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如何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扩展阅读
dcs计算机知识大全 2025-01-20 11:37:41
同学欠钱忘了还了怎么办 2025-01-20 11:21:24

如何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发布时间: 2022-04-23 23:27:42

㈠ 怎样正确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的想象力是孩子的天性,也是重要的能力,可以从这几个方法训练孩子想象力:

1.丰富孩子的表象:

带孩子多体验,亲近大自然,丰富生活经验,从而通过头脑中所积累的丰富表象,为想象力的发展打下基础。

2.激发孩子的想象欲望:

家长们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孩子的书籍,给孩子们描述故事里的情景,让孩子们边听边想,鼓励孩子想象故事的发展和结局,这对孩子想象力培养很有帮助。


3.引导合理的幻想:

在生活中为孩子们描绘一幅幅画面,鼓励和引导孩子自己“编故事”,可以让宝贝们想象力越来越丰富。我练习过"精英特速读记忆软件"中的:“无声看图”,一边看图一边进行想象运用的就是这个方法。“无声思考”,看到几组没有直接关系的词组,然后快速随意串联词组,组成一幅印象深刻的图像。以及记忆训练部分的“编码定位”等记忆练习,都大量运用到了想象或联想的能力。改训练还能锻炼快速阅读能力、记忆力和注意力。

4.把想象的内容说出来:

孩子们在玩耍和游戏中、阅读和看电视等都会有自己的想象力,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多鼓励孩子们将自己所见与想象说出来,可能他们只是说的大脑中闪现的一个片段,但是如果能够经常表达,他们的想象力会慢慢联系起来,好像曾经发生的很多不相关的事情在他们的大脑中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剧情。

㈡ 如何培养儿童想象力

当今时代被称为创新、创造的时代,想象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家长认为,培养想象力要“从娃娃抓起”,但具体如何培养却是让不少家长感到头疼的事情。那么,到底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呢?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于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说,想象的过程就是认识世界、理解世界、解决问题的过程。心理学上将想象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对过去的推断、对现在的思考、对未来的计划。家长可以从这三个维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思考“如果这件事情没有这样发展,结果会怎么样?”特别是在面对结果不理想的事情时,这样的引导不仅能够让孩子摆脱不理想结果带来的负面情绪,增强信心;还能让孩子学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举例而言,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家长可以根据剧情向孩子提问,“如果故事中的小女孩在下雨天出行时没有打伞,会怎么样呢?”孩子在经过思考之后,得出“下雨天不打伞会被淋湿”等结论,进而会记得在下雨天打伞。

对于当前面对的事情,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事情发展的各种可能性,问孩子“除了这种做法,还能怎么做呢?”举例而言,当孩子遇到困难并寻求帮助的时候,家长不要仅仅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而应该在指导孩子如何做的同时,引导孩子思考其它解决方法,以培养孩子举一反三的能力。

对于将要发生的事情,家长可以提前引导孩子构思、预测事情发展的过程,让孩子思考“未来是什么样的?如果未来是这样,会带来哪些影响?”以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在带孩子到公园玩耍之前,家长可以问孩子“我们今天可能会做过山车,你会害怕吗?你觉得妈妈、爸爸会不会害怕?”或者直接问孩子“你觉得你会在公园遇到什么?”

㈢ 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想象力

1.
在教学中创设想象的气氛与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奠定想象的情感基础。

2.
要通过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供想象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注意交给学生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使儿童的知识范围在课本的基础上有所丰富和扩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得以丰富的想象。

3.
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联想,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言语,这是想象的方法基础。教学生循着一定的轨道联想,但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路,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

4.
培养小学生观察事物的习惯,发展他们独立思考的能

㈣ 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

21世纪是创造型人才施展才华的社会,社会上什么样的人才是创造型人才呢?探求未知世界规律和原理的科学家,塑造不朽光辉形象的文学家、艺术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善于经营理财的企业家、发明设计新产品、推进新技术革命的工程技术人员,创高产的农民,搞革新的工人以及在各行各业中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在各方面纵然存在着千差万别,但心理学家认为,他们大体都具有以下个性特征: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记忆力、顽强的意志力、敏捷的思维力、准确的判断力;有较强的独立性、自信心、社交能力、应变能力;有改革创新意识,并且具有精力充沛、热情高涨、好奇感强、不怕挫折等良好的品质。 二、儿童创造力的表现 所谓创造力:是指人们在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每个孩子都有这种能力。我国创造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凡是孩子原先不会的,而现在会了,就是一种创造;凡是别人没有想到的而孩子想到的,就是一种创造;凡是在孩子原先和别人的基础上做得更好的,就是创造。 儿童时期,好奇心强,没有过多的思想束缚,敢想、敢做,对周围新鲜的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爱提问、喜追究,“打破沙锅问到底”、“探究性的拆东西”、“自言自语做游戏”。这些听似“好笑”,看似“顽皮”的言行举止,恰恰就是孩子创造火花的闪现,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么多重大发明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追究问题罢了”。有许多人才成长的事实说明,不少名垂青史的人物都具有顽皮、淘气、好问、好奇、勇冒险、敢尝试的行为特点,所作所为时常超出常规,如“趴在鸡窝孵小鸡”的爱迪生,“将毒虫子含在嘴里”的达尔文,这些“淘气”的做为,可能就是发明家、科学家最初显露出来的创造火花,这种火花一旦燃烧起来,就会成为永不熄灭的、探索真理的火焰。家长应注意发现孩子的创造力萌芽,保护孩子最原始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使他们的创造性得以持续和发展。就如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说:“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注意诱导,并放手让儿童实践探索,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使儿童最终成为出类拔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否则,这种可贵的创新精神萌芽,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中,儿童只能在模仿顺从中长大,失去创造的机会、条件和信心,而最终很可能成为平庸的、缺乏独立见解的人,被时代所抛弃。

㈤ 简述培养儿童想象力的方法

孩子的想象力是极为丰富的,这一点是我们大人们望尘莫及的。孩子会坐在椅子上,并想象那是一匹马,他用双脚推着椅子移动,就像骑在一匹马上驰骋一样,尽管这不是一匹真正的马,但他们却玩得那么快乐。那么,针对孩子无边无际的想象,蒙氏理论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想象力的基础必须是现实

有些人认为,孩子喜欢在虚无、令人痴迷的世界遨游,他们总被迷人的、超自然的和虚无缥缈的东西所吸引。蒙台梭利说,这种原始的状态是暂时的,会被其他状态取代,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帮助他们克服这种状态,而不是延伸和发展这种状态,或让他们停留在这种状态。粗糙和夸张的幻想并不能使儿童走上正轨。

她指出,想象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创造力的想象只要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不是一种幻觉或错误,就会在坚实的岩石上建立起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智力的开发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对假想心满意足的人,会把假想的东西当做真实的存在,他总是追求幻想,不承认现实,这样的“想象”是有害的,因为它不是建立在现实和真理基础上的,这种漫无目的的思想,会消耗人类的光阴和精力。

想象力的培养

要想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们在成为事物主人的环境中生活,或用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的知识、经验来丰富他的头脑,让他们在此基础上自由地成熟。只有让他们自由发展,他们才可能展示其想象力。

在培养儿童想象力的过程中,家长绝不要阻止他们自发进行的那些活动,即使这类活动像涓涓细流一样渺小。你的任务是等待,就像静待花开一样,只能静静地观察和等待孩子们自己发芽开花。

㈥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在人的智力活动中,想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俄国教育家曾经说过:“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着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就是采取所谓“思想实验法”,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经过严格的逻辑思维和严密的数学推导而成的。因此,有一位物理学家赞叹爱因斯坦的成就时说:“作为一个发明家,他的力量和名声,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想象力给他的鼓励。”而爱因斯坦自己则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中小孩子在学习各门课程中都要借助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很难理解教材中的图形、图画,对教材中用描述方法表现的具体事物也很难知道它的具体样子,写作文干巴巴,不会有形象生动的描写。想象力,还直接关系着一个孩子创造力的发展。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的。

允许孩子“奇思妙想”孩子虽然没有成人那么多的知识经验,但却可能更富有想象力,因为他们更少固定的“答案”与“思维模式”。想象力成长所需要的土壤是宽容的、放松的、自由的与多样的。因此,如果孩子对一个你早已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思考时,请允许他的“奇思妙想”。想象力是孩子思维的翅膀,古今中外的事例证实,凡是创造想象能力发达的孩子,大都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好奇心,有学习研究的热情,也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力,而且勤奋乐观,还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智力,所以,伟大的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一般只要父母给孩子足够的探索机会,多接触新鲜事物,允许孩子表达,对于孩子的创造性表现和表达给予充分鼓励和肯定,孩子的想象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如果人类没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行今天我们还在荒蛮时代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但我们也发现:孩子的想象能力远远高于成人。

㈦ 怎样培养小学儿童的想象力

(一)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儿童的表象和言语
表象是想象的材料,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想象的水平。表象丰富,想象就开阔而深刻;表象贫乏,想象也就狭窄而肤浅;表象准确,想象就合理;表象错误,想象也就荒诞。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形象化的材料,并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看展览、游览、看电影等。
在实际活动中,要引导儿童广泛接触各种事物,仔细、全面、准确地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有时教师也可用丰富的情感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讲述,带领学生表情朗读以增强学生的感受,使儿童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保证想象活动的顺利进行。
如语文课上有的教师为使学生写好《春天》一文,他先组织学生“忆春天”,通过回忆,把头脑中关于春天特点的表象提取出来,然后在初春时带学生去“找春天”,如,看到吐新芽的树和柳枝、开始融化的冰雪等;过了几个星期再带学生去“看春天”,如,看到田野一片新景象,冰河已解冻,碧波荡漾,鸟语花香;回来后就让学生“写春天”,这是积累表象、发展想象的有效途径。
想象是通过言语形式加以表现的,因此,言语与想象的发展关系密切。只有言语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儿童的想象才可能从形象的水平提高到符号水平,使想象变得更加广阔、深刻,更加概括且富有逻辑性。
结合课文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文艺作品,使他们积累起丰富的词汇,学会恰当地运用词汇,准确描述外部事件和内心世界。
同时,教师要重视用丰富、优美、正确、清晰、生动形象化的言语描绘事物。这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想象,更为他们表现想象做出了榜样,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到如何使用言语来表现想象。这对提高学生言语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进行想象的训练
1.结合各科教学活动,训练学生的想象
语文课上,学生在表情朗读课文、作文、自编故事以及课外阅读后,用自己的想象来体会作品的内容,在头脑中“看见”或“听见”作品中所叙述的一切。音乐课上,根据歌词或乐曲,想象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画面。图画课上,通过绘画、手工、雕刻以及课外的科技活动等,训练学生的创造才能。
2.通过形式训练,提高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1)对静物做动态想象,变无声为有声想象。如,出示一幅画面,要求学生围绕画面的主题,写出画面上人物的精神、动作、语言等。
(2)对抽象词做具体形象想象。如,将“骄傲”一词,要求学生以人物动态来表达。有个学生做如下描述:“老王在发言,老李翘着二郎腿躺在椅子上,嘴里吸着香烟,眼睛仰视天花板,将一口口浓烟向天花板喷去。”这段文字虽无“骄傲”二字,但用形象表现了老李的骄傲神态。
(3)对物做拟人想象。如,要求对“水”做拟人想象。有两个学生写成如下的短文:“水,我见过奔腾不息的江水,它穿峡谷、绕暗礁,向着大海、英勇无畏、一泻千里、勇往直前。”“无数的细流,汇成浩荡的大海。而汹涌在海面上的无数细浪,仿佛是无数的前赴后继的雕塑家,他们坚毅、踏实,长年累月、日日夜夜、坚持不懈地工作着,将无数岩石雕成奇状异态,给人类铺展了无数壮观的画面。”
此外,还可要求学生对无色的事物做有色的想象,对个别事物做概括的想象等。通过这一系列想象的形式训练,儿童便能逐渐掌握静观默想、浮想联翩的本领。
(三)正确引导小学儿童的幻想
小学儿童幻想正处在由远离现实的幻想向现实的幻想过渡阶段。积极的幻想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直接推动作用的幻想,是富于现实性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幻想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
结合的方式很多,可以通过组织各种主题队会,如“我在2000年”主题队会,把个人的幻想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可以把现实生活中各种富有感染力的典型事件,对学生进行宣传,如,英雄模范、“十佳少年”的先进事迹的宣讲活动。
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出这些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从感情上热爱他们,敬重他们,从而激起向他们学习的强烈愿望,创英雄的业绩,走英雄成长的道路。
有些儿童以看小说、电视消磨时光,逃避艰苦的学习活动,整天沉湎于幻想之中。教师对此必须予以重视。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孩子学习阅读时,家长只提供大量文艺作品而缺乏明确的要求和正确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业失去兴趣,而变得热衷于想人非非,不愿从事艰苦的学习,成绩逐年下降。教师要与家长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使这些儿童正确对待现实,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一)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儿童的表象和言语
表象是想象的材料,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想象的水平。表象丰富,想象就开阔而深刻;表象贫乏,想象也就狭窄而肤浅;表象准确,想象就合理;表象错误,想象也就荒诞。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形象化的材料,并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看展览、游览、看电影等。
在实际活动中,要引导儿童广泛接触各种事物,仔细、全面、准确地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有时教师也可用丰富的情感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讲述,带领学生表情朗读以增强学生的感受,使儿童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保证想象活动的顺利进行。
如语文课上有的教师为使学生写好《春天》一文,他先组织学生“忆春天”,通过回忆,把头脑中关于春天特点的表象提取出来,然后在初春时带学生去“找春天”,如,看到吐新芽的树和柳枝、开始融化的冰雪等;过了几个星期再带学生去“看春天”,如,看到田野一片新景象,冰河已解冻,碧波荡漾,鸟语花香;回来后就让学生“写春天”,这是积累表象、发展想象的有效途径。
想象是通过言语形式加以表现的,因此,言语与想象的发展关系密切。只有言语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儿童的想象才可能从形象的水平提高到符号水平,使想象变得更加广阔、深刻,更加概括且富有逻辑性。
结合课文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文艺作品,使他们积累起丰富的词汇,学会恰当地运用词汇,准确描述外部事件和内心世界。
同时,教师要重视用丰富、优美、正确、清晰、生动形象化的言语描绘事物。这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想象,更为他们表现想象做出了榜样,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到如何使用言语来表现想象。这对提高学生言语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进行想象的训练
1.结合各科教学活动,训练学生的想象
语文课上,学生在表情朗读课文、作文、自编故事以及课外阅读后,用自己的想象来体会作品的内容,在头脑中“看见”或“听见”作品中所叙述的一切。音乐课上,根据歌词或乐曲,想象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画面。图画课上,通过绘画、手工、雕刻以及课外的科技活动等,训练学生的创造才能。
2.通过形式训练,提高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1)对静物做动态想象,变无声为有声想象。如,出示一幅画面,要求学生围绕画面的主题,写出画面上人物的精神、动作、语言等。
(2)对抽象词做具体形象想象。如,将“骄傲”一词,要求学生以人物动态来表达。有个学生做如下描述:“老王在发言,老李翘着二郎腿躺在椅子上,嘴里吸着香烟,眼睛仰视天花板,将一口口浓烟向天花板喷去。”这段文字虽无“骄傲”二字,但用形象表现了老李的骄傲神态。
(3)对物做拟人想象。如,要求对“水”做拟人想象。有两个学生写成如下的短文:“水,我见过奔腾不息的江水,它穿峡谷、绕暗礁,向着大海、英勇无畏、一泻千里、勇往直前。”“无数的细流,汇成浩荡的大海。而汹涌在海面上的无数细浪,仿佛是无数的前赴后继的雕塑家,他们坚毅、踏实,长年累月、日日夜夜、坚持不懈地工作着,将无数岩石雕成奇状异态,给人类铺展了无数壮观的画面。”
此外,还可要求学生对无色的事物做有色的想象,对个别事物做概括的想象等。通过这一系列想象的形式训练,儿童便能逐渐掌握静观默想、浮想联翩的本领。
(三)正确引导小学儿童的幻想
小学儿童幻想正处在由远离现实的幻想向现实的幻想过渡阶段。积极的幻想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直接推动作用的幻想,是富于现实性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幻想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
结合的方式很多,可以通过组织各种主题队会,如“我在2000年”主题队会,把个人的幻想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可以把现实生活中各种富有感染力的典型事件,对学生进行宣传,如,英雄模范、“十佳少年”的先进事迹的宣讲活动。
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出这些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从感情上热爱他们,敬重他们,从而激起向他们学习的强烈愿望,创英雄的业绩,走英雄成长的道路。
有些儿童以看小说、电视消磨时光,逃避艰苦的学习活动,整天沉湎于幻想之中。教师对此必须予以重视。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孩子学习阅读时,家长只提供大量文艺作品而缺乏明确的要求和正确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业失去兴趣,而变得热衷于想人非非,不愿从事艰苦的学习,成绩逐年下降。教师要与家长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使这些儿童正确对待现实,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㈧ 简述怎样培养幼儿想象力

一、 扩大幼儿视野,丰富幼儿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
想象虽然是新形象的形成过程,然而这种新形象的产生也是在过去已有的记忆表象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也就是说,想象的内容是否新颖,想象发展的水平如何,取决于原有的记忆表象是否丰富,而原有表象丰富与否又取决于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的多少。
因此,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就是幼儿想象力发展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要指导孩子去感知客观世界,使其置身于大自然中,多让他们去看,去听,去模仿,去观察,通过参观、旅游等活动开阔幼儿的视野,积累感性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增加表象内容,为幼儿的想象增加素材。
有一次我带领我班小朋友户外活动时,当看到蓝蓝的天上有片片白云时,有个小朋友不禁大声喊:“老师,我真想采下一片白云。”我问“为什么啊?”“我想吃啊,好甜。那是棉花糖啊!”我抬头望去,这片片白云蓬松、柔软,多象一块棉花糖!看来这个小朋友一定经常吃棉花糖。
而另一个小朋友则说:“那不是棉花糖,那是我爷爷放的一群绵羊”,原来这个小朋友的爷爷在农村,养了一群羊,怪不得幼儿对羊的记忆表象特别清晰。可见,幼儿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幼儿的想象是很重要的。幼儿个体的经历不同,想象的内容也有区别。
二、 充分利用文学艺术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
幼儿园都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学艺术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想象力的培养。
首先,幼儿想象力的发展离不开语言活动。想象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需要经过分析综合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和语言思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通过言语,幼儿得到间接知识,丰富想象的内容,幼儿也能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想象。
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故事,诗歌等可以丰富幼儿的再造性想象,激发幼儿广泛的联想。比如在学习故事《小鼹鼠要回家》时,小鼹鼠克拉在外面蹦蹦跳跳的玩,迷路了,怎么办呐?
教师可以通过诱导启发式的提问,开拓幼儿的想象,幼儿会争先恐后为小鼹鼠想办法,有的说小鼹鼠可以找警察叔叔啊?有的说小鼹鼠可以拔打110啊?
有的则说,搭辆出租车吧,有的则说,雷锋叔叔就爱送迷路的孩子回家……幼儿各抒己见,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从而想象力也就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其次,美术活动更为幼儿的想象插上理想的翅膀。特别是意愿画,可以无拘无束的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构思出奇特、新颖的作品。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幼儿的灵感,放飞幼儿的想象,点燃幼儿创造的火花,鼓励幼儿大胆做画,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来。
要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也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更不能以“象不象”为标准。即使幼儿画的四不象,也要与幼儿交流,知道幼儿所想,有一次我们画意愿画《梦》,有个小朋友画上了月亮还有星星,并且画得月亮有个大缺口。
说月亮不象月亮,说星星又没有棱角,我就问:“你怎么把月亮画成这样子啊?能告诉老师是为什么吗?”小朋友受到鼓励,表达了自己的想象:“我奶奶说,天狗吃月亮,这不是从这儿咬了一口。”小朋友边说边得意的指着缺口。我恍然大悟,及时表扬了这个幼儿,并用稚趣的故事讲述了月食的形成过程。
再次,音乐舞蹈活动也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幼儿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去理解所塑造 的艺术形象,然后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去表达艺术形象。
比如,音乐欣赏时老师放一段音乐,让幼儿去听、去想、去思考,当教师播放情绪激昂的进行曲时,孩子们会雄赳赳气昂昂的大踏步前进,还说自己是解放军,自己是小海军等,当你播放一段轻音乐时,孩子们会很安静,有的说:“老师,我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个蝴蝶,在花丛中飞啊飞啊,我好美啊”在优美的音乐中,幼儿的情绪兴奋愉快,想象力得到尽情的发挥。因此说,音乐和舞蹈也为幼儿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
三、 游戏可以推动幼儿的想象,使其处于活跃状态。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发展游戏情节,展开自己的想象。
比如,在开火车的游戏中,幼儿会骑在小凳子上,嘴里边叫着“笛笛……嘟嘟……”边唱着儿歌:“一列火车长又长,运粮运煤忙又忙,钻山洞,过大桥,呜——到站了——”,你瞧,幼儿已经置身于自己的想象中去了,俨然就是一名列车员。幼儿园应当经常开展这样的游戏活动,把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充分调动起来,在轻轻松松的游戏氛围中,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 玩具在幼儿想象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玩具为幼儿的想象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能引起大脑皮层旧的暂时联系的复活和接通,使想象处于积极状态。玩具容易再现过去的经验,使幼儿触景生情,从而展开各种联想,启发幼儿去创造,促使幼儿去想象,有时幼儿可以长时间的沉湎于自己的玩具想象中。
比如幼儿抱着布娃娃做游戏时,会把自己想象成“爸爸或者妈妈”还会自言自语的说“娃娃不哭,妈妈抱抱,娃娃睡觉”等,这些有趣的游戏,能够活跃幼儿的想象,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五、 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异想天开。
给幼儿自由的空间,包括思想上的,行为上的,不要定格幼儿的思维,更不要扼杀幼儿的想象。让孩子们异想天开。传统的教育往往很死板,直接告诉幼儿天是蓝的,太阳是圆的。
这样不好,没有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扼杀了孩子想象的天性。当今的素质教育,正是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想象。歌德的妈妈就很注重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歌德小时侯,妈妈给他讲述故事时,讲一段总是停下来,让歌德自己去想象故事的未来,也许正是基于这种想象力的培养,最终使歌德成为世界上着名大作家。
可见,幼儿想象力的培养不仅很重要,还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们异想天开,充分发挥其想象力。
身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熟悉幼儿想象发展的生理机制,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这正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愿各幼儿教育的研究机构和一线的幼儿教师们,携起手来,共同探讨幼儿想象力培养的最佳途径。

㈨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拉比盒子,源自美国一种非常成功的教育模式,通过动手活动,专注培养3-6岁儿童创造力,观察力,想象力、探索欲等方面的创意产品。通过每月一期主题,帮助孩子探索世界,引导孩子科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