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被狗咬了后,一般多久会发病,都是什么症状
人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大多数病例的发病于受伤感染后的1—3个月,最短的10天—2月,长的1年以上,曾有5—10年以上的个别病例报道,10年以上则为罕见。
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取决于受伤者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因为狂犬病毒可经伤者的皮肤、粘膜等途径侵入,最终到达中枢神经系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伤致头面、颈部等靠近中枢神经系统时潜伏期短,四肢及身体其他部位则潜伏期较长。多处伤口、深部伤口或皮肤损伤严重者潜伏期短。
⑵ 被狗咬了没打针多久会发病
一般四个月内会发病,如果四个月没反应,那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⑶ 被狗咬过以后一般多久会发作
请问楼上?你所谓的“老师”是正规的医学院校毕业吗?
世界医学界公认的狂犬病潜伏期只有1个月到3个月。极少数会在超过一年以上发病。有记载的发病时间最长为6年,只有两例。
一年以上发病的由于只有极少数个例,不能作为科学依据。不排除二次伤害的可能性。其概率小于飞机失事和走路被雷劈死。可以认为不可能。
社会上传说的什么潜伏十几二十年完全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是胡说八道的
⑷ 征兆,被狗咬伤后多长时间会发病
你说的是狂犬病吗?
一般狂犬病的潜伏期是10-100天,但是也有新闻报道过,有10年20年才发病的。
狂犬病早起症状和感冒发烧很像,头疼,低热,食欲不振,之后会对水感到恐惧。从狂犬病病发到死亡一般只有几天的时间,而且无法治愈。
被狗咬了应该尽快打狂犬疫苗,打了疫苗基本就不用怕了。
以下复制内容
“被狗咬伤后应立即用稀释的肥皂清洗伤口,如有条件最好用酒精冲洗5秒钟左右。在二十四小时内去医院或疾控中心注射狂犬疫苗.现在疫苗分两种,国产进口的在注射时都采取5针疗法.严重咬伤的病患需要同时注射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毒血清.注射疫苗期间不可吃辛辣刺激食物”
⑸ 被狗咬的发病期是多长时间
狂犬病潜伏期一般在两个月到一年左右,最长的是六年
⑹ 被狗咬伤多久后会发病
人被狂犬咬伤后也不一定发病。在使用狂犬病疫苗以前,咬伤后发病率为10~70%,一般为20~30%。狂犬病发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大多数在1~3个月以内发病,超过半年发病为4~10%,一年者大约1%,有文献记载最长的是19年。影响狂犬病潜伏期长短的因素诸多,通常同年龄因素(儿童则短)、伤口部位(近头面部发病早)、伤口深浅(深者发病早)、病毒入侵数量、毒株毒力、伤后的创口处理、疫苗的接种等等都有关。
⑺ 被得狂犬病的狗咬了,多长时间回发病啊
狂犬病的潜伏期波动最大,可从6天、12天到 1年或5年以上,最短的 6天最长的可达10年,甚至还有极特殊的长达30年至40年。据统计,约有84、4%的病例潜伏期为12--99天。
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症(hydrophobia),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终至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预防接种在本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病原学]
狂犬病病毒属核糖核酸型弹状病毒。狂犬病毒具有两种主要抗原。一种为病毒外膜上的糖蛋白抗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病毒具有神经毒性,并使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及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具有保护作用。另一种为内层的核蛋白抗原,可使体内产生补体结合抗体和沉淀素,无保护作用。从患者和病兽体内所分离的病毒,称自然病毒或街毒(stree virus),其特点是毒力强,但经多次通过兔脑后成为因定毒(fixed virus),毒力降低,可制做疫苗。
狂犬病毒易被紫外线、甲醛、50~70%乙醇、升汞和季胺类化合物(新洁尔灭)等灭活。其悬液经56℃30~60分钟或100℃2分钟即失去活力,对酚有高度抵抗力。在冰冻干燥下可保存数年。
[流行病学]
狂犬病在世界很多国家均有发生。我国解放后由于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因养狗逐渐增多,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①传染源 发展中国家的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犬,人狂犬病由病犬传播者约占80~90%,其次为猫和狼,发达国家由于狗狂犬病被控制,野生动物如狐猩、食血蝙蝠、臭鼬和浣熊等逐渐成为重要传染源。患病动物唾液中含有多量的病毒,于发病前数日即具有传染性。隐性感染(无症状带毒)的犬、猫等兽类亦有传染性。
②传播途径 患病动物唾液50%~90%含狂犬病毒,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病毒自皮肤损伤处进入人体。粘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如眼结合膜被病兽唾液沾污,肛门粘膜被狗触舔等,均可引起发病。也可由染毒唾液污染外环境(石头、树枝等)后,再污染普通创面而传染。此外,亦有经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报道。
③易感人群 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兽医、动物饲养者与猎手尤易遭感染。被病兽咬伤后如未进行预防免疫,发病率达15%~60%。一般男性多于女性。冬季发病率低于其他季节。
④流行特征:本病为恒温动物的传染病,公布广泛,国内以家犬密度大的地方多见。本病全年都有发生,但冬季发病率略伺。患者以接触家犬或野兽机会多的农村青壮年和儿童居多。
[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组织有很强的亲和力。发病原理分为三个阶段:①局部组织内小量繁殖期。病毒自咬伤部位入侵后,在伤口附近横纹细胞内缓慢繁殖,约4~6日内侵入周围神经,此时病人无任何自觉症状。②从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沿周围传入神经迅速上行到达背根神经节后,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和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侵犯脑干及小脑等处的神经元。但亦可在扩散过程中终止于某部位,形成特殊的临床表现。③向各器官扩散期。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再沿传出神经侵入各组织与器官,如眼、舌、唾液腺、皮肤、心脏、肾上腺髓质等。由于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受损,可以发生呼吸肌、吞咽肌痉挛。临床上出现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交感神经受刺激,使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和心脏神经节受损时,可发生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或猝死。
病理变化主要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脑膜多正常。脑实质和脊髓充血、水肿及微小出血。脊髓病变以下段较明显,是因病毒沿受伤部位转入神经,经背根节、脊髓入脑,故咬伤部位相应的背根节、脊髓段病变常很严重。延髓、海马、脑桥、小脑等处受损也较显着。
多数病例在肿胀或变性的神经细胞浆中,可见到1至数个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3~10μm 的嗜酸性包涵体,即内基小体(Negri body)。常见于海马及小脑浦顷野组织的神经细胞中,偶亦见于大脑皮层的锥体细胞层、脊髓神经细胞、后角神经节、交感神经节等。内基小体为病毒集落,是本病特异且具有诊断价值的病变,但约20%的患者为阴性。
此外,唾液腺腺泡细胞、胃粘膜壁细胞、胰腺腺泡和上皮、肾上管上皮、肾上腺髓质细胞等可呈急性变性。
[临床表现]
潜伏期长短不一,短的10日,长的达10余年,多数1~3个月。儿童、头面部咬伤、伤口深扩创不彻底者潜伏期短。此外,与入侵病毒的数量、毒力及宿主的免疫力也有关。
典型病例临床表现分为三期:
①前驱期 大多数患者有低热、倦怠、乏力、头痛、烦躁、恐惧、恶心、周身不适等症状。对痛、声、风、光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约50~80%病人已愈合的伤口部位及其附近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蚊走感。这是由于病毒繁殖刺激周围神经元引起。本期持续1~4日。
②兴奋期或痉挛期 兴奋性增高,患者多神志清楚而处于兴奋状态,表现为极度恐惧,烦燥,对水、风、声、触动等刺激非常敏感,引起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
恐水是本病的特殊症状,但不一定每例均有,亦不一定早期出现。典型表现在饮水、见水、闻流水声或谈及饮水时,可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故患者渴极畏饮,饮而不能下咽,常伴有声嘶和脱水。
怕风亦本病常见的症状,微风、吹风、穿堂风等可引起咽肌痉挛。其他如音响、光亮、触动等,也可引起同样发作。
常伴发呼吸辅助肌痉挛而发生呼吸困难,甚至全身疼痛性抽搐,由于植物神经功能亢进,患者出现大汗、唾液分泌增加、体温可达40℃以上,心率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大,但病人神志大多清醒。随着兴奋状态加重,部分病人出现精神失常、定向力障碍、幻觉、谵妄等。病程进展很快,多在发作中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本期持续1~3日。
③麻痹期 痉挛减少或停止,患者逐渐安静,出现弛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为多见。眼肌、颜面肌及咀嚼肌亦可受累。感觉减退,反射消失,呼吸变慢及不整,心搏微弱,神志不清,可迅速因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本期约为6--18小时。
病程一般在6日以内,超过10日者极少见。
[诊断]
(一)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过去被病兽或可疑病兽咬伤、抓伤史及典型的临床症状,即可作出临床诊断。但在疾病早期,儿童及咬伤不明确者易误诊。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测或尸检发现脑组织内基小体。
(二)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总数12~30×109/L不等,中性粒细胞多在80%以上。
2.免疫学试验
(1)荧光抗体检查法:取病人唾液、咽部或气管分泌物、尿沉渣、角膜印片及有神经元纤维的皮肤切片,用荧光抗体染色检查狂犬病毒抗原。
(2)酶联免疫技术检测狂犬病毒抗原:可供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之用。如病人能存活1周以上则中和试验可见效价上升,曾经接种狂犬疫苗的患者,中和抗体须超过1:5000方可诊断为本病。
(3)病毒分离:病人唾液、脑脊液或死后脑组织混悬液可接种动物,分离病毒,经中和试验鉴定可以确诊,但阳性率较低。
(4)内基小体检查:从死者脑组织印压涂片或作病理切片,用染色镜检及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内基小体,阳性率约70~80%。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病毒性脑炎、破伤风、格---巴综合征、脊髓灰质炎、假性恐水症、接种后脑脊髓炎、神经官能症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一)一般处理 单间隔离病人,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医护人员最好是经过免疫接种者,并应戴口罩和手套、以防感染。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须严格消毒。
(二)加强监护 患者常于出现症状后3~10日内死亡。致死原因主要为肺气体交换障碍、肺部继发感染;心肌损害及循环衰竭。因此,必须对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加强监护。
(三)对症处理 补充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烦燥、痉挛的病人予镇静剂,有脑水肿时给脱水剂。必要时作气管切开,间歇正压输氧。有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时,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强心剂。
(四)高价免疫血清与狂犬病疫苗联合应用 高价免疫血清10~20ml肌注,也可半量肌注,另半量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同时行疫苗接种。
(五)干扰素 可试用。
由于狂犬病感染途径和临床表现的特殊性,因此被病兽咬后的伤口处理和免疫预防实际是早期的非常重要的治疗。
①伤口处理咬伤后立即用20%肥皂水或0.19%新洁尔灭(不可合用)彻底冲洗伤口半小时,然后后75%酒精或2.5~5%碘酒涂擦2~3次,深部伤口可用浓硝酸烧灼,伤口不宜缝合或包扎。
②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的应用
我国目前使用的是组织培养疫苗,要求每次注射抗原量不少于2.5国际单位,使用方法是:一般咬伤患者于0、3、7、14、30天各肌肉注射一安瓶疫苗。严重咬伤(头、面、颈、手指和多部位咬伤)或深度咬伤(大量出血、功能障碍或肌皮咬伤)除按上过程序注射疫苗外,还应使用疫苗的当天或前一天(咬后8小时内)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剂量按每公斤体重40国际单位(严重酌情增加至100国际单位)计算,50%在受伤部位浸润注射,其余进行肌肉注射,1~2日内分数次注完。血清使用前须作过敏试验,阳性者采用脱敏疗法。为避免血清对疫苗作用的干扰,应在第5针疫苗接种先后,再加强2针疫苗。
③发病后做好对症治疗,以求减少刺激减少痛苦,病人绝对卧床,避免不良刺激,输氧,补充血容量,鼻饲喂食喂药,镇静、解痉,有脑水肿时给予脱水剂,维护心血管和呼吸功能。
⑻ 如果被狗咬伤得了狂犬病多久会发病,会在第二天就发病
潜伏期长短不一,多数在3个月以内,潜伏期的长短与年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咬伤的发病较早)、伤口深浅(伤口深者潜伏期短)、入侵病毒的数量及毒力等因素有关。其他如清创不彻底、外伤、受寒、过度劳累等,均可能使疾病提前发生。典型临床表现过程可分为以下3期:
1.前驱期或侵袭期
在兴奋状态出现之前,大多数患者有低热、食欲不振、恶心、头痛、倦怠、周身不适等,酷似“感冒”;继而出现恐惧不安,对声、光、风、痛等较敏感,并有喉咙紧缩感。较有诊断意义的早期症状是伤口及其附近感觉异常,有麻、痒、痛及蚁走感等,此乃病毒繁殖时刺激神经元所致,持续2~4日。
2.兴奋期
患者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本期持续1~3日。
恐水是狂犬病的特殊症状,典型者见水、饮水、听流水声甚至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怕风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微风或其他刺激如光、声、触动等,均可引起咽肌痉挛,严重时尚可引起全身疼痛性抽搐。
3.麻痹期
痉挛停止,患者逐渐安静,但出现迟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为多见。眼肌、颜面肌肉及咀嚼肌也可受累,表现为斜视、眼球运动失调、下颌下坠、口不能闭、面部缺少表情的等,本期持续6~18小时。
狂犬病的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6日,偶见超过10日者。
⑼ 被狗咬后得狂犬病的概率多大,多久后会发病,发病的表现是什么
病犬咬伤15%~20%发病,病狼咬伤50%~60%发病。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在1-3个月。时间短的,可以在5天到1周左右就可以出现;时间长的,很少超过1年。根据权威的数据表明,世界上最长的潜伏期,只有一例在6年。狂犬病的潜伏期和被咬部位有关系,如果被咬的部位和中枢神经、大脑靠的比较近,发病的时间就越短,潜伏期就越短。如果是婴幼儿或者是儿童被狗咬,潜伏期就很短。一般认为,当狂犬病病毒进入身体之后,会以每天3mm的速度向中枢神经靠拢,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之后,会上沿至延髓和脑干。所以,具体的潜伏期和被咬的部位有很大的关系。临床症状: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并发症:肺炎、气胸、纵隔气肿、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肾衰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