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儿童的日常行为互动有哪些
扩展阅读
塔兹米哪个动漫的 2024-11-17 15:50:36

儿童的日常行为互动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9-06 09:35:44

❶ 幼儿交朋友的方法有哪些

幼儿交朋友的方法有哪些

幼儿交朋友的方法有哪些,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有朋友,孩子也一样。当孩子看到小朋友们在玩时,却不懂得怎么加入,那就需要我们大人来引导她,下面一起来看看幼儿交朋友的方法有哪些吧。

幼儿交朋友的方法有哪些1

一、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幼儿的正常交往。

幼儿的交往能力只有在良好的环境和更多的交往实践中得到锻炼。如:刚入幼儿园的宝贝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往往会产生恐惧、不安、焦虑的心理,表现为孤僻、胆小、不合群。

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为宝贝提供交往的环境和机会,以消除宝贝的不安心理,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这时老师可以请大年龄班的幼儿到班里为小朋友表演节目、讲故事、交朋友,跟他们做游戏,在和哥哥姐姐交往中,慢慢使幼儿解除孤独、害怕的情绪,使他们感受到友爱、欢乐,同时,学会交往。

这样,会使大年龄班的幼儿懂得了交往中必须有责任心、互助心。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应给宝贝充分的游戏活动的时间,因为游戏和活动是幼儿进行交往、学习交往技能的最好机会。

特别是角色游戏,幼儿在交往中必须敢讲话、爱讲话,消除羞涩、胆小的心理,克服任性、霸道的个性。如:通过角色游戏可以使幼儿学会不同的交往方式,教师在幼儿游戏时应有意识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各种关系,培养幼儿群体意识与合作精神。

二、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言语交往水平

1、语言交往行为取决于语言交往能力的高低。

幼儿语言交往行为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高低。言语交往能力不仅与交往双方对同一语言符号系统的掌握程度有关,而且还涉及到语言交往的内外环境中的诸多因素。

2、重视培养幼儿对交往内容做组织能力。

言语交往还受双方性别、兴趣、相互关系、交往动机、愿望等因素影响,由于幼儿的自我中心语言较多,社会性语言发展较弱,并且极容易随客观环境的改变而转变话题。

所以我们重视培养幼儿对同一话题的坚持能力和对有关交往内容做组织能力。同时,丰富幼儿的各方面知识、经验使他们用更多的语言交流更多的信息。

如:经常向幼儿提出更多的问题,启发幼儿的思考,较快反映等。教师努力给幼儿提供与不同的人的机会,使幼儿能根据交往时间、地点、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容易在交往双方产生共鸣的语言形式,让幼儿在交往中尝试成功与失败,从而能学到有关的技能。

三、教给幼儿社会交往的技能,增强幼儿交往的自信

幼儿需要交往,哪怕是一个内向、孤独的宝贝也需要交往,愿意交往,然而仅仅拥有一个美好的交往愿望也不一定能使交往成功。这就涉及到有关交往技能的问题,如小班幼儿的思想单纯,在进行主动交往时没有交往策略,因此,常常使交往受挫。

这样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情境或在某种行为刚刚发生时,就可组织幼儿讨论,学习一些简单的交往技能。 幼儿只有具备很强的自信心,才能很好地同他人进行交往。如何才能使幼儿具有社会交往的自信心,是成人必须教给幼儿的社会交往的技能。

幼儿的社会交往,包括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和幼儿与成年人的交往,幼儿与成人的交往比较容易,成人主要要教给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技能。首先,要教给幼儿友好地与同伴交谈,交谈的语调要柔和,能耐心倾听别人的谈话;其次,要让幼儿更多的注意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不是总看到别人的缺点,拿别人的缺点来取笑别人;再次,要理解同伴的兴趣和爱好,既能服从别人的兴趣但又不盲目地听从别人。

例如: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教师可以教幼儿一起商量做什么游戏,如何玩,在游戏中既能积极地提出建议,又能尊重别人的意见,不强迫别人接受或服从自己的意见;最后要教给幼儿和同伴共同分享玩具,有好的玩具大家一起玩,能平等地与他人交往,愉快地与同伴合作等。

四、扩大幼儿社会交往的范围,进一步增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应该不断扩大幼儿社会交往的范围,打破班级和幼儿园的界限。幼儿园可以开展大小的联谊活动,还可以带幼儿走出幼儿园,让幼儿同社会各个层面的人们进行交往。如组织幼儿去春游,让幼儿同农民伯伯进行交往;组织幼儿参观商店、菜市场等,锻炼幼儿实际交往的能力。

五、密切联系家长,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共同担负起提高幼儿交往能力的责任

幼儿除了在幼儿园活动外,还有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且与父母最亲近。我们努力与家长达成共识,在家也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培养幼儿敢说话,爱说话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幼儿树立信心,敢于交往。同时,适当地把宝贝带入自己的社交圈。

家里有客,让宝贝参与接待,在交往中学习交往。另外,组织家庭游戏小组,也不失为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一条好途径。

家庭游戏小组的成员经常自发地、不定期地开展郊游、娱乐等活动。平时,则鼓励宝贝运用电话与同伴交往。使幼儿从自己的小家庭走向一个全新的大家庭。

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只有成人利用各种不同的手段,坚持不懈地对幼儿进行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才会不断的增强。

幼儿交朋友的方法有哪些2

1、 鼓励孩子学会勇敢

性格内向的小朋友,到陌生环境会比较慢热,想要孩子快速融入到环境中,老师和家长应该多引导这类小朋友勇敢的跟小朋友打招呼,心里紧张的时候可以多多微笑,这样让人看起来会更友好,也会提高自己的信心。

想和朋友们玩的时候,我们要先有礼貌的说“我可以一起玩吗?”“我们一起玩好吗?”“我想加入你们,好吗?”

2、鼓励孩子学会谦让

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较霸道,爱抢小朋友的玩具,老师和家长要多引导这类的小朋友学会谦让和分享,让他明白只有学会谦让懂得团结,小朋友们才愿意和他一起玩游戏。

3、鼓励孩子学会沟通

小朋友之间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摩擦,当孩子们发生矛盾时,老师和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用语言跟小朋友去沟通,自己独立去解决问题,增进朋友之间的友谊。如果惹朋友生气了,道歉了还可以继续做朋友“对不起,我不应该这样说你!” “笑话你了,对不起,以后再也不会那样了……”“请原谅我,我们以后还是朋友好吗?”“对不起,请接受我的道歉吧!”

4、鼓励孩子分辨是非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在交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师和家长应该在平常的教育中树立良好的交友观,什么样的朋友我们可以多交,什么样的朋友我们不能交。

5、鼓励孩子学会坚强

很多独生子女家庭,因为从小娇生惯养,尤其是女孩子可能更能娇气一些,这时候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要坚强,有时候孩子之间的摩擦和碰撞,要告诉孩子大家都不是故意的,虽然会疼但要坚强等话语,相信在我们的鼓励下孩子们会更快的成长起来。

6、 鼓励孩子做自己很重要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总有着古灵精怪的想法,在他们缺少友谊的情况下,成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引导他们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假装做出自己很喜欢的样子,只为取得别人的好感,要明白花香自有蝴蝶来的道理。

我们要告诉孩子:“在交朋友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你自己主动用行动来说明你想要交他做朋友,而不是等待他人向你靠近。”教会孩子在面对任何人时都要真诚待人,尽自己的能力适当地帮助他人。要有一双慧眼,看得懂什么样的人是值得深交的。同时一定要记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幼儿交朋友的方法有哪些3

一项幼儿行为研究

这个研究分三个阶段,研究者是华盛顿儿童心理学家K、艾琳、艾伦,研究对象是一个拒绝与他人玩耍的小女孩。由于状况持续时间很长,从而引起了家长老师们的注意。

在第一阶段,正强化。当孩子黏老师或拒绝与人玩耍时,老师采取不关注的态度。当孩子偶尔出现与他人接触,例如有传递玩具、简短交流等行为时,老师大力赞扬。不仅直接表扬孩子,还在课堂上表扬。在这种正强化下,孩子与人玩耍接触的频率增加。

在第二阶段,撤销正强化。为了查看正强化的效果,在这阶段,老师们在研究者的指引下,当孩子与人玩耍接触时没有特别给予赞扬。这阶段,孩子出现明显的与其他小朋友接触减少的情况,证实第一阶段的正强化是有效的。

在第三阶段,继续正强化。在这阶段,老师们继续称赞鼓励孩子与人接触玩耍的行为,孩子与人接触的频率再次持续上升……最终,孩子与小朋友接触玩耍的行为变得日常,改掉了不与其他小朋友互动的行为。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也出现在幼儿园拒绝与人玩耍的行为,可与老师沟通,并通过强化的做法纠正。父母们也可以通过对小孩说:“今天老师告诉妈妈,说你和其他小朋友玩得很高兴……”这种沟通也能起到类似的“强化”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父母们可以做的方法

小朋友之所以不与其他小朋友玩耍,常常是因为陌生,有些小朋友可能因此养成惯性。所以,父母们在面对小朋友这一状况时,可以采取一些做法。

做法一,邀请孩子的小同学到家里做客

家长在送孩子上学或接孩子放学时,或在家长群交流时,可以尝试邀请那些住得比较近的小同学来家里做客。在小朋友更多的接触中,能帮助孩子们摆脱陌生感。当他们与同班的小同学熟悉后,在幼儿园时就更容易与其他孩子互动了。

做法二,取得对方家长同意后,带孩子拜访小同学

如果发现孩子与某个小同学较亲近,在取得对方家长同意后,可带自己小朋友拜访小同学家里。当然,顺便带上小礼物、小玩具或小零食是一种礼貌的做法,能带来更多正面的影响,孩子们或许会因为新鲜感而玩得更欢。

做法三,组织小型的亲子小活动

当家长在与其他家长熟络了之后,可以通过“绘本阅读日”、“玩具一小时”、“半天郊游”、“中秋节小聚”……等形式,组织小型的亲子活动。当然,家长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组织其他主题的亲子小活动。在亲子活动的互动中,小朋友的陌生感慢慢消除,家长们也有了一个交流养育经验的平台,一举两得。

人们常常说,熟悉的过程,就像孩子接触一杯水,一开始不知道冷热,会很忐忑,当他轻轻触摸,感觉水温后,他就懂得是否端起来喝……小朋友的人际接触,也是同样的道理吧。

❷ 幼儿园幼儿日常行为习惯有哪些

一、劳动
(一)自我服务
(1)进餐和喝水
1、饭前不吃零食,可做一些安静、愉快的活动。
2、进餐时,一只手扶碗,一只手拿汤匙(小班)或筷子(中大班),一口一口地吃。
3、进餐时,不说话,不东张西望,不随便走动、嬉戏玩耍,不把饭菜老含在嘴里,要细嚼慢咽。不用手抓饭菜,不依赖别人喂,要把碗里饭菜吃光,不把饭菜掉在桌面上。
4、后要漱口擦嘴,不做剧烈活动,并把碗筷、椅子放在指定地方。大班幼儿还能帮助收拾餐具。
5、养成喝开水的习惯,喝开水时不可一边喝一边玩,喝完之后,应把口杯放回原处。
(2)睡眠
6、进入寝室,就不要说话,更不许高声叫喊,要保持寝室内安静的气氛。如有必要说的话,应轻声向老师或阿姨说。
7、好衣服即上床,上床后盖好被子,闭上眼睛,不做小动作,慢慢入睡。有时睡不着,或是未到起床时间醒过来,也不影响别人。要养成准时作息的好习惯。
8、睡姿最好是将身体稍微向右侧,冬天不蒙被睡觉。
(3)盥洗
9、饭前便后要洗手,手脏了也要洗。洗手时,要把手心、手背、手指缝都洗干净,不能边洗手边玩水,不摆弄肥皂。洗完后,把手上的水珠轻轻用在水槽里,再用毛巾把手擦干。
10、每天早晨起床后、晚上上床前或三餐饭后都要洗手、洗脸时,要用自己的毛巾。先洗眼睛,再擦洗脸庞、鼻子、耳朵和脖子。然后把毛巾洗净拧干,挂回原处。(小班幼儿在成人帮助下进行)
11、不吮手指,不咬指甲。要勤剪指甲。剪完后应洗手。
12、早晚要刷牙,牙刷顺着牙缝上下来回刷。饭后要漱口。漱口水不可吞下,一定要吐出来。
13、在成人的提醒和帮助下,乐意洗头发、洗澡和洗脚。
(4)穿戴
14、衣服讲求整洁,不挑衣服穿,不与小朋友相攀比。
15、小班幼儿在成人帮助下逐步要学会自己穿脱衣服鞋袜,中大班幼儿能独立而有次序地穿脱上衣和裤子。
16、穿上衣时,提起衣领,再找袖筒,左右手先后穿入袖筒,再把衣服拉整齐。扣纽扣时,把衣服下沿对整齐,从底下的纽扣开始,逐粒往上扣,扣完后把上衣下沿拉一拉,并将衣领翻好。
17、穿套头衫时,先认清前后,把头套进去,再将两手分别伸进袖筒,然后把衣服拉整齐,翻好衣领。
18、脱对襟衫时,先解开扣子,再脱袖子衣身,脱套头衫时,两手交叉胸前,拉住衣下沿,自下向上脱去。
19、穿裤子时,先找裤头,认清前后,两只脚分别伸进两个裤筒,再把裤头拉到腰间,若是、用松紧带的裤子,要整理好裤头,若穿扣纽扣的裤子,则应扣好纽扣。
20、脱裤子时,有纽扣或拉链的应先解开,双手抓住裤头往下脱。
21、穿袜子时,两手拿住袜口,特别注意袜跟应向下,然后将脚尖伸进去。两手把袜口拉起来,将袜跟与脚跟对好,整理整齐。
22、脱袜子时,两手拉住袜口往下脱。
23、穿鞋时,小、中班幼儿在成人帮助下,分清左右鞋,然后把脚伸进去。到了大班,成人稍加帮助,幼儿应自己把左右脚穿进对应的鞋中,然后系好鞋带(或扣好扣子),要学会系活结。
24、脱鞋时,先解开扣子或鞋带,然后用一只手搭着鞋跟,把鞋脱下。

❸ 想帮孩子提高社交能力,就要经常和他做哪些亲子游戏

棠棠是个很帅气的小男孩,却总是很难和小伙伴们玩在一起。他自己的玩具和书籍,从来不愿意和大家分享;即使是在公共场合,也总是把所有的玩具都霸占了,不让其他小朋友玩;其他小朋友好不容易用积木搭建起来的城堡,他也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一下子就把城堡破坏掉。

这些行为,总是把其他小朋友弄得很崩溃,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愿意和棠棠玩了,甚至一些熟知棠棠性格的孩子,都排挤棠棠。棠棠妈妈表示,教也教过了,训也训过了,打也打过了,然而棠棠还是一如既往,真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帮助棠棠建立好的人际关系。

如果孩子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甚至无力感受他人的痛苦,经常搞得兄弟姐妹或者小伙伴很崩溃。

如果孩子害羞内向,容易紧张、害怕,并且不知道如何与其他小朋友互动,总是很难融入群体。

无论孩子是自私的,还是害羞内向的,作为父母,难免会担心孩子将来在各种社交场合处于劣势。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能够顾及别人的感受,关爱并体谅他人,拥有高情商,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❹ 适合儿童玩的互动游戏

适合儿童玩的互动游戏

家长在忙工作的时候,难免会照顾不到孩子,不能陪孩子一起玩,那么室内儿童益智游戏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适合儿童玩的互动游戏,欢迎大家参考!

适合儿童玩的互动游戏1

1、纸箱空间

给孩子一个大的空箱,把孩子放进去,给他一些画笔,让它在箱子上面自由地绘画,画笔和空纸箱就可以给孩子一个安静的思考绘画空间。

2、踩高跷

用吃完的铁盒罐头做个简单的高跷,踩在这样的道具上,和踩在地上有什么不同?让孩子们来告诉你吧!踩高跷能锻炼孩子的身体平衡能力。

3、纸箱滑梯

家里有楼梯的可以试下这个玩法,将大的纸箱拆开,让其铺在楼梯上,很像游乐园的滑梯,然后让孩子从高处滑下来,孩子们一定乐此不疲。但是!一定要做好安全考虑,例如楼梯太陡峭的话,就需要在下方铺上足够的软垫来确保安全。

4、穿越障碍

找一个过道,左右两边贴一些纸条作为路障,类似于防盗的红外线的样式设计,孩子们需要身体不接触路障而顺利通过,充满刺激的小游戏,很适合家庭聚会。

5、击球比赛

孩子双手向后支撑身体平躺,用脚去击球,保证球不落地。这个游戏适合多个孩子一起参加,很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

6、套圈游戏

很早以前,就有套圈游戏,套到什么东西该东西就归套圈者,家里可以用一次性纸盘和卫生纸芯来自制游戏道具,乐趣多多。当然也可以在家中竖起一个短杆,让孩子们扔圈套杆。

7、手指创意

实在不知道怎么玩,就玩玩自己的手指吧,这可是发挥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好机会。可以用画笔在手指上绘画,也可以在手指上涂满颜料,然后在图纸上随意涂抹。如果妈妈们有心的话,可以买一些有基础底色的绘画板,让孩子把自己的手模或指头模印在图纸上,然后裱框挂在家里的墙上做装饰。或者可以带孩子仔细观察蔬菜水果,借助于颜料用果蔬作画。

8、找瓶盖

家里不用的小瓶子,小盒子一定很多吧,把它们的瓶盖和瓶身分开,让孩子们自己去进行配对,很培养孩子的细心观察能力。

9、大纸箱游乐场

将家里不用的大纸箱取出来,让小朋友自己来绘制一个游戏场,将小脑袋里想象的情景都实现出来,再把乐高小人或者小玩偶都拿来,在自己创造的游戏场里玩情景游戏,充满乐趣。

10、画图案

打印出来一些具有相同图案的纸(可以是不同的圆,三角形或者任意形状),和孩子一起用不同的图案或者花纹去填充,思考+创造,非常推荐这个有创意的游戏。

11、配对游戏

经典的记忆配对游戏,找一些废旧的颜色鲜艳的盒子。选择大约6个不同的纯色,然后剪出2对颜色、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或圆形。将它们全部倒扣在地板上,让孩子一个个翻开,寻找相同盒子上的图案进行配对,很考验小朋友的记忆力及观察力。

12、家庭小剧场

找一块床单,做成一个简单的小幕布,让孩子们带着他们的小手偶来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吧,要鼓励他们尽情想象来创造吧,其乐融融的家庭亲子时光,多美妙。

13、胶条游戏场

胶条真是个好工具,这样的游戏空间能让孩子们玩很久,玩具并非昂贵就是好的,让孩子自己来创造游戏空间,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温馨提示:可以选择布面胶带,比较容易清理。

14、胶带通路

这个玩法依然与胶条有关,找一个家里的过道,将胶条悬空随意贴成若干轨迹,孩子们将手中的小车或者小人偶扔出,如何能让它们通过障碍而不被粘住,考验小朋友的手眼协调能力。

15、迷宫游戏

还是胶条,聪明的父母在地板上贴出迷宫,设置好出入口,考验孩子们的时候到了。

16、行走轨迹

依然是胶条,父母在地板上贴出任意的几条路线,让孩子们按照轨迹去行走,可以培养他们的平衡能力,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用吸管吹球,让小球按照轨迹行进,也是非常好玩的游戏。

17、踩泡泡膜

找一些塑料泡泡包装膜,剪成一段一段的,用胶条贴在地板上,让孩子去踩,让小脚丫与泡泡膜进行亲密接触。如果室内的温度适宜的话,可以让孩子脱掉袜子去踩踏,很有利于他们的触觉发展哦。

18、推球游戏

在地板上设置一个区域做为目的地,让孩子在一定距离外用小手将小球推动,看看小球能否停留到目的地,可以将目的地分区域设置得分,全家一起来玩,看看最后谁的得分最高。

19、分类游戏

收集家里各种形状的物体,让孩子进行分类,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到形状的知识,这样的认知一定印象深刻。

20、扔骰子

在正方型的纸盒六个面上分别写下六个不同的小活动,可以是身体的动作或者是即兴的小表演,扔到哪面就必须按照提示进行表演,非常适合家庭聚会。

适合儿童玩的互动游戏2

1、一反常态

玩法:上场的队员听主持人的号令,作出与号令相反的动作!

2、夹弹珠

玩法:

由两人上场比拼,同在一个小盆中夹弹珠,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夹的弹珠的数量多,多者获胜!

道具:小塑料盆、弹珠、纸杯、卫生筷

3、快乐指路

道具:眼罩或丝巾

玩法:每组由A、B两个同学组成,用眼罩或丝巾将A的眼睛蒙住,A背B同学,B给A指引方向,两个人合作到达指定的位置

4、拍篮球

玩法:拍篮球个数最多的获胜

道具:篮球

5、踩气球

玩法:在一个5平方米的区域内用脚踩破他人脚上绑的气球,直到游戏时间结束。三个人一组,分别在每个同学的脚上绑3个气球,每个人不能出圈,只能用脚,否则视为违规,取消继续比赛的资格。在比赛时间内踩别人的气球,并躲开别人不让踩破自己脚上的气球,剩下多的2个小朋友获得奖励。

道具:绳子、气球

6、托球跑

玩法:参加者用兵乓球拍将兵乓球托到制定的塑料盒内,在规定的时间托的兵乓球最多的获胜。

道具:兵乓球拍、兵乓球、塑料盒

7、猜字谜

山上还有山。——出

十张口,一颗心。——思

说它小,下边大,说它大,上边小。——尖

一只黑狗,不叫不吼。——默

差一点六斤。——兵

家中添一口。——豪

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省

一人一张口,下面长只手。——拿

四面都是山,山山都相连。——田

种花要除草,一人来一刀。——化

一百减一,猜一个字。——白

一夜又一夜,猜一字。——多

一个人搬两个土,猜一个字。——佳

一个礼拜,猜一个字。——旨

一家十一口,猜一字。——吉

一只牛,猜一个字。——生

一只狗四个口,猜一个字。——器

一边是红,一边是绿,一边怕风,一边怕雨,猜一个字。——秋

8、比划猜

玩法:两个人一组,把物体放到猜物人看不到的盒子里,一个人去摸,然后将摸到的物体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让另一个人猜,然后说出来。摸物体的人只能用肢体语言表达,不能说话否则视为犯规。猜出最多的获胜。

道具:盒子、各种物体

适合儿童玩的互动游戏3

沉睡的守门人

游戏目的:培养小朋友对小动物的爱心,并养成轻举轻放、减少噪声的良好习惯。

游戏过程:

主持人蒙上眼睛,坐在房间门口,作为“守门人”,房间里放着各种捕猎来的“野生动物”(玩具)。

要求小孩子设法悄悄地越过“守门人”,到房间里去解救这些无辜的“野生动物”。如果弄出声响,给“守门人”逮着就算输了。

为了给小孩子以成就感,游戏开始时,“守门人”可以装着没听见动静的样子,待小孩子“抢救”出几种动物以后,再稍稍显示出已经听到一点动静的.样子,以此来培养小孩子轻举轻放的好习惯。

我是谁?

游戏目的:小孩子对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认同感和同情心。动物是最能引起小孩子关注和最便于交流的自然环境要素。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小孩子加深对身边常见动物的影响,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动物的情感,初步形成保护野生动物的环境意识。同时还能发展小孩子的动作、语言和认知能力。

游戏准备:

在带小孩子参观动物园或通过看电视录像,初步掌握一些珍惜动物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主持人制作好分别绘(贴)有大熊猫、长臂猿、恐龙、华南虎、丹顶鹤等珍惜动物的卡片。

与小孩子一起在卡片上认识这些动物的形态特征、运动特征和生活习性。在帮助小孩子了解这些动物的基本特征的同时,告诉小孩子,这些可爱的动物有的已经灭绝了(如恐龙),有的已经很少很少了。

学一学这些动物的动作特征。

游戏过程:

将卡片打乱,让小朋友随机抽出一张卡片,贴在主持人背后(不要让主持人看到卡片上的动物),主持人就“变”成了这种动物。主持人向小朋友提出一些与动物的基本特征相关的问题,如“我在地上跑吗?”“我爱吃竹子吗?”等,通过小朋友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来判断“我”是什么动物。告诉小朋友,回答主持人的问题只能用“是”和“不是”,不能有其他任何提示,直到主持人猜对了为止。然后主持人与小朋友再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游戏变化:

如果小朋友太小,做这个游戏的时候可以减少动物卡片的数量,介绍动物时可以只抓住最主要的一、二个特征即可。还可以将游戏改造成亲子双方模仿某一动物的动作,学一学它的叫声,然后让对方猜一猜“我是谁”。

你听到什么啦?

游戏目的:

让小朋友感知声音环境,学会欣赏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声(交响乐),体验噪声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学会安静地行动,进而培养小朋友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动作能力、行为能力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游戏准备:

带领小朋友在环境中体验各种声音,主持人模拟、创设或录音回放各种来自自然界的和人为的声音,让小朋友辨听、比较不同发音体所发出的不同声音。

游戏过程:

给小朋友蒙上眼睛,用不同的发音体在不同的地方创设不同的声音,让小朋友说出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并用手指出声音来自何处。

与小朋友探讨“你最喜欢哪种(些)声音?”“你最不喜欢哪种(些)声音?”“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避免噪声的产生?”

;

❺ 大人与孩子之间该如何互动,重要的互动方式是什么

众所周知,大人与孩子之间是需要互动的,互动不仅可以很好的教育孩子,另外也可以通过互动来加深大人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因此在众多的互动方式当中,最重要的互动方式就是正面管教了,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三、结语

最后小编想说教育孩子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父母稍微教育不好,那么孩子注定会失败,所以将一个孩子正确的养大成人,并且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也不要一味的采取打骂的方式,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的不服气,甚至还会越来越叛逆,这对孩子的学习是非常无利的。

❻ 儿童互动游戏有哪些

1 、蒙眼作画 (命题画)教员用语言描述某一样东西,让学员蒙着眼睛画下他们所听到的,然后比较他们所画的图并思考,为何每个人听到是同样的描述,而画出的东西却是不同的,在工作时呢?(教具:眼罩,纸,笔)
1)所有学员用眼罩将眼睛蒙上,然后分发纸和笔,每人一份。要求蒙着眼睛将他们的家或者其他指定东西画在纸上。完成后,让学员摘下眼罩欣赏自己的大作。
2)让每个人在戴上眼罩前将他们的名字写在纸的另一面。在他们完成图画后,将所有的图片挂到墙上,让学员从中挑选出他们自己画的那幅。

2、报纸拔河
概要:在报纸上挖两个洞来进行拔河的游戏
道具:旧报纸
方法:
1)在报纸上挖两个人头大小的洞;
2)2人对坐各自把报纸套上进行拔河(站着拔亦可);
3)报纸破裂离开脖子的一方输。

3、头尾中游戏

利用积木、牙膏盒子、瓶盖、棋子或扑克牌等小物品。

方法: 和孩子一起把小物品排成一长列,把它当作一列火车或长江里的拖轮,请他告诉你哪是头,哪是尾,如果答反了,也没有关系,只要重新确定一下即可。

你和孩子通过增减物品来使这列火车变长或缩短,使他了解头和尾的排列并不因为中间增加了物品而改变,如果他觉得难以理解,可以在头尾加个标志物,再做加长或缩短,反复几次,他就掌握了!

让孩子数一数火车一共有几节(几奇数物品来排列)。问他:这列火车的中间一节在哪里?如果他找不出来,可与孩子轮流拿掉头尾的一节。然后再拿掉头尾,依次到剩下的一节。这就是中间的一节!再让他数自己拿走的,数大人拿走的,一样多,这时,你就可以告诉他:从中间的这一节往两头数起,都是一样多的。这样,孩子从亲手操作中了解了“中间”这个概念是怎么一回事。

还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将各种不同的东西进行排列,如扣子、木夹子、鞋子、玩具,不断地问:哪个是头?哪个是尾?哪个在中间?

意义: 让幼儿掌握一排或一行物体中位置的名称,这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

4、先后游戏

准备: 这个游戏可以安排在双休日的早晨、父母与孩子谈论今天将要做的事情时进行。先选择好一些时间词汇:首先、然后、最后、以后、以前等。

方法: 先给孩子提一些可笑的问题:

  1. 我们起床后,先穿鞋子还是先穿袜子?

  2. 我们没有挤牙膏就可以刷牙吗?

  3. 有一位小朋友首先解大便,然后再脱裤子,行吗?

帮助孩子思考各个活动中的每一步,请他注意观察某一步是在何种情况下出现的,例如:洗袜子,首先要泡在水里浸湿,然后涂上肥皂,下一步是搓揉,以后是漂洗,最后是拧干,晾晒。

意义:孩子要领会、掌握时间词汇,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开始他们对“马上”“然后”“不久”“以后”“首先”这样一些时间概念很难正确理解

❼ 请问幼儿日常交往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请详细作答,谢谢合作

【摘要】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一些独生子女在家里像个小太阳,但走出家门后胆小、自卑、孤僻,交往能力明显较弱。怎样让幼儿融入到集体中去,成了一个大家关注的问题。由于孩子生活的社会空间主要是幼儿园和家庭,所以,文章就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两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希望通过幼儿园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来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关键词】幼儿交往
“交往是人类的必然伴侣。”人的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度过的。所以说交往既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
目前随着居住在高层建筑的家庭越来越多,在小家庭的环境里,对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确实很不利。他们成天都和大人生活在一起,很少接触儿童们自己的世界。大人对孩子总要让他三分,事事为他着想,给予的很多,而孩子却很少付出,在这种条件下成长的孩子就容易意识不到他人的需要和利益,性格也容易产生孤僻、只顾自己的毛病。若多让他到儿童集体生活中去锻炼,实际交往的经验本身就能教会他必须克制自己服从集体,否则人家就不喜欢他,不乐意和他相处。
未来社会同样的需要我们的下一代人具有社会交往和活动的能力,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等表现。幼儿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否勇敢地担起社会责任,能否乐观地对待人生等,决定于幼儿期的生活积累和受教育状况。而幼儿阶段的教育比传播知识、训练技能更重要、更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品德,增强社会性,提高幼儿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因此,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应加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
孩子生活的社会空间主要是 幼儿园和家庭,所以要想培养好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一、 引导幼儿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交往能力。
人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与他人发生联系,进行交往。与他人联系与交往,就牵涉到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幼儿生活的社会空间主要是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幼儿接触最多的对象是他们的老师和同龄群体。因此,引导幼儿处理好人际关系,就必须从处理好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入手。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常常忘记,品德首先是在人们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伟大的义务感,只有当它能在生活实践的每一步中得到生动体现时,才能成为人的行为准则。在培养未来的一代人时,我们应当首先在个人领域,即在青年人靠良心的驱使而产生并得到控制的相互关系领域里,培养最纯洁,最富有人道主义的情感。”在幼儿园环境里,老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热爱、尊重幼儿,多一些爱心、细心、耐心和童心。对待那些性情活泼、开朗、交往能力强的幼儿要给予充分的赞扬和肯定,促进他们进一步的发展。对待那些内向、胆小、交往能力较弱的幼儿要理解和鼓励,以亲切的语言与和蔼的态度激发他们参与活动和交往的欲望,积极了解他们心理上的需求,帮助他们克服对交往的畏惧心理,营造一种友好和谐的氛围。老师的一个点头、一声赞许、一个微笑、一下抚摸、一个拥抱等,都能给幼儿带来亲切、温暖和快乐的感觉,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要想处理好师生关系:
1、宽松的环境是教师与孩子交往的前提
良好的环境就象孕育生命的土壤,没有土壤给予的养分再美的花朵也不能生长。教师要建立 平等、民主、尊重、自由、合作、和谐的伙伴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安全、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孩子放松心情,愿与教师亲近,为有效的沟通埋下伏笔。其中有两个重要因素是教师必备的:a、接受,也称信任、赏识。尤其当孩子失败或犯错误时,教师要有一颗包容的心,不能珍视错误的人永远不会成功。不能让孩子感到老师不喜欢我、讨厌我,从而产生自卑封闭的心理,甚至排斥教师暗暗与教师抗衡,给相互间的沟通带来阻力。我们要全身心地接受所有的孩子,与他们之间形成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b、爱心。人人都希望拥有爱、喜悦与幸福,而孩子则更希望在爱与关心中成长。这里所说的爱不是溺爱、偏爱,而是博爱。把由衷的爱洒向每一个孩子,凡事站在孩子角度去思考,设身处地地体察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体贴、关注与温情,使孩子愿意靠近、信任教师向教师敞开心扉。
好的环境牢固了师生关系,建立了情感的纽带,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2、言语沟通
言语沟通造就了人类文化,是沟通领域中最绚丽的花!因为语言是人所独有的艺术。教师与孩子用言语沟通时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寻找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对孩子来说,兴趣是参与一切活动的动力。针对幼儿年龄的特点与实际情况,教师要选择新鲜、有趣的话题引起孩子对交谈的兴趣。如组织孩子讨论今天的学习内容远不如和他们交流动画片的情节那么具有吸引力。第二、语言的儿童化。了解孩子语言发展的水平与特征,这点非常重要。在与幼儿用语言沟通时,语言的组织及措词要有儿童的特点,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避免使用过于成人化的语句交谈,讲些孩子无法理解的话,孩子是无法与你产生共鸣的。第三、倾听。要认真倾听,耐心听完孩子的话,因为没有听就没有了解,就无从回应。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发言,急于表示自己的意识和指示。听清楚后再做回应。让孩子感到你是他倾诉的对象,有话可以讲给你听。第四、鼓励孩子开口。在引导孩子的讲话中,提问要有启发性、指导性,避免无意义、低级的提问,如美不美呀?好不好呀?高兴不高兴呀?等等。提问要能先引发孩子思考,再去组织语言回答。教师及时给予表扬赞赏,使孩子想开口、敢开口、要开口。第五、图文并茂。纯文字沟通对孩子来说不适宜使用,但有时可以休用图画或图画与文字共同表达的形式。比如:过分内向的孩子不要一开始就迫他必须开口,不然有可能适得其反。教师 可以先用图画或者简单的文字与他交流感受,引导他走出闭塞的心境,再做有声语言的沟通。
3、非言语沟通
目光交流。眼睛是洞察人类心智的窗口,能显示人类最明显、最准确的交际信号,人的喜怒哀乐都能从眼神中显示出来。孩子的目光有时充满好厅、满怀希望、企盼,有时会流露出失望、无助或恐惧,教师要用目光做出积极的回应,孩子会从你的目光中读懂你的心,眉目传情、心灵互动。教师也可以巧妙地将目光交流与有声语言相结合,帮助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目光是赞许,是鼓励,是热爱,也是提醒和关心。
面部表情与身体动作。在与孩子沟通中,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增强沟通效果。美学家认为:在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中,人是最美的,人的千姿百态的言行举止中,微笑是最美的。有这样一位教师,她教过的孩子都是说最喜欢她,为什么呢?因为她总是对孩子微笑。教师要学会微笑,微笑既是和蔼、亲切,也蕴含着热情、开朗。孩子需要教师的微笑,就象娇嫩的花朵需要阳光雨露一样,从微笑中体会到友善、喜爱。当然有时也需要变换表情,表情达意。
不要让孩子仰视你,由于教师身高的原因我们要经常采用半蹲或俯身的姿势,近距离地与孩子平起平坐,让孩子感到更安全、更贴心。手、臂及身体的其他动作也能与孩子沟通。比如安抚性、鼓励性的触摸:拉拉孩子的小手、拍拍孩子的小脸、摸摸孩子的头、搂搂他等等。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小动作,会带给孩子莫大的安慰与支持。
衣着和装扮。教师着装要体现得体两字。既然我们交往的对象是孩子,那么我们的着装首先要符合孩子的审美特点。比如孩子喜欢鲜艳的色彩、明快的造型,不喜欢黑色、灰色、低色调的服饰等;其次还要便于活动。教师所穿的衣服不能束缚手脚,阻碍教师投入到幼儿的游戏中去,教师要能与孩子一起玩、一起动,在积极欢乐的气氛中了解孩子、积累友情。试想,如果幼儿教师穿一身深色的职业装、一双高跟鞋,孩子会感到她不是我们的伙伴,无形中拉开了彼此间距离。
(二)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身只是一个悲剧。”幼儿入园之后接触最为频繁的对象是他们的同龄伙伴,幼儿之间的互相作用对其社会化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更胜于 幼儿与成人之间的交往。因此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幼儿交往的客观环境,为幼儿提供充分交往的机会,以利于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1、自由活动。在自由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活动材料,并有意识地提供些需要与别人共同协作才能玩的环境。如棋类、角色游戏、表演、故事等材料,让幼儿自选活动内容,自由地组合,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心情,主动参与活动,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活动中逐渐培养交往意识,学会与小伙伴友好交往的技能。教师在组织自由活动时,要注意观察了解幼儿活动时的情况,恰当地引导,成为幼儿活动的参与者和协调指导者,促进幼儿友好交往,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如在建构游戏中,有些幼儿不顾别人的需要,随便去拿别人的游戏材料,立即会受到同伴的直接拒绝,在某种程度上是削弱了幼儿自我中心化倾向,但同时也会出现争、吵、哭、告状等现象。教师发现苗头要注意引导其观察别人的需要,启发他想一想,如果别 人拿了自己需要的材料,自己会怎样对待?你需要的材料能用什么代替?如果别人不需要,你要怎样才能让他人愿意给你?从而让幼儿懂得要克服自我中心化的言行,采取友好态度才能与同伴交往。
2、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需要教师在各领域的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平时幼儿交往中发现的问题,利用教材进行教育,并通过一些交往的情境,让幼儿分别处于不同的位置,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特定的情景中去辨别、体验、理解、感受他人的情感。比如:根据某些孩子想独占玩具而争吵打架的现象,教师可编一个故事:“大家都想玩的玩具坏了”,通过让幼儿听故事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组织幼儿讨论:玩具坏了怎么办?抢坏了玩具大家的心情会怎么样?想玩的玩具只有一件,但大家都想玩怎么办?协商的语言应怎样讲?教师也可以有意识请经常争抢玩具的孩子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让他懂得好的玩具大家一起玩、轮流玩,共同游戏时要遵守规则。
3、日常活动。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有意识注意观察和引导幼儿人际关系中的良好行为,树立榜样,同时鼓励幼儿多交朋友。当出现矛盾时,请同伴与当事人共同讨论解决问题,老师不要直接干涉,只是给他们一些建议,引导其观察、体验别人的情感,引发其自身解决问题的动机与能力,减少对成人的依赖。
为了扩大幼儿的社交范围,教师还可以带孩子们到其他班去与别的小朋友和老师交朋友。每天户外活动时,老师也应该鼓励他们去和别班的小朋友一起玩,这样可以锻炼幼儿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二、 家园同步教育,强化幼儿的交往能力
幼儿教师应注重家园联系,使家庭和 幼儿园形成教育培养的合力。如今大部分家长比较注重幼儿个体智力的发展,忽视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因此幼儿教师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为幼儿在家庭创设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家园协同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主要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引导幼儿家长积极参与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幼儿园教师可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增强家长创设交往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说明家长的社会交往态度对幼儿的影响,要求家长给孩子树立友好交往的榜样。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家长介绍有关培养幼儿社交能力的方法和信息,也可以组织家长畅谈交流经验和体会,以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培养技巧。
(二)指导幼儿家长从以下五个方面培养幼儿合作交往技能,以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奠定基础。
1、克服幼儿“以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幼儿“以我为中心”的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针对这一特点,父母可以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创设一定的环境,以防止这一现象的出现。如:经常有意识地让孩子把好吃的东西分给家人或客人;有小朋友到家里玩时引导幼儿主动把好玩的玩具拿出来与大家一起玩;给幼儿买新玩具时可提醒幼儿主动邀请小伙伴一起玩;家长也要避免说“这都是你的”之类的话等,让孩子经常体验到共同分享的快乐。
2、克服攻击与打架的习性。幼儿共同游戏时,常发生打架的现象,原因是幼儿期是社会性萌芽时期,开始喜欢伙伴和团体的游戏 >活动,同时心理发展又处于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缺乏社会经验,两者相冲突的结果,便产生了打架的行为。有些家长怕孩子吃亏,就向幼儿灌输“跟别人抢”、“别怕他,跟他打”等意识,这样的教育结果只能使孩子今后凡遇到矛盾时,只会粗暴地大打出手。因此,父母在平时的教育中就要注意引导孩子在遇到矛盾时,与同伴商量着共同想办法解决。这样不仅避免出现不愉快,同时也培养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具备理智地应付突变环境的能力,并成长为宽容、有修养的人,更能很好地适应将来的生活。
3、用规则游戏引导幼儿的规则意识。成人和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孩子经常不能遵守游戏规则,成人也总是习惯于屈从幼儿的意志。而幼儿间就无法相让,他们之间难以就某一问题达成一致共识,且互不相让,不愿意向对方妥协。同时,三岁到四岁的幼儿团体之中,已开始呈现竞争的行为,并理解了“最好”的意义,幼儿想胜过其他玩伴,表示自己比别人优秀。因此,成人与孩子游戏时也要注意按规则进行,让孩子养成规则意识从而减少合作交往中的冲突。
4、鼓励幼儿尽可能多地与同伴交往。由于电视生动、直观、形象,以“图象和声音”的完美组合经常把孩子吸引在电视机前。幼儿过多地看电视,减少了与同伴的交往,这会丧失较多的社会比较和社会交往、社会适应的机会。同时单门独户的单元住宅普及减少了幼儿游戏的场地,也限制了同伴间自由交往的机会。家长应多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到户外与同伴交往,尽可能多地给孩子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5、刺激正确行为,强化幼儿良好的交往技能、合作性行为。当幼儿表现出良好的交往技能和合作性行为时,家长应适时适地地给予强化,使幼儿的良好行为得到巩固。家长可运用抚摸、拥抱、奖励等形式,对幼儿进行关注和表扬。父母还要引导幼儿学会关注同伴出现的良好行为,及教会幼儿进行恰如其分的自我表扬,以刺激正确行为,强化良好的交往技能、合作行为。
再聪明的孩子如果不懂得与人合作、交往,那只是一个“孤家寡人”式的神童。这种孩子不可能在将来有所作为。能与人交往并能很好地与他人合作交往的人永远是快乐的人,不能与人合作交往则显得孤独和不幸。孩子只有具备较强的合作、交往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只要家园密切配合,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交往活动,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与素质就能得到强化与提高。会交往的人如同拥有开启人们心门的金钥匙,也为我们的发展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学会交往,会让 每一个孩子在今后的成长中走出自己亮丽的人生。

❽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与同伴互动的主要形式是

游戏是儿童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尤其是婴幼儿与同伴互动的主要活动形式。
幼儿期大脑的重量相当于成人的75%,脑袋结构进一步完善,皮层抑制机能继续发展,加强了皮层对皮层下的调节作用,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理条件。一,动作,两岁以后能跑,跳,爬高,单独上下楼,三岁时能够独脚跳,一些较为复杂的动作,手的精细动作也发展起来,参加一些基本的生活活动,比如吃饭,穿衣,拿玩具和一些模仿性的游戏。二,语言,幼儿语言的能力明显增强,一岁半以后由于掌握词的数量开始增多,能够说多句,到了三岁能够说简单的句子和某些复合句,甚至能够看图,讲故事,唱儿歌。三,认知情绪,已经能分辨几种基本颜色,能辨别上,下,远,近,懂得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这个时候是无意注意的发展,也出现了有意注意的萌芽。但是注意力极为不稳定,在活动中有了简单直接的思维和想象,已经基本具备了各种各样的情绪。但是很不稳定,开始有了较为复杂的情感体验,比如愉快感,同情感。四,个性特征,幼儿的意志开始发展,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增大,幼儿主要通过各种活动与成人进行日常的言语交流和语言交流或者是一些游戏的过程,逐渐发展各种心理过程。

❾ 幼儿行为有哪些

幼儿行为习惯有:

1、礼貌用语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大师高尔基说过:“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作为家长,应注意从孩子的呀呀学语阶段,就注意教育他学会礼貌用语。父母的在日常行为中以身作则,处处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影响孩子,感染孩子。

2、与他人和谐相处

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后成长、生活离不开集体生活环境,家长要教育引导孩子与伙伴儿进行友好交往,友好相处。要让孩子有集体荣誉感,鼓励孩子帮助别人,为别人或为集体做事情,并及时鼓励夸奖他们。

3、劳动习惯,让孩子从小事做起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生活自立是我们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重要内容,从小就培养他自己刷牙,自己洗手、擦脸,自己洗澡,养成自己自立的生活习惯。我们要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别人添麻烦;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不做破坏别人劳动成果的事。

4、饮食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育孩子讲究卫生,祸从口出,并从口入,教育孩子勤洗手,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按时进餐,不暴饮暴餐,少吃零食,不偏食。尤其是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观,让孩子从小形成饮食有节、均衡营养的好习惯。

5、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会写字的孩子,可有意识地培养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家长也可以和孩子讨论读后的感受,培养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独立思考,真实表达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