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骨髓炎症状
骨髓炎病后,轻者发热,局部红肿,疼痛难忍,重者骨质破坏,形成死骨和窦道,经久不愈,导致终身致残或危及身命。骨髓炎又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多见于儿童,好发于胫骨和腓骨。起病急聚,突然恶寒、高热、全身不适、头痛、烦躁不安。患肢持续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制,进而形成深部脓肿。脓肿自行穿破或排脓...后,切口经久不愈形成“瘘管”。时间持续后逐渐变成慢性。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由急性骨髓炎转变而来。由于病变部位存在死骨和死腔,创口内经常流脓,有时小死骨片从瘘道口排出。在静止期无全身症状,急性发作时,局部发生红肿、疼痛、创口内脓液增多。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经久不愈的瘘孔,由于脓汁的刺激,瘘孔周围的组织会发生变质。 症状主要有: 1、瘘口分泌物增多,恶臭。 2、创面糜烂,增大,无收口的现象。 3、肉牙呈火山状,容易出血,出血后不易制止。 4、肉芽附着白色的分泌物,红白间隔成菜花形状。 5、骨质的X线变化,为迅速的骨质疏松。 6、疼痛时难以忍受的症状。对慢性骨髓炎的长期瘘道不愈,应该及时做出恰当治疗。
② 小儿慢性骨髓炎症状有哪些
您好: 骨髓炎是由于细菌侵犯血液未能及时得到控制,进而入侵骨膜、穿透密质骨层深入髓腔、瘀毒化脓而成。治疗骨髓炎的急性发作时,早期(二周前未化脓时):西医的治疗主要是大量的液体内加入抗生素静脉点滴抗菌消炎以纠正电解质紊乱。二周后局部病灶处脓已形成,这时应在无菌下行局部手术切开引流,继续给以大剂量有效抗生素静脉点滴。4周后病灶处死骨形成时,采用局部麻醉、腰麻、或臂丛麻醉无菌下,在局部手术切开刮骨或剔除死骨后清创缝和两周后拆线便愈合。但是,西医的以上治疗方法均不能使骨髓炎得到彻底的治疗,往往留下隐患,使细菌仍残留在血液内。 中医在治疗急性骨髓炎时采用大量的清热解毒、凉血止痛、活血消肿药物内服外用,便可使之高烧即退、肿胀消除、瘀毒排出体外,很快即达临床痊愈。
③ 骨髓炎有哪些症状
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骨科疾病,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骨痛,发烧等,如果不加以重视会导致病情的恶化,形成窦道、死骨、死腔等。单纯的依靠贴药、偏方是难以根治的,建议你还是去正规医院军联骨科医院进行系统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