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儿童肌营养不 良发作表现有 哪些
小孩肌营养不良,是一种遗传性的肌肉变性疾病,主要特点为进行性的肌肉无力和萎缩。一般常见的症状如下:
1、鸭步,走路比较慢、脚尖着地,而且容易摔跤,走路呈典型的鸭步,这时候容易被人误认为缺钙和体重虚弱的表现而忽视。
2、站立比较困难,如果孩子在仰卧位站起来的时候,需要先翻身成俯卧位,然后仰卧位再用手支立起来,才能缓慢站起。
3、游离肩和翼状肩胛,由于孩子的肩胛带肌及前锯肌无力,可出现游离肩胛和翼状肩胛。
4、肌肉呈假性肥大,约90%的患儿肌肉呈假性肥大,尤其是腓肠肌最为明显。
5、脏器功能的障碍,心肌平滑肌容易出现受损,导致脏器功能障碍,多数时候孩子15岁左右就不能行走了。
6、因为肌肉的萎缩,最后晚期孩子容易出现心力衰竭、呼吸困难,最后容易导致死亡。
2. 小儿肌营养不良有啥症状表现
小儿肌营养不良有以下症状:
1、如果发病患儿是3岁以下婴幼儿,患儿体重会不明原因的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在逐步减少,有的还会有皮下水肿现象发生,这时候你会发现各种器官的功能发生了紊乱,无法正常工作。
2、这种孩子,大部分会比较挑食影响了蛋白质的摄入和吸收,慢慢的皮下脂肪逐渐减少,以至于最后消失,首先是腹部,其次是躯干四肢,最后会反映到面部,皮肤会很干燥,面色很苍白,不红润。
3、患儿没办法像别的孩子一样,跑来跑去做自己喜欢的运动,那是因为他的肌肉,没有力量,很松弛不紧绷,到后期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出现肌肉萎缩的现象。
4、肌营养不良最明显会影响到的是孩子的身高,会比同龄的孩子发育迟缓,即使在骨龄没有闭合的情况下,也会很早就停止身高的增长,而且会体型偏瘦,浑身没有什么力量样子。
3. 小儿肌营养不良有啥症状表现
1.骨骼肌 DMD患者儿童期发病,一般在4~6岁时走路易跌,奔跑困难,逐渐出现走路和上楼困难,下蹲站起困难。神经系统检查可见四肢肌力低下,肌肉萎缩,腱反射减弱。由于骨盆带肌肉无力而呈典型的鸭步,肩带肌肉萎缩无力形成翼状肩或游离肩,腹肌和髂腰肌的萎缩无力形成特征性的Gowers征。绝大多数患儿有腓肠肌假性肥大,少部分可见舌肌或三角肌假性肥大。
2.心脏 大多数DMD患者无心血管症状,只有在疾病晚期和反复感染的应激情况下才出现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很少有明显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3.胃肠道 胃肠道的平滑肌也可受累。急性胃扩张可导致死亡,死于此症的患者尸检显示胃的纵行肌外层有退行性改变。部分患者可有严重便秘。
4.神经系统 DMD和BMD患者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尤其是智能迟缓,患者平均IQ在正常值的1个标准差以下。智能迟缓的神经病理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是否由于dystrophin蛋白在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都有表达有关、尚未肯定。有研究报道患者癫痫的发病率增高,尤其是BMD型。DMD患者易出现情感/行为问题、认知功能下降及学习困难。
5.其他 Larson等提出能行走的DMD患者的腰椎骨密度轻度降低,而不能行走的则明显降低。资料显示44%的患儿可出现骨折,44%尚能行走的患儿骨折后,就不能再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