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有哪些是儿童民谣
扩展阅读
20岁同学送什么礼物 2024-09-20 07:39:54
儿童牙疼一般多久 2024-09-20 07:22:08
长安忆歌词是什么 2024-09-20 07:22:08

有哪些是儿童民谣

发布时间: 2022-02-25 22:09:14

‘壹’ 童谣民谣有那些

题目:对老师的比喻
对老师,人们有很多美好的比喻,
可我觉得,这些比喻,
都不能代表我们的心意。

有人把老师比作蜡烛——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可蜡烛燃烧时要流泪的呀,
我们的老师工作那么辛苦,
去没有一丝怨言和叹息。

有人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
为祖国培育万千的桃李。
可园丁只给树苗施肥、修枝呀,
老师却帮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
让我们的心灵变得充实美丽。

有人把老师比作慈祥的妈妈——
心中装满慈爱,感情又那么细腻。
可妈妈只交给我打开屋门的钥匙呀,
老师却有科学知识武装我们,
让我们去探索未来的奥秘。

因此,我说,
对老师,不要什么比喻。

因为,“老师”这个名称,
就包含了智慧与高尚。
小豆豆,上学校
小豆豆,上学校,老师讲课他睡觉,左耳听,右耳冒,你说可笑不可笑?
中华新童谣
自然篇
打开窗 欧澄裁
清早起,打开窗——阳光走进来,洒在我身上;
晨风跑进来,摸摸我脸庞;鸟语和花香,一起飘进房……

小小花苞 若冰
小小花苞,裹着白袄,站在冰雪里,迎候春天到。
小小花苞,春天一到,用美丽的微笑,向春天问好!

小蘑菇 樊发稼
小蘑菇,你真傻!太阳,没晒,大雨,没下,
你老撑着伞,干啥?

小蚂蚁 顾佳程
小蚂蚁,真勤劳,到处去把食物找。
都怪地面太清洁,一点食物没找到。
我送蚂蚁几粒饭,蚂蚁对我眯眯笑。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施莹莹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飞上蓝天,跟白云姐姐玩耍,向太阳公公问好。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要飞到沙漠里,带去许多植物的种子,让沙漠露出绿色的微笑。

爱国篇
国旗上的星星 张向阳
国旗上的星星,是祖国妈妈的眼睛。
看着你,看着我,慈爱的目光多么可亲。
看我们天天向上,祖国妈妈真高兴。

折纸 郑志刚
一张白纸四方方,折只鸽子长翅膀。和平鸽,听我话,飞在高高蓝天上。
阿里山上送封信,日月潭边照张像。告诉台湾小朋友,我们一起把歌唱。

游西湖 符笙
西湖水,波光闪,坐上画舫来游览。
苏堤长,白堤短,像个八字写水上。
湖心亭,把花看,阮公墩,把戏赏,
三潭映月留影忙,西湖处处好风光。

找圆 金荪华
你找圆,我找圆,大家一起来找圆;
正月十五月亮圆,甜甜汤团圆又圆;
天圆圆,地圆圆,家圆圆,国圆圆;
人与人,圆圆圆,和谐家园多团圆。

丝绸面料出钱塘 杜鹃
APEC会上喜洋洋!各国总统穿唐装。五颜六色真好看!丝绸面料出钱塘。

成长篇
小广播 王力良
奶奶年纪大,读报眼睛花。我来做个小广播,满口标准普通话。
精彩新闻一条条,奶奶听了笑哈哈。

银杏叶 蒋应武
银杏叶,一片片,夏天像扇子,冬天像蝴蝶。我在地上拾一片,送给爷爷当书签。

灯塔 张继楼
天黑了,浪睡了,大海静悄悄,只有灯塔妈妈睡不着。
睁着眼,到处瞧。看看有没有,还没回家的船宝宝。

蚂蚁搬蜗牛 袁秀兰
一只蚂蚁到处走,两只蚂蚁握握手,三只蚂蚁交朋友,搬回一只大蜗牛。

电脑 贾乐
小小电脑是个宝,肚里学问真不少。若有问题去找它,鼠标一点全知道。

自然篇
打开窗 欧澄裁
清早起,打开窗——阳光走进来,洒在我身上;
晨风跑进来,摸摸我脸庞;鸟语和花香,一起飘进房……

小小花苞 若冰
小小花苞,裹着白袄,站在冰雪里,迎候春天到。
小小花苞,春天一到,用美丽的微笑,向春天问好!

小蘑菇 樊发稼
小蘑菇,你真傻!太阳,没晒,大雨,没下,
你老撑着伞,干啥?

小蚂蚁 顾佳程
小蚂蚁,真勤劳,到处去把食物找。
都怪地面太清洁,一点食物没找到。
我送蚂蚁几粒饭,蚂蚁对我眯眯笑。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施莹莹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飞上蓝天,跟白云姐姐玩耍,向太阳公公问好。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要飞到沙漠里,带去许多植物的种子,让沙漠露出绿色的微笑。

爱国篇
国旗上的星星 张向阳
国旗上的星星,是祖国妈妈的眼睛。
看着你,看着我,慈爱的目光多么可亲。
看我们天天向上,祖国妈妈真高兴。

折纸 郑志刚
一张白纸四方方,折只鸽子长翅膀。和平鸽,听我话,飞在高高蓝天上。
阿里山上送封信,日月潭边照张像。告诉台湾小朋友,我们一起把歌唱。

游西湖 符笙
西湖水,波光闪,坐上画舫来游览。
苏堤长,白堤短,像个八字写水上。
湖心亭,把花看,阮公墩,把戏赏,
三潭映月留影忙,西湖处处好风光。

找圆 金荪华
你找圆,我找圆,大家一起来找圆;
正月十五月亮圆,甜甜汤团圆又圆;
天圆圆,地圆圆,家圆圆,国圆圆;
人与人,圆圆圆,和谐家园多团圆。

丝绸面料出钱塘 杜鹃
APEC会上喜洋洋!各国总统穿唐装。五颜六色真好看!丝绸面料出钱塘。

成长篇
小广播 王力良
奶奶年纪大,读报眼睛花。我来做个小广播,满口标准普通话。
精彩新闻一条条,奶奶听了笑哈哈。

银杏叶 蒋应武
银杏叶,一片片,夏天像扇子,冬天像蝴蝶。我在地上拾一片,送给爷爷当书签。

为什么? 1.小鸭子

小鸭子 嘎嘎嘎
黄黄嘴巴扁脚丫
小鸭嘎嘎找妈妈
我把小鸭带回家

2.花儿笑

天上星星一颗颗
地上花儿一朵朵
星星眨眼花儿笑
笑得花儿弯下腰

3.折纸船

折纸船 折纸船
折只纸船进水湾
放上几粒红豆豆
漂到岸边卸下船

4.荡秋千

妈妈推我荡秋千
荡起秋千好喜欢
妈妈妈妈你来坐
宝宝推你荡秋千

是因为他们充满了孩子的稚气

‘贰’ 世界儿童民谣有哪些尽量多些~谢谢了,作业呀~

小星星,法国民歌 看星,西班牙儿歌 生日歌,英国儿歌 两只老虎,法国民歌 火车开了。匈牙利儿歌 娃哈哈,维吾尔民歌 幸福拍手歌,玩具进行曲。日本民歌。 勤快人和懒惰人,美国童谣 牧童,捷克民歌 小奶牛。朝鲜儿歌 小红帽,巴西儿歌。 这些都是我书上的。按书上来的。如果对了,请采纳我的回答吧。

‘叁’ 儿童歌曲有哪些比较好听

链接:

提取码:ln0m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儿歌是民歌的一种,全国各地都有。内容多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传播生活、生产知识等。

‘肆’ 儿童顺口溜有哪些

1、太阳公公起得早,他怕宝宝睡懒觉,爬上窗户往里。

2、咦,小宝宝不见了!原来呀,宝宝在院子里做早操。

这种语言现象,老百姓一般唤作“顺口溜”。顺口溜源于生活,最常见的是卖货小贩使用,物品卖的好坏和顺口溜编的好不好有很大的关系。顺口溜使用得当甚至可以达到货卖清场的目的。

何谓“顺口溜”,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民间流行的一种汉语口头韵文,句子长短不齐,纯用口语,念起来很顺口。”我们以为把当代流行的这种语言现象称作“民谣”可能更为贴切一些。所谓“民谣”,即“民间歌谣,多与时事政治有关”。




语音方面

新民谣在语音形式上的最大特色是“押韵”。由于民谣非一般的口头说话,因而同诗歌、曲艺和唱词等一样,或多或少要讲究一点韵辙,这样人们听起来就悦耳和谐,念起来才顺口易记。

如新民谣“50年代全民炼钢,60年代全民度荒,70年代全民下乡,80年代全民经商”每句最后一个字都是同一个韵母,是极标准的押韵形式,加上句式排列整齐。

念起来觉得特别响亮动听,如果换成无韵的同义手段表达相同意思,比如说成“50年代全民炼钢铁,60年代全民度荒灾,70年代全民下农村,80年代全民做生意”,效果就会差得多。

‘伍’ 好听的儿童歌曲都有哪些

好听的儿童歌曲都有:《晚安喵》、《The wheels on the bus》、《小了白了兔》、《春天在哪里》、《小兔子乖乖》、《小星星》。

3、《The wheels on the bus》

《The wheels on the bus》是一首在英国耳熟能详的童谣。迪斯尼最爱儿歌系列收录了最受欢迎的100首迪斯尼童谣,它可是首当其冲,同时它也入选了廖彩杏书单。

这首歌通过坐公车看到的各种景物,让孩子一点点认识世界。它的歌词简单押韵,曲调轻松活泼,风趣幽默,给人带来一种非常欢快的感觉。

4、《小星星》

这是一首非常着名的英文儿歌,其旋律出自法国民谣《妈妈听我说》,歌词出自真·泰勒的英文诗歌《小星星》,这首儿歌节奏轻柔温馨,让人不由变得安静和快乐。

‘陆’ 幼儿歌谣有哪些

1、《一二三》:

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跟头,

七八九,拍皮球,

张开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2、《什么好》:

什么好?公鸡好,公鸡喔喔起得早。

什么好?小鸭好,小鸭呷呷爱洗澡。

什么好?小羊好,小羊细细吃青草。

什么好?小兔好,小兔玩耍不吵闹。

3、《野牵牛》:

野牵牛,爬高楼;

高楼高,爬树梢;

树梢长,爬东墙;

东墙滑,爬篱笆;

篱笆细,不敢爬;

躺在地上吹喇叭;

嘀嘀嗒!嘀嘀嗒!

4、《夸骆驼》:

骆驼驮着货,货用骆驼驮。

伯伯牵骆驼,一个跟一个。

穿过大沙漠,不怕渴和热。

伯伯夸骆驼,干活真不错。

5、《小槐树》:

小槐树,结樱桃,

杨柳树上结辣椒,

吹着鼓,打着号,

抬着大车拉着轿,

蚊子踢死驴,蚂蚁踩塌桥,

木头沉了底,石头水上漂。

‘柒’ 我要几首儿童歌谣

界各国,各民族都有童谣,甚至于没有文字的族群都有童谣.传统童谣属于民间文学
之一,应该是包含在民谣中.基本上童谣没有很明确的范畴和界限,凡是民谣中适合孩童听
与唱的都可以归类为童谣

童谣的定义为何

“诗经”大序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歌谣是人类企图强化表达喜怒哀乐等情绪,借由语言的自然节奏,所表现出来的美化语言.这种人类的天性常因民族,年龄,身分,环境…而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以语言为基础却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
然而,将语言的自然节奏进而演化为具备音乐结构的歌曲,却不是儿童所能胜任.因此,不论自发或摹仿,儿童能力所及也止于“谣”的阶段,而谓之“童谣”.至于成人制作,配曲的便是“童歌”(或儿歌).当然,童谣的创作者未必是儿童,不论是成人为儿童制作,或是本属于成人的谣,只要是被儿童所乐于接受或摹仿,而或跃于儿童的口耳之间的,都可以将它视为童谣.

说简单,通俗点,但不一定科学:
“童谣,应该是由一代代人口耳相传的,在儿童口中传唱的,带浓厚的地方特色,诙谐幽默、音节和谐,形式简短的读来朗朗上口的歌谣。”
童 谣 是 在 儿 童 间 流 行 的 歌 谣 。 它 的 特 点 是 不 用 乐 器 伴 奏 而 歌 唱 。

童 谣 之 发 端 相 当 早 。 根 据 《 左 传 · 昭 公 二 十 五 年 》 记 载 , 在 周 文 王 与 周 武 王 的 时 代 即 有 童 谣 。 后 来 民 间 也 多 有 童 谣 流 行 。 童 谣 有 儿 童 自 发 编 创 的 , 也 有 成 人 教 授 使 之 歌 唱 的 。 童 谣 有 不 同 类 型 , 道 教 童 谣 是 其 中 之 一 。

所 谓 道 教 童 谣 是 根 据 道 教 的 思 想 旨 趣 而 创 作 的 并 且 在 儿 童 中 流 行 的 歌 谣 。 从 功 能 上 看 , 道 教 童 谣 也 具 有 预 谶 的 作 用 。 历 史 上 , 在 改 朝 换 代 的 关 键 时 刻 , 社 会 上 往 往 出 现 一 些 符 合 道 教 预 谶 精 神 的 童 谣 。 例 如 隋 朝 杨 坚 当 皇 帝 之 前 , 社 会 上 有 些 人 就 放 出 杨 坚 有 " 龙 颜 " 当 为 皇 帝 的 谶 语 。 《 隋 书 · 王 劭 传 》 说 : 陈 留 有 一 座 老 子 祠 , 祠 中 有 枯 柏 。 世 上 传 说 , 老 子 将 " 度 世 " , 曾 经 预 言 枯 柏 如 果 生 出 东 南 枝 , 就 会 有 圣 人 出 世 , 道 教 就 会 盛 行 。 到 了 南 齐 的 时 候 , 枯 柏 真 的 从 下 生 枝 , 并 且 朝 东 南 上 指 , 夜 间 , 有 三 个 童 子 结 伴 唱 起 歌 谣 : " 老 子 庙 前 古 枯 树 , 东 南 状 如 伞 , 圣 主 从 此 去 。 " 据 说 杨 坚 到 亳 州 当 刺 史 , 亲 自 到 老 子 祠 察 看 , 只 见 柏 枝 回 抱 , 与 童 子 歌 谣 所 唱 吻 合 。 杨 坚 于 是 把 自 己 当 作 " 圣 主 " 。 隋 朝 末 年 , 又 有 童 谣 唱 道 : " 桃 李 子 , 鸿 鹄 绕 阳 山 , 宛 转 花 林 里 , 莫 浪 语 , 谁 道 许 。 " 前 人 解 释 , 此 童 谣 中 的 " 李 " 暗 示 将 有 李 姓 兴 起 为 帝 王 , 而 " 桃 " 通 于 " 陶 " , 指 的 是 " 陶 唐 " , 省 略 了 " 陶 " 字 , 就 剩 下 " 唐 " , 暗 示 有 唐 王 朝 取 代 隋 朝 。 这 种 谶 语 式 的 童 谣 与 楼 观 道 士 歧 晖 关 于 李 氏 将 起 而 为 帝 并 且 大 兴 道 教 的 谶 语 颇 相 类 似 , 很 可 能 出 于 道 门 中 人 的 创 作 。

道 教 童 谣 因 为 琅 琅 上 口 , 易 于 流 行 , 这 在 客 观 上 起 到 了 特 殊 的 宣 传 作 用 。

另一个解释:
楔 子
前面二集介绍了许多闽南语传统念谣。黄哲永先生说,那些念谣念起来真是有“原味”,是民间文学的瑰宝。但是光念仍不够尽兴、过瘾,于是念着哼着就唱起来了,成为民间传唱的童歌或儿歌。这些曲子有的是随着念谣自然而然产生的,有的是有心人士把它慢慢收集起来谱上简单的曲调而传唱开来的,就好像孔子、荷马、福史特和陈达,他们都是历史文献的创造者;是童谣、民歌、史诗等的整理者和传唱者,他们将生活的智慧和民族的土地结合,成为人类的大智慧。比如说着名台湾本土音乐家吕泉生、林福裕先生等人就曾采撷传统念谣而加以谱曲、成为传唱一时的“摇婴仔歌”及“板桥查某”等。基本上目前流行的闽南语童谣在词曲的产生上分为下列几类:
一、完全不知词曲由来,系祖先流传下来的,这又分为可唱的及没有曲调的,且又分全台湾的及地区性的。
二、词是祖先留下的,但曲是后人编的,且知道是谁编的,这中间又分为保留原词及修改过的词意。
三、词曲都是近代创作家编写的,有名有姓。
第一类,当然就是传统童谣。第三类当然就是创作童谣,而第二类的定位较为复杂,是新旧融合的创作,但不论第一类还是第二、三类,只要是用闽南语来传唱的,都称为闽南语童谣(也有人说成台湾童谣,亦有其立论基础)。虽都各有不同的风味,但同样的都芬芳醉人。
命名为陈酿与新酒的这一集,将理性又感性地分析传统闽南语童谣、创作童谣之异同点和优劣点,并且试图为今后的闽南语童谣找出方向和远景。
闽南语童谣的园丁
台湾创作童谣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其说法比传统童谣的来源更难追寻。诚如刚才所说,台湾前辈音乐家早就采撷民间念谣来创作,光复后到近年像史惟亮先生、许常惠先生等都作过类似的田野调查和整理,可惜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物质条件及教育理念不同于今日,所以没有轰动和掌声,仅在有心推动台湾乡土文化的阶层中获得些许关怀和赞叹!
假如要说台湾创作童谣明显的起跑点,那应该要追溯到民国五十三年(西元1964年),当年施福珍先生在员林家商担任音乐老师,暑假的午后,他的午睡被几名顽皮小孩子吵醒了,原来夏日炎炎把柏油路晒融了,赤脚粘到了脚:“点仔胶,粘到脚”。这样一句轻松而押韵的童语,使他灵感大发,五分钟以内,他完成了堪称为闽南语童谣文艺复兴之作———“点仔胶”。那天之后,他开始留意当时自立晚报刊载的吴瀛涛先生所写的“台湾谚语与俗谣”专栏。施先生他搜集、他编曲,一首首藉传统念谣而改编的闽南语童谣出现了,这些童谣并没有在学校中教唱,却在童子军、救国团等社团中散播开来。为此,他遭到校方责问,因此而辞去了教职,他的后半生以改编、创作、教唱、推广闽南语童谣为职志。简上仁先生说:“他被大家尊称为台湾童谣的园丁。”
闽南语童谣蓬勃兴起是这几年的事,随着本土文化的抬头及母语教学的需求,闽南语创作童谣如雨后春笋。在这中间,台语歌曲(台语流行歌曲)也跟着水涨船高,连外省第二代的蔡琴也出版了台语歌曲专辑。这些新一辈的创作家们,的确也创作了不少优秀的闽南语童谣。于是各地的出版商、唱片公司及基金会也都主动找上了这些创作家。其中最有趣的是国语日报也找到了谢武彰等老师来写童谣(闽南语的及国语的)。
闽南语传统童谣,传统两字非常广泛又模糊。早自荷郑时代,近到光复后,凡是没有名分的闽南语童谣都属于传统童谣。所以在前面所说的三类中,第一类是纯粹的传统,第二类是改编的传统,而令人感到有趣的是第二类远多于第一类。也正因为这样,本集中将那群推广闽南语童谣功臣--采撷传统念谣而加以改编后成为传唱的创作者们作一介绍。

一、施福珍先生:
近四十年来,他不断采撷、整理、修改、谱曲、出版、教唱并推广,他自己还会唱,乐此不疲。现在他忙得很,太多的学校、社团、社区和公民营单位,都找他演讲教唱。他不计酬劳,也不计较人数多寡和路程远近,都慨然欣然前往。最可贵的不光是他那分才华,而是那分热心和修养。

二、简上仁先生:
简先生是学财税的,原先在海关服务。但是受了史惟亮先生、许常惠先生等前辈的感召毅然投入台湾民谣的采撷、研究和推广的崎岖路。为了出版第一张台湾童谣的CD,他不惜借款和标会,现在他卓然成家。除了童谣、民谣、俗谚语及台湾民间文学研究外,也致力于台湾歌谣的国际化,现在还在英国修民族音乐学的博士学位。
三、谢武彰先生和冯辉岳先生:
他们都不作曲,专门作词。其中谢先生以国语为主,闽南语次之。而冯先生以客家童谣为主,国语及闽南语次之。

四、王金选先生:
王金选先生很年轻,不过三十岁。他原本是以画插画为业,在偶然机会中看到谢武彰先生的儿童文学作品而大受感动,开始创作童谣。在第一次投稿就顺利成功之后,大获鼓舞,现在是年轻一辈中,作品最多且广受欢迎的童谣作家。他常常为他的童谣歌词配上插画,每个星期天,他还到台北恩主宫的图书馆教小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