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儿童发展心理学包含哪些内容
扩展阅读
哪些歌词很特别 2024-09-23 12:05:22
什么是绝对教育公平 2024-09-23 11:50:42

儿童发展心理学包含哪些内容

发布时间: 2022-09-20 10:43:03

① 6~12岁儿童心理发展

6~12岁儿童心理发展

6~12岁儿童心理发展。孩子对于家长而言是最为宝贵的,6~12岁的孩子已经算是个小大人了,这时候孩子的心理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下面一起来看看6~12岁儿童心理发展。

6~12岁儿童心理发展1

6--12岁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处于由不随意性向随意性过渡的时期。感知常常较笼统,把相似的事物相互混淆,记忆材料不注重理解,以机械识记为主;思维活动展开时往往凭借形象的教具,生动的描述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情感活动丰富,但易冲动,易转化,稳定性较差;做事情常常虎头蛇尾,难以坚持到底,意志发展水平较低;个性中的兴趣、能力、性格等在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正在形成。

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需求有以下几点

1、被爱、被关怀的需求

要让孩子感觉到你非常爱他。爸妈一定要把爱“表达”出来,让孩子能真正体验到、感受到。

2、归属感的需求

这一阶段的儿童喜欢有同伴、有爸妈、有家庭,以自己身为其中一员而感到幸福。当儿童受到冷落时,可能会很敏感地认为大家都不喜欢他,久而久之,他就会对家庭和集体产生排斥心理,身心成长也会受到影响。

3、自尊心的需求

自尊与自信的建立,对儿童心理发育及未来的发展尤为关键。应该让孩子感到自己的价值所在,相信自己的能力,这是儿童学会生活继而迈向社会的动力源泉。

这个阶段家长们要怎样做好家庭教育呢?

1、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

一个各方面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在家庭里、学校中、社会上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过失。当这些问题摆在爸爸妈妈面前时,家长首先要对孩子的过失充分了解、分析原因、与孩子沟通,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造成的自然结果。从而使孩子认识到这些行为的不对之处。其次爸爸妈妈要取得一致互相配合。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认识到错误,起到教育的效果。

2、培养孩子的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

6到12岁是习惯逐渐形成的时期,是习惯培养的黄金阶段。习惯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一旦形成就会对人产生较为持久的影响。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需要培养的习惯有:主动学习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阅读的习惯,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时间管理的习惯,情绪管理的习惯……养成各种习惯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专注力,以及坚毅力等。

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家长在孩子习惯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对孩子的学习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帮助孩子规范习惯,并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强制性或鼓励的方式,起到激励的效果。

3、正确对待孩子的劳动:

随着独生子女的出现,随着家庭生活条件的提升,许多大人宁肯自己吃尽千辛万苦,也要保证让儿童过得舒服、安乐。这会造成孩子脑子里只知道一切都会有人替他们安排得很好,不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困难,需要通过自已付出意志代价去克服,不知道在享受之外还要去尽义务,自我服务和自主独立能力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劳动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具有很大意义。 合理必需的劳动不仅有利于大脑功能的调节,而且有利于人格的培养。在劳动中能培养互相帮助、支持、尊重劳动者、同志情谊精神等。劳动中培养起来的意志品质是能迁移到学习活动中去的,这一点不仅是儿童自身理想性格的一部分,而且是一个稳定和睦家庭结构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从小就让儿童处于受教育的地位,让他逐步学会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在劳动过程中体验各种复杂的感情(遇到挫折时烦恼。欣赏成果时愉快),学会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体贴同情、尊老爱幼)。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了解孩子,掌握事实,通过分析问题,讲明道理,使孩子的每次过失都得到最恰当、最公正的处理。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劳动,在劳动过程中激发情感,培养习惯。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

6~12岁儿童心理发展2

儿童心理发展学内容有哪些

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概述,主要涉及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原则和方法等。

2、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主要小学儿童身体发展的'一般特点,小学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学习心理,主要涉及学习的涵义,在此基础上了解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和类型。进一步介绍主要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和基本观点等。

4、知识的获得与应用,主要涉及知识概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迁移与应用等。

5、问题解决与创造,主要涉及问题解决的基本涵义、过程以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等。

6、技能的形成,主要涉及技能概述、动作技能的形成、智力技能的形成等。

7、品德的形成和培养,主要涉及品德及其心理结构、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

8、学习策略,主要涉及学习策略概述、常用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的掌握等。

9、学习的动力机制,主要涉及学习动机概述、情绪与学习等。

儿童发展心理学关于人成长阶段的划分

教育界对人格发展阶段做出了详细的划分:

婴儿前期(0~2岁):这一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婴儿后期(2~4岁):这一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幼儿期(4~7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

童年期(7~1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

青少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的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6~12岁儿童心理发展3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概念

年龄特征是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的典型的特征,通常所说的儿童年龄特征,包括儿童生理的年龄特征和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所谓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1、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以年龄为标志。因为年龄是儿童生活时间的标志。儿童的生理发展和儿童的经验积累,都与生活时间相联系。儿童心理的发展和这两个方面也不可分。一方面,儿童生理年龄特征是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形成的自然前提。一般说来,儿童年龄较小,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性相对较大。反之,儿童年龄较大,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性相对较小。因此,儿童生理年龄特征对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将两者混同起来。

另一方面,儿童心理是在成人的教育影响下,在儿童自己的活动中,通过掌握社会知识经验、技能技巧来发展的。正是在一定的时间进程中,儿童和周围人进行交往,积累各种经验,形成了心理发展的新特征,从而保证从一个发展阶段向另一个发展阶段过渡。

因此,年龄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它对心理发展起着有规律性的制约作用。

但是,年龄本身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不能把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儿童的实际年龄完全对应起来。大家知道,儿童的心理年龄和实足年龄常常会有所出入。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起来的。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固然受客观的自身发展规律所制约,但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不同,儿童的年龄特征会出现差异。比如,原始社会生产发展水平极低,幼小儿童已经能够和成人一起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因而儿童期很短。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儿童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和准备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儿童期逐渐延长,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可见,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并不是随年龄增长而自发地出现的。

在年龄特征问题上,要正确处理一般性与个别性,典型性与多样性,本质与非本质特征的辩证关系。不能用一般性否定个别性,用典型性否定多样性,用本质特征否定非本质特征更不能反过来,用个别性否定一般性,用多样性否定典型性,用非本质特征来否定本质特征。大家知道,智力测验或行为量表,往往以 “常模”代表某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水平,事实上,“常模”有助于说明群体的行为,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大体速度和特征,但不完全适用于每一个个体。

(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幼儿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是由幼儿所处的环境和教育决定的,一般说来,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幼儿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等,大都是稳定的、共同的。

但是,由于每个幼儿所处的环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或是社会环境与教育在幼儿身上起作用的情况不尽相同,因而在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差距,这就是所谓的可变性。

幼儿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的,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随着各种条件的不同,幼儿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或程度上,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即某些特征的可能提前或推后,但这些变化是有限制的。

② 学前儿童心理学,主要研究什么内容

学龄前儿童在出生时并没有各种各样的人类心理过程。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和发展方向,这些规律和发展方向是有客观规律的,不是人的意志所转移的。探索学前儿童各种心理过程的发生规律和发展趋势是学前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说到心理学,许多人会认为它神秘而难以理解。事实上,心理现象不仅是人类最常见、最熟悉的现象,也是宇宙中最复杂、最深刻的现象。学龄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学龄前儿童注意力的发展,学龄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学龄前儿童表征的发展,学龄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学龄前儿童思维的发展,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学前儿童意志和行动的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学前儿童性格和能力的发展。

③ 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孩子要健康成长,除了身体,还有心理,以下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篇1

一、填空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2、心理过程分为三个具体过程,它们是(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设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4、(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上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5、人脑由(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构成,其中,高级神经中枢指(大脑)。

6、(脑)和(脊髓)构成中枢神经系统。

7、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认为,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反射)。

8、英国哲学家(洛克)摒弃了传统的性恶论和性善论,指出儿童天生既不是善良的,也不是罪恶的。

9、(卢梭)指出。儿童教育要顺应自然,不能催熟,不应体罚,教育要注意个别差异,不要造就“稚气的博士和衰老的儿童”。

10、1882年,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12、任何研究都有一个时间上的取向。据此,我们把研究分为(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大类。

13、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可以具体体现为三种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

14、理论研究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元分析研究),第二层次是(发展理论)的研究。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2、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者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

3、情感过程:情感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映。

4、意志过程: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5、个性心理:一个人的心理过程的发展成熟水平,与其遗传素质、社会关系、所受教育和个人经验相结合,最终整个成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这种总的精神面貌,成为个性。

6、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成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测,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并加以比较。

7、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指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测(即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

三、简答题

1、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各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1)纵向研究的优点:可以使研究者随着时间的进程,直接地测量个体变化的速率,取得发展的第一手资料。缺点:耗时费力;对象有时缺乏典型性,且难以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2)横断研究的优点:较短时间得到大量数据,比较节省时间和精力。缺点:时间较短,难以寻找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也难以分析出儿童早期经验对当前反应的影响。如果控制不当,容易形成抽样误差,造成虚假结果。

2、作为一门学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应揭示发展的普遍规律,但又十分重视发展的差异性。为什么?

(1)揭示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发展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基本要求。

(2)重视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也就是承认发展的多元性,承认不同发展条件(包括不同的生理条件)、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文化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合理性。这是学科人文化嗯体现,也是社会认识进步的反映。

3、如何理解个体发展中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1)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是在人的活动中得到统一的。心理发展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先天程序的展开,也不能机械地归结为后天环境的复写。

(2)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就是主体对客体采取的一系列活动。这种活动包括向外和向内两个不同方向。主客体相互作用向外可以把人的认识对象加以组织使这些外部对象与人的认识形成特定的关系,主客体相互作用向内可以将人的动作加以组织,连接成头脑内部连贯的,概括的,简缩的智力活动。

4、如何理解个体心理发展中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1)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并不矛盾,可以把它们看作对立的统一,即发展是一个有阶段的连续过程。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和前提,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完善和提高。在新阶段中,前一阶段并没有消失,而且被整合在其中。新阶段表面上是突发的,但实质上是从先前的阶段中衍生出来的。各个发展阶段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逐级包含。新阶段的发展内涵既是新的构建,有是对原有水平的重新塑造。

(2)心理的发展阶段在内部是连贯的,有联系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既没有绝对起点,又不是间断跳跃的不断建构的发展全过程。

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篇2

1、单项选择题艾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A、爱的品质

B、智慧、贤明品质

C、关心品质

D、诚实品质

2、填空题认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地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地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的观点。

3、填空题一个中班男孩对“夏景”的想象是:“小姐姐坐在河边,天热,她想洗澡,她还想洗脸,因为脸上淌汗。”这是()想象。

4、单项选择题在描述人的聪明程度时,现在通常用的是().

A.智力年龄

B.比率智商

C.离差智商

D.情感智商

5、判断题瓦龙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6、填空题幼儿中期以后,还根据日夜和季节变化来对()定向。

7、判断题&nbs p;阅读是从看到的言语向说出的言语(大声的或无声的)过渡。

8、填空题1岁半的儿童只能集中注意:()

9、填空题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的支配。这是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10、单项选择题心理学家塞尔曼把儿童友谊发展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其中亲密共享阶段是()

A、4-9岁

B、6-12岁

C、9-15岁

D、10-15岁

11、单项选择题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达尔文

B、普莱尔

C、皮亚杰

D、霍尔

12、判断题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有力地说明了生理成熟对学习技能的作用.

13、问答题

2岁的红红很懂事,也很机灵。可是每次不管她多高兴只要砍刀妈妈抱别的小朋友就一个劲地哭闹。红红妈妈感到非常苦恼。

1、请分析红红的心理。(12分)

2、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8分)

14、填空题某幼儿看见人生病要打针吃药,当他看到小树长虫时,就从地上捡起一根小棍给树打针。这说明幼儿思维的()。

15、填空题孩子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春天来了,那么冬天躲到哪里去了?月亮飞得高还是星星飞得高?这说明了幼儿思维的()。

16、单项选择题以下关于学前儿童方位知觉发展趋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3岁儿童仅能辨认上下方位

B.3岁儿童开始辨认前后方位

C.4岁儿童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进行辨认左右方位

D.5岁儿童能达到完全正确地辨认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水平

17、单项选择题训练小学儿童的运算速度,可以促进思维的()

A、敏捷性

B、灵活性

C、深刻性

D、独创性

18、问答题什么是保安负荷?

19、单项选择题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1岁半、2岁是()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0、单项选择题儿童选择同性别伙伴的倾向日益明显的时期约在()

A.2岁以后

B.3岁以后

C.4岁以后

D.5岁以后

21、判断题方位知觉是对物体所处方向的知觉,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的知觉。研究表明,3岁儿童已能辨认前后方位。

22、填空题()个以后,快乐的情绪又分化为高兴和喜爱。

23、单项选择题自尊感是自我一是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情感成分,儿童产生自尊感的萌芽是在()

A、2岁左右

B、3岁左右

C、4岁左右

D、5岁左右

24、单项选择题儿童熟练掌握口头言语的关键时期是()

A、婴儿期

B、幼儿期

C、3岁

D、6岁

25、判断题皮亚杰认为,1岁半、2岁——6、7岁是具体运算阶段。

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

26、问答题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

27、单项选择题皮亚杰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划分四个阶段,其中7~12岁为:()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8、填空题儿童沟通技能的发展非常迅速,到(),已达到惊人的成熟水平.

29、单项选择题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中具有相当显着地位的是()

A、道德感的发展

B、道德言行的一致性

C、道德动机的发展

;

④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有哪些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如下: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理论研究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元分析研究),第二层次是(发展理论)的研究。

3、作为一门学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应揭示发展的普遍规律,但又十分重视发展的差异性。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⑤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智力的大门需要通过钥匙来开启,对于成长问题更有利于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现在的努力会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下面跟大家分享的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1

发展的基本问题,是所有的发展心理学家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反映了他们对儿童心理现象的理解、解释和预测的不同。

这些基本理论问题主要有三个:

(1)遗传和环境哪一个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更大。

(2)儿童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3)发展是连续的还是阶段性的。

(5)儿童发展心理学包含哪些内容扩展阅读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的方法。例如:教师在幼儿进行体育游戏中观察幼儿是否有把游戏材料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2、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改变和控制幼儿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其心理活动有规律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

3、调查访问法是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

4、谈话法是通过和幼儿交谈,以研究他们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方法。谈话的形式可以是自由的,但内容要围绕研究者的目的展开。谈话者应有充足的理论准备、明确的目的以及熟练的谈话技巧。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2

儿童早期发展的五大要素是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适应能力和社会行为。

其中大运动能区指身体的姿势、头的平衡,以及坐、爬、立、走、跑、跳的能力;

精细动作能区指使用手指的能力;

语言能区指理解语言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适应能力能区指儿童对其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需要作出反应和适应的能力;

社会行为能区指对周围人们的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通过观察对儿童早期发展的规律,制定适用于大部分儿童的早期发展标准,建立相关的评估与干预的工具,可以有效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通过评估能定期对儿童进行生长监测和发育筛查(发育筛查主要是分析儿童各方面能力,采用一整套标准化工具并进行简单操作以帮助基层的儿童保健医生识别发育障碍问题或发育延迟问题),可以及早发现可疑发育偏异并采取干预措施,进而达到更有效地促进其健康发展的目的。

同时,评估与干预的过程能为儿童创造有利的'成长环境、促进亲子关系并提高儿童认知与社会情感发展的水平。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3

儿童早期发展的主要内容

1、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等体格测量和评价。

2、儿童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问题咨询。

3、儿童的营养和睡眠情况的检测。

4、儿童发育行为能力的评价。

5、儿童气质和生活量表的检测。

6、儿童智力发育的检测。

儿童早期发展的主要内容

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简称IECD),是指针对0-3岁婴幼儿身心生长发育快速的特点开展科学的综合性干预。

早期综合发展不但能培养儿童健康良好的心理性格,还能预防脑瘫、运动异常、行为异常和智力运动发育落后等问题。

通常不同地区间设立的项目有所差异,但大多是由生长发育监测与指导、儿童营养及喂养指导、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测评与指导、高危儿及生长发育儿童管理、儿童口腔保健、眼及视力保健、心理保健、家庭养育咨询指导儿童体能、智能、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培训、亲子活动等项目构成。

具体地点可以问问当地的妇幼保健院或者儿科医院,通常是在医院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中心参加相关服务。

⑥ 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前阶段是人生的早期阶段。每个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表现是不同的,其心理发展有或早或晚之别。我们一起看看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

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概述,主要涉及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原则和方法等。

2、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主要小学儿童身体发展的一般特点,小学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特别强调小学儿童的个体差异如认知差异、人格差异和性别差异等。

3、学习心理,主要涉及学习的涵义,在此基础上了解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和类型。进一步介绍主要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和基本观点等。

4、知识的获得与应用,主要涉及知识概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迁移与应用等。

5、问题解决与创造,主要涉及问题解决的基本涵义、过程以及影响儿童发展心理学图问题解决的因素等。

6、技能的形成,主要涉及技能概述、动作技能的形成、智力技能的形成等。

7、品德的形成和培养,主要涉及品德及其心理结构、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

8、学习策略,主要涉及学习策略概述、常用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的掌握等。

9、学习的动力机制,主要涉及学习动机概述、情绪与学习等。

10、教学设计的心理学问题,主要涉及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类型、课堂教学评价等。

11、课堂学习管理,主要涉及课堂学习管理概述、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维持课堂学习纪律等。

12、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涉及课堂学习管理的涵义、目标,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及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等。

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关于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独具特色,这些方法是:

1、观察法

瓦龙认为,儿童心理学从一开始就采用了观察法,并且正是依靠这个方法才取得成就的。观察法是反映客观的方法,但是也极易混入主观因素。为了全面而确切描写,观察时就要有所选择,同时也要使用“参考体系”,即那些能加以说明并和原有的知识经验体系相配合的现象。另外,他还要求观察者掌握一个重要的原则:方法要结合观点。只有正确的观点,才能保证正确的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2、实验法

瓦龙认为,对3岁前的儿童不能使用实验法,因为实验法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观察法。为了便于观察而改变儿童生活的自然条件,会使儿童的心理发生不自然的变化,这样做毫无疑问是得不出正确的结果的。他认为在有的实验中,可以不改变对象而只改变观察的工具,这就是把观察法和自然法结合起来,即自然实验法。

3、临床法

瓦龙指出,临床法在处理病态心理的儿童时,可以根据结果来倒推原因;研究病态儿童的某种典型行为。就可能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或机能的发展速度。临床法有助于诊断发展不正常的儿童,预料他们能够适应哪些生活,并且在对正常发展的儿童的生活及教育指导上,具有重要意义。

4、测验的统计法

瓦龙认为数量上的`统计虽然有局限性,但可以运用。在统计任何一个心理特征的数量时,不要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必须仔细观察。如果是进行智力测验,测验的目的是为了要把儿童智力发展的最高水平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利用统计法来补救测验法的不足,进行一些核对和校正。在瓦龙看来,测验和统计法对分析个别心理特征或许可以作出某些贡献,但对于综合地表现一个人的心理整体,则是无能为力的。 应当指出,瓦龙的研究方法,其特色不在于方法本身,而在于统帅其方法的观点,即在运用研究方法时,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现实的不断形成的及其变化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客观现实的本质。因此,瓦龙坚决反对在研究儿童时与其周围环境相脱离,也反对A·比纳制定“发展的阶梯”,只从智力和单纯数量方面去研究儿童的做法。

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

儿童心理学研究单位发现记忆力好的孩子更容易撒谎

无论是父母或研究企业,针对儿童的全球,实际上还是有很多不明或模糊不清的室内空间,尤其是童年生活中所遭受的难题到底会对将来成年人后造成哪些危害,更好像谜中谜,但是试验结果发觉,孩子的撒谎或压力很大,确实是预兆一些长远的危害。

就以撒谎而言,儿童社会心理学研究企业就发觉,记忆能力好的孩子更非常容易撒谎。

这一研究是由北加利福尼亚州高校、伯明翰高校和斯特灵大学相互协作,以美国的一一四名小一学员为试验目标,让这群六至七岁的孩子,还有机会游戏中时偷窥回答,但孩子们先被告之不能看回答。但通过掩藏摄像机,研究工作人员可以了解这些儿童在回应一个假定难题时偷窥了回答。

结果,只有1/4的儿童舞弊偷窥了回答,自然之中许多人讲过谎。研究工作人员发觉,这些撒谎的儿童在语言记忆测试中,也就是能记是多少词汇的检测,都主要表现更强。可是她们在记忆力图型中则没有显示信息特出之处。

研究工作人员说,这代表这种儿童即便在说不真正的物品时,她们梳理不一样信息内容的工作能力更强。这是由于撒谎务必应用大量英语的语法和自然环境信息,相对性图象的记忆力对撒谎并不那么关键。

伯明翰高校的发展心理学者埃利娜博士研究生说,父母一般不因孩子撒谎引以为豪,但往益处想,最少她们的孩子有更强的记忆力方法。

自然一些谎话是在承担压力才被说出入口。有另一组研究工作人员就警示,幼年时期的压力和悲剧,会造成长期性不健康尽早死。近年来更有一系列研究显示信息,因贫苦和遭到凌虐引起的幼年时期压力,会引起心脏疾病、发炎和加快体细胞脆化。

领导干部此项研究的马修斯专家教授表达,此前的别的研究显示信息,填满压力的儿时与成年人后的心脑血管疾病相关连,此项研究结果适用上述情况依据。

⑦ 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儿童心理的发展包括许多方面,现在以思维和个性发展上的两个关键年龄为例,做一些说明。

(一)看思维 人不是—出生就有思维能力的,恰恰相反,思维能力有一个漫长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人的低级思维能力,叫做感知动作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是2—3岁。这是一种以孩子的动作和孩子感知的动作对象为支柱的思维,它的特点是,儿童只有在摆弄物品的动作过程中,才有思维活动;当物品被拿走了,或者玩弄物品的动作停止了,他的思维活动也随着停止。可见,这种思维的局限性很大。但它是以后发展较高级的具体形象思维的基础。一岁前儿童,缺乏必要的动作的基础,还不能系统池玩耍或操纵物品,因此,即使有感知的物品,并能简单地玩耍它,也还难于形成典型意义上的感知动作思维。从一岁左右开始,儿童动作的发展,为发展这种思维准备了重要条件(当然不是唯一的条件)。这时家长应该为儿童提出大量不同颜色、形状、大小、音响和不同活动性、不同结构的玩具或可玩的物品,应该为儿童的活动创造最有利的条件,鼓励他多多地摆弄物品,这样将会大大促进感知动作思维的发展,同时还可能为具体形象思维的早日出现准备条件。相反,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就可能使这种思维发展迟缓,水平不高,以致推迟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出现。

(二)看个性 幼儿个性发展上,有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3岁左右儿童,要求独立活动的倾向十分强烈,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干。这是个性自我意识萌芽的关键年龄。儿童所以在这个年龄出现强烈的独立性倾向,是因为发展上的以下几个原因:1、动作的发展,使他具有初步独立活动的基础,为独立活动所必需的站、蹲、坐、爬、走、助、跳、扔、推、拉、举,以及双手协调操纵物体的各种基本动作技能都有了.因而有可能不依赖成人完成某些活动;2、言语的发展。使他在活动中可以独立地与别人交谈;3、意识到自己的独立存在.并能用“我”代表自已;4、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并在活动中有所体验;5、具有了一定的完成简单活动的知识经验。在这些方面,3岁儿童的发展水乎,比1—2岁儿童高很多。这个时期,家长的任务是通过支持、帮助孩子独立活动,强化他对自己的认识。任何成功的独立活动(那怕是在家长或其他成人的某些帮助下成功的),都会使儿童增强信心,感到自己存在的社会价值,并激起他独立完成其它新活动的欲望。家长应该注意,尽量不让孩子的独立活动失败,因为失败的次数多了,会损伤孩子独立活动的积极性,并使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怯懦的心理。孩子这个时期独立活动的成效可能不理想,但不要因此而拒绝他们独立活动的要求,而采取家长包办的方法。因为错过了关键年龄,孩于的独立性倾向受到挫折,4一5岁以后,反而不想自己做事了,结果变得越大越懒。做事缺乏自信心,依赖心理强,这些都不利于儿童积极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⑧ 幼儿心理学基本知识有哪些

幼儿心理学基本知识如下:

1、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2、观察力 :一个人的观察受到系统的训练和培养,就逐渐形成经常的、稳定的能力。

3、记忆恢复:指识记某种材料后经过若干时间(一般为数天)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 即时测得的保持量。

4、幼儿的自言自语出现在4岁左右。

5、儿童观察的发展,是从笼统模糊的知觉向比较精确的知觉发展。

⑨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什么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历程。

儿童心理学顾名思义,它研究的是儿童期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这个时期的心理年龄特征。

但有一点和我们平时理解不大一样,儿童期是指从出生到青年前期,即从出生到17、18岁左右。当然它还可以细分为更小的阶段,比如常用的婴幼儿期(出生到2岁)、儿童早期(2岁到6岁)、儿童中期(6岁到11岁)和青少年期(11岁到20岁)。



(9)儿童发展心理学包含哪些内容扩展阅读:

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的态度应是实事求是的,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中,要按照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加以揭示,不能凭主观臆想作结论,这样才能揭示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规律和机制。

2、系统性原则是指用系统的观点来考察心理现象。人的心理规律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是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心理现象时要考虑的是整体性,注重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教育心理研究的过程中,从选题到具体的研究过程,要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这样可以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提高研究的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