴,在锁骨中间。 5、搓檀中穴 孩子免疫力比较差的,每天晚上睡觉前,拿柔软的干毛巾,给他搓一搓檀中穴。14岁以前小孩的胸腺还在发挥功能,经常按摩,可以让胸腺细胞比较活跃,使免疫系统比较坚固。 6、搓手指 建议早上家长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或者是散步溜弯的时候,可以经常搓一搓孩子几个手指的侧面。这对应的是孩子的消化道, 对于去火、消除食积,还有增加免疫力都非常有好处。十指连心,母亲跟孩子之间的交流也可以通过手来传递。 7、搓脚心 晚上可以给孩子搓一搓脚心。 在脚掌上有两块肉,中间有一个坑儿,这个地方是涌泉穴,是肾的反射区,人体的能量都是从这个地方涌出来的。经常给孩子搓一搓涌泉穴,体内的火、毒就都排出来了,身体机能会比较健康。
Ⅳ 宝宝的手指灵活性该怎么锻炼用什么方法最有效
孩子们还不能堆积木,但孩子们可以推积木来锻炼自己的手力,材料和物质不同,孩子需要推进的力也不同。这个游戏除了锻炼孩子的手指外,还能让孩子感受到控制力。因此,可以用积木、被子、书等建造建筑物,鼓励孩子们密度大。开关游戏。也就是说,可以把孩子抱在开关前,第一次牵着手教孩子。按下灯就会开灯,再按就会熄灭,孩子观察这种现象是,会努力寻找开关和背部之间的关系。这时会一直按开关。
随便孩子慢慢长大,总有一天会发现他喜欢用食指抠嘴巴、鼻孔和耳洞。这时孩子对小孔和小点感兴趣,会用手指摸。可以在纸上打孔,让孩子抠着玩,或者买算盘和珠子之类的玩具来移动孩子的手指。慢慢地,婴儿可以用五根手指抓住东西,就像撕纸一样。孩子喜欢撕纸,这不仅意味着孩子的手指功能已经相当发达,而且表明孩子开始探索周围世界的表现。给孩子们布、纸等薄而柔软的东西,训练孩子抓住手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