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儿童眼睛斜视怎么纠正
儿童出现斜视该如何纠正,需要去医院吗?
儿童斜视的方向不同,如果眼球向内汇聚,称为内斜视,如果眼球向外分散,称为外斜视。对于斜视的治疗,要明确斜视的种类,根据具体分类,再进行治疗,具体如下:
c
儿童斜视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和垂直斜视,又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非共同性斜视,所以斜视矫正的方法有很多种。内斜视通常需要先散瞳验光,配镜治疗观察半年,如果内斜视完全纠正,不用做手术。半年以后内斜视仍然存在或者有所减轻,但是还存在内斜视,双眼的视力也基本平衡,可以考虑做内斜视的矫正手术。
2. 5岁小女孩患间歇性外斜视,请问怎么矫正可以不手术吗去年为了这斜视去散瞳,验过眼,视力正常的。
(一)手术疗法乃以手术的方法调整外眼肌的强度与附着点的位置,使眼位趋于正常。先天性内斜视与上下斜视大多需要手术治疗,非调节性而且斜度大的斜视通常亦需要借着手术的方法来矫正。 (二)非手术疗法:并非所有的斜视都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是调节性内斜视,只要戴上适当的远视眼镜或双光镜就可以矫正。如果并有中高屈光异常,亦常需配戴眼镜来矫正,另外可借着轴矫正训练的方法来帮助两眼单视能的恢复与增加融像能力。例如以视轴矫正训练机来训练,或者配戴棱镜镜片……等。如果并有弱视,则弱视的训练亦是不可或缺的治疗。
3. 我儿子5岁检查说间歇性斜视如何治疗
你好:
以下的文章你看后,希望对你有帮助。
间歇性外斜在斜视的病例中约占一半。通常在1岁左右就发生,但在5岁左右 表现较明显。追踪病史,可发现外斜程度随年龄增大而逐渐严重。
对于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佳汇眼科的医生认为:
1、 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方案比较复杂,要因人而宜,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同。
2、小度数间歇性外斜视,斜视出现频率不是很高的患儿可以保守治疗。
(1)、笔尖训练,每天两次,每次5-10分钟。
(2)、多媒体光盘训练,光盘有增视能,维视顿两种。
(3)、戴负球镜治疗。
3、斜视度超过30度的间歇性外斜视,由于辐辏能力已经不能控制外斜视,应该考虑手术。
4、间斜性外斜视出现频率比较频繁应该考虑手术。
5、手术适应症:
(1)看远(六米)看近(33厘米)的三棱镜斜视度大于20度(三棱镜度)
(2)双眼视力平衡的间歇性外斜视。
(3)弱视治疗半年以上不提高者
6、经过检查辐辏力逐渐减退。立体视功能破坏。
文章来源,北京佳汇眼科
4. 我有间歇式斜视应怎么治疗
1.睫状肌麻痹屈光检查――有明显屈光不正,特别是散光和屈光参差的患者,为保证视网膜清晰像,应该全部矫正;外科伴有近视乾,应该全矫;外斜伴有远视者,矫正远视将减低调节性集合,使外斜增加,需要全矫还是部分矫正,要完全取决于远视程度、患者年龄和AC/A比值,通常小于+2.00D婴幼儿,可不予矫正,较大患者为避免屈光性疲劳,矫正远视通常是必要的。年老人有外斜伴老视眼,调节减弱,如有远视,需要矫正,可以给最小度数以利于看近。
2.负球镜――用负镜矫正间歇性外斜视,可做为一暂时性措施,或放于双焦点镜上半部,以治疗分开过强;或放于双焦点镜下半部,以治疗集合不足,刺激其调节性集合,控制外斜,这种治疗方法,不应提倡,患儿用这种方法治疗,常引起视力疲劳。
3.三棱镜及遮盖疗法――底向内三棱镜可加强双眼中心凹刺激,约有1/2~1/3偏斜可用三棱镜刺激融合得到矫正,最近有人提出在间歇性外斜视初期,遮盖为一良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用这种方法治疗,大约40%患者其显斜(看远)可以变为隐斜。早期的间歇性外斜视,因为大部分时间为外隐斜,显斜次数不多,偏斜度不大,不主张手术治疗。
4.手术治疗――对竭生外斜视手术最适宜年龄目前还有争论。有人主张手术愈早愈好,否则会变成恒定性外斜。Lyle认为由于多数间歇性外斜视看远融合力良好,有双眼视,2~3岁或10岁以后手术结果几乎相同,可以观察数年。我院专家主张对视力未成熟婴幼儿,为避免手术过矫,主张延缓手术,用负球镜加强融合,交替遮盖预防抑制发生,若融合功能迅速恶化,或斜角稳定时要考虑手术。
5.我院的特色治疗――在临床治疗中,五轮五脏综合疗法注重五轮与五脏的紧密结合,风轮目疾,多从肝治,针对肝气、肝火太旺、肝阴、肝血不足,治以平肝、泻肝、柔肝、补肝之法以明目。血轮目疾,以心为主,对于心不生血、血不养肝、水不制火上攻眼目、热血不止、刺痛难开、口舌生疮、小便赤涩,而治以补血、养血、凉血、止血、清心泻火明目之品。肉轮目疾,以脾虚胃弱为主,或因脾气不足、中气下陷,或脾不运水、湿聚成痰,或脾运衰退、胞睑下垂。治以健脾利水、消痰散结、益气升阳、健运脾胃之法。气轮目疾,其病在肺。病机多为冷热不调、肺不生水、火无水制、上攻眼目,治以滋阴润肺、养阴清热、清泻肺火之法。水轮目疾,其治在肾。多由房劳过度、忧思积虑、肾水不足或肾阳虚衰所致,治以滋阴补肾、滋阴降火、温补肾阳、滋补肾阴之法以明目。同时,由于病变的多样性、复杂性,一轮病变可能是多个脏腑共同作用的结果,同一种疾病也可能引起多个轮脏的病变,故在临证治疗时,我们注重从多个脏腑出发,既注重五轮的变化,也不忘与五脏及五行相结合,辨病辨证,综合治疗疾病。
5. 发现宝宝斜视怎么办用什么方法才能快速的矫正
斜视一般可分为显性斜视和间歇性斜视。也可分为外斜视、内斜视、上斜视、下斜视等。那么斜视是怎么形成的呢?斜视有先天和后天形成的。先天性斜视多与遗传有关。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方案比较复杂,要因人而宜,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同。小度数间歇性外斜视,斜视出现频率不是很高的患儿可以保守治疗。
轻微的斜视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来矫正,常用的方法有戴眼镜、正位视训练、戴眼罩遮盖等等。其中如果患儿同时伴有弱视的话建议使用戴眼罩遮盖这种治疗方法。由于不少斜视患者也有弱视的问题,需要以遮盖治疗法来“锄强扶弱”,遮蔽正常的眼睛,强迫患者多用有弱视的眼睛,从而锻炼及恢复其功能。孩子戴了矫正眼镜后,在父母的陪伴下进行精细的活动如穿珠、描图等训练,促使手眼协调,以提高视力。
6. 间歇性斜视有什么方法矫正
1、睫状肌麻痹屈光检查有明显屈光不正,特别是散光和屈光参差的患者,为保证视网膜清晰像,应该全部矫正;外科伴有近视乾,应该全矫;外斜伴有远视者,矫正远视将减低调节性集合,使外斜增加,需要全矫还是部分矫正,要完全取决于远视程度、患者年龄和AC/A比值,通常小于+2。00D婴幼儿,可不予矫正,较大患者为避免屈光性疲劳,矫正远视通常是必要的。年老人有外斜伴老视眼,调节减弱,如有远视,需要矫正,可以给最小度数以利于看近。
2、负球镜用负镜矫正间歇性外斜视,可做为一暂时性措施,或放于双焦点镜上半部,以治疗分开过强;或放于双焦点镜下半部,以治疗集合不足,刺激其调节性集合,控制外斜,这种治疗方法,不应提倡,患儿用这种方法治疗,常引起视力疲劳。
3、三棱镜及遮盖疗法底向内三棱镜可加强双眼中心凹刺激,约有1/2~1/3偏斜可用三棱镜刺激融合得到矫正,最近有人提出在间歇性外斜视初期,遮盖为一良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用这种方法治疗,大约40%患者其显斜(看远)可以变为隐斜。早期的间歇性外斜视,因为大部分时间为外隐斜,显斜次数不多,偏斜度不大,不主张手术治疗。
4、手术治疗对竭生外斜视手术最适宜年龄目前还有争论。有人主张手术愈早愈好,否则会变成恒定性外斜。Lyle认为由于多数间歇性外斜视看远融合力良好,有双眼视,2~3岁或10岁以后手术结果几乎相同,可以观察数年。Jampolsky主张对视力未成熟婴幼儿,为避免手术过矫,主张延缓手术,用负球镜加强融合,交替遮盖预防抑制发生,若融合功能迅速恶化,或斜角稳定时要考虑手术。
手术指征由融合控制情况,斜角大小和患者年龄决定。生后不久外斜而没有间歇性外斜视,要尽快手术;赫雨时认为遮盖测量斜视度大于20△以上者;Jampolsky谓15△以上;Hiles主张大于20△以上的偏斜,有明显的显斜成分和视觉失代偿者。从手术对视网膜对应的影响来看,间歇性外斜视为了消除复视及混淆的干扰,可以发生异常视网膜对应及抑制,手术最好时机是在尚未发展成抑制及异常视网膜对应之前,手术消除外斜。
于钢对77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随访结果表明,年龄愈小,手术后恢复正常双眼视的机率愈高,而大多数成年人术后即使眼位得到矫正,亦不能恢复正常双眼视功能。临床上掌握最佳手术时机并不容易,如果年龄太小,检查不合作,手术量不易掌握,使再手术率增高。认为4。5岁左右,智力正常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经反复训练,可配合一般眼位检查,此为手术合适时机。Jampolsky对竭生外斜视,不同年龄手术。结论:手术愈早,手术次数愈多,再手术率愈高,弱视和融合丢失的危险愈大。
我们认为对进行性间歇性外斜儿童,偏斜度大于20△者,显斜期超过50%时间以上者,可根据其偏斜度大小,以及遮盖试验设计手术方案,若遮盖30~45分钟后,其偏斜度,看锭大于看近至少15△,做双侧外直肌后徙,手术量可根据每个医师试验、方法而定。若遮盖试验,看近斜角大于看远斜角至少15△,并小于55△,可做双侧外直肌后徙或于非主眼后徙-截腱手术。如外斜大于55△,可做三条肌肉,主眼做外直肌后徙,非主眼做后徙-截腱手术。若外斜大于70△,做双侧后徙-截腱手术。
对于所谓侧位非共同性问题,应予以特殊考虑,若患者向左侧及右侧注视时,斜视度比第一眼位小至少20%,则有明显过矫危险,特别是对视力尚未发育成熟的患者,为此,对侧位非共同性患者,应避免做双侧外直肌后徙术,如对非主眼做后徙-截腱术,应每侧少做1mm。
对视力尚未成熟的患儿,应主张欠矫,因轻度过矫为内斜状态,比轻度欠矫为外斜状态容易发生单眼注视综合征,并有可能形成抑制性暗点,导致发育性弱视。相反,如果患者视力已发育成熟,轻度过矫10~20△是理想的,它最终将产生稳定的结果。过适在于25△,即使在视觉成熟患者亦应避免,这样的过矫可形成盲点综合征,妨碍术后融合。
如果患者有A征或V征,系由上斜肌或下斜肌功能过强引起,在做水平斜视手术同时,亦可做功能过强肌内减弱术,若上斜肌及下斜都有功能过强,则减弱任何一个斜肌均为禁忌。
5、过矫的处理有报告外斜术事过矫的患病率介于6%~20%。外斜术后,立即发生大度数过矫,患者应在24小时内再次手术,因为有可能发生肌肉丢失或滑脱,外直肌与内直肌相比,不易丢失。若机械因素内直肌过多量截腱,也可发生明显过矫,但过矫量不如前者大。
内斜是共同性的,可等待观察,术后10~15△内斜时,可完全消失。外斜术后小量过矫,还要取决患者年龄。视力尚未成熟儿童有小量过矫,应仔细观察发展成抑制性暗点及发育性弱视。若患者无注视倾向,可行交替遮盖,有中度注视倾向可行遮盖治疗。此外应再行验光,有远视应全矫,看近偏斜度较大,应用缩瞳剂或双焦点镜治疗。经上述治疗4个月,视力未做多少量,要象对待一位新患者一样,不能单纯恢复以前的外斜手术。
对视力成熟患过矫20△是理想的,术后6周仍有20△内斜,可行2次手术,手术时间应在第一次手术6个月以后施行。术前做牵拉试验很重要,如发现牵制,则肌肉、结膜及筋膜囊都应适当后徙。
6、欠矫的处理外科术后残留大度数外斜大于15~20△,可在第一次术后6~8周内行2次手术,这种情况应做为一个新病例来考虑。若残余斜度看远斜角等于看近斜角,第一次术式为后徙-截腱术,则另一眼可做同样的手术;第一次术式为双侧外直肌后徙,可做一侧外直肌边缘性肌切开合并同侧内直肌截腱。若残余外斜看远角大于看近斜角,第一次术式为双侧外直肌后徙术,则外直肌应再后徙或外直肌边缘性切开术;第一次术式为后徙-截腱术,可做另一眼外直肌后徙术。做外直肌第2次手术时,最好同时后徙颞侧球结膜,以防止瘢痕前移,抵消手术效果。
对轻度欠矫患者,残余斜度小于15~18△,可用脱抑制及融合集合训练,使之达到隐斜状态。若患者为近视,应全部矫正,若为正视或远视,可用睫状肌麻痹剂以刺激调节性集合,使双眼正位,使用上述方法获得融合后,可减少滴药次数,3日1次,并持续2个月,同时使用基底向内三棱镜,其度数与欠矫度数一致,对视力成熟患者是有效的。
7. 儿童间歇性斜视如何治疗
先天性外斜视需要及早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即有时候出现斜视,有时候正位,它的治疗方案比较复杂,因人而异,每个孩子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同,一般可以等到4-5岁后根据情况择期做手术,小度数间歇性外斜视,斜视出现频率不是很高的患儿可以保守治疗;成年恒定斜视,明确诊断后可以尽早手术治疗。
8. 外斜视怎么矫正
仅供参考。你的情况应属间歇性外斜,如果只是在注意力不集中或“走神”的时候才有外斜,平时多数时间都是正位,可以暂不手术。照相时由于你没有注意看镜头,所以出项外斜。间歇性外斜视有发展为恒定性外斜倾向,作“对眼”有减缓由间歇性外斜发展为恒定性外斜的倾向,不会造成右眼内斜。如果眼外斜时间多于正位时,可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