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儿童胶质瘤药物有哪些
扩展阅读
小爱同学月亮在哪里 2024-09-29 01:16:06
冬季小知识大全 2024-09-29 01:10:09
英语基础差学不会怎么办 2024-09-29 01:06:57

儿童胶质瘤药物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8-21 05:53:58

㈠ 我的小姨得了脑干胶质瘤!哭求各位医生专家来看一下!!!

20-40岁则以星形细胞瘤、垂体瘤、脑膜瘤、听神经瘤等较多见。30-50岁则以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转移瘤等较多。
脑胶质瘤(Glioma)是脑神经胶质瘤的简称。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垂体腺瘤是原发于脑垂体上的肿瘤。
胶质瘤来自神经系统支持组织,属外胚叶肿瘤。很多胶质瘤其瘤细胞与成熟的或未成熟的胶质细胞相似。其临床表现有:1)星形胶质细胞瘤
这是胶质瘤中最多见者,占胶质瘤的51.2%,本病在成人中最常见发生部位是额顶、颞叶等,儿童多发生在小脑半球b星形细胞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若肿瘤位于在大脑半球,其临床特点则多出现癫痫、肢体瘫痪及感觉障碍等,颅内压增高征出现较晚,故有长期癫痫发作而无其他体征者。如生长于小脑,则将产生小脑损害的症状与体征,如共济失调、眼球震顿、轮替动作障碍等;当其压迫第四脑室,即可使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痛、呕吐,视神经孔头水肿等症状。发生于儿童的星形细胞瘤40%位于小脑半球,位于脑干者约占10%,后者首先表现脑干肿瘤的各种临床表现,如交叉性麻痹等。有时亦可影响小脑而出现相应的症状、约3%星形细胞溜在X线平片上见肿瘤钙化灶。

2)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
本病为成人大脑半球常见的肿瘤,占胶质瘤的23.5%,多发生在40岁左右的成年人,常位于大脑半球,从白质长出伸展到皮质,甚至可达脑膜。儿童少见,且多生长在脑干。此种胶质瘤是一种恶性度很高的肿瘤,其临床特征为病情进展快,病程常在1年以内,由于肿瘤生长在大脑半球,可迅速出现偏瘫、失语及各种感觉障碍等。颅内压增高出现较早,偶有因瘤内出血,突然出现昏迷、偏瘫等症状,甚至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

3)室管膜瘤
此种脑瘤占胶质瘤的11.3%,为胶质瘤的第3位,较常见于儿童及年青人,本病的特点为绝大多数肿瘤位于第四脑室内,脑瘤位于幕上者,主要位于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川,其症状因肿瘤所在部位不同而异,以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及视神经孔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最为多见、肿瘤位于幕上者多发生在枕后部疼痛。

4)成髓胶质细胞瘤
此种胶质瘤为儿童颅后凹中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胶质瘤的4.2%,占儿童颅内肿瘤15.1%至l8%、临床特点为常迅速出现小脑中线的症状与体征,早期即出现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神经孔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5)少枝胶质细胞瘤
本病为成人少见的生长缓慢的肿瘤,仅占胶质瘤的2.9%。其临床特点为大多生长在大脑半球,因其生长很慢,颅内压增高征出现较晚,常表现有癫痫、久语、偏瘫、锥体束征及感觉障碍等,而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X光片有68%可见到肿瘤钙化。

6)松果怀瘤
本病较少见,约占胶质瘤的1.3%,主要见于儿童或青年人。其临床特点为早期即引起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冲经孔头水肿等;肿瘤压迫邻近脑组织时,则产生一系列症状与局限性体征。

脑垂体瘤(又称垂体腺瘤),其临床特点有如下几方面:1)视神经受压症状与体征:由于肿瘤生长在蝶鞍内,向上发展则压迫视交叉或视神经而造成视力、视却的改变,90%以上的病人都有视力减退,也可为单眼视力减退,甚至造成一目或双目失明。
2)内分泌及代谢障碍症状及体征:垂体腺内分泌功能很复杂,主要是在中枢神经的支配下,通过内分泌周围腺体控制着人体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及性器官、性功能等生理活动的调节。已和垂体前叶有6种激素,即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质激素、催乳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及两种促性腺激素。垂体后叶含有抗利尿激素与催产素等,故垂体后叶受累可出现尿崩症。
3)垂体功能低下:垂体功能低下的程度与正常垂体腺细胞受压的程度有关。由于垂体前叶机能低下以致其所控制的内分泌腺萎缩,表现多方面的功能障碍。
4)垂体功能亢进:嗜酸性细胞能产生生长激素及催孔激素。嗜碱性细胞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激表及促性腺激素等。
①生长激素亢进:嗜酸性垂体腺瘤如发生在骨骺闭合前(成年前)表现为巨人症,发病在成年后则为肢端肥大症,介于两者之间的为混合型。
②促性腺激素亢进:促使其靶腺分泌性激素增多,男性初期可有性功能亢进,以后逐渐衰。女性则月经少,闭经,乳房发达,泌乳期可延长至停止哺乳后数年之久。
③嗜碱性细胞功能亢进:促甲状腺、促肾上腺及促性腺激素等均受影响,可产生柯兴综合征,患者表现为向心性肥胖,以脸、颈及躯干部更为明显,四肢相对瘦小,脸圆如满月,红润脂,常有痤疮,上背部也有脂肪沉着,皮肤非薄,伴紫纹,呈大理石样。

常规治疗

脑胶质瘤的治疗,手术治疗是本病的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与脑组织无明确分界,离彻底根治尚有较大距离,因此在手术切除后进行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等极为必要。对延长病人生命和改善生存质量都有很大益处。有颅内压增高的患者需同时进行脱水治疗。
1、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明确诊断、改善症状、减轻肿瘤负荷、清除坏死及缺氧组织,为其他治疗创造条件。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在保存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肿瘤。早期肿瘤较小又位于适当部位者,可争取全部切除。
2、放疗:无论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如何,凡能在手术后予以放射治疗,其生存时间均高于单纯手术者,在放疗期间或放疗之后,病人的症状和体征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是脑胶质瘤的重要辅助治疗之一。因此,放射治疗宜在手术后一般状况恢复后尽早进行;一般在手术后1周~2周即可开始。
3、化疗:脑胶质瘤的化学治疗倾向于几种药物联合用药,其目的是增加疗效,降低毒性。临床根据细胞动力学和药物对细胞周期的特异性选用药物,如亚硝基类药物与VCR、PCB联合应用,或与VM26、ADM、MTX(甲氨喋呤)、BLM(博来霉素)等联合应用。
4、免疫治疗: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包括主动免疫接种肿瘤疫苗,淋巴结内注入免疫核糖核酸及应用细胞过继免疫等,均在研究之中。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如左旋咪唑,PSK,PSP等也都在临床应用,可收到减轻放疗、化疗反应,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生活提示[防护措施]

1.肘吸烟者,应劝其戒烟。

2.手术后及放化疗期间应要求患者适当卧床休息,但不主张绝对卧床休息,病情显着好转后可适当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疲劳为原则。

3.饮食应进富含维生素A和B等多种维生素的食物,进含有丰富蛋白质及矿物质的食
物。少吃辛辣油腻之品。

4.治疗或康复期应慎起居,节房事,生育期妇女应避孕、预防感冒。

5.脑瘤治疗后每3—6个月复查]次,坚持中约扶正治疗,3年后每年复查1次

胶质瘤的治疗与术后预防复发2007年02月25日 星期日 02:59 P.M.经胶质瘤简称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神经外胚层发生的肿瘤有两类,一类由间质细胞形成,称为胶质瘤;另一类由实质细胞形成,称神经元肿瘤。由于从病原学与形态学上还不能将这两类肿瘤完全区别,而起源于间质细胞的胶质瘤又比起源于实质细胞的神经元肿瘤常见得多,所以将神经元肿瘤包括有胶质瘤中,统称为胶质瘤。
胶质瘤的分类方法很多,临床工作者往往采用的是分类比较简单的Kernohan分类法。各型胶质瘤中,以星形细胞瘤最多,其次为胶质母细胞瘤,其后依次为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胶质瘤、松果体瘤、混合性胶质瘤、脉络丛乳头状瘤、未分类胶质瘤及神经元性肿瘤。各型胶质瘤的好发部位不同,如星形细胞瘤成人多见于大脑半球,儿童则多发在小脑;胶质母细胞瘤几乎均发生于大脑半球;髓母细胞瘤发生于小脑蚓部;室管膜瘤多见于第4脑室;少枝胶质瘤大多发生于在脑半球。
胶质瘤以男性较多见,特别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各型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中年,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年,髓母细胞瘤几乎都发生在儿童。胶质瘤的部位与年龄也有一定关系,如大脑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成人,小脑胶质瘤(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

胶质瘤大多缓慢发病,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一般为数周至数月,少数可达数年。恶性程度高的和后颅窝肿瘤病史较短,较良性的或位于静区的肿瘤病史较长。肿瘤若有出血或囊变,症状会突然加重,甚至有类似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胶质瘤的临床症状可分两方面,一是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精神症状等;另一是肿瘤压迫、浸润、破坏脑组织所产生的局灶症状,早期可表现为刺激症状如局限性癫痫,后期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如瘫痪。

胶质瘤的诊断,根据其生物学特征、年龄、性别、好发部位及临床过程进行分析,在病史及体征基础上,采用电生理、超声波、放射性核素、放射学及核磁共振等辅助检查,定位正确率几乎是100%,定性诊断正确率可在90%以上。胶质瘤的治疗,由于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与脑组织无明确分界,难以彻底切除,术后进行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中药治疗极为必要。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在保存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肿瘤。早期肿瘤较小又位于适当部位者可争取全部切除。位于额叶或颞叶的肿瘤,可作脑叶切除。当额叶或颞叶肿瘤范围较广不能全部切除时,可同时切除额极或颞极作内减压术。肿瘤位于运动、言语区而无明显偏瘫、失语者,宜注意保存神经功能,适当切除肿瘤,避免发生严重后遗症。脑室肿瘤宜从非功能区切开脑组织进入脑室,尽可能切除肿瘤,解除脑梗阻。位于丘脑、脑干的胶质瘤,除小的结节性或囊性者可作切除外,一般作分流术,缓解增高的颅内压后,进行放射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综合治疗。

据中外有关资料显示,恶性脑肿瘤手术后放疗、化疗后平均存活率不足一年。偏良性的脑肿瘤大多手术不易切除干净,伽玛刀、X刀、放射治疗并不能彻底杀灭肿瘤细胞。而且容易复发,免疫疗法和传统的中医活血化瘀、以毒攻毒等疗法,疗效也不确切。

㈡ 脑干胶质瘤怎样治疗

(一)类固醇激素
类固醇激素的给予是高度恶性脑干胶质瘤的一个初始治疗手段。在激素治疗后,瘤周水肿引起的主要症状会迅速改善。
(二)立体定向活检
立体定向活检适用于当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怀疑脑炎或者脱髓鞘疾病时,采取立体定向针刺活检,明确诊断。即有多年慢性进行性的笨拙和面部不对称的年幼儿童,可能会存在脑干的神经节神经胶质瘤;急性进展的面肌无力、共济失调、发热和脑脊液淋巴细胞增多等提示有局灶性脑干脑炎的可能,应行立体定向活检。
但是目前临床学者认为,脑干胶质瘤是一类生物学上别具一格的亚群。在这个特殊群体中,一个极端就是脑桥弥漫性胶质瘤,高度侵袭性,无法手术;另一个极端则是顶盖胶质瘤,自然史很长,仅适合于分流手术和继续观察。对于那些有典型的MRI特点的弥漫性脑干胶质瘤,治疗可以不经过活检就直接开始。
(三)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标是在降低肿瘤负荷的同时避免神经系统后遗症。由于脑干内神经结构密集,所以外科致残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其他部位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因而,尽管有时候可以达到根治性的切除,但是需要充分考虑过度切除所带来的并发症。
1.脑桥局灶性肿瘤
占脑桥肿瘤的9%。背侧脑桥肿瘤通常可以通过枕下入路来切除。腹侧肿瘤侵及脑桥小脑角的则可以通过乙状窦后入路。内生性脑桥肿瘤,神经电生理监测有助于安全的肿瘤切除。骨瓣复位有助于保护外科解剖区域并有利于术后患者恢复,也还有利于可能的再次手术治疗。对小脑半球的牵拉应该尽可能的轻微,以免出现假性球麻痹症状和小脑性缄默。
2.背侧外生性肿瘤安全的切除外生性肿瘤通常需要超声吸引或者术中导航的辅助,尽管不全切除有导致脑积水进展的危险,但是宁愿处理脑积水来避免激进手术后可能出现的脑神经功能缺损。在两个独立的病例资料中,分别有12/16和7/10的患者在经过单独的外科手术之后,平均无症状时间各自为113个月和26个月,复发后的肿瘤继而行再次手术、放疗或者两者同时使用后,病变仍能得到控制。因此,对于此类肿瘤,不推荐常规的术后放疗。
3.中脑肿瘤极具挑战性,直视下切除有导致患者体温控制和睡眠周期紊乱的可能。此类患者,出现高热,应当怀疑有感染的可能;低体温则可能是体温控制紊乱的结果。对于中脑腹内侧的病变,可以通过标准的翼点入路来进行切除。对于腹外侧的病变,则可以通过颞下入路来切除。由于中脑病变生长缓慢,有作者建议不进行任何程度上的开放性治疗。
4.囊性结节性脑干肿瘤
可见于脑干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中脑。这些肿瘤在组织病理学上和青年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等同。在可能的情况下,手术切除瘤壁结节可以获得治愈。对于那些主体局限于中脑腹侧的肿瘤,手术的作用仅限于诊断活检,治疗上只能采取放疗或者化疗。长程的生存期通常会超过5~10年,保守治疗通常是可行的。理想的目标是全部切除,但是在保留完整功能的情况下近全切除也能获得较好的预后;在切除毗邻重要结构的肿瘤的时候,神经电生理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5.顶盖胶质瘤因为同时存在导水管阻塞,症状性脑积水通常是患者就诊的首要原因。初级处理即是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手术,或者更好的方案是进行第三脑室造瘘术。后者避免了异物植入术,并可以在当日完成。因为这类肿瘤的自然史较长,即使是现代的外科技术也可能会导致明显的致残。所以无症状的、低度恶性的顶盖胶质瘤通常选择继续观察;对出现进展的或者有症状的患者,尽管可能因为毗邻重要结构而使手术受到限制,仍应考虑手术治疗。
6.颈延髓肿瘤首选手术治疗,有75%的患者可以获得全切,此类病变长期存活的可能性很大,通常不必要术后化疗或者放疗。切除大于50%的内生性肿瘤已经被证明可以降低肿瘤进展的速度和延长生存期。然而,激进的切除同样导致后组脑神经损伤的风险,如气管切开,胃造口术、声音改变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和肺炎。接近30%的患者在肿瘤切除后,病变可能会继续进展,因而需要更进一步的治疗。此时对于可以切除的肿瘤,可以进行第二次手术;其他患者,则只能采取放疗(成人)或者化疗(儿童)。
(四)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脑干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它能提高存活时间,并能稳定或者逆转75%~90%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
1.传统放疗指局部给予54~60
Gy,单次剂量为1.8—2.0
Gy。这种方案能达到9~13个月的平均生存期。放疗之后出现的长期副反应包括:生长停滞和其他内分泌疾病、认知和听力损害、血管狭窄导致的梗塞,以及继发恶性病变的可能。
2.-y刀治疗^y刀可以作为局灶性脑干胶质瘤主要的治疗手段或者术后辅助的治疗手段。
Fuchs等对12例脑干低度恶性胶质瘤患者进行了1刀治疗,有11例患者肿瘤的生长得到了控制(6例患者肿瘤消失或者变小,5例没有变化,1例患者肿瘤进展)。Kih|strom等同样报道了7例患者中的6例在1刀治疗之后获得了满意的效果。Chun等对20例局灶性脑干胶质瘤患者进行了1刀治疗,4例患者肿瘤消失,12例缩小;另有4例肿瘤进展,患者死亡。
(五)化学治疗
化疗在脑干胶质瘤的治疗中有良好的效果。Sabine等认为在放疗之后给予加强化疗与单纯的化疗相比,可以显着增加脑桥胶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环磷酰胺比依托泊苷和卡铂联合的化疗方案更有效。
替莫唑胺是针对成人胶质瘤最有活性的化疗制剂。Alberto等对33例放疗之后的弥漫性脑干胶质瘤的患者进行了连续6个疗程的替莫唑胺治疗,结果发现替莫唑胺的给予并没有改变此类肿瘤患者的预后。由于其他复发的儿童脑胶质瘤也被发现对替莫唑胺有抵制(反应率只有12%),因而替莫唑胺的耐药性可能是儿童胶质瘤的一个共性,而不是单一的脑干胶质瘤对替莫唑胺反应差。

㈢ 泰道的药品信息

【通用名称】替莫唑胺胶囊
【商品名】泰道®
【英文名称】Temozolomide Capsules
【汉语拼音】Timozuoan Jiaonang
【规格】(1) 20mg, (2) l00mg。
【包装】铝塑袋包装。1粒/袋×5袋/盒,1粒/袋×5袋/盒。
【贮藏】于2℃~25℃保存。置于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有效期】36 个月
【执行标准】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120007
【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100mg: H20130603; 20mg: H20130602
【生产企业】
公司名称:Merck Sharp & Dohme Ltd
地址:Hertford Road, Hoddesdon, Hertfordshire EN11 9BU, United Kingdom
生产厂名称: Orion Corporation
地址: Tengstrominkatu 8, Turku 20360,Finland
包装厂名称:S-P Labo N.V.
地址: Instriepark 30, 2220 Heist-op-den-Berg, Belgium
【成份】
主要成份:替莫唑胺
化学名称:3,4-二氢-3-甲基-4-氧代咪唑并[5,1-d]-不对称-四唑-8-酰胺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6H6N602
分子量:194.15
【性状】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白色至淡粉色或淡棕色粉末。 本品用于治疗:
-新诊断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开始先与放疗联合治疗,随后作为辅助治疗。
-常规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新诊断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成人患者 :
同步放化疗期
口服本品,每日剂量为75mg/m2,共42天,同时接受放疗(6Gy分30次)。随后接受6个周期的本品辅助治疗。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可暂停用药,但无需降低剂量。同步放化疗期如果符合以下条件: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1.5 x 109/L,血小板计数≥100x109/L,普通毒性标准(CTC) -非血液学毒性≤1级(除外脱发、恶心和呕吐),本品可连续使用42天,最多49天。治疗期间每周应进行全血细胞计数。在同步化疗期间应按血液学和非血液学毒性标准(表1)暂停或终止服用本品。
辅助治疗期
本品同步放化疗期结束后4周,进行6个周期的本品辅助治疗。第1周期的本品剂量是150mg/m/日,每日一次,共5天,然后停药23天。
第2周期开始时,如果第1周期CTC的非血液学毒性≤2级(除脱发、恶心和呕吐外)、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1.5×109/L和血小板计数≥100×109/L,则剂量可增至200mg/m2/日。如果第2周期的剂量没有增加,在以后的周期中也不应增加剂量。除出现毒性外,以后各周期的剂量维持在每日200mg/m2。辅助治疗期间应按表2和表3降低剂量。
治疗期间,第22天(首剂本品后21天)应进行全血细胞的计数。应按表3降低剂量或终止服用本品。 表2 辅助治疗的本品剂量水平剂量水平 剂量(mg/m2/日) 备注 –1 100 因较早的毒性而减量 0 150 第1周期的剂量 1 200 第2-6周期无毒性时的剂量 表3 辅助治疗期间减量或终止用药毒性 TMZ剂量降低一个水平a 终止TMZ 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 <1.0 × 109/L 见脚注b 血小板计数 <50 × 109/L 见脚注b CTC非血液学毒性(脱发、恶心和呕吐除外) CTC 3级 CTC 4级 a: TMZ 剂量水平见表2。
b: 如果需要将TMZ降至<100mg/m2,或如果降低剂量后重新出现同样的3级非血液学毒性(脱发、恶心和呕吐除外),则应终止TMZ治疗。
TMZ = 本品;CTC =普通毒性标准。 常规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患者:
成人患者
以前未接受过化疗患者的每28天周期中本品口服剂量是每日200mg/m2 ,共5天。以前曾接受过化疗患者的本品起始剂量是150mg/m2/日,如果下个周期第一天的ANC果1.5×109/L和血小板计数≥100×109/L,则第2周期的剂量增为200mg/m2/日。应根据ANC和血小板计数最低值调整本品的剂量。
儿童患者
在3岁或3岁以上的患儿中,每28天周期中本品口服剂量是200mg/m2/日,共5天。以前曾接受过化疗患儿的本品起始剂量是150mg/m2/日,共5天;如果没有出现毒性,下个周期的剂量增至200mg/m2/日。
治疗可继续到病变出现进展,最多为2年。
整剂量的实验室参数
必须符合以下实验室参数才能用药:ANC≥1.5×109/L和血小板计数≥100×109/L。
第22天(首剂后21天)或该天48小时内以及每周必须检查全血细胞的计数,直至ANC≥1.5×109/L和血小板计数≥100×109/L。如果任何一个周期内的ANC< 1.0×109/L或血小板计数<50×109/L,下个周期的剂量必须降低一个水平。剂量水平包括100mg/m2、150mg/m2和200mg/m2。推荐的最低剂量为100mg/m2。
全部患者
应空腹(进餐前至少一小时)服用本品。服用本品前后可使用止吐药。如果服药后出现呕吐,当天不能服用第2剂。
不能打开或咀嚼本品,应用一杯水整粒吞服。如果胶囊有破损,应避免皮肤或粘膜与胶囊内粉状内容物接触。 表4是新诊断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在同步化疗期和辅助治疗期的治疗出现的不良事件(在临床试验中并未判断因果关系)。 表4本品和放疗:同步和辅助治疗期间出现的事件
极常见(>1/10)、常见(>1/100, <1/10)、不常见(>1/1,000, <1/100)CIOMS III 全身系统 TMZ +放疗
n= 288* TMZ辅助治疗
n=224 感染
常见:
不常见: 口腔念珠菌病,单纯疱疹,感染,咽炎,伤口感染 口腔念珠菌病,感染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流感样症状 血液和淋巴系统
常见
不常见: 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贫血,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贫血,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淋巴细胞减少,瘀班 内分泌
不常见: 类库兴氏综合征 类库兴氏综合征 代谢和营养
极常见:
常见:
不常见: 食欲减退
高血糖,体重降低
低血钾,碱性磷酸酶增加,体重增加 食欲减退
体重降低
高血糖,体重增加 精神
常见:
不常见: 焦虑,情绪不稳定,失眠
激越,情感淡漠,行为异常,抑郁,幻觉 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失眠
幻觉,健忘 神经系统
极常见:
常见:
不常见: 头痛
头晕,失语,平衡障碍,注意力不能集中,意识模糊,意识减低,惊厥,记忆缺陷, 神经病,瞌睡,言语障碍,震颤
共济失调,认知障碍,言语困难,锥体外疾病,步态异常,轻偏瘫,感觉过敏,感觉减退,神经病(NOS),周围神经病,癫痫持续状态 头痛,惊厥
头晕,失语,平衡障碍,注意力不能集中,意识模糊,言语障碍,轻偏瘫,记忆缺陷,神经病(NOS),神经病,周围神经病感觉异常,瞌睡,震颤
共济失调,协调异常,步态异常,偏瘫, 感觉过敏,感觉障碍 眼
常见:
不常见: 视力模糊
眼痛,偏盲,视觉障碍,视力降低,视野缺损 视力模糊,复视,视野缺损
眼痛,眼干,视力降低 耳和迷路
常见:
不常见: 听力损害
耳痛,听觉过敏,耳鸣,中耳炎 听力损害,耳鸣
耳聋,耳痛,眩晕 心脏
不常见: 心悸 血管
常见:
不常见: 浮肿,下肢浮肿,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 下肢浮肿,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
浮肿,周围性浮肿,肺栓塞 呼吸、胸和纵隔
常见:
不常见: 咳嗽,呼吸困难
肺炎,上呼吸道感染,鼻充血 咳嗽,呼吸困难
肺炎,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 胃肠道
极常见:
常见:
不常见: 便秘,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吞咽困难,口腔炎 便秘,恶心,呕吐
腹泻,消化不良,吞咽困难,口干,口腔炎
腹胀,大便失禁,胃肠道疾病(NOS),胃肠炎,痔疮 皮肤和皮下组织
极常见:
常见:
不常见: 脱发,皮疹
皮炎,皮肤干燥,红斑,瘙痒
光敏反应,异常色素沉着,皮肤脱落 脱发,皮疹
皮肤干燥,瘙痒
红斑,异常色素沉着,出汗增加 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
常见:
不常见: 关节痛,肌无力
背痛,肌肉骨骼疼痛,肌痛,肌病 关节痛,肌肉骨骼疼痛,肌痛,肌无力
背痛,肌病 肾和泌尿系统
常见:
不常见: 尿频, 尿失禁 尿失禁
排尿困难 生殖系统和乳腺
不常见: 阳痿 闭经,乳房痛,月经过多,阴道出血,阴道炎 全身和给药部位
极常见:
常见:
不常见: 疲乏
发热、疼痛、过敏反应,放射损伤,面部浮肿,味觉异常
潮红,热潮红,无力,情况恶化,僵直,舌变色,嗅觉倒错,口渴 疲乏
发热、疼痛、过敏反应,放射损伤,味觉异常
无力,情况恶化,疼痛、僵直,牙病,面部浮肿,味觉异常 检查
常见:
不常见: SGPT升高
γ高谷氨酰转移酶升高,肝酶升高,SGOT升高 SGPT升高 * 一例随机分配在放疗组的患者接受了本品 + 放疗
实验室结果:观察到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这是大多数细胞毒药物(包括本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合计同步化疗期和辅助治疗期中发生实验室异常和不良事件。有8%患者出现3级或4级中性粒细胞异常(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事件;接受本品治疗患者中有14%出现3级或4级血小板异常(包括血小板减少)事件。
胶质瘤复发或进展的成人患者
临床试验中,最多发生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功能紊乱,特别是恶心(43%)和呕吐(36%);一般为1级或2级(轻中度),具有自限性,或标准止吐药易于控制。重度恶心和呕吐发生率为4%。
其他经常报告的不良事件包括疲乏(22%)、便秘(17%)和头痛(14%)。还报告食欲减退(11%)、腹泻(8%),皮疹、发热、无力和瞌睡发生率各为6%。不常见的(2%-5%)不良事件按发生率的递减次序为腹痛、疼痛、头晕、体重下降、不适、呼吸困难、脱发、僵直、瘙痒、消化不良、味觉异常,感觉异常和瘀点。
实验室结果:胶质瘤患者的3级或4级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19%和17%。有8%和4%胶质瘤患者因此而住院和/或停止本品治疗。骨髓抑制是可以预见的(一般在开始几个周期的第21-28天),通常在1-2周内迅速恢复。未发现有累积的骨髓抑制。曾有报道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和贫血;淋巴细胞减少也很常见。
对临床试验中,人群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的分析显示,达到中性粒细胞最低值的人数,女性101例,男性169例;血小板达到最低值人数,女性110例,男性174例。治疗的第一周期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ANC <500 cells/mL)女性12%,男性5%;血小板减少(<20,000 cells/mL)女性9%,男性3%。在一组400例复发性神经胶质瘤受试者的数据中,治疗的第一周期的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女性与男性分别为8%和4%;而4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则分别为8%和3%。在另一个有288例受试者参加的、新近诊断的多行性成胶质细胞瘤试验中,治疗第一周期的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女性与男性分别为3%和0%;4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则分别为1%和0%。
本品上市期间,很少有机会性感染病例的报告,包括卡氏肺囊虫性肺炎。极少报告过多形性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斯一约二氏综合症和变态反应(包括过敏反应)病例。曾报告过问质性肺炎的罕见病例.在接受本品治疗患者中报告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怔(MDS)和继发的恶性疾病(包括髓细胞性白血病)的罕见病例。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全血细胞减少的报告很罕见。
在中国进行的临床研究中未出现非预期的不良事件,总体结果与国外报道的数据相似。 对替莫唑胺胶囊或达卡巴嗪(DTIC)过敏者禁用。
妊娠期禁用(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禁用于严重骨髓抑制的患者。 在一项治疗时间延长到42天的小规模试验中,接受本品和放疗合并治疗的患者是卡氏肺囊虫性肺炎的高危者。因此对于接受42天(最多为49天)合并治疗的全部患者需要预防卡氏肺囊虫性肺炎发生。
在较长期的给药方案治疗期间,接受替莫唑胺治疗期间卡氏肺囊虫性肺炎发生率可能较高。不管何种治疗方案,都应密切观察替莫唑胺治疗的全部患者(特别是接受类固醇治疗患者)发生卡氏肺囊虫性肺炎的可能性。
止吐治疗:恶心和呕吐常与本品相关,服用本品前后可使用止吐药。指导原则为:新诊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
-在开始接受替莫唑胺合并治疗前,建议采用止吐药预防,
-在辅助治疗期间,极力建议采用止吐药预防。
神经胶质瘤复发或进展的患者:在以前治疗周期中出现过重度(3或4级)呕吐的患者需要止吐药治疗。
接受替莫唑胺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骨髓抑制,包括持续的全血细胞降低,可能导致再生障碍贫血,且在一些病例中导致了致命的结果。在一些病例中,如同时服用其他与再生障碍贫血有关的药物(包括卡马西平、苯妥英、复方磺胺甲恶唑),会使评估更为困难。
男性患者:服用替莫唑胺的男性患者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替莫唑胺具有遗传毒性,因此在治疗过程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之内,男性应避孕。由于接受替莫唑胺治疗有导致不可逆不育的可能,在接受该治疗之前应冰冻保存精子。
肝肾功能损害者:肝功能正常的病人与肝功能轻中度异常的病人药代动力学结果相似;
严重肝功能异常(Child's Class III)或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尚无服用替莫唑胺的资料。根据替莫唑胺胶囊药代动力学特征,对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不必降低替莫唑胺用量,但应用时需倍加小心。
【儿童用药】
尚无3岁以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儿使用该药的临床经验 ;对于3岁以上胶质瘤儿童患者,使用该药的临床经验有限。
【老年患者用药 】
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患者(>70岁)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性较大。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对妊娠期妇女使用该药尚未进行研究。在用大鼠和兔所进行的临床前研究中,给药150mg/m曾有致畸和/或胎儿毒性的报道。因此替莫唑胺不应常规用于妊娠期妇女,如果妊娠期内必须使用该药,应将可能对胎儿造成的潜在风险告知病人。对于可能怀孕的妇女,应劝阻其在接受替莫唑胺治疗或在终止替莫唑胺治疗后6个月内怀孕。
替莫唑胺是否可经母乳分泌尚不可知,因此替莫唑胺胶囊不应用于哺乳期妇女。 同时服用雷尼替丁或食物对替莫唑胺胶囊吸收程度的影响无临床意义。同时服用地塞米松、丙氯拉嗪、苯妥英、卡马西平、昂丹司琼、H2受体拮抗剂或苯巴比妥等,不影响替莫唑胺的清除。同时服用丙戊酸,替莫唑胺清除率轻度降低(有统计学意义)。
替莫唑胺胶囊与其他可导致骨髓抑制的的药物联合应用时,骨髓抑制可能加重。
药物过量
在患者中已进行了剂量为500,750,1000和1250mg/m2 (每治疗周期服药5天的总剂量)的临床评价。剂量限制性毒性为血液学毒性,在任一剂量下均有报道,但在较高剂量时较为严重。一患者5天中每天过量服用2000 mg,所报道的不良事件为全血细胞减少症、发热、多器官衰竭及死亡。在服药超过5天(最长达64天)的患者中所发生的不良事件包括骨髓抑制(伴随或不伴随感染),某些严重且持久的病例最终死亡。在药物过量事件中,应进行血液学评价。必要时应采取支持性措施。 药理作用:
替莫唑胺为咪唑并四嗪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烷化剂。在体循环生理pH状态下,迅速转化为活性产物MTIC(3-甲基-(三嗪-1-)咪唑-4-甲酰胺)。MTIC的细胞毒作用主要表现为DNA分子上鸟嘌呤第6位氧原子上的烷基化以及第7位氮原子的烷基化。通过甲基化加成物的错配修复,发挥细胞毒作用。
毒理研究:
在小鼠、大鼠和犬进行了本品单剂量毒性研究。大鼠口服的LD50约为1900mg/m2,比小鼠高(约1000mg/m2)。对犬的最小致死剂量为600mg/m2。在单剂量研究中,毒性的临床体征和死亡一般出现都较迟,显示其对导致器官功能损害增生迅速的组织具有迟发性毒性作用;毒性作用符合烷化剂的预期毒性。
口服本品后被迅速吸收,并很快排泄到尿中。人治疗剂量的暴露程度与大鼠和犬的相似。业已进行了3个周期和6个周期的大鼠和犬的毒性研究,一个周期为给药5天,停药23天。在多周期研究中,主要毒性靶器官是骨髓、淋巴网状系统,睾丸和胃肠道。
本品对大鼠和犬的毒性比对人较大。人对治疗剂量(200mg/m2)能很好耐受,但该剂量接近大鼠和犬多剂量的最低致死剂量。白细胞和血小板与剂量相关的减少是大鼠和犬的敏感指标。在治疗间期,大多数血液学和生化指标以及和组织病理改变能明显恢复。在6个周期大鼠研究中考察的瘤谱包括乳腺癌、皮肤角化棘皮瘤、基底细胞腺瘤和各种间质瘤。犬研究中未考察肿瘤或癌前变化。考虑到本品是烷化剂MTIC的前体药物,预期具有致瘤的作用,这在其他烷化剂(包括产生MTIC的)中已观察到。本品对大鼠的致瘤作用似乎是物种特异的,与其他化疗药物无明显差异。
本品Ames/沙门氏菌和HPBL试验中显示有致突变作用;并在人外周淋巴细胞测定中能引起染色体畸变。 临床前数据提示本品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成年患者口服本品后,被迅速吸收,最早在服药后20分钟就可达到血药峰浓度(平均时间为0.5-1.5小时)。血浆清除率、分布容积和半衰期都与剂量无关。本品的蛋白结合率低 (10-20%),因此估计不会与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口服14C-本品后7天内粪便内排泄的14C为0.8%,表明药物是完全吸收的。口服后,24小时尿内的原形药占剂量的5%-10%左右,其余是以AIC(4-氨基-5-咪唑-盐酸羧酰胺)形式或其他极性代谢物排泄到尿中。
本品药代动力学的群体分析表明本品血浆清除率与年龄、肾功能或吸烟无关。
儿科患者的AUC比成人患者高,但是儿童和成人每周期的最大耐受剂量(MTD)都是1000 mg/m2。

㈣ 治疗胶质瘤

疾病治疗
目前对于胶质瘤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手段。胶质瘤具体的治疗,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功能状态、对治疗的预期结果以及肿瘤所处的脑区部位、恶性程度级别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判断,从而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手术
手术往往是胶质瘤治疗的第一步。手术不仅可以提供最终的病理诊断,而且可以迅速去除大部分的肿瘤细胞,缓解患者症状,并为下一步的其他治疗提供便利。对于一些低级别胶质瘤,如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手术的完整切除,是可以使患者得到根治以及长期存活。目前的胶质瘤手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微创时代,与前相比,更为安全,创伤更为小,肿瘤切除更为完全。显微镜应用于脑胶质瘤的切除,可以更加清晰地辨别肿瘤与脑组织的边界,以及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等结构,从而能够在安全的情况下,最大化地切除胶质瘤。神经导航的应用,将胶质瘤的手术切除,提高到新的高度。神经导航与汽车导航相类似,可以使外科医生在手术前从切口的设计、术中功能脑区的辨认以及手术切除方式的选择等方面,更加精确和细化。近年来出现的术中磁共振,可以进一步提高手术完整切除的完整程度,并减少患者术后功能缺陷等并发症的产生。术中皮层刺激电极的应用,可以完善术中对于运动区、语言区的辨认,从而帮助外科医生更好地保护脑的重要功能。
放疗
在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后,对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往往需要进一步的放疗。对于低级别胶质瘤患者,若存在高危因素(例如肿瘤体积超过6厘米、手术切除不完全等因素),也要考虑进行放疗。放疗包括局部的放疗和立体定向放疗。对于首次发现的胶质瘤,一般不采用立体定向放疗。局部放疗根据所采用技术不同,又可以分为适形调强放疗和三维塑形放疗。对于复发胶质瘤患者,特别是处于功能区肿瘤,有时可以考虑进行立体定向放疗。
化疗
化疗及靶向治疗在胶质瘤的治疗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对于高级别胶质瘤,替莫唑胺的应用,可以显着延长患者的生存预后。目前,替莫唑胺是治疗胶质瘤唯一有明确疗效的化疗药物。对于初治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替莫唑胺在与放疗同时应用后(同步放化疗阶段),还应继续单独服用一段时间(6-12周期)。其他的化疗药物(如尼莫司丁),对于复发胶质瘤的治疗,可能有一定疗效。新近出现的血管靶向药物,阿伐斯丁,对于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有明确疗效,可以显着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最近大规模三期研究的中期分析表明,对于初治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阿伐斯丁与放疗、替莫唑胺的联用,可以显着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并有望成为标准治疗方案之一。
疾病预后
经过综合治疗后,对于低级别胶质瘤(WHO
1-2级)胶质瘤患者而言,中位生存期在8-10年之间;对于间变胶质瘤(WHO
3级)患者而言,中位生存期在3-4年之间;对于胶质母细胞瘤(WHO
4级)患者而言,中位生存期在14.6—17个月之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而言,新出现的放疗与替莫唑胺化疗方案,可以使将近10%患者存活至5年以上;而在替莫唑胺出现之前,单独使用放疗,仅有不足1%的患者可以存在5年。
胶质瘤很难根治,往往会复发。在肿瘤复发后,根据患者的功能状况,可以考虑再次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

㈤ 对神经胶质瘤有什么特效药吗

北京天坛医院和上海华山医院都是特色专科医院,上述医院均在开展泰欣生综合治疗高级别神经胶质瘤的临床研究,疗效显着。综合治疗医院包括医科院肿瘤医院放疗科、中山肿瘤医院神经外科、华西医院神经外科都非常有代表性。

㈥ 本人朋友四岁女儿发现患有脑干胶质瘤,有什么药物可以

讲真的没什么好的药物,脑干非常麻烦,可以去海南省肿瘤医院,找李安民试一下

㈦ 治疗脑胶质瘤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脑胶质瘤无特效药物,首选手术治疗。
脑胶质瘤患者常用药物有脱水降颅压药物,如甘露醇可以降低患者颅内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化疗药物常见药物替莫唑胺。脑胶质瘤术后依据病理结果进一步行化疗治疗,可延缓肿瘤复发,延长患者生命。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如甲波尼龙、地塞米松可具有抗炎、减轻瘤周脑水肿作用。
镇痛镇静药物的应用,胶质瘤患者手术前或者疾病晚期常疼痛剧烈,给予病人适当应用镇痛、镇静药物可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胶质瘤患者合并癫痫应用抗癫痫药物控制癫痫发作。当胶质瘤患者进食差或者不能进食时,需要鼻饲或静脉补充必须电解质及能量制剂来维持患者营养、电解质、酸碱平衡。

㈧ 神经胶质瘤用什么药

(1)手术治疗:原则是在保存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肿瘤。早期肿瘤较小者应争取全部切除肿瘤。
(2)放射治疗:用于体外照射的放射源有高电压x线治疗机、60Co治疗机、电子加速器等。后二者属于高能射线,穿透力强,皮肤剂量低,骨吸收量小,旁向散射少。放射治疗宜在手术后一般状况恢复后尽早进行。
(3)化学治疗:高脂溶性能通过血脑屏障的化疗药物,适用于脑神经胶质瘤(在星形细胞瘤Ⅲ~Ⅳ级时
)。鬼臼甲叉甙、环己亚硝脲(CCNU)、甲环亚硝脲(MeCCNU)。以上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具体使用方法略过。
(4)免疫治疗:免疫治疗目前仍在试用阶段,疗效尚不肯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5)其他药物治疗:对恶性胶质瘤可先给予激素治疗,以地塞米松作用最好。除可减轻脑水肿外,并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可使症状减轻,然后再行手术治疗。对有癫痫发作的病人,术前术后应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

㈨ 胶质瘤是什么

神经胶质瘤是一种发生在大脑和脊髓中的肿瘤。神经胶质瘤始于神经细胞周围的胶状支持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并帮助它们发挥功能。

三种类型的神经胶质细胞可以产生肿瘤。胶质瘤根据肿瘤中涉及的神经胶质细胞的类型以及肿瘤的遗传特征进行分类,这可以帮助预测肿瘤随时间的变化以及最可能起作用的治疗方法。

胶质瘤的类型包括:

  • 星形细胞瘤,包括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

  • 室管膜瘤,包括间变性室管膜瘤,粘膜乳头状室管膜瘤和室管膜下瘤

  • 少突神经胶质瘤,包括少突神经胶质瘤,间变性少突神经胶质瘤和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

  • 神经胶质瘤会影响您的大脑功能,并根据其位置和生长速度危及生命。

    神经胶质瘤是原发性脑肿瘤的最常见类型之一。

诊断

如果您的初级保健医生怀疑您患有脑瘤,则可以将您转介接受过脑和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培训的专家(神经科医生)。您的医生可能会建议一些测试和程序,包括:

  • 神经科检查。在神经科检查期间,您的医生可能会检查您的视力,听力,平衡,协调,力量和反射。这些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区域的问题可能会为您的大脑部分可能受到脑肿瘤影响的线索提供线索。

  • 成像测试。磁共振成像(MRI)通常用于帮助诊断脑肿瘤。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在MRI研究期间通过手臂的静脉注射染料(造影剂),以帮助显示脑组织的差异。

    许多专用的MRI扫描组件(包括功能性MRI,灌注MRI和磁共振波谱)可以帮助您的医生评估肿瘤并计划治疗方案。

  • 其他成像检查可能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 测试以发现您身体其他部位的癌症。为了排除可能从身体其他部位扩散的其他类型的脑部肿瘤,您的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测试和程序,以确定癌症的起源。神经胶质瘤起源于大脑内,而不是从其他地方扩散(转移)的癌症的结果。

  • 收集并测试异常组织样本(活检)。根据神经胶质瘤的位置,可以在治疗之前或作为切除脑瘤的手术的一部分,用针进行活检。

    立体定向穿刺活检可用于难以触及的区域或大脑内非常敏感的区域中的神经胶质瘤,这些神经胶质瘤可能会因更广泛的手术而受损。在立体定向针头活检期间,您的神经外科医生会在颅骨上钻一个小孔。然后将细针插入孔中。通过针取出组织,通常通过CT或MRI扫描进行引导。

    然后在显微镜下分析活检样本,以确定其是癌变还是良性的。

    活检是明确诊断脑肿瘤并给出预后以指导治疗决策的唯一方法。基于此信息,专门诊断癌症和其他组织异常的医生(病理学家)可以确定脑肿瘤的级别或阶段。

    病理学家还将检查您的活检样品的物理外观和生长速率(分子诊断)。您的医生将向您解释病理学家的发现。这些信息有助于指导您制定治疗计划。

治疗

胶质瘤的治疗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大小,等级和位置,以及您的年龄,总体健康状况和偏好。

除了去除肿瘤本身的作用外,治疗神经胶质瘤还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来减轻肿瘤的体征和症状。

您的医生可能开了一些类固醇来减少肿胀并缓解大脑受影响区域的压力。抗癫痫药可用于控制癫痫发作。

手术

手术切除尽可能多的肿瘤通常是治疗大多数类型的神经胶质瘤的第一步。

在某些情况下,神经胶质瘤很小,易于与周围健康的脑组织分离,这使得彻底手术切除成为可能。在其他情况下,肿瘤无法与周围组织分开,或者它们位于大脑中的敏感区域附近,因此存在手术风险。在这些情况下,您的医生会尽可能安全地切除肿瘤。

即使去除一部分肿瘤也可能有助于减轻体征和症状。

在某些情况下,神经病理学家可能会分析外科医生取出的组织样本,并在进行手术时报告结果。该信息有助于外科医生决定要切除多少组织。

可以使用多种外科手术技术来协助神经外科医生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护尽可能多的健康大脑组织,包括计算机辅助脑外科手术,术中MRI,清醒脑外科手术和激光。例如,在清醒脑外科手术期间,可能会要求您执行一项任务,以确保控制该功能的大脑区域不受损害。

巴特朗菲教授病例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