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对父母离异的孩子进行教育
父母离异的孩子如何教育,父母的离异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幸的,他们的心灵会受到深重的打击。孩子将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适应不过来。那么应该要如何对父母离异的孩子进行教育呢,下面就有一起来和我了解一下吧。
如何对父母离异的孩子进行教育 篇1
1、离异双方要文明相处、宽宏大量
父母虽然离婚了,但与孩子的关系永远不会变。希望任何一方不要在孩子面前提另一方的不好,不要阻止父女/母女相见,尽量提供能与父亲/母亲继续相处的宽松环境,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虽然分开了,但对他的爱并没有改变。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还应该和对方交换意见,制订一定的计划,两人同时参与孩子的教育。孩子不是私人物品,不是一个人的,所以要共同努力教育好孩子。
2、把“悲伤”的情绪传给孩子
离婚对双方都是不小的打击,对孩子更是心灵的创伤。希望带孩子的一方坚强些,不要把伤感的情绪传染给孩子,也不能因此而喜怒无常,免得让孩子变得焦虑、忧郁,甚至自暴自弃。家长的乐观和坚强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3、不要冷落孩子
父母离婚,让孩子在思想上总觉得比别人少了什么,因此不能冷落孩子,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一旦在学习上或生活上需要什么,即使经济条件较差,也应该尽量满足孩子,使他觉得除了父母离异之外其他方面我同父母双全家庭的儿童相差不是太大。如果稍微差些,也应该尽量向孩子说明道理,消除其自卑心理。精神上,我尽量多与孩子多沟通,了解他的心理需求。这样,孩子有自信了,别人也更愿接近他了。
4、要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有人离婚后,为了孩子没有再婚,所以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学习、生活、身体什么都不能有问题。不允许有一点点不完美。结果由于对孩子要求太高,孩子感到压力很大,到了一定时候,孩子就会产生情绪爆炸,这时候的孩子就会出现心理问题。所以,父(母)亲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要因人而异,自己也要有人生的目标,不要把目标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样,一旦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你自己就找不到目标了,就会茫然不知所措。
5、不要把气"撒"在孩子身上
有人离婚后稍有不顺心,就拿孩子出气。孩子过去是爱的结晶,现在成了出气筒,成了对方的化身,搞得孩子不明不白、无所适从。不但如此,还把自己的不幸福归咎于对方,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宣泄自己的情绪,仿佛这样自己就舒服了。久而久之,孩子遇事也会找个"替罪羊"出气,这样孩子的人格形成就有了问题,有的孩子渐渐变得心眼小,没有肚量,遇事不冷静,常在外面打架,惹是生非,甚至偷盗等。作为单身家长,自己要想办法排除烦恼,当你情绪不好的时候不要和孩子交谈,当你和对方产生分歧的时候,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生气和吵架,应该展示给孩子人生积极的一面和阳光的一面。
6、要把孩子"扔"在别人身边
有人离婚后,为了自己再婚,把孩子扔给父母,不管不问,还有的干脆就不要孩子了。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觉自己是被父母遗弃、抛弃的,人格形成过程中,产生自卑、怨恨、缺乏信心,进而悲观失望、悲观厌世、情绪低落、敌视社会,稍有不如意就心恢意冷,在众人面前不敢说话等人格特点。父母在离婚前,就应该考虑好孩子的抚养问题,在离婚后这些问题就应该按照计划去执行,而不是去推卸责任。至于谁抚养孩子,这要根据夫妻双方的具体情况,包括家庭经济收入、个人的工作情况、家庭环境等等来决定。总之,不管谁带孩子,都不要把孩子扔在别人身边。
7、不要过分地"溺爱"孩子
离婚的家庭中,带孩子的一方总有一种负罪感,认为孩子缺少了另一半的爱。在日常生活中,以最大的努力去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只有给予和爱,没有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没有爱心,不关心别人,只会索取,不谈回报,没有社会责任感。不带孩子的另一方,由于长时间不见孩子,见一次孩子,觉得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情,还要带许多许多好吃的好喝的给孩子,甚至无原则的给钱。因为父(母)想用这些来弥补平时的不关心,或弥补长时间亲子分离的痛苦.这样孩子反而会产生依赖,甚至出现逆反心理等。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都要遵守一个"适度"的基本原则,明确什么是孩子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对孩子的要求,合理的要求父母可以满足他,不合理的要求父母的绝对不能去做,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如何对父母离异的孩子进行教育 篇2
1、存环境的挑战
现在的家庭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一对成年人负担家庭正常运作之外再养育一个孩子,是两个人的力量,一旦离婚,不论孩子跟谁,得到监护权的一方都将承受起更大的养育责任,包括经济上的。就算得到另一方足够的抚养费支援,但在抚育精力上仍然会减半,一个人要工作、要做家务或保持自己正常的各种社会功能,还有顾及一个孩子的衣食住行教,必然会比较吃力,就算有保姆,孩子得到的关爱也会被剥夺很多。也就是说孩子至少会减少关注和照顾、被爱被教的机会,甚至还会生活得比较艰苦(对于经济条件不够好的抚育者来说)。
2、有机会承担起父母之间的怨恨,影响个性形成
离异事件本身没有对错可言,也不难对孩子解释,就如同孩子和某个小朋友玩不来了,所以以后不一起玩了一样,这是一种不难理解的选择。问题在于,很多夫妻的离异是带着很多是非恩怨并非和平分手的,抚育的一方如果不具备智慧和胸怀、良好的素养,在日复一日与孩子最直接的养教过程中,一辛苦或怨怒便会对孩子控诉另一方的不是,比如当妈妈的成了单亲妈妈之后,日子过得仍然不幸,便会告诉孩子一切都是你父亲的错,你父亲是个负心汉或坏人等等。这是一种感情的争夺,觉得自己以后将一辈子辛苦把孩子拉扯大,孩子必须只爱自己一人,所以为了平衡自己的心理而剥夺孩子爱另一方的权利。
3、孩子在不正常的家庭关系中成长
一个正常的家庭,孩子有爸爸妈妈的陪伴、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陪伴,还有很多双方的亲人看护成长,但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为成人恩怨难以处理好而欠缺一方关系,造成个性比较冷漠。甚至有些人因为心中怨恨难放,不让孩子见不是抚育一方的爸爸或妈妈,让孩子从小只跟一人生活成长,但不论男女,个性里总有阴阳两种性质相抵的,只是男的阳刚之性强些,女的阴柔之气重些而已。孩子一旦从小只与父亲或母亲生活,就会容易只感染一方习性,以至个性不平衡。
4、父母再婚带来的影响
在结束一段婚姻的时候,当事人因为身心疲惫,总会以为自己再也不会结婚了,因为再不相信人也为了孩子。但事实上,世事多变,成熟的人都会明白变化是生活的本能,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包括你是否会再结识一个人并步入婚姻。那么,如何平衡孩子与继父或继母之间的'问题便成了一大难题;同时再婚之后你获得再生育的权利,当你和现在的伴侣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能否公平地对待之前的孩子又会成为问题,一旦处理、平衡不好,又会扭曲孩子的个性。在我看来,很难有谁能比自己双亲更爱自己的孩子了,毕竟是彼此身上掉下的肉,所以当你们为了婚姻里的不平衡斗得你死我活的时候,多想想那个你们共同的孩子吧,或许离婚不是唯一的出路;就算真离了,请更细致地顾及孩子吧!
5、社会压力对孩子的影响
择学、升学时没有完整的家长体系陪同,家长会长期一方出席,成长过程中各种喜怒哀乐没有双亲陪同,虽然社会已经比较宽容,单亲孩子不会再被严重排斥、欺负或同情,但如果说对孩子没有任何影响,那是不可能的,孩子的心是敏感的,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难免会形成较自卑、自尊和敏感的个性,需要抚育者加倍的关爱。
【拓展知识】
挫折教育:当孩子的父母离异时
元元的父亲是一位部门经理,妈妈是一位老师,元元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快乐的小公主。但是,这种美好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就被父亲的外遇打破了。
父亲整夜整夜不回家,母亲实在无法容忍父亲的行为,提出离婚。
元元得知这个消息,痛不欲生,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哭了好几天,甚至还用头撞墙。一向活泼开朗的她变得抑郁起来,学习成绩也迅速滑坡,从原来的优秀学生,倒退到全年级的倒数位置。
母亲也曾经希望把女儿的情绪拉回来。可是母亲一开口,元元就捂住耳朵大哭,求妈妈不要再烦她。妈妈说,普通家庭中的简单快乐,在他们家已经没有了,任何事情都没有办法再让元元快乐起来……
这是一个离婚伤害孩子的事例。父母离婚,孩子总是处在最容易被伤害的位置。婚外情、家外家、听任欲望横流,是当前肆意横行的一股浊流,也是青少年成长的极大危害,更是导致青少年心理病变或者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个少年在谈到父母离婚时的感受说:“这等于把心从中间割裂开来,自己什么也不是。既然要离婚,为什么还要生下我?生下我,就不要这样折磨我!”
一个孩子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今天我在家做功课,不知爸爸妈妈为什么吵了起来,妈妈指着爸爸的鼻子骂,爸爸又抄起鸡毛掸子朝妈妈打去,妈妈毫不示弱,便和爸爸打了起来。
“我惊慌地看看爸爸,又瞧瞧妈妈,上前去劝妈妈,妈妈瞪了我一眼说“滚”。我又去劝爸爸,爸爸“啪”地给我一巴掌。我委屈地跑出了家门。
“当我看到隔壁兰兰的爸爸、妈妈一边一个拉着兰兰的手,笑嘻嘻地在街上走着,心里难受极了,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这些发自孩子心底的喊声,不能不引起父母的震撼。父母之间经常吵闹、打架,会使一些孩子的神经处于紧张的状态,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变得非常抑郁、脾气急躁,对外界的刺激十分敏感。有些孩子则相反,由于他们长期以来习惯了这种环境,对周围任何人和事都变得十分冷漠,不懂得怎样与别人友好相处,哪怕只是微小的冲突,也常付之以各种攻击性的行为,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
父母离婚的孩子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容易变得感情冷淡、心情忧郁、性格孤僻、不求上进、自暴自弃,甚至还会产生轻生厌世的心理状态。据调查,不少青少年罪犯就是来自这种缺少亲情、缺少父母关爱的家庭。因此希望我们做父母的,要认真去爱、恪尽职守、守护好自己的家园。
也有些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维持着已经死亡的婚姻。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可取,这等于是在延长孩子遭受痛苦的时间。有些母亲以孩子的成长为借口,力图牵住丈夫,其实是加重了孩子遭受伤害的程度。一对夫妻要认真经营自己的婚姻生活,如果两人的婚姻出现了问题,首先要想到孩子的感受。一旦双方中有一方出现了婚外情,难免导致婚姻死亡,拖延时间于事无补,只会加重孩子遭受心灵戕害的创痛。
李勤的父母因为感情不和,不想继续他们的婚姻了。
这天,爸爸妈妈把李勤叫来,对他说:“孩子,爸爸妈妈因为各自的想法不一样,无法再在一起生活了,我们想协议离婚。我们想听听你的意见。”
李勤说:“你们会不要我吗?”
妈妈说:“当然不会,我跟你爸爸也不会变成仇人,我们依然会一起带你去玩。只是我跟你爸爸无法继续在一起生活。”
爸爸也说:“我跟你妈妈商量了,我们一定要征求你的同意才做决定。如果你需要我们在一起,我们仍然可以住在一起,我们仍然会像以前一样爱你。”
李勤想了想,说:“其实,你们大人的事我不想管。我只希望我的爸爸妈妈能够一直爱我,能够经常跟我在一起。”
于是,爸爸妈妈决定协议离婚,在李勤满18周岁前,父母还住在一起。李勤父母平静对待婚姻的变化,把对李勤的伤害降到了最低点。
事实上,家庭气氛特别是父母亲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性格、责任心和道德品格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做父母的应该多为子女着想,想想他们幼小的心灵多么需要亲生父母温暖的手抚摸着成长,多么需要亲生父母爱的雨露滋润着心田。作为父母,婚姻的弦断了可以再续,可孩子的成长耽搁了就很难重来了。所以不管是等待离异的父母还是需要再婚的父母,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多去考虑考虑孩子的感受吧!
离婚是父母双方的事情,但伤害最大的还是孩子。孩子幼小的心灵一旦受到重创,就很难愈合,即使能愈合,也会留下深深的疤痕。因此,父母双方本着对孩子健康成长负责的原则,应尽量减少对孩子这方面的伤害。
Ⅱ 帮助单亲家庭教育孩子,有哪些好办法
单亲家庭,首先夫妻双方决定离婚的那一刻,我们要安排好孩子的抚养问题,保证孩子的生活费和学费正常供给,监护人有时间专门照护,为他提供正常的生活环境。这些方面如果做到了,孩子的基本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吃饱穿暖了,他就不会在心理上有太大的落差,不会影响他心理上的成长。
Ⅲ 家校共育,让离异家庭的孩子平稳渡过困难期
当代儿童心理学家李·索克曾经说过:“父母离异是威胁儿童最严重和最复杂的精神危机之一,这种家庭解体所带来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随着社会发展,离婚率不断上升,造成父母离异的孩子越来越多。很多孩子在懵懂中面对家庭破碎,或觉孤单,或不知所措,甚至不知父母离婚是怎么回事。他们往往形成特殊的个性心理,容易产生自卑感,性情孤僻以及出现一些问题行为等等,因此关注父母离异的孩子,是我们每一个有良知,有道德情感的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父母离婚,仅靠学校明显是不够的,因为问题的根源在于父母。只有家校及时有效沟通,密切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父母离婚带给孩子的伤害,让他们平稳渡过困难期。
今年三月初的一个早晨,我接到林xx妈妈的电话,说她和丈夫离婚了,并且她已将离婚的信息告诉了女儿,让我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我第一反应就是心疼孩子,相信孩子一定是特别难过的。所以我回到学校,第一时间找她交流,了解她的情绪状态。我发现她对父母离婚的事情是一时无法接受的,非常排斥。我通过林xx大概了解了她的家庭情况后,分别单独找她的父母谈话,初衷是了解实情,有必要的话就做一个调解者。后来我发现他们决策应该是正确的,我不能干预。所以,我把焦点放在陪伴林xx一起面对困难。在反复多次的家校沟通,成功地帮助了林xx平稳渡过了困难期。由原来的排斥到不知所措,再到困扰,发展到坦然乐观面对事实,她终于又是那个活泼可爱的女生,并且,在之后的月考中,她还从班级里47名进步到34名,实在难能可贵。在这一次的家庭共育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抓住“爱”的结合点,教会家长如何去爱。
离异的家长其实心理不同程度存在消极因素,所以我找家长谈心,做好家长的心理疏导,帮助家长消除消极的心理因素。这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指导孩子走出心灵的阴霾。父母可以不相爱,但对孩子的爱是永不磨灭的,所以,我抓住这点,对家长进行爱的正确引导,引导他们不要在孩子面前互毁对方的形象,也不要禁止孩子和对方交往。夫妻即便离婚了,也让她和父母保持长期而稳定的交往,以便让孩子从自己最亲近的人那里获得足够的爱和帮助。
二、抓住“诚”的结合点,做知心朋友。
在一项离异子女调查中显示:在回答”我碰到问题首先找谁商量”时,寻找同伴的占70%,寻找父母的占10%,寻找老师的占8%,其它占12%。这表明离异子女碰到麻烦,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伙伴。因为家长、教师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居高临下,学生的心灵很难畅开,也就很难沟通、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产生的心理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正确地疏导,往往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有损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我平时从不摆架子,很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心声,把他们当成知己的朋友,对他们充分地加以信任,这样他们也爱把心里话告诉我。我在和林××交谈过程中,我除了很有耐心地去倾听她的心声,给出我的一些建议外,我时不时会通过一些肢体语言,让她感受到我的诚意。她是女孩子,我有时会让她挨着我坐,我握着她的手,适时会拍拍她的背部或肩膀,有时还会拥抱,这些都是些举手之劳的事,却能给她力量,让她更加信任我。所以,她会主动和我倾诉她的快乐与悲伤,我也能及时地给出肯定或作出引导。
三抓住“坚强”这个结合点,树自信的真我。
一旦父母离异,孩子会认为自己失去了亲人,整天忧心忡忡,感觉在其他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和动力。作为教师,点亮他们心头的灯,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责无旁贷,任重而道远。教会孩子选择“坚强”,教会家长选择“坚强,这样才能重树一个自信的真我。我和她分享我两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同学的故事,让她知道父母离婚并不可怕,未来与幸福依然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从而趁机对林xx进行理想的教育,用理想牵引她前进。通过我对她家庭的了解,我还给她找了一个精神教母——她的姑姑。让她向姑姑学习,努力做一个优秀的女性。
家校共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而且是动态的一个过程,所以还是继续要和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才能适时地给学生提供援助。
Ⅳ 帮助单亲家庭教育宝宝,具体有哪些好办法
在帮助单亲家庭教育宝宝的时候千万不要总是提醒宝宝是一个单亲家庭,而且也要尽可能的使用正常的态度来面对这个小孩子。千万不要让小孩子觉得自己被特殊对待了,如果说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觉得单亲家庭的孩子应该被特殊对待的话,那么孩子今后的性格可能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孩子有可能会觉得非常的自卑,孩子觉得自己的家庭与其他的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所以说在教育单亲家庭的宝宝的时候,一定要将单亲宝宝和其他的宝宝统一对待,在这个时候小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可以独立自强,而且小孩子也没有什么认知上的错误。久而久之小孩子就会变得更好一些,所以说在教育担心宝宝的时候不要对孩子做出不一样的对待,这样只会耽误孩子的发展。
Ⅳ 如何帮助单亲家庭孩子远离心理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什么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常见问题
1、自闭
家庭的破裂,仿佛是“天降横祸”,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孩子也懂得比较,他们会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感到自己处境已大不如前,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比,自感不加别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且因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这些孩子由于被父母所疏远而产生抑郁,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厌烦的心理表现出神经过敏的症状。他们总怀疑别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家庭的缺损和父母的离异,认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便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
2、自卑
由于一直生活在完整的家庭里,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环境。孩子的心理没有成熟,他无法去体会父母们的生活,无法理解父母们的苦衷,幼小的心灵脆弱、敏感,没有自我调适的能力,一旦受到冲击,就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特别是看到同伴们与父母亲亲热热、幸福美满地玩耍、嬉戏的时候,孩子最容易想到自己过去的生活。而现在是今非昔比,心中的悲伤、失落使得他们产生忧郁和自卑的心理,孩子们找不到自己的快乐,看不到自己的快乐在那里,于是拒绝快乐,沉浸在忧虑、悲伤中。
同时孩子这时最敏感,面对同伴们和社会的关怀,他们会过于在意,甚至发生误解,长而久之,他们将从人群之中脱离出来,进入自我封闭和孤独的空间,从而导致性格交流的极大障碍,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3、自责
自责表现为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从而自我责备、自我鄙视、自我轻蔑,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单亲家庭的子女有较为强烈的自卑感,他们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悲观失望。
由于对自己的评价偏低,因此他们把工作和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产生不安、内疚、失望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导致自己的整个心理失去平衡。
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许多单亲家庭子女受到批评后,总认为是自己不好,在别人笑自己的时候,总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4、焦虑
对人焦虑是调查与他人接触时,对困难和失败的预感程度的指标。单亲家庭子女在他们父母亲离婚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攻击,学习到的是讨价还价、相互敌视,因此,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他们的监护人由于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绪失调,极易把这种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生活在提心吊胆中,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家庭破碎后的家庭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
所以,他们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结交伙伴时总怕别人说自己的坏话,被人说了什么总是不开心,在对人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的特点。
5、抑郁
因为父母的分裂,必然带来家庭的硝烟或冷战,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空间,时时为父母的关系而担忧,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气、泄愤的出气筒,孩子成天处在恐惧和担忧中,没有安全感,时刻担心、害怕家庭战争的爆发,会使自己体无完肤。这样长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对同伴永远保持距离,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敌对情绪很大,单亲家庭的子女常常感到压抑、郁闷、烦躁,心理困扰无处排解。
由于压抑太久,一旦爆发出来,能量也就越大,极易产生极端行为。这种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则表现为攻击行为。
6、 妒忌
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能获得的享受,一般来说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而这些正足每个孩子所渴望的。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得到,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从最初的羡慕演变成妒忌、僧恨。在心理上他们会表现出对父母一方特别依恋希望能从父母一方获得双倍的回报,在物质享受上,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距,认为别人能得到的,自己也应该能够拥有,就容易导致偷窃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7、逆反
由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然而他们也渴望车严,渴望被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有时甚至喜欢“顶牛角,对着干”,以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
单亲家庭的孩子通常会出现上述7大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家长们需要做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二、帮助单亲家庭孩子远离心理疾病的方法
1、在单亲家庭中,也有特别关心子女健康成长的家长,他们对子女爱而不溺,严而有度,教育有方,培养出许多优秀、健康的孩子。可见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单亲家庭的家长,首先要特别注意为孩子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这就要求单亲家庭的家长要学会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使孩子在急风暴雨中也能健康成长。
2、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作为单亲家庭的父亲或者母亲,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良的习性,如说谎、失信及不负责任等。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经常带孩子去听听音乐会,看看书画展,和孩子一起做做有趣的游戏等,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孩子尽快地从失去父爱或母爱的痛苦中走出来,逐渐养成开朗、自信的性格。
3、多为孩子创设人际交往的环境。家长应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孩子开朗、乐观的性格。
4、注意性别角色教育。在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所以,单亲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适宜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其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帮助单亲孩子远离心理疾病,才可以保证心理健康,同时也提醒每一对夫妻,在离婚之前需要全面的考虑清楚清楚,一切请以孩子为重,不要轻言的说离婚,因为在离婚这件事情上,受伤的永远是孩子。
Ⅵ 帮助单亲家庭教育孩子,具体有什么好办法
离异家庭,最先夫妇彼此决策离异的那一刻,我们要合理安排好孩子的养育难题,确保孩子的伙食费和培训费一切正常提供,法定监护人有时间专业照料,为他给予常规的生活环境。这种领域假如达到了,孩子的主要要求可以获得达到,衣食无忧了,他就不容易在情绪上面有很大的起伏,不容易危害他情绪上的发展。
下面,离婚后的孩子爸爸妈妈,怎样创建身心健康离婚关联,才不会损害到孩子呢?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体来说,离异家庭的孩子,作为爸爸、妈妈,我们要给予孩子大量的爱、关注、关心、适用、激励和毫无疑问。那么,离异家庭的孩子,一样能成长为一颗苍天大树!
Ⅶ 家长如何帮助离异、单亲、留守家庭儿童面对现实困境,积极面对生活
家长如何处理 离异、单亲、留守 家庭的儿童教养问题,掩饰不如面对
家长如何帮助 离异、单亲、留守 家庭儿童面对现实困境,积极面对生活
我们想给孩子完整的父爱母爱,想给孩子健全的家庭,想让孩子生活得幸福快乐无忧无虑,但有时候现实情况是有点无奈的,有的婚姻解体了,有的孩子的父亲或母亲去世了。对孩子来说,这是莫大痛苦的,而担负责任的家长应该要对孩子付出多倍的爱和支持。
曾经看过一个访谈节目,某着名主持人在被问到离婚后带着两个孩子的生活时,情难自抑,痛哭流涕,反复说着孩子是自己的一切。我很理解这位单身妈妈的辛苦委屈,也理解她对已经再婚的前夫的复杂情感。她一个人要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又要兼顾自己的事业发展,的确很不容易。
但我觉得,如果真的是为了孩子们好的话,首先自己得从离婚的阴影中走出来,不要心甘情愿地继续演绎“受害者”角色,不要让孩子们跟着一起重复感受“被抛弃”的悲苦心情,那并不能惩罚想惩罚的前夫,只能惩罚自己和孩子。孩子因为父母离异而不得不生活在单亲家庭,不得不面对旁人的眼光,怎能再让孩子长期陪伴母亲深陷于痛苦之中呢?
表面上是母亲含辛茹苦地独自抚育子女,给人感觉是如此的“伟大”,但这种“伟大”是在默认了“悲惨处境”的前提下的。实际上,不要说是着名节目主持人,即使是个普通的白领妈妈、农民妈妈、打工妈妈,也不必一直靠这种“伟大”来确认自己的价值。如果你能生活得健康幸福,那更值得欣赏和尊重,而且最重要的是,孩子会真切感受到母亲轻松愉悦的心情,为妈妈放下了不开心的往事,转而接纳了现实,享受了当下值得享受的美好而骄傲。
悲情的单身母亲,不断强调孩子是自己的一切,孩子承担起了怎样的重压? 这样对孩子的影响很不好。如果不能真心从离婚的挫折中解放出来,仅仅是压抑着心中的悲痛,为了孩子又坚持不肯再婚,孩子是能感觉到的,小小的心里容纳着惶恐不安,爱妈妈、担心妈妈但是又帮不上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做。
有的孩子努力做得像个小大人,妈妈为孩子“懂事”而感到欣慰,但假如五岁的儿子被母亲戏称为“小丈夫”,这对儿子多么的不公平。在他本该自由快乐享受幼年欢乐的时候,他已经深深地感触到了母亲的孤立痛苦,不得不变得“成熟”,用自己稚嫩的心为母亲抚慰创伤。
一个真正聪明的妈妈要让自己开心、健康、强大起来,一段不健康婚姻关系的解体好过彼此敷衍心不在焉。 孩子眼中,妈妈的豁达从容比“含辛茹苦”棒多了。离异家庭的父母不要深陷自责或自怨自怜的负面情绪,不要说伴侣的坏话,不要逼迫孩子和你站同一战线,不要拿孩子当勒索情感和金钱的武器,不要只看到昨天,不要让孩子背负太多的压力和压抑。我反而觉得这样会更轻松,人在积极自立的心态下做事,即便遇到困难,也能享受克服苦难的乐趣。反而在消极颓丧的心态下,即使是一帆风顺的生活也难以感到愉悦轻松。
有的孩子母亲或父亲去世了,孩子不得不在单亲的家庭里成长。 孩子四五岁的时候已经会问“为什么别人都有爸爸妈妈,我却只有妈妈/爸爸?”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不管在哪也都会爱着自己的宝宝。你也一样是有爸爸也有妈妈的,只是我们三个不能一直在一起生活。爸爸/妈妈去了很远的地方,但他/她依然爱着宝宝、关心着宝宝,我们的心是在一起的。”
“什么叫心在一起?就是妈妈爱爸爸,也爱宝宝;爸爸爱妈妈,也爱宝宝;宝宝爱妈妈,也爱爸爸。这就是心在一起。”等孩子再大一些,可以逐渐告诉孩子真相,不要一直隐瞒回避。只要孩子得到了充分的爱和尊重,失去的那份亲情是可以弥补的,孩子会理解的。生活未必总是完美的,但只要有爱有信心就会有希望。
近年突出的一个亲子教养问题就是留守儿童。 在城市或者农村里,很多孩子被丢给了老人或保姆。职场竞争激烈时不待我,休息一年可能就跟不上原来的工作节奏了,父母不得不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工作上。
依恋理论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在20世纪60~80年代率先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孩子同其主要照料者间的最初关系构成了以后所有关系的起点。” 鲍尔比的研究是从母婴分离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开始的,阐述了母婴分离对于孩子人格和心理各方面的重要影响。
有些孩子长大后无法与他人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进而严重影响到工作生活和个人情感,追溯根源大多来自早期与父母的分离焦虑或幼年阴影,比如与主要抚养人之间的关系。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理起步,包括满足孩子的基本物质需求和情感需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提高与孩子相处时间的长度和质量。
对留守儿童问题,首先应该争取父母轮流外出工作,尽量不要都离开孩子,不把孩子完全丢给老人或保姆。 亲子关系长期淡漠,对家庭的稳定也会起到破坏作用。常年少与父母接触的孩子,与父母情感淡漠,孩子不听父母的话,长大后更不容易教养。而且每年都有很多报道,老人的有限精力导致留守儿童发生安全事故或丢失,做父母的事后追悔莫及,后悔早不该安心把孩子丢给老人了事。
其次是如果确实需要父母共同外出打工,那么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 孩子能上幼儿园之后,其实是不会过于影响父母的正常工作的。白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晚上接回家和父母生活居住,孩子和父母之间能亲密互动,能得到持续的爱和关心,这对孩子或大人都是很有益的情感支持。我认识很多来北京打工的年轻夫妻都是如此,没有什么比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更幸福、更重要的了。
再次 就是如果父母确实无法把孩子带在身边,不得不留给老人照顾,也要经常给孩子打电话 , 保持高质量互动。 每天和孩子在电话里交谈一会儿,听听孩子的话,也让孩子听听自己的声音。当然还是要尽量多抽空回家看望,珍惜有限的接触时间,提高有限时间内的亲子活动质量,而不仅仅是带点零食玩具就以为尽到了责任。
既然决定生育孩子,就有责任提供给孩子持续的物质保障和情感关怀。 没有孩子的健康快乐,没有家人之间的情感支持,辛苦工作就失去了意义,费尽辛苦就是希望全家生活得更加幸福。今年新闻报道一群留守儿童去河边玩耍失足溺亡,闻者尚且痛心,孩子的父母又该多么心碎。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珍惜拥有才能把握幸福。
散养心得: 离异、单亲、留守家庭不能给孩子“完整”的爱,那么至少不要沉陷在负面情绪里加深伤害,也不要假装什么也没发生。抚养人要尽量提高爱的质量和效率,用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对生活,给孩子阳光和窗口,也让孩子接纳不完美的现实。无论时间多么紧张,无论能不能陪伴这孩子,及时和孩子进行亲子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r�
Ⅷ 离异家庭的孩子该如何教育
离异家庭的孩子该如何教育
中国家庭的离婚率较几年前有显着增加,面对单亲家庭,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就显得尤其重要。以下我为大家整理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教育的方式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离婚不离家
父母双方已经离婚,但所谓的.要为孩子考虑,还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只是彼此已经独立。往往这样的家庭孩子很容易出现偏激行为。孩子对于家庭是最敏感的,不要以为父母不说,孩子就感觉不到。我在家庭亲子咨询中曾遇到这杨的个案,孩子直接告诉我他没有问题,让我跟父母谈解决好他们的问题,我什么都可以接受,就是受不了现在的这种貌合神离的环境。
2、离婚后父母双方和平相处
只是因为价值观信念不一致无法生活在一起,不管孩子跟着谁,相互走动都很自由,坦诚跟孩子沟通一家人不能生活在一起不是因为孩子,不管怎样,父母都还爱着孩子。让孩子继续生活在有爱的环境中。
3、肯定对方
无论婚姻中发生过什么,毕竟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给与孩子爱的支持,就是让孩子知道,无论怎样他身体流淌的那一半血液都是最有力量的。双方父母及时把爱说出口,让孩子直接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
4、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需要家长更多的倾注精力解开孩子心里的疙瘩。让孩子知道即使一家人不能在一起,对孩子的爱是永远的。
5、创造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机会
创建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生活不能因为婚姻而一蹶不振,积极面对未来的新生活,引领孩子积极的生活态度。
Ⅸ 单亲家庭教育孩子的8种方法
提到单亲家庭,一般人直觉认为是离异家庭。但随着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单亲家庭教育孩子的8种方法,欢迎大家参考!
单亲家庭教育孩子的8种方法1
1、经常地表达赞美和激励。注意在生活中彼此赞美,不要互相批评。
2、要和孩子共同娱乐。要孩子说出他们最喜欢、最渴望家长说出的三句话。孩子们通常会希望家长说“我爱你”、“你可以。”等等。
3、把握所有机会,激励孩子的自尊心。
4、培养孩子多元化的价值观、兴趣爱好等等。降低家庭内部的纷争,不要强求家庭成员的一致性。
5、教大家倾听的技巧。和孩子交流的时候,让他讲满10分钟,无论对错,不要批评他,培养起孩子确信你在倾听。然后,你闭上眼睛整个回想一遍,然后再和孩子交流。孩子在人际交往、做人做事等问题上,难免会和你不一致,让孩子说出他自己的理由,如果交流没有效果,就不妨搁置几天再尝试。不要回避外界的帮助。无论是自己的朋友,还是心理咨询师,都能够提供给你克服家庭障碍的方法。
6、平静地告诉孩子关于父母离异的事实,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现实。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一方平心静气地接受夫妻离异的现实。这样,你才能坦然地面对孩子,告诉他你们将要开始一种新的生活。
7、给孩子安全感,不要把孩子作为报复对方的武器。父母离婚对孩子最大的打击就是失去安全感。所以,让孩子知道,虽然父母离婚了,但他永远不会失去父母对他的爱,这一点至关重要。让他感受到虽然他只和父母—方生活在一起,但他的生活和以前一样安全、稳定,他不必担心什么。做到这一点,需要父母双方的合作,这对大多数离异的夫妻来说很难。和一个也许带给你很多创痛的人合作,你可能极不情愿,但你不能把你们之间的恩恩怨怨迁移到孩子身上。
8、单亲家庭中,母子(父子)要在相依中各自独立。单亲家庭中的两代人之间往往在情感上过于亲密,这是一种自然的情感联盟,但过分的情感依赖容易产生负面效应。所以,让孩子和自己都有独立生活的心理意识和能力是单亲家庭最明智的选择。
单亲家庭教育孩子的8种方法2
1、多吃水果和蔬菜
水果和蔬菜是我们获取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途径之一。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多吃水果和蔬菜,那么就一起去果蔬区吧!以5分钟为限,让孩子尝试着记住尽可能多的水果和蔬菜的颜色,然后向你汇报。妈妈可以借此告诉孩子,多吃水果可以补充身体必需的维生素,帮助身体健康成长,而蔬菜的颜色越深,则营养价值越高,最后带孩子去买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和蔬菜。
2、认知游戏
在超市里,经常会看到一些新奇的玩意儿,带孩子一起去认识一下吧!平常很少吃的榴莲,怎么长得和刺猬一样!孙悟空偷吃的人参果,好像和电视里的长得不一样啊!泰国的香米,细细长长的,怎么和平常吃的大米长得不同呢?即使回到家之后,也可以在电脑上找到这些食物的图片,让孩子认一认,看看还记不记得。
3、火眼金睛
妈妈可以首先在家里设置一些场景,比如把空米桶放在厨房比较显眼的地方,把空的手纸盒放在厕所里等。然后告诉孩子,今天我们要去超市购物,一起看看家里有什么东西需要买。孩子每找到一样东西,妈妈都要认真地记在本子上,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意见得到了采纳。
4、列清单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列清单可以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一个做事有条理的孩子,会有计划地安排作业和其他学习任务,容易养成高效学习的好习惯。让孩子列好清单再去超市购物,能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5、什么时候识字比较好
“什么时候识字比较好”,一直是家有幼儿的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实际上,超市的绝大多数物品都写有名称,字又大又美观,孩子很容易识别。所以,家长们可以经常带孩子到超市玩,寓教于玩,孩子们一定乐此不疲,可以轻松快乐地识字,家长们何乐而不为呢?
6、奖励是家长们常用的一种方式
奖励需要讲究时机和方式,不适当的或频繁的奖励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奖励恰当与否的一个标准是:奖励能否对孩子产生一种持久的助力。文中的妈妈的这种奖励,会促使孩子认真的记住“嚼劲”这两个字。这就是一种正向的奖励。
7、理财观念早培养
可能很多成年人都没有“超预算”这个概念。但一个4岁的小孩就已经内化了这种观念,不得不惊叹,惊叹之余,我们家长们要有计划地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将我们奉行多年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变为犹太人提倡的“理财要从娃娃抓起”。
8、最后,我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和家长分享
家长的不嫌麻烦会加快孩子的成熟。在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干练的妈妈和一个动作利索的小孩,但我们不难想到:在这位妈妈刚开始训练孩子到超市购物时,肯定遇到了很多麻烦。肯定每次买东西的时间都特别长,特别麻烦。但这位妈妈不嫌麻烦,在她的耐心陪伴和指导下,孩子和妈妈购物的速度越来越快,经过了一次次的尝试和训练,才出现了我们刚才看到的令人惊叹的场景。
其实,让孩子做家务也是这个道理,让孩子做家务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一些家长说,老师,你不知道每次让孩子做家务都搞得一团糟。还不如我自己动手快呢,我自己半个小时就搞定了。孩子参与以后,我还得额外花好多时间收拾残局,孩子扫了地,我还得重新扫一遍。孩子拖得地像大花猫,我还得重新拖一遍。
实际上,这样的家长缺少对孩子的耐心陪伴和指导。殊不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会干得很好。放手让孩子做一些事情,既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又能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所以,家长的“不嫌麻烦、耐心等待”的能力对孩子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这种能力可以让孩子变得成熟、优秀!
如何帮助单亲家庭孩子远离心理病
一、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常见问题
1、自闭
家庭的破裂,仿佛是“天降横祸”,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孩子也懂得比较,他们会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感到自己处境已大不如前,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比,自感不加别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且因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这些孩子由于被父母所疏远而产生抑郁,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厌烦的心理表现出神经过敏的症状。他们总怀疑别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家庭的缺损和父母的离异,认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便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
2、自卑
由于一直生活在完整的家庭里,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环境。孩子的心理没有成熟,他无法去体会父母们的生活,无法理解父母们的苦衷,幼小的心灵脆弱、敏感,没有自我调适的能力,一旦受到冲击,就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特别是看到同伴们与父母亲亲热热、幸福美满地玩耍、嬉戏的时候,孩子最容易想到自己过去的生活。而现在是今非昔比,心中的悲伤、失落使得他们产生忧郁和自卑的心理,孩子们找不到自己的快乐,看不到自己的快乐在那里,于是拒绝快乐,沉浸在忧虑、悲伤中。
同时孩子这时最敏感,面对同伴们和社会的关怀,他们会过于在意,甚至发生误解,长而久之,他们将从人群之中脱离出来,进入自我封闭和孤独的空间,从而导致性格交流的极大障碍,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3、自责
自责表现为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从而自我责备、自我鄙视、自我轻蔑,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单亲家庭的子女有较为强烈的自卑感,他们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悲观失望。
由于对自己的评价偏低,因此他们把工作和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产生不安、内疚、失望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导致自己的整个心理失去平衡。
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许多单亲家庭子女受到批评后,总认为是自己不好,在别人笑自己的时候,总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4、焦虑
对人焦虑是调查与他人接触时,对困难和失败的预感程度的指标。单亲家庭子女在他们父母亲离婚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攻击,学习到的是讨价还价、相互敌视,因此,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他们的监护人由于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绪失调,极易把这种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生活在提心吊胆中,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家庭破碎后的家庭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
所以,他们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结交伙伴时总怕别人说自己的坏话,被人说了什么总是不开心,在对人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的特点。
5、抑郁
因为父母的分裂,必然带来家庭的.硝烟或冷战,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空间,时时为父母的关系而担忧,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气、泄愤的出气筒,孩子成天处在恐惧和担忧中,没有安全感,时刻担心、害怕家庭战争的爆发,会使自己体无完肤。这样长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对同伴永远保持距离,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敌对情绪很大,单亲家庭的子女常常感到压抑、郁闷、烦躁,心理困扰无处排解。
由于压抑太久,一旦爆发出来,能量也就越大,极易产生极端行为。这种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则表现为攻击行为。
6、 妒忌
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能获得的享受,一般来说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而这些正足每个孩子所渴望的。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得到,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从最初的羡慕演变成妒忌、僧恨。在心理上他们会表现出对父母一方特别依恋希望能从父母一方获得双倍的回报,在物质享受上,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距,认为别人能得到的,自己也应该能够拥有,就容易导致偷窃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7、逆反
由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然而他们也渴望车严,渴望被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有时甚至喜欢“顶牛角,对着干”,以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
单亲家庭的孩子通常会出现上述7大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家长们需要做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二、帮助单亲家庭孩子远离心理疾病的方法
1、在单亲家庭中,也有特别关心子女健康成长的家长,他们对子女爱而不溺,严而有度,教育有方,培养出许多优秀、健康的孩子。可见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单亲家庭的家长,首先要特别注意为孩子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这就要求单亲家庭的家长要学会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使孩子在急风暴雨中也能健康成长。
2、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作为单亲家庭的父亲或者母亲,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良的习性,如说谎、失信及不负责任等。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经常带孩子去听听音乐会,看看书画展,和孩子一起做做有趣的游戏等,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孩子尽快地从失去父爱或母爱的痛苦中走出来,逐渐养成开朗、自信的性格。
3、多为孩子创设人际交往的环境。家长应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孩子开朗、乐观的性格。
4、注意性别角色教育。在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所以,单亲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适宜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其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帮助单亲孩子远离心理疾病,才可以保证心理健康,同时也提醒每一对夫妻,在离婚之前需要全面的考虑清楚清楚,一切请以孩子为重,不要轻言的说离婚,因为在离婚这件事情上,受伤的永远是孩子。
Ⅹ 离异家庭孩子心理如何疏导
关于,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心理疏导,具体孩子应具体对待,疏导的方法不可一概而论。第一、千万不可回避事实真相,含糊其词的隐瞒孩子,要很真实的直接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
第二、一定要让孩子明白,父母之间,大人的事情与他这个小孩子无关,无论什么时候爸爸妈妈对她的态度,都会像从前一样,都不会影响到他的生活。
第三、要和孩子讲明白,父母离婚只不过是爸爸和妈妈,由于什么原因不能够在一起住了,只是分开住而已,而不是发生了多么大的事情。(强调分开住,而不是永远不在一起了)
小孩很单纯,他们的单纯和善良,是能够理解父母之间的难处的,现在的小孩子都和小人精似的。很快就能够理解和适应家长处理的结果。
豚海心理咨询是一家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服务机构,主要从事个体心理咨询、婚恋情感咨询、家庭教育咨询、青少年心理咨询、各类神经官能症咨询等服务。
我是看到广告到店后可以领取免费心理测评,怀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体验一下,没想到老师和蔼可亲、也非常专业,首先了解了我个人情况,还签了保密协定,这个非常赞,确实效果不错,老师引导我去探寻内心真实的想法去认清自己,然后给予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