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儿童的语言特点有哪些
扩展阅读
如何回访教育制度 2025-01-20 00:35:29

儿童的语言特点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4-23 11:17:02

㈠ 幼儿各年龄段语言发展特点

各年龄段儿童语言发展特点
一个月:
一个月龄的宝宝可以发出细小的喉音,当妈妈与他谈话时,他会注视着妈妈的面孔,停止啼哭。不过从表情上看来,他还没有直接的注意能力,面部也没有表情。
两个月:
一般父母,特别是妈妈在宝宝说话时会不由自主地抬高音调,像唱歌一样,而两个月小宝宝的听觉就特别习惯这样的说话声音,甚至当父母与他说话时,他还会努力用喉咙发出声音(如哎、啊、呜、哦等)来做回应。当你在他的最佳视觉距离,看着他的眼睛说话,并且说的话非常生动时,你会发现,他也在努力地扭动全身,并试图朝你吐舌头。
三个月:
宝宝开始尝试通过发出声音来引起别人的注意,甚至还知道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他可以在发音是在元音中添加辅音,其中第一个辅音通常是“m”,接下来会有一些爆破音,所以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多给他示范咂舌头的动作。此外,除了声音语言,宝宝还会用肢体语言,比如高兴时就摇摆身体,表达兴奋。
四个月:
这个月龄的小宝宝在语言发育和情感交流上的进步是比较快的。他在高兴时会笑,笑声清脆悦耳,在有人跟他讲话时会发出咯咯咕咕的声音,好像在与对方对话。
五个月:
五个月的宝宝,不只会注意到大人说话的方式,还会注意到大人发出的每个音节。他开始能够听出元音和辅音,并注意把两者结合成音节、词汇,或句子的方式,开始用母语的许多节律和特征牙牙学语。尽管在大人听来他们是在胡言乱语,可实际上如果你仔细听就会发现,他是会升高或降低语调的,就像是在发音或询问问题一样。
六个月:
随着与外界接触和与亲人交流的频率不断增加,此时宝宝的发音欲望已经越来越强烈,他好像总想要说些什么。而且他能说出来的,已经不再是单独的元音和辅音,而是开始发出一些音节,当家长有意识地教他一些音节的发音,比如ba-ba 、ma-ma等,他甚至还能够清晰地模仿并发出这些音节,虽然他还不知道这些音节的意义。此外,当家长多次重复某一个语言概念,并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的时候,宝宝会逐渐理解这些语言概念的含义,并建立起这一概念的信号反应,比如教他认识台灯一段时间后,你一说台灯,他就会来回找台灯。又比如你经常叫他的名字,当你喊他时,他会马上抬头或转头去看你,这些,正是建立语言信号的反应。

七个月:
这个月,宝宝开始主动模仿说话的声音,当他学会一个音节的时候,会整天或连续几天一直重复这个音节。同时他还能熟练地寻找声源,听懂不同的语气、语调所代表的不同意义。现在,他对于父母的声音反应更敏锐,并不断尝试和父母说话。这就要求父母要十分耐心地教他许多简单的音节和词汇,比如,走、冷、热、小猫、小狗等。只有这样他才能更好地理解你平日所说的话并逐渐说出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的词语和句子。
八个月:
八个月的宝宝,可以笨拙地发出“妈妈”或“拜拜”等声音,当他发现自己发出的这些声音可以让你很高兴的时候,他会觉得自己说的话很有意义,从而不久之后开始利用“妈妈”的发音来召唤你或引起你的注意。当然,此时他更多的是在练习发音(他甚至会在学会把声母和韵母连起来发之后,进入重复连续音节阶段,比如ba-ba-ba,ma-ma-ma),并不是真正明白了“妈妈”的含义,并不能真正把“妈妈”这个词和你联系起来。但是只有有了这样的基础,后面他才能真真的喊出“爸爸妈妈”,并在想要和你交流的时候,说出这样的称谓。

㈡ 幼儿文学的语言具有什么特点

1.形象性
儿童的感知和思维首先注重于对象的外部特征,因此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别强调形象性,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使人物及事物的声音、色彩、形状、动作、神态等鲜明地呈现在儿童面前。形象化的语言能使儿童将亲身经验与语言所提供的信息很容易地结合起来。
2.简洁性
儿童文学作品必然要向儿童展现丰富多样的语言。因为儿童年龄小,难以理解和接受深奥难懂的语言,优秀的儿童文学总是在充分展示语言多样性的同时力求简洁生动,选取明朗并富有表现力的语词和句式,使语言丰富多样而又简洁明快。
3.音乐性
儿童文学语言的声音层面不仅和意义层面相联系,具有传情达意的作用,而且还包含独特的审美价值,可以给小读者以听觉上的美感,即音乐性。尤其是内容通俗浅显、节奏柔和舒缓、语言柔美流畅的摇篮曲,对孩子的影响更是在“声”而不在“义”。
4.叙述性
儿童文学的语言体现着明显的叙述功能,在童话、故事、小说等叙事性文体中,无论是叙述话语还是人物对话,都有很强的叙述性。

㈢ 论述零到六岁各年龄阶段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零到六岁各年龄阶段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如下:

1、6个月

微笑或发出声音。喃喃发声(这些音多为无意义的)。 头会转向声源。会对别人发出声音(好像在说话、呼叫,但无词语出现)。用哭声、看着父母、以手拨弄,抓、丢来表示自己的意愿。

2、1周岁(12个月)

牙牙学语(好像在说一串话或者单词),会有类似说话的语调出现。能用手势、动作沟通(例如:指东西、点头、摇头)。能听懂简单的指令(例如:不可以、过来、给我、再见等等)。会随音乐摆动。会试着引起他人的关注。

3、1周岁半(18个月)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听懂多一些的词语指令,会说简单的单词,能听懂许多物品的名称(大人说一物品,宝宝能去拿,或者了解那是什么)。听懂简单的指令(坐下来、出去、过来等等),宝宝经常重复自己所听到的或已经会说的词汇。 

4、2周岁(24个月)

模仿环境中的声音(猫、狗叫,汽车喇叭声等等)。会说——个词语。使用词语表达意愿多过用手势动作去表达。会称呼自己的名字(或小名)。能听懂较复杂的句子。会将自己会说的词语进行组合。(例如:爸爸抱、宝宝吃等)会尝试问问题。(有时说,有时做动作表示)会回答问题或轮流对话。 

5、2周岁半(30个月) 

能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词汇量增加快速,似乎每天都有新词语出现。能说简单句(例如爸爸买车车,宝宝要这个,宝宝要嘘嘘等)。当大人没听懂或不明白他的意思时,会生气。了解日常物品的功能(例如:问宝宝用什么东西吃饭时,会指着碗筷等)。

6、3周岁半(42个月)

了解长句子或复杂句,且能正确回答或反应。会听从连续两个简单指令。(例如:到厨房拿碗,放在桌上;衣服裤子脱掉,过来洗澡等)会说自己的名字、姓氏。会用复杂句表达意愿。能与小伙伴合作玩游戏,能简述刚发生的事情。

会专注于某件事上几分钟。会使用很多词语。多数人都能听懂他的话。话语中会夹带形容词、副词出现。

7、4周岁半(54个月)

能说出合乎语法的句子。能进行日常的对话。能认识一些颜色,并说出颜色的名称。会从数到发音正确,口齿清晰。说话不太有重复、结巴的现象。能使用恰当的句子应对或回答问题。

8、6周岁

幼儿在成人的正确教育下,能做到发音正确、咬字清楚,并能按照语句的内容和情感的需要调节自己的音调,能清楚地分出四声。他们会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发音,同时也喜欢挑剔其他小朋友和周围成人的错误发音,并能纠正、评价别人的发音。

(3)儿童的语言特点有哪些扩展阅读:

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方式:

1、丰富幼儿生活,创设语言环境。

要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

2、从日常生活入手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利用一日活动中每一个积极因素,鼓励幼儿亲自去看、去听,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

3、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用“词的扩散”训练幼儿说话能力,以一个词为扩散点,做组词造句的训练,这种口头造句是语言练习最简单的形式,由口头造句开始,逐步引导幼儿用一个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

㈣ 幼儿的语言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1、出生~20天:非自控音阶段。发音以哭声为主,也有一些咳嗽和吃奶时的发音,都是新生儿不能自己控制而发出的声音。

2、21天~5个月:咕咕声阶段。儿童的听辨能力和发音能力都有较大的发展,有大量的“玩弄”声音现象,有了最初的语音模仿和“对话”意识。

3、6个月~1岁左右:牙牙语阶段。婴儿模仿发音的能力大为提高。

4、1岁~1岁半:学语阶段。连续音节和类似词的音节增加,无意义的连续音节减少,是由无意义的音节发展到词音的过渡阶段。

5、1岁半~6岁:积极言语发展阶段。儿童由单词句、双词句向完整句发展,集中的无意义的发音现象消失。

(4)儿童的语言特点有哪些扩展阅读:

严格说,儿童语言发展是在1岁左右讲出第一个真正的单词开始的。因此,通常以单词的出现为界,将整个过程划分为语言准备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

儿童语言发展应该分为三个方面:语音发展,词汇发展,语法发展。

语音发展分为五个阶段:非自控音阶段(出生~20天)、咕咕声阶段(21天~5个月)、牙牙语阶段(6个月~1岁左右)、学语阶段(1岁~1岁半)、积极语言阶段(1岁半~6岁)。

词汇发展分为三个方面:声调知觉发展,音位直觉发展和词的语音表象建立。一般出生后的第一周,婴儿听到一个轻柔的声音便会停止他的哭声。一般4个月左右的婴儿能分辨出愤怒和友好的声音,也能分辨熟悉的和陌生的声音。

㈤ 简述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1.从对话的语言逐渐发展到独白语言。
2.从情景性言语到连贯性言语的发展。
3.能够总和利用表情,手势,语调等非语言信息帮助交流。
4.对有效沟通的社交情景因素越来越敏感,可以利用多种交谈技能,委婉的表达自己的要求。
5.能够根据听者的特点对自己的说话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㈥ 儿语都有些什么特点

①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儿语的特点不同,其语法、语义和语言内容所代表的认知难度比孩子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稍稍偏高一些,因此,有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②与成人交谈的语言相比较,儿语的词语和语法都比较简单,重复性高,叠字多,便于孩子重复、模仿,并理解、掌握和扩展;③语速较慢,语气常常夸张,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同时便于孩子进行模仿和加工,从而有效带动孩子语言的发展

㈦ 3-4岁幼儿语言发展特点

【3-4岁孩子语言发展特点】

三到四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飞跃期,此时他基本已经掌握了母语的全部语音,词汇量增加的非常之快,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和家长或同伴实现无障碍交流。只不过由于大脑前庭功能以及口腔内肌肉张力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他还没有达到想到就能立刻说出的程度,所以在叙述时还不怎么流畅,有时还会出现断断续续,语序颠倒,甚至口吃的情况。而且他的很多发音可能也不是特别标准,不过没有关系,给予他正确的语言环境,让他多说,多练,这些终将不是问题。另外,此时的宝宝特别喜欢听故事,经常会缠着家长给自己讲故事,有时还喜欢学着故事里的动物叫,并会运用自己的想象来编一些情节十分离奇的故事。总之,这时候的孩子真的特别爱说话,就算是自己一个人玩,他也常常会自言自语说个不停。

所以,想要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家长就应该在平时为他创设轻松的谈话氛围,多和他交流互动,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才会想说,愿意说,才会体验到说话的乐趣。否则,压抑的环境只会让孩子因紧张而无法正常发挥,甚至出现说话颠三倒四,口吃等情况。除了刻意和孩子交流,在玩游戏时,或在各种生活场景中,也要有意识地多问孩子问题,让宝宝多思考多表达自己的想法。

另外,家长平时闲来无事也应该多给孩子讲讲故事,并引导孩子复述一些简单的句子。因为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听故事不但可以丰富词汇量,还能提升语言理解、记忆以及表达的能力。不过,讲故事也是有技巧的,如若家长只是干巴巴地把故事情节给念出来,孩子很容易觉得枯燥而失去兴趣,甚至昏昏欲睡。相反,只有家长声情并茂把故事讲得丰富有趣,才能让宝宝投入其中并印象深刻。所以,家长要注意挑选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故事,并多多借助表情和手势来更形象的表达。

㈧ 中班幼儿语言特点

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有这样几个现象:

1、进入中班以后,你孩子说话愿望较小班强烈,明显话多了,也愿意说了;

2、遇到不知道的事明显敢问了,愿意问了;

3、家里很会说,在外不会说了;

4、开始模仿成人说的话或说话的口气了。

同时,我们也发现不同成人对之的不同方式有:

1、以孩子啰嗦为解释,打断孩子的表达;

2、因应付不了而搪塞孩子,无意中阻碍了孩子好奇和语言表达的锻炼机会;

3、怕孩子回答不好,替代孩子回答别人的话,如说,我们见了陌生人不爱说,这个我们没有学过等等,造成在外越来越不说了;

4、不惜代价为之创设了好多机会,如买书、陪伴阅读、与不同人交往……,然

5、而只是形式上随大流,但往往实效小。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引导幼儿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呢?

首先要了解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及目标。

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的特点是:能清晰地谈话,词汇开始丰富,喜欢与家人及同伴交流。能够独立地讲故事或叙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但有时说话断断续续,因为孩子还不能记清事物现象和行为动作之间的联系。他们还会根据不同对象的理解水平调整自己的语言有时他们也能表述相当复杂的句子。

中班幼儿不同于小班,他们愿意表达了,词汇有了一定的增加,开始学着使用了。又不同于大班,复杂的词汇虽然出现了,但还并不准确或完整,比如,经常会听到孩子们说“因为……”“虽然……”这样的关联词,但他们还用的并不完整,不知道“因为”后面跟着“所以”,“虽然”后面还有“但是”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不符合其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

(一)倾听与表达

1.在群体中能有意识地听与自己有关的信息。

2.能结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语气、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3.方言地区和少数民族幼儿能基本听懂普通话。

教育建议:

1. 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如: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或一起看图书、讲故事。

2. 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如:

成人要耐心倾听别人(包括幼儿)的讲话,等别人讲完再表达自己的观点。

与幼儿交谈时,要用幼儿能听得懂的语言。

对幼儿提要求和布置任务时要求他注意听,鼓励他主动提问。

3. 对幼儿讲话时,注意结合情境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如:

说话时注意语气、语调,让幼儿感受语气、语调的作用。如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以比较坚定的语气表示不同意;讲故事时,尽量把故事人物高兴、悲伤的心情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出来。

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反映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句子。

目标2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4~5岁

1.愿意与他人交谈,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基本会说普通话。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幼儿会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

3.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历的事情。

4.讲述比较连贯。

教育建议:

1.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

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如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

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谈,相互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动画片等。

方言和少数民族地区应积极为幼儿创设用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

2.引导幼儿清楚地表达。如:

和幼儿讲话时,成人自身的语言要清楚、简洁。

当幼儿因为急于表达而说不清楚的时候,提醒他不要着急,慢慢说;同时要耐心倾听,给予必要的补充,帮助他理清思路并清晰地说出来。

目标3 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4~5岁

1.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能回应。

2.能根据场合调节自己说话声音的大小。

3.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粗话。

教育建议:

1.成人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如:

与他人交谈时,认真倾听,使用礼貌用语。

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粗话。

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蹲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他把话说完。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如:

结合情境提醒幼儿一些必要的交流礼节。如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客人来访时要打招呼,得到帮助时要说谢谢等。

提醒幼儿遵守集体生活的语言规则,如轮流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等。

提醒幼儿注意公共场所的语言文明,如不大声喧哗。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

目标1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4~5岁

1.反复看自己喜欢的图书。

2.喜欢把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讲给别人听。

3.对生活中常见的标识、符号感兴趣,知道它们表示一定的意义。

教育建议:

1.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如:

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

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保证幼儿自主阅读。

2.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如:

经常抽时间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

提供童谣、故事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

当幼儿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时,和他一起查阅图书资料,让他感受图书的作用,体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

3.引导幼儿体会标识、文字符号的用途。如:

向幼儿介绍医院、公用电话等生活中的常见标识,让他知道标识可以代表具体事物。

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体会文字的用途。如买来新玩具时,把说明书上的文字念给幼儿听,了解玩具的玩法。

目标2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4~5岁

1. 能大体讲出所听故事的主要内容。

2. 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

3. 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

教育建议:

1.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如: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

和幼儿一起讨论或回忆书中的故事情节,引导他有条理地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

在给幼儿读书或讲故事时,可先不告诉名字,让幼儿听完后自己命名,并说出这样命名的理由。

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

2.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如:

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

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

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编故事,并为自编的故事配上图画,制成图画书。

3.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如:

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

给幼儿读书时,通过表情、动作和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达书中的情绪情感,让幼儿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目标3 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4~5岁

1.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2.在成人提醒下,写写画画时姿势正确。

教育建议:

1. 让幼儿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培养书写兴趣。如:

准备供幼儿随时取放的纸、笔等材料,也可利用沙地、树枝等自然材料,满足幼儿自由涂画的需要。

鼓励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让幼儿体会写写画画的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把幼儿讲过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念给他听,使幼儿知道说的话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从中体会文字的用途。

2. 在绘画和游戏中做必要的书写准备,如:

通过把虚线画出的图形轮廓连成实线等游戏,促进手眼协调,同时帮助幼儿学习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运笔技能。

鼓励幼儿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

提醒幼儿写画时保持正确姿势。

㈨ 0到3岁儿童语言发展有何特点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0-3岁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一、出生一个月:

在新生儿的多个反射中都可以找到言语和语言发展的起始,包括当婴儿的牙龈受到摩擦时出现的咬-放行为、觅食反射和吸吮反射。此外,新生儿通过许多其他方式进行直接和间接交流。

大哭大闹是这个阶段主要的交流形式。

● 当听到很大的噪音时,会眨眼、移动、停止动作、四下环顾或表现出惊跳反应。

● 对特定的声音表现出偏好,比如音乐和人声,在这些声音下能恢复平静或保持安静。

● 转动头部试图寻找人声或其他声音的方位。

● 除了哭之外,偶尔发出其他声音。

二、1-4个月

“哭”仍然是婴儿沟通和获取成人注意力的主要方式,但是更复杂的沟通技能开始出现。婴儿很快就会发现模仿别人的语音和姿势有很大的乐趣。婴儿咿呀学语通常出现在两个月左右,代表着婴儿在获取语言以及与他人互动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能够对声音(比如人声、摇铃声或门铃)做出反应(停止抽泣,表现出惊吓)。随后,会通过转头和看向声音的方向寻找声源。

● 能够协调发声、注视和身体运动,与父母或照料者进行面对面交流;能够跟随和主导以保持交流继续。

● 当成人对婴儿说话或微笑时,婴儿能够咿呀学语或者发出咕咕的声音;即使婴儿失聪,也会开始咿呀学语。

● 使用单元音(ah, eh, uh)发出咕咕的声音;也会模仿自己的声音以及别人发出的元音。

● 能够大声笑。

三、4-8个月

能够识别经常听到的声音,识别母语的所有音素。他们总是不停地“说话”,发出的元音和辅音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

●对自己的名字和简单的要求(比如“过来”“吃饭”“挥手再见”)能做出恰当的回应。

● 模仿一些非言语的声音,比如咳嗽、弹舌和咂嘴的声音。

● 能够发出全部元音和一些辅音:r、s、z、th和w。

● 对他人不同语调的声音,比如生气、玩笑、悲伤,做出不同的回应。

● 通过发出不同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高兴、满意和愤怒。

● 与玩具“交谈”。

● 咿咿呀呀,重复一系列同样的音节:ba,ba,ba。

● 对噪音做出不同的反应,比如吸尘器响声、电话铃声或狗叫声;可能会哭、啜泣、从父母或照料者那儿寻求安慰。

四、8-12个月

在8~12个月期间,婴儿要为两个重大的发展事件做准备——走路和说话。咿呀学语,开始通过说话主动发起社会交往;能够使用手势来交流,能玩手势游戏;被要求时,能使用一些社交手势。

● 有意地咿咿呀呀或叽里咕噜地说话发起社会交往;可能会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而大喊大叫,听听别人的反应,如果没有回应会再次大喊。

● 摇头表示“不”,点头表示“是”。

● 当别人叫自己的名字时,会寻找声音的来源。

● 会模糊不清地说“ma ma ma ma”和“ba ba ba”这样的句子;随后会说混杂语(许多语言共有的音节和发音,发出类似语言的音调)。

● 在被要求时,会挥手再见、拍手。

● 会说“da-da”和“ma-ma”。

● 模仿和自己已经学会的类似的声音;也会模仿机动车噪音、弹舌、咂嘴和咳嗽的声音。

● 喜欢押韵诗和简单歌曲;伴着音乐发声和跳舞。

● 如果提出要求时配合恰当的手势,婴儿会把玩具或物品递给成人。

五、1岁

开始说话和行动,只有在必须吃饭和睡觉时才停下来。会说单个词;能够理解名字的象征意义,语言理解能力得到发展;学会很多新单词,富有表达性的词汇量迅速增加;能够使用更多复杂的手势。

● 创造很多混杂语[将词语和声音混合在一起变成类似言语(语调曲折变化)的模式]。

● 使用一个词语传达完整的想法[单字语];具体含义则取决于语调(“我”可能用于要求更多的饼干或者想要自己吃饭)。随后,学步儿开始使用两个词的短语来表达完整的想法[电报语](“更多饼干”“爸爸再见”)。

● 遵循简单的指令(“给爸爸茶杯”)。

● 在被要求时,能指出熟悉的人、动物和玩具。

● 如果有人说出身体部位的名称,学步儿能够理解并辨别三个身体部位[接受性语言][“告诉我你的鼻子(脚趾、耳朵)在哪儿”]。

● 能够通过说出名称表明一些想要的物品和活动(“再见”“饼干”“故事”“毛毯”);言语要求常常伴随着迫切的手势。

● 对简单的问题能够回答“是”或者“不”,并伴随有相应的头部动作。

● 在这一阶段,有25%~50%的语言表达是可理解的。

● 应要求能够找到熟悉的物品(如果儿童知道物品的位置)。

● 能够使用5~50个词语[表达性语言];这些词语一般是熟悉物品的名称(动物、食物和玩具等)。

● 使用手势,例如用手指或拉,来引导成人的注意力。

● 喜欢押韵诗和歌曲;尝试参与进来;跟着节奏跳舞和唱歌。

● 似乎知道互相交谈需要有互惠式(你来我往)回应;进行一些发声的话轮转换,例如发出并模仿声音。

六、2岁

说出第一个句子;使用更多的手势,能够说出更多事物的名字;理解能力突然提高;能够使用许多两个词的短语,不再是呀呀学语,开始想要对话。

● 如果得到允许,可以用手指书、发出相应的声音、翻页等方式参与进来,会非常喜欢听别人读书。

● 意识到语言能够有效地令他人对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做出回应。能够提出简单的请求(“还要饼干?”);拒绝成人的要求(“不!”)。

● 能够使用50~300个词语;词汇量持续增加。

● 违反语言编码;也就是说,2岁儿童的大多数语言对自己来说有意义,但对成人来说往往并非如此(维果斯基的“自我对话”)。

● 对语言的理解远远超过口头表达能力;大多数2岁儿童的接受性语言远远超过他们的表达性语言。

● 能够说出由3~4个词语组成的句子;使用常规的词序组成更加完整的句子。

● 将自己称为“我”,而不是叫自己的名字(“我走了再见”);能够毫无困难地表达“我的”。

● 通过添加“不”等否定词来表达否定陈述(“不牛奶”“不洗澡”)。

● 会重复地问“那是什么?”

● 能使用一些复数表达,但有时会出错[“看那些鹅(gooses)”];经常过度概括语法规则。讨论非当前出现的物品或事件,例如“我们刚才看见鸭子了。”(这是认知和语言方面的双重进步。)

● 偶尔会出现口吃或其他常见的言语障碍。

● 所说的话中有65%~70%的内容是可理解的。

七、三岁

几乎每天都学新单词,能说出近1000个单词;理解能力更强;使用越来越多的言语形式,使用常用的社交用用语;说话经常出现语法错误。

● 谈论不在场的物品、事件或人物:“杰里家的院子里有一个游泳池。”

● 谈论别人的行为:“爸爸正在割草。”

● 为刚刚说过的话补充信息:“是的,接着他又把它抢回来了。”

● 恰当地回答简单的问题。

● 问很多问题,尤其是关于物品和人物的位置和身份的问题。

● 使用越来越多的言语形式使对话继续进行:“为什么我不能做?”“我们现在要去哪儿?”。

● 要求他人关注自己或环境中的物品、事件:“看我的直升机飞起来了。”

● 驱使他人行动:“咱们从水上跳过去吧。你先来。”

● 使用常用的社交用语:“你好”“再见”“请”“走吧”。

● 评论物品和正在进行的事件:“那儿有个房子”“拖拉机拉着一条船”。

● 词汇量越来越丰富;现在大约能掌握300~ 1 000个单词。

● 背诵童谣,唱歌。

● 大多数时间使用的语言都是可理解的。

● 说出组合的名词短语:“大棕狗”。

● 简单地将“不”放到名词或动词短语之前表达否定,例如“不宝宝”。

● 涉及熟悉的物品和事件时,能回答“你在做什么?”“这是什么?”和“在哪儿?”等问题。

希望以上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谢谢!

㈩ 儿童语言的特点是什么

你好。儿童好奇心重,用他们的眼睛看世界,对什么事情都喜欢问为什么。因此儿童语言常常是反问比较多。家长在反问中必须不断地掌握更多的知识,来应对孩子的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