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儿童尿床什么原因
扩展阅读
基础油多少钱一个 2025-01-16 16:55:10

儿童尿床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 2022-04-20 04:06:02

A. 儿童尿床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儿童尿床原因:

①大脑皮层发育延迟:不能抑制脊髓排尿中枢,在睡眠后逼尿肌出现无抑制性收缩,将尿液排出;

②睡眠过深:未能在入睡后膀胱膨胀时立即醒来;

③心理因素:如患儿心理上认为得不到父母的喜爱,失去照顾,患儿脾气常较古怪、怕羞、孤独、胆小、不合群;

④遗传因素:患儿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较高的遗尿症发病率。

儿童尿床方法:

1.需注意睡前应尽量减少小儿的摄入量,鼓励小儿在在膀胱容量最大时排尿,帮助小儿树立战胜尿床习惯的自信

2、还可摸清患儿大致尿床的时间,争取在尿床前叫醒或者用闹钟惊醒患儿,从而逐步养成定时起床排尿的习惯。

3、如以上效果均不佳时,再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一些药物配合治疗。

4.至于一些由于器质性疾病(如大脑发育不全、脊柱发育不全、泌尿道畸形、脊柱裂等)所引起的遗尿症,则应该请医生给予治疗。

B. 孩子总是尿床,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引言:说起尿床,相信大部分人都感同身受,因为小时候都有这个经历。尿床后既会担心受到朋友们的嘲笑,又害怕被父母责备,可以说是童年的阴影。今天小编想探讨的话题是,孩子总是尿床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C. 儿童尿床是什么原因怎么治

遗尿症的病因:

1、遗传因素(23%):

本病的家族发病率甚高。国外报道,74%的男孩和58%的女孩,其父母双方或单方有遗尿症的历史,在双胞胎、单卵双胎兄弟同时遗尿的要比双卵双胎高出2倍,提示遗传与本病有一定关系。

2、心理因素(15%):

家庭发生变故,长期遭受父母打骂,黑夜恐惧受惊,精神紧张,均可导致孩子遗尿。心理因素不但可促使以往已有控制小例能力的儿童重新发生遗尿,而且还可使少数患儿在发生遗尿后,逐渐形成习惯,有些甚至至成人仍无法改变。

3、睡眠过深(15%):

这是一个较常见的因素。这类小儿常常在睡前玩的较疲乏,睡得很深,不易唤醒,也多在梦境中尿床。若睡前饮水较多,则更易发生尿床。

4、膀胱功能成熟延迟(10%):

有些患遗尿症的小儿的膀胱容易较正常孩子小,这些孩子平时排尿次数相对较多,但尿量不多。这是由于膀胱内的尿液没有多少,它就收缩排尿了。有人曾经用膀胱内压测量方法和膀胱B型超声检查,发现遗尿症患儿的膀胱容量比正常人少30%~50%。

5、儿童性格特征(5%):

迄今,虽然尚无足够证据说明,遗尿与儿童的性格之间有明确的关系。但是,遗尿的儿童大多数具有胆小、被动、过于敏感和易于兴奋的性格特点。此外,遗尿患儿可由于遗尿,自己感到不光彩,不愿让别人知道,因此不喜欢与其他孩子多接触,亦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而逐渐形成羞怯、自卑、孤独、内向的性格。

6、排尿习惯训练不良(10%):

父母训练不到位,或常在晚上把孩子弄醒强迫排尿等这些都使幼儿对排尿产生恐惧,不利于培养有规律的排尿习惯。

7、疾病的因素:

由器质性疾病引起遗尿的情况并不多见。泌尿系感染、畸形、以及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可引起遗尿。另外,无症状性细菌尿和高钙尿也会引起遗尿,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8、遗尿与睡眠的关系(5%):

遗尿症患儿与睡眠:经过对此类患儿做睡眠脑电图检查和多导生理仪描记,发现尿床都发生在睡眠的前三分之一阶段。当时,正处于非眼快动睡眠的3-4期的深睡之中。

遗尿症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养成良好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避免过劳,掌握尿床时间和规律,夜间用闹钟唤醒患儿起床排尿1~2次。白天睡1~2小时,白天避免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以防夜间睡眠过深。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树立信心。逐渐纠正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等情绪或行为,照顾到患者的自尊心,多劝慰鼓励,少斥责、惩罚,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2.儿童尿床的行为疗法

(1)排尿中断训练鼓励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间中断排尿,自己从1数到10,然后再把尿排尽,这样能训练并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2)忍尿训练白天让孩子多饮水,当有尿意时,让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过10分钟,每天训练1~2次,使膀胱扩张,增加容量,从而减少夜间排尿的次数。

(3)定时训练在以往晚间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结合人为叫醒,让其在室内来回走动,或者用冷水洗脸,使在神志清醒状态下把尿排尽,目的也是有助于建立条件反射。

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尿床,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残余尿、擦干局部、更换内裤及干床处理。

3.药物治疗

4.物理疗法

可采用闹钟定时促醒、针灸、按摩等方法。

D. 儿童尿床是什么原因

什么是遗尿症? 遗尿症,又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在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知的一种病症。如3岁以下小儿遗尿并非病态,这是因为3岁以下如大脑排尿中枢发育未健全,排尿习惯尚未养成所致。若3-5岁以后仍不能自己控制排尿,夜寐自遗,则应视为遗尿症。大多发生夜间,也可在白天较少见。 遗尿症有哪些症状? 遗尿患者尿床前睡眠昏沉难叫醒,家人强拉下床,他常这儿转转,那儿站站,抓身扰挠头,神志迷糊,不知所措。家人叫其尿时,尿不出或尿不尽,往往随后上床睡一会,便尿床了。尿床后患儿受湿受冻,晚上睡不好,白天活动易疲劳,学习无精神,有时受别人责备,受朋友嘲笑久而久之,内心受到严重伤害,使从小活泼爱动,爱说话的儿童变得性格内向,变得烦躁易怒,性格古怪;变得胆小怕事,遗尿虽不是什么要命的大病,但他能影响儿童间交往,影响患儿睡眠学习生活,影响儿童大脑智力发展,它是一种隐性杀手。 儿童尿床的常见原因 1)遗传因素 父母中有一人有遗尿史,儿童发生遗传性遗尿的几率为44%;若父母皆有遗尿史,则遗传几率为75%。这种情况大多发生男孩中。 2)疾病及生理因素 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都有可能引起遗尿,但因疾病引起的遗尿所占比例较小。 3)精神因素 包括儿童白天玩耍过于疲劳、兴奋过度;强烈的精神刺激,如受惊吓;心情焦虑、紧张不安、偶尔一次尿床后收到父母呵斥甚至体罚等。 4)排尿习惯训练不当 没有给儿童进行及时的排尿训练,如有的妈妈给儿童使用一次性纸尿裤的时间过长,以至于不能让患儿养成自己控制排尿的习惯。没有半夜叫患儿撒尿的习惯。有些粗心的妈妈晚上把患儿唤醒后,让患儿坐在便盆上,边玩边撒尿,而这是患儿只是坐在便盆上玩,并没有小便,这样患儿就不容易把排尿与坐便盆联系起来形成反射。 5)患儿睡眠过沉 一般来说,尿床的患儿晚上都睡的很沉,不易被叫醒,甚至尿床都不知道。当膀胱中有尿时,尿意在睡觉中不能及时传达给大脑,而大脑也不能及时发出醒来的命令,因此有的患儿夜间尿床前常常做梦找厕所。 6)环境因素 包括突然换新环境、气候变化,如寒冷等。此外,患儿入睡前饮水过多等都会造成患儿尿床。 遗尿症病因病机传统中医认为 遗尿症病因病机传统中医认为: 1)由于小儿身体虚弱,先天肾气不足,膀胱虚冷,气化失职,通调水道功能失常而发生遗尿。 2)脾肺气虚,脾不能散津归肺,肺虚不能通调水道,膀胱失去约束功能,发生遗尿。 3)亦有由于对小儿照顾不周,训练不当,小儿时多用尿不湿,有尿随时随地尿,日久天长影响膀胱贮藏存量,影响膀胱泌尿反应的形成,影响排尿习惯的形成,这也是遗尿原因之一。 4)此外,亦有因憋尿不及时排尿,滞碍膀胱气化,尿液久留化生湿热,湿热客于膀胱,也可造成遗尿,尤其8-9岁儿童更为多见。 遗尿症其症状因人而异: 其症状因人而异: 1)、轻重不一,轻者一周一次,或1月一次,重者每日一次,或一夜几次尿床,健康欠佳,劳累,过度兴奋,紧张,情绪波动等可使症状加重;有时自动减少或消失,又可复发,约30%有的呈间断性尿床,有的呈持续性尿床(尿床)持续数月,数年。患儿可于3-5年内发作次数逐渐减少而自愈,也有一部分人持续,也有一部分人持续至青春期或成人。 2)、尿床前睡眠昏沉,难叫醒,家人强拉下床,他常这儿转转,那儿站站,抓挠头,神志迷糊,不知所措。家人叫其尿时,尿不出或尿不尽,往往随后上床后睡一会,便尿床了。这事"您说急不急!" 3)、患儿平时易动,多汗,身体多有偏瘦,干事活动思想不集中,缺乏耐心。 4)、患儿遗尿夜间多于白天,且多在上半夜。 5)、睡觉姿势多为爬或蜷卧式。 6)、有些患儿脾气古怪,烦躁易怒,干事注意力不集中,或耐力,信心不足,胆小怕事,性格内向。 7)、遗尿多在冬天或阴雨天加重。 遗尿分型 遗尿临床分为原发性(功能性)遗尿症和继发性(器质性)遗尿性。 所原发性(即功能性)遗尿症:是指因为家族遗传,患儿疲劳睡眠过度,或因精神过分紧张,或者因为大脑中枢与膀胱尿意神经反射功能不全所引起的遗尿。 所谓继发性(即器质性)遗尿症:是指患儿因后天患儿某些疾病引起。如:脑膜炎,癫痫病,脑外伤,脊柱外伤,或因尿崩症,隐性脊柱裂泌尿畸形引起膀胱扩约肌开闭功能失调所致遗尿。 遗尿患儿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对于遗尿患者必须首先排除全身或局部疾病,应详细询问病史,有无尿急,尿频,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深入了解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情况对患儿的影响,及训练小儿排尿的方法和习惯是否正确等。全身和会阴部检查也很重要,检查包括尿常规、尿糖、中段尿培养,脊柱X光片,肾膀胱B超检查等。 继发性遗尿在处理原发疾病后症状即可消失,原发性遗尿症的治疗首先要取得家长和患儿的合作,建立信心,坚持憋尿,屏气止尿功能训练。指导家长安排适宜的生活制度(晚睡前养成温水泡脚、敷脐)绝对不能在小儿发生遗尿时加以责骂,讥讽,处罚等,否则会加重患儿心理负担。中午应适当休息,为增加膀胱容量,可适当有意延长排尿时间,排尿时,争取尽力排尽。晚饭后,不易进行兴奋活动。睡前排尿,睡熟后父母可在其经常遗尿时间之前叫醒使其习惯于醒觉时主动排尿。 传统应用西药治疗大多有副作用,效果仅为30-40%,停药后易复发,故应慎用,一般用品盐酸丙咪嗪:6岁以下不用,6岁以上从10ug/d睡前1小时服用,渐增至25ug/d,7-10岁可用50ug/d。去氨加压素:为抗利尿药,以减少膀胱尿量,需持续治疗半年以上,停药后易复发。 参考资料:中国遗尿(尿床)康复网

E. 孩子尿床是什么原因

遗尿症就是我们常说的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它的症状为夜间尿床,白天也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分为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原发性遗尿是指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继发性遗尿是指继发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这个病的发生与大脑皮层发育延迟、心理因素、遗传等有关。


遗尿症的病因:

1、遗传因素(23%):

本病的家族发病率甚高。国外报道,74%的男孩和58%的女孩,其父母双方或单方有遗尿症的历史,在双胞胎、单卵双胎兄弟同时遗尿的要比双卵双胎高出2倍,提示遗传与本病有一定关系。

2、心理因素(15%):

家庭发生变故,长期遭受父母打骂,黑夜恐惧受惊,精神紧张,均可导致孩子遗尿。心理因素不但可促使以往已有控制小例能力的儿童重新发生遗尿,而且还可使少数患儿在发生遗尿后,逐渐形成习惯,有些甚至至成人仍无法改变。

3、睡眠过深(15%):

这是一个较常见的因素。这类小儿常常在睡前玩的较疲乏,睡得很深,不易唤醒,也多在梦境中尿床。若睡前饮水较多,则更易发生尿床。

4、膀胱功能成熟延迟(10%):

有些患遗尿症的小儿的膀胱容易较正常孩子小,这些孩子平时排尿次数相对较多,但尿量不多。这是由于膀胱内的尿液没有多少,它就收缩排尿了。有人曾经用膀胱内压测量方法和膀胱B型超声检查,发现遗尿症患儿的膀胱容量比正常人少30%~50%。

5、儿童性格特征(5%):

迄今,虽然尚无足够证据说明,遗尿与儿童的性格之间有明确的关系。但是,遗尿的儿童大多数具有胆小、被动、过于敏感和易于兴奋的性格特点。此外,遗尿患儿可由于遗尿,自己感到不光彩,不愿让别人知道,因此不喜欢与其他孩子多接触,亦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而逐渐形成羞怯、自卑、孤独、内向的性格。

6、排尿习惯训练不良(10%):

父母训练不到位,或常在晚上把孩子弄醒强迫排尿等这些都使幼儿对排尿产生恐惧,不利于培养有规律的排尿习惯。

7、疾病的因素:

由器质性疾病引起遗尿的情况并不多见。泌尿系感染、畸形、以及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可引起遗尿。另外,无症状性细菌尿和高钙尿也会引起遗尿,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8、遗尿与睡眠的关系(5%):

遗尿症患儿与睡眠:经过对此类患儿做睡眠脑电图检查和多导生理仪描记,发现尿床都发生在睡眠的前三分之一阶段。当时,正处于非眼快动睡眠的3-4期的深睡之中。

F. 小孩总是尿床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遗尿症就是我们常说的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它的症状为夜间尿床,白天也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分为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原发性遗尿是指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继发性遗尿是指继发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这个病的发生与大脑皮层发育延迟、心理因素、遗传等有关。

遗尿症的病因:

1、遗传因素(23%):

本病的家族发病率甚高。国外报道,74%的男孩和58%的女孩,其父母双方或单方有遗尿症的历史,在双胞胎、单卵双胎兄弟同时遗尿的要比双卵双胎高出2倍,提示遗传与本病有一定关系。

2、心理因素(15%):

家庭发生变故,长期遭受父母打骂,黑夜恐惧受惊,精神紧张,均可导致孩子遗尿。心理因素不但可促使以往已有控制小例能力的儿童重新发生遗尿,而且还可使少数患儿在发生遗尿后,逐渐形成习惯,有些甚至至成人仍无法改变。

3、睡眠过深(15%):

这是一个较常见的因素。这类小儿常常在睡前玩的较疲乏,睡得很深,不易唤醒,也多在梦境中尿床。若睡前饮水较多,则更易发生尿床。

4、膀胱功能成熟延迟(10%):

有些患遗尿症的小儿的膀胱容易较正常孩子小,这些孩子平时排尿次数相对较多,但尿量不多。这是由于膀胱内的尿液没有多少,它就收缩排尿了。有人曾经用膀胱内压测量方法和膀胱B型超声检查,发现遗尿症患儿的膀胱容量比正常人少30%~50%。

5、儿童性格特征(5%):

迄今,虽然尚无足够证据说明,遗尿与儿童的性格之间有明确的关系。但是,遗尿的儿童大多数具有胆小、被动、过于敏感和易于兴奋的性格特点。此外,遗尿患儿可由于遗尿,自己感到不光彩,不愿让别人知道,因此不喜欢与其他孩子多接触,亦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而逐渐形成羞怯、自卑、孤独、内向的性格。

6、排尿习惯训练不良(10%):

父母训练不到位,或常在晚上把孩子弄醒强迫排尿等这些都使幼儿对排尿产生恐惧,不利于培养有规律的排尿习惯。

7、疾病的因素:

由器质性疾病引起遗尿的情况并不多见。泌尿系感染、畸形、以及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可引起遗尿。另外,无症状性细菌尿和高钙尿也会引起遗尿,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8、遗尿与睡眠的关系(5%):

遗尿症患儿与睡眠:经过对此类患儿做睡眠脑电图检查和多导生理仪描记,发现尿床都发生在睡眠的前三分之一阶段。当时,正处于非眼快动睡眠的3-4期的深睡之中。

G. 小朋友经常尿床这是什么原因呢

小孩子尿床的因素有很多,一部分是身体原因,像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遗传的遗尿症;另一部分是心理因素,在紧张和焦虑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尿床的现象。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人为因素,像是在睡觉前喝水、吃西瓜。小孩子本身的控尿能力就比较差,熟睡状态下醒不来,自然而然就尿床了。

一般来说,小孩子尿床都属于正常现象,在3-4岁之间基本会消失。如果到了五六岁,仍然有尿床的习惯,建议带孩子去做身体检查。平常多关注一下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变化,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避免出现紧张的情况。

3、晚上饮食

最后就是饮食问题,现在家长们都溺爱孩子,隔代亲更是可怕。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对孩子的宠爱超乎想象。孩子想要喝饮料、酸奶、吃西瓜一类的,他们不一定会制止。补充的水分多,水果也有利尿功能,晚上尿床的概率就会增加。

另外,我们还要培养孩子自己上厕所的能力。有些小孩子大晚上害怕,不敢一个人上厕所,宁愿尿床。这个时候就看父母的教育,小孩子是非常脆弱的,任何方面都不可忽视。

H. 儿童尿床是啥原因

1、遗传因素(23%):

本病的家族发病率甚高。国外报道,74%的男孩和58%的女孩,其父母双方或单方有遗尿症的历史,在双胞胎、单卵双胎兄弟同时遗尿的要比双卵双胎高出2倍,提示遗传与本病有一定关系。

2、心理因素(15%):

家庭发生变故,长期遭受父母打骂,黑夜恐惧受惊,精神紧张,均可导致孩子遗尿。心理因素不但可促使以往已有控制小例能力的儿童重新发生遗尿,而且还可使少数患儿在发生遗尿后,逐渐形成习惯,有些甚至至成人仍无法改变。

3、睡眠过深(15%):

这是一个较常见的因素。这类小儿常常在睡前玩的较疲乏,睡得很深,不易唤醒,也多在梦境中尿床。若睡前饮水较多,则更易发生尿床。

4、膀胱功能成熟延迟(10%):

有些患遗尿症的小儿的膀胱容易较正常孩子小,这些孩子平时排尿次数相对较多,但尿量不多。这是由于膀胱内的尿液没有多少,它就收缩排尿了。有人曾经用膀胱内压测量方法和膀胱B型超声检查,发现遗尿症患儿的膀胱容量比正常人少30%~50%。

5、儿童性格特征(5%):

迄今,虽然尚无足够证据说明,遗尿与儿童的性格之间有明确的关系。但是,遗尿的儿童大多数具有胆小、被动、过于敏感和易于兴奋的性格特点。此外,遗尿患儿可由于遗尿,自己感到不光彩,不愿让别人知道,因此不喜欢与其他孩子多接触,亦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而逐渐形成羞怯、自卑、孤独、内向的性格。

6、排尿习惯训练不良(10%):

父母训练不到位,或常在晚上把孩子弄醒强迫排尿等这些都使幼儿对排尿产生恐惧,不利于培养有规律的排尿习惯。

7、疾病的因素:

由器质性疾病引起遗尿的情况并不多见。泌尿系感染、畸形、以及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可引起遗尿。另外,无症状性细菌尿和高钙尿也会引起遗尿,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8、遗尿与睡眠的关系(5%):

遗尿症患儿与睡眠:经过对此类患儿做睡眠脑电图检查和多导生理仪描记,发现尿床都发生在睡眠的前三分之一阶段。当时,正处于非眼快动睡眠的3-4期的深睡之中。

I. 小孩子总尿床是什么原因

遗尿症就是我们常说的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它的症状为夜间尿床,白天也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分为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原发性遗尿是指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继发性遗尿是指继发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这个病的发生与大脑皮层发育延迟、心理因素、遗传等有关。

遗尿症的病因:

1、遗传因素(23%):

本病的家族发病率甚高。国外报道,74%的男孩和58%的女孩,其父母双方或单方有遗尿症的历史,在双胞胎、单卵双胎兄弟同时遗尿的要比双卵双胎高出2倍,提示遗传与本病有一定关系。

2、心理因素(15%):

家庭发生变故,长期遭受父母打骂,黑夜恐惧受惊,精神紧张,均可导致孩子遗尿。心理因素不但可促使以往已有控制小例能力的儿童重新发生遗尿,而且还可使少数患儿在发生遗尿后,逐渐形成习惯,有些甚至至成人仍无法改变。

3、睡眠过深(15%):

这是一个较常见的因素。这类小儿常常在睡前玩的较疲乏,睡得很深,不易唤醒,也多在梦境中尿床。若睡前饮水较多,则更易发生尿床。

4、膀胱功能成熟延迟(10%):

有些患遗尿症的小儿的膀胱容易较正常孩子小,这些孩子平时排尿次数相对较多,但尿量不多。这是由于膀胱内的尿液没有多少,它就收缩排尿了。有人曾经用膀胱内压测量方法和膀胱B型超声检查,发现遗尿症患儿的膀胱容量比正常人少30%~50%。

5、儿童性格特征(5%):

迄今,虽然尚无足够证据说明,遗尿与儿童的性格之间有明确的关系。但是,遗尿的儿童大多数具有胆小、被动、过于敏感和易于兴奋的性格特点。此外,遗尿患儿可由于遗尿,自己感到不光彩,不愿让别人知道,因此不喜欢与其他孩子多接触,亦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而逐渐形成羞怯、自卑、孤独、内向的性格。

6、排尿习惯训练不良(10%):

父母训练不到位,或常在晚上把孩子弄醒强迫排尿等这些都使幼儿对排尿产生恐惧,不利于培养有规律的排尿习惯。

7、疾病的因素:

由器质性疾病引起遗尿的情况并不多见。泌尿系感染、畸形、以及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可引起遗尿。另外,无症状性细菌尿和高钙尿也会引起遗尿,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8、遗尿与睡眠的关系(5%):

遗尿症患儿与睡眠:经过对此类患儿做睡眠脑电图检查和多导生理仪描记,发现尿床都发生在睡眠的前三分之一阶段。当时,正处于非眼快动睡眠的3-4期的深睡之中。

J. 为什么小孩会尿床 为什么小孩爱尿床

遗尿症就是我们常说的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它的症状为夜间尿床,白天也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分为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原发性遗尿是指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继发性遗尿是指继发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这个病的发生与大脑皮层发育延迟、心理因素、遗传等有关。

遗尿症的病因:

1、遗传因素(23%):

本病的家族发病率甚高。国外报道,74%的男孩和58%的女孩,其父母双方或单方有遗尿症的历史,在双胞胎、单卵双胎兄弟同时遗尿的要比双卵双胎高出2倍,提示遗传与本病有一定关系。

2、心理因素(15%):

家庭发生变故,长期遭受父母打骂,黑夜恐惧受惊,精神紧张,均可导致孩子遗尿。心理因素不但可促使以往已有控制小例能力的儿童重新发生遗尿,而且还可使少数患儿在发生遗尿后,逐渐形成习惯,有些甚至至成人仍无法改变。

3、睡眠过深(15%):

这是一个较常见的因素。这类小儿常常在睡前玩的较疲乏,睡得很深,不易唤醒,也多在梦境中尿床。若睡前饮水较多,则更易发生尿床。

4、膀胱功能成熟延迟(10%):

有些患遗尿症的小儿的膀胱容易较正常孩子小,这些孩子平时排尿次数相对较多,但尿量不多。这是由于膀胱内的尿液没有多少,它就收缩排尿了。有人曾经用膀胱内压测量方法和膀胱B型超声检查,发现遗尿症患儿的膀胱容量比正常人少30%~50%。

5、儿童性格特征(5%):

迄今,虽然尚无足够证据说明,遗尿与儿童的性格之间有明确的关系。但是,遗尿的儿童大多数具有胆小、被动、过于敏感和易于兴奋的性格特点。此外,遗尿患儿可由于遗尿,自己感到不光彩,不愿让别人知道,因此不喜欢与其他孩子多接触,亦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而逐渐形成羞怯、自卑、孤独、内向的性格。

6、排尿习惯训练不良(10%):

父母训练不到位,或常在晚上把孩子弄醒强迫排尿等这些都使幼儿对排尿产生恐惧,不利于培养有规律的排尿习惯。

7、疾病的因素:

由器质性疾病引起遗尿的情况并不多见。泌尿系感染、畸形、以及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可引起遗尿。另外,无症状性细菌尿和高钙尿也会引起遗尿,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8、遗尿与睡眠的关系(5%):

遗尿症患儿与睡眠:经过对此类患儿做睡眠脑电图检查和多导生理仪描记,发现尿床都发生在睡眠的前三分之一阶段。当时,正处于非眼快动睡眠的3-4期的深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