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儿童心理行为有哪些
扩展阅读
0基础如何练习单杠 2024-11-14 20:51:57

儿童心理行为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4-19 18:46:27

① 儿童的心理特性有哪些特性

1.模仿心理:小孩子不到一岁大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到了两岁光景的时候,他能模仿复杂的动作。到三、四岁的时候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快了。喜欢模仿是儿童的本性,所以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处处为孩子作示范,作榜样。

2.好奇心理:儿童生来是好奇的,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来拿。到了四、五岁,好奇动作就格外多了,看见路上的汽车来了,他总要停住脚看看;听见外面锣鼓声响了,他也要去看看。根据儿童的这种好奇心,做父母的对他爱看爱问就不要厌烦而予以斥责,应当尽量满足他,给予他解释一切。柏拉图说过,“好奇是知识之门”,儿童若不好奇,那就不去接触事物了,不与事物接触,就明白不了事物的性质和状况了。

3.好游戏心理: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做父母的就必须注意小孩子的动作和游戏。应为准备良好的设备使小孩子得着充分的运动;给孩子适宜的伴侣,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影响;利用他好动的心理,教以待人接物等行为,或指导其有益的运动。

4.合群心理:婴幼儿尤其喜欢群居,两岁时就要与同伴游玩,到了五六岁,这个合群心就发展得更强烈。做父母的要积极利用这种心理,选择良好的小朋友,驯服的动物和小布娃娃之类,以安慰他的寂寞,促进孩子诚恳、忠厚等优良个性品质的发展。

5.喜欢野外生活心理:大多数小孩子都喜欢野外生活,到室外去玩就欢喜,终日在家里就不十分高兴。不过小孩子的野外生活须以年龄为限。年龄较小的儿童,叫他们采采花、种种树,举行短距离的活动就可以了。年龄较大的儿童,便可叫他们采集标本,举行旅游活动等等游戏以增长他们的知识,强健他们的体魄,愉快他们的精神,使他们无形中得到许多好处。小孩子不论年纪大小,男的女的,都喜欢野外生活,做父母的要经常领孩子到野外去玩玩走走。

6.喜欢成功的心理:儿童做事喜成功,所以给儿童所做的事不可太难,使其灰心,以致下次不愿再做而且阻碍其进步。做父母的应创造条件,让孩子养成做事的兴趣及自信力,并使其每做一件事情都取得成功。

② 婴幼儿的心理现象有哪些

婴幼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其发展的好坏对以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人的基本语言能力,人的典型动作和行为方式与能力,人的各种心理能力,人的基本情绪和情感获得等,都是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的。

1.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皮肤感知——最早出现的感觉

触觉:新生儿很灵敏,敏感部分是唇,口周,手掌及足底等,出现先天的反射动作

痛觉:新生儿已有,但反应迟钝,2个月后才逐渐完善

温度觉:新生儿很灵敏,环境温度骤降时即啼哭,保暖后就安静

嗅感知——出生时嗅觉已发育完善,对味道会有不同表情

味感知——出生时味觉已敏感,3-4月能精确分辨各种溶液

视感知——新生儿有视觉感应,只能看清15-20cm距离内的事物(看你就像一片云),2个月起可协调注视物体,3-4个月可追寻活动的物体或人,4-5个月开始认识母亲或乳瓶,5-6个月可以注视远距离的物体,18个月时已能区别各种形状

听感知——新生儿听力差,3-4个月有定向反应(2个月前横着抱,因为脖子还没发育好),6个月能区别父母的声音,7-9个月能确定声源、区别语气,1岁能听懂自己的名字,2岁可精确区别不同声音

知觉——半岁出现萌芽,1岁认识物体永存,2岁掌握物体名称,3岁辨别上下大小,半岁到3岁是各种知觉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

2.记忆能力的发展

1岁以前记忆能力比较差,5-6个月可以认识并记住自己的妈妈,但保持时间很短。在反复出现的情况下,可以保持对事物的记忆。

1岁以后记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记忆缺乏明确的目的。随着言语的发展、认识事物表象的积累及稳定性增强,开始形成主动提取眼前不存在的客体的意向。

2岁左右,可以有意识地回忆以前的事件,不过这种能力还很弱。这种能力的出现和发展与言语的发展密切相关。

3.思维能力的发展

0-1岁是思维方式的准备时期。凭借手摸、体触、口尝、鼻闻、耳听、眼看,并在知觉的基础上,语言的参与下,产生萌芽状态的思维想象。

1-3岁阶段主要产生的是人类的低级思维形式,即感知动作思维,又称直觉行动思维。婴幼儿只有在直接摆弄具体事物的过程中才能思考问题。

3岁左右在感知动作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具体形象思维,如婴幼儿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且依角色的身份进行表演,在泥工、绘画中,依据事先想好的形象去塑造、绘画,并在3~6岁的思维活动中逐步占有主导地位。

③ 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都有哪些

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和年龄有关。学龄前的儿童常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是容易产生分离性焦虑,比如在深圳这个地方,有的父母因为工作,把孩子送回老家,或者主要由保姆代养,也就是当自己的抚养人突然发生改变,或者离开熟悉的环境的时候,儿童会出现一种焦虑和恐惧的情绪状态,表现为哭闹不安、不能够很好的入睡、食欲下降,这个时候就是产生了分离性的焦虑。这种情况是需要避免的,如果孩子需要更换抚养人或者要把他送到其他地方去代养的时候,一般应该采取逐渐过渡的方式,比如先由新的抚养人和家长一起共同带上几天,然后慢慢的父母退出来,不要突然把孩子送出去,孩子一旦见不到自己熟悉的抚养人的时候,会产生很严重的心理上的焦虑情绪,而且有可能导致今后对人产生不信任感。上幼儿园的时候,很多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很难送到幼儿园去,其他孩子一般送1星期左右就会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可是自己的孩子送1-2个星期以后,还是不愿意上幼儿园,这个时候一般建议家长采取过渡的方式,可以先由家长陪伴自己的孩子,先陪半天,然后再接回来,逐渐让孩子适应陌生的环境,减少分离性焦虑的发生。儿童期发生的心理行为问题是发脾气和任性,有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快2岁的时候非常的不听话,有什么要求必须立即满足,不然就会躺到地上大哭或者发很大的脾气。其实在幼儿期发脾气和任性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是孩子有独立性的一种表现。主要的解决方法是,家长在孩子第1次发脾气的时候,一定要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不要让孩子认为通过发脾气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一般建议家长在孩子发脾气或者任性的时候,可以采用一种忽略的方式,也就是说离开他,而且在走之前告诉他,你要赶快起来,不要再哭闹,要不然爸爸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个时候孩子会观察到自己这样做不能引起父母的注意,也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会慢慢改变自己的这种行为。

④ 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有哪些

一般问题如口吃、尿床、不吃饭、说谎、好动等,特殊性的问题如:自闭症、癫痫、儿童期精神分裂症等。家长多注意观察,早发现早治疗。

⑤ 学前儿童常见心里行为

学前儿童生理、病理及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都会阻碍学前儿童的心理的正常发展,从而导致他们产生问题行为。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特有的。例如学前儿童会产生情感或者行为方面的问题。问题行为在学前儿童中表现的比较严重,持续的时间也很长。

儿童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于对特定实物怀有不同的看法,或者被人否定等。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强迫症、恐惧症、儿童精神疾病等。今天我们主要来讲问题行为。

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有情绪障碍、品行障碍、睡眠障碍、饮食障碍等。情绪障碍又分为儿童期恐惧、儿童期焦虑、暴怒发作、屏气发作等;品行障碍有攻击性行为、儿童偷窃、说谎、拒绝上幼儿园等;睡眠障碍有梦魇、夜惊、梦游症等;饮食障碍主要是异食癖等。

儿童期恐惧是除非儿童的恐惧情绪使他们难以适应社会,不然一般不需要进行治疗。对于儿童期恐惧的预防,关键是平时不要恐吓儿童,特别不能让他们看恐惧书刊、电影、图片等。不要像老一辈人一样哄骗儿童,说什么不睡觉外面的收垃圾的老伯伯就把你收走了之类的话。

儿童焦虑也是如此,不是特别严重就不用就医,应该在心理上给予支持及教育,弄清楚儿童焦虑的原因,并且引导他们克服,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学前儿童坚强的品格,培养学前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暴怒发作顾名思义,这类问题行为应该提前注意,从小培养儿童懂道理、讲道理的品质,这时,尤其不能溺爱和迁就儿童。从小教儿童一些发泄自己情绪的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如果严重的话,可以带着儿童去看心理医生进行治疗。屏气发作应该及时消除儿童周围环境对儿童情绪影响大的不良因素,及时带儿童就医,进行心理治疗。

攻击性行为大多是儿童通过观察而模仿的,所以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家长不在家看一些有暴力画面的电影等。对于攻击性行为较严重的儿童,应及时就医。儿童期偷窃的行为绝对不可以轻易原谅,一定要惩罚,让儿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及时疏导儿童的心理紧张。说谎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总是把想象与现实混淆,家长只需要让他们明白“该怎么说”就可以了。

拒学是家长应充分了解其生活环境和心里状况,不习惯与父母分离,要从小培养儿童独立的性格。梦魇是儿童内心矛盾冲击等引发的,所以家长要缓解儿童心理紧张。夜惊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多开导疏通儿童心理便可。梦游症,梦游的人可以从事白天或平常从事不了的相当复杂的活动,会自己避开障碍物。

⑥ 幼儿常见的心理现象有哪些

儿童的行为问题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1)生物功能行为问题,如遗尿、多梦、睡眠不足、夜惊、厌食、挑食等。
(2)运动行为问题,如儿童擦腿综合征、咬指甲、吸吮手指、咬或吸唇、活动过多等。
(3)社会行为问题:如破坏、偷窃、说谎、攻击等。
(4)性格行为问题:如屏气发作、惊恐、害羞、忧郁、社会退缩、交往不良、违拗、易激动、烦闹、胆怯、过分依赖、过分敏感、嫉妒、发脾气等。
(5)语言问题:如语言发育落后、口吃等。

⑦ 儿童心理行为和特点分析

儿童的行为和特点,他们对外界的事情都是很好奇的。

⑧ 幼儿心理问题有哪些

常见幼儿心理问题:

1、抗拒入园

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因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园的一切感到陌生,加上有些家长平时的溺爱或娇纵,对外交往过少,短时间内难以适应群体生活等。这些都会使幼儿对入园感到陌生和不适应,有些幼儿甚至会对新环境感到恐惧。

2、孤独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部分幼儿有可能因为自小缺少玩伴而养成喜欢独处的习惯,不合群或拒绝接受其他孩子的亲近。

3、咬指甲

这可能是幼儿发泄内心紧张的一种方式,大多是因为父母或老师要求过高,对幼儿批评过多,态度粗暴所致,致使幼儿只好用咬指甲来减轻内心的压抑。经常咬指甲可使被啃咬的指甲短小变形,个别指甲有可能发生出血或感染。幼儿还有可能通过咬指甲造成细菌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而引起各种疾病。

4、任性

主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难于克制自己。有些幼儿会因为某一件事情大人没有满足自己的愿望而采取极端任性的态度和动作。有些孩子活动时喜欢以“捣乱”“打人”来引起教师的关注,进而获得老师对他的关爱。

5、进食问题

主要表现为偏食、挑食、厌食以及进食行为异常。不良的进食行为可以直接影响幼儿对营养的吸收和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幼儿缺钙、贫血、免疫力低下而引发各种疾病。

6、注意力不集中

主要表现为在学习和开展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好动,难以安静下来做好一件比较简单的事。

(8)儿童心理行为有哪些扩展阅读:

幼儿心理问题解决方法:

1、入园前做好家访工作

教师在新生入园前,可以适当地带上一两件幼儿喜欢的玩具去家访,并在家访时和幼儿投入地玩上一会儿,这会大大地增强家访的情感效应,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记住每个幼儿的姓名

幼儿每天来园时,教师都要大声而亲切地称呼他,这样可以大大地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3、关注有心理困境的幼儿

对那些正处于心理困境的幼儿,教师要给予特别的关注。

4、允许幼儿犯错误

由于经验、能力的限制,幼儿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是幼儿心理发展必需的阶段,因此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我们以成人的标准去苛求幼儿,那么幼儿将被置于一种无形的压力之中,这当然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他们创造力的发展。

5、无条件地接纳每一个幼儿

这是我们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

6、尊重每个幼儿的人格

教师要意识到,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教师要与幼儿平等相待。

7、与幼儿“亲密接触”

教师每天都要与每个幼儿有肯定性的接触,尽可能地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我们在与幼儿的交往中,要让鼓励、微笑成为一种习惯。

8、以欣赏的眼光看幼儿

教师要经常用肯定的语气、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幼儿身上的每一点微小的、值得赞赏的地方,让幼儿从我们的眼神中得到支持和鼓励。

9、鼓励幼儿每一个微小的进步

让每个幼儿都能看到自己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地获得进步,进而增强自信心,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10、不要在幼儿面前发火

发火是我们教育无能的表现,同时又会对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不利。

11、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始终

心理健康教育的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都应贯穿在整个学期乃至整个学年,甚至整个幼儿园教育阶段的全过程,日积月累才能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意识态度和行为习惯。

⑨ 幼儿期小儿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

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指发生在儿童期的行为偏异。狭义上等同于行为问题,广义上则泛指所有的心理社会问题,也就足那些在严重程度、持续时问上都超过相应年龄允许范围的异常行为。

儿童期有以下较多见的心理一行为问题: 1.学业相关问题:学习困难、注意力障碍、自控能力差、活动过度、拒绝上学等,多发生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初入学儿童。其中有些问题属于从学龄前期向学龄期过渡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适应不良。

2.情绪问题:如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孤僻,强迫观念、过分任性或冲动、退缩、恐惧等。此类问题表现程度严重者,须排除精神性疾患。

3.品行问题:如偷窃、经常说谎、逃学、破坏公物、攻击行为、各种破坏性行为等,男孩显着多于女孩。

4.不良习惯:如习惯性抽动、吮指、咬指甲、摩擦癖、遗尿、口吃、偏食等。 判定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时,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心理表现,由此表现出的占主导地位的、典型、本质的特征,称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有不同的教育期望和要求。只有将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教育要求联系起来,才能对其是否存在心理一行为问题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

第二,不能把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行为表现都视为心理一行为问题。只有那些具有特殊性、直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行为,才作为行为问题来对待。多数儿童在发育的某阶段都会经历各种心理、行为方面的暂时性适应不良,称"心理社会发展失调",经适当的行为指导可痊愈;若久拖不治,问题常变得复杂而严重,导致心理障碍发生。

⑩ 儿童时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有哪几类表现

(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儿童多动症",指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障碍、冲动、活动过度,并伴有学习困难和社会适应力低下的一组儿童行为异常症候群。患病率约占学龄儿童总数的3%~5%,男孩多于女孩。通常起病于7岁前,主要表现为:①认知方面。注意广度狭窄、抗干扰性差、不能预见行为后果。②情绪方面,易兴奋,缺乏对冲动的控制力。③行为方面,以多动并伴攻击性行为为主。④人际交往方面,与家长、教师和同伴关系不良。病因复杂,常为遗传、脑损伤、铅中毒、心理社会因素和不良家庭环境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防治关键是提高家长、教师对该病的认识。虽然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发生所起的作用尚不明确,但对该症的发展和结局有影响的结论是肯定的。家庭不和睦、单亲家庭、教养方式不当、早期母子情感剥夺、寄养等,都可能增加ADHD的发生几率,进而影响儿童行为、情绪的发展。因此,ADHD的干预需要家庭、学校、专业机构三方面的公共努力,开展心理治疗、教育和行为训练结合的综合性矫治,重点是提供行为指导。行为治疗多通过正强化法,帮助其建立一些适应良好的行为。也可采用感觉统合训练、生物反馈训练等方法。治疗同时,应取得父母、教师的的充分理解、参与和配合。例如,可故意忽视其一些问题行为的表现;相反,一看到良好的行为表现即给予鼓励,引导其逐步强化这些行为。
(2)学习障碍,是一组以阅读、书写、拼字、表达、推理、计算能力等特殊性学习技能获得困难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候群,包括阅读障碍、数学/运算障碍、书写障碍、非特定性学习障碍等。患儿不存在智力低下和视听觉障碍,亦无环境和教育剥夺及原发性情绪障碍。学龄儿童检出率约为3%~8%,男多于女,小学低年级相对高发。典型表现为:①一门或多门功课成绩低下;②阅读、计算,拼写困难。手眼不协调;③多动,注意力不集中;④自我意识低下,继发一系列情绪问题。学习障碍的防治重点是早期预防和干预,包括:加强围产期保健,避免可能造成的脑损伤;正确开展早期教育;及早对家长开展心理咨询与指导。教师、家长对儿童表现出的学习困难容易发生误解,使儿童受到不当对待或责罚,对其人格成长与心理健康影响很大。许多患儿得不到适当教导,学业受挫折,造成中途辍学,甚至因而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对学习障碍患者应持接纳、鼓励态度,接纳其缺陷,重视他/她在其他方面表现出的优势能力;改善患儿的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动机;根据其障碍性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性治疗。应尽可能取得家长、教师的配合,避免因要求过严而导致自暴自弃。采用教育性治疗、心理辅导、游戏性行为治疗和社会技能训练等综合矫治手段常能取得良好效果。
(3)拒绝上学,也称"学校逃避"或"不登校",其意均指因不同的身体主诉而不能规律地坚持上学,属较严重的情感障碍。患儿约占学龄儿童的l%~5%,年龄偏大(如出现在初中阶段)。拒绝上学实质上意味着该生的就学失败;其社会功能、情感发展也必然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拒绝上学与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适应性障碍、节律性睡眠障碍、抑郁等情绪-行为障碍有关,但相当多的患儿可伴有以下症状:①不明原因的疲劳、积极性低,②注意力和记忆功能低下。③头痛、眩晕、情绪不良等神经症状;与儿童慢性疲劳症候群相类似。多数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儿童可有明显的学校功能破坏和社会活动降低,不能维持日常生活和到校学习。这意味着儿童慢性疲劳综合征(childre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CFS)也是导致学生拒绝上学的可能原因。日本文部省2002年报道,约2.8%的日本初中生因患CCFS而导致拒绝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