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喉咙发炎引起的发烧反复~中医如何辩证~是实热引起的吗~
扁桃体发炎引起反复发烧。
中医认为咽喉肿痛多半是因肺胃郁火上冲或外感风热之邪,或由阴虚火旺所致。
一、肺胃郁火上冲引起的咽喉肿痛,多由大量进食了辛辣之物造成,病人往往除了咽喉肿痛外,有的还会伴有高热、口渴、头痛、痰稠黄、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厚。
出现上述症状时,最拿手的就是西医的消炎药,用上几天,再多喝水,很快好转。
不用西药食疗同样可以非常有效的治愈,只要吃上、喝上寒凉的食物,很快就能降火、消炎。如喝梨汁、西瓜汁,煮荸荠水、苦瓜水喝,都能很快降火,还有在背部、胸前刮痧,都能很快降火,疏通经络,治疗咽喉的肿痛。
二、外感风热之邪引起的咽喉肿痛,就是常见的感冒、发热伴咽喉疼痛。
咽喉肿痛大家都认为是上火引起,可身体内内热较大的同时又受了风、受了寒,同样也会引起咽喉肿痛,所以当孩子发热、咽喉肿痛时,做家长的首先要分辨咽喉肿痛的性质,是单纯的内热大造成的,还是同时孩子体内还有寒,这两种在治疗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单纯的内热大造成的感冒、咽喉肿痛,吃上消炎药、挂水很快就好了,可这种吃药、挂水很快就好的咽喉肿痛现在已经不多见了,多数孩子是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咳嗽要持续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会慢慢缓解,但扁桃体并没有完全消肿,经常反复的发作,扁桃体不断增生,最后的结果就是开刀切除,原因就是治疗的时候没有同时去掉身体内的寒凉,而用消炎药、挂水的同时又增加了寒凉,最后的治好是身体内的抵抗力慢慢的恢复,进行自我修复才好转的,但却因此落下了祸根。
怎样区分是单纯内热大造成的,还是孩子同时身体内的寒凉也较重造成的呢?
1、看舌苔:舌头上无明显的舌苔或舌苔发黄,舌质红的为热;舌苔发白是寒。
2、看小便:小便颜色黄、气味重是内热大造成的;小便颜色淡、清,说明孩子体内有寒。
3、看大便:大便干结是内热重;大便稀软或腹泻说明孩子体内有寒。
4、看发热:发热时孩子全身燥热、口渴,手脚也不发凉,身体也不怕冷,是内热大造成的;发热时孩子手脚冰冷、身体忽冷忽热,不想喝水,说明孩子体内有寒。
掌握了4点区分寒热的方法后,家长心里就有数了,下面要教的就是如何治疗这两种看试一样的病症,但治疗方法却完全不同。
1、内热大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治疗方法与肺胃郁火上冲引起发热、咽喉肿痛在治疗方法上是一致的。
(1)、给孩子多喝水,可以在水中加少许的盐,让孩子喝淡淡的盐开水,可以治疗咽喉肿痛。
(2)、可以多吃寒凉的水果,如西瓜、香蕉、梨、猕猴桃,较小的孩子可以榨汁喝。我喜欢用苦瓜煮水给儿子喝,平时将苦瓜切成薄片,装在塑料袋里,放到冰箱的冷冻层里,只要发现儿子内热大了,就取10片左右,放入小锅内,加一碗水,小火煮成半碗后,分两次给儿子喝,基本上喝两次火就消了,这就是我自备的消炎药。
(3)、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同时配合背部刮痧。刮痧的方法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就在孩子的颈椎至腰,沿着脊柱的两侧,也就是足太阳膀胱经经过的部位,涂上麻油,再用刮痧板(现在商店都能买到),没有可用圆润的、没有角的勺子,沿着脊柱两侧从上往下轻轻的刮,孩子内热重时,很快就能看到刮的部位发红,孩子很少刮的紫紫的,多数就是发红,孩子不要重刮,脊柱两侧各刮十几下就可以了,刮完后让孩子多喝温水,很快就能退热,咽喉痛也会减轻。
(4)、不会刮痧或孩子较小时,可以通过按摩的方法降热。
❷ 儿童高烧的原因
发烧伴下列情况者应送医院治疗:
(一)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发烧虽高,但精神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表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二)观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
(三)观察孩子有无剧烈、喷射性呕吐,如有说明有颅脑病变的可能,应去医院。
(四)查看皮肤有无出疹,若有则提示传染病或药物过敏。查看皮肤是否发紫、变凉,若存在则提示循环衰竭。这两种情况均需再去医院。
(五)观察孩子有无腹痛和脓血便,不让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脓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须上医院。
如果孩子仅有高热,没有上述各种合并症出现,尽管退烧缓慢,或者时有反复,也不必担心,应该耐心在家中治疗、护理,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湿润,室内定时通风,成人不要吸烟。
(二)发烧是机体对抗微生物入侵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因此,38.5℃以下的体温不必服退热药,只有体温超过38.5℃以上,才需采取退烧措施。
{三)病儿的衣服不宜穿得过多,被子不要盖得太厚,更不要“捂汗”,以免影响散热,使体温温升得更高。
(四)要鼓励孩子多喝开水,多吃水果。发热后孩子食欲减退,可准备一些可口和易于消化的饭菜,选择孩子体温不高,或吃药退烧的时机进食,但不要吃得太饱。
(五)保持大便通畅。
❸ 小孩发烧怎么退烧最快
儿童发烧是很常见的,现在秋冬到来之际,天气转凉,很多宝宝身体都会受不了而感冒发烧,发烧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发烧是以医学术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称为发热。那么,儿童发烧怎么退烧最快?
儿童发烧怎么退烧最快
发烧退烧最快的方法就是打针,通过注射退烧针来迅速降低体温,那发烧后如何退烧呢,按发烧的严重程度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工具/原料:白开水,姜,红糖。
如果是发低烧,首先要多喝水,喝白开水最好,用大杯子倒水喝,直到喝到喝不下去为止,多上几次厕所,体力的病毒就已经排出体外一部分了。
然后还可以在家里煮姜糖水喝,把姜切片或者切碎后加红糖大煮,趁热喝下去,然后睡觉出出汗,在刚开始发烧并不严重时,这个方法很不效。
还可以用物理降温法,倒温水,拿毛巾浸泡温水,擦拭身体,特别是额头、腋下、手心脚心。
如果发烧不到38.5度,但也烧了一段时间了,可以到医院看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吃医院给开的药,一般感冒分风寒和风热,吃不同的感冒药就可以了,如果是由炎症引起的,也可以吃点儿抗生素,这个要看医生做的判断来决定。治好了感冒发炎,烧自然就退了
如果发前三步都试过没有好转,应该到医院就诊,不可乱用抗生素,也不可乱吃退烧药。
发烧怎么退烧偏方
发烧不用急,老人们已为我们准备了天然的退烧中药偏方(针对孩子):
1、如果孩子发烧,手脚不冷、面色发红、咽喉肿痛、舌苔黄或红、小便颜色黄、气味重、眼睛发红,说明孩子身体内热较重,应该让孩子大量喝温开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盐,冲成淡淡的盐开水,小便颜色变淡了,身体的热随着尿排出,体温就会下降,所有上火的症状也会好转。
2、如果孩子烧的小脸通红,并且咳嗽,用推拿退烧。方法:清天河水(注:高热39.5度以上,脸红,无汗才清天河水),清六腑,运八卦。1天只能推一次。这样推3天,一般孩子的感冒就好了。
3、如果喝水、推拿或洗澡仍继续发烧,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吃药的,其实很多小儿退烧药退烧效果都是很好的,比如护彤。可虽然效果好,但你看不到的伤害是——这些成份要宝宝的肾来排泻的,对宝宝没有育好的肾是很重的负担!
4、10岁以上的孩子,还可以在后背大椎,肺俞,胃俞,头后风池拔罐,风池穴因为有头发,不好拔罐,就把小罐吸在上面,反复吸几下,出了紫红痧就行了。
5、退烧食谱:青天葵10克猪展肉300克
❹ 中医如何治疗发高烧的孩子
这个需要辩证治疗。如发热,无汗,流清涕,咳嗽,痰白。舌苔薄白,脉浮紧。麻黄汤主之。如痰黄稠,十兼热像。麻杏石甘汤主治。发热,咳嗽,咽痛,鼻涕黄稠,痰黄色。舌苔微红,脉浮数。银翘散主治。另有阳明热症,出现大热、大汗、大渴、心烦,脉大洪等主要症状,白虎汤主治。这些是基本方,随证加减。
❺ 请中医高手帮助分析10个月宝宝反复发烧的问题
你去做了化验检查,诊断为病毒性感染是对的。一个月前的出疹子应该是风疹病毒感染或是幼儿急疹。这与阴虚内热没有关系。西医所开的药物也没有错误。但是药轻病重,并没有彻底解决就问题,患儿余毒、余热未清继而复发至今未愈。治疗上应该继续服用抗病毒的中药。如:抗病毒口服液。小儿清解冲剂。按我的经验,吃六神丸力量比较大些。本人习惯立竿见影,因为小儿之病。传变很快。必须尽早控制,防其发展。六神丸服法,一日三次。每次一粒。连服三天,基本上即可痊愈。此外,还应该注意患儿的大便情况。服六神丸后有些腹泻是正常的,不必担心。服用三天后,停药,腹泻即会停止。余毒已清,患儿自会转危为安。注意小儿体温在38度以下不必吃西药退烧。可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服用六神丸后热度会慢慢消退的。 发烧的规律一般都是早上起来较轻或不烧,下午四、五点以后逐渐升温至最高。应该注意的是,要多喝水(最好是煮梨水或大米米汤)。有利于清热开胃。帮助退烧。 小儿在8个月以后慢慢的已经失去母体的抗体,此时的免疫功能还未健全。最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家长应该时刻注意。一旦发现问题,及早治。如果是母乳喂养,还应该注意母亲患病期间应当停止喂奶。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❻ 对经常发热的孩子中医如何调理
中医在对疾病的认识方面,很重视机体的内在因素,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认为人之所以发病是由于正气不足,阴阳失于平衡所致。因此,对经常反复感冒发热的孩子,必须重视机体的内在调理,使阴阳趋于平衡,正气充沛,这样才能减少发病。
经常感冒发热的孩子以中医所说的“阴虚火旺”占多数。这种类型的孩子平素性情烦躁,食欲不佳,大便干燥,手足心热,容易出汗,尤其在睡眠中出汗。对有这些症状的孩子中医应采用滋阴清热的方法治疗,中药可选用沙参、麦冬、生地、玄参、天花粉、玉竹、地骨皮等。通过滋补阴液,使阴阳达到平衡,这样则不易受外邪侵犯。
还有一种属于中医“食积化热”的类型。这种类型的孩子平素食欲旺盛,大便干燥,尤其喜欢吃肉类食品,不爱吃青菜,平时舌苔较厚,有的患儿甚至有时口中有异味。对有这些症状的孩子中医应采用消食清热的方法治疗,中药可选用焦三仙、鸡内金、陈皮、厚朴、炒枳壳、莱菔子、瓜蒌、茯苓等。通过消导食滞,使积热得以清除,大便通畅,从而不易再反复发热。
另外还有少数患儿属于体质虚弱类型。这种类型的孩子平素消瘦,食欲不振,精神疲倦,大便时干时稀,稍一活动即出汗、心悸。对这种虚弱的孩子中医应采用健脾补虚的方法治疗,中药可选用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山药、砂仁、黄芪等。通过健脾扶正,使患儿食欲增进,体质增强,从而不容易为外邪所伤。
总之,对经常发热的患儿应根据中医辨证治疗,着眼于机体的整体调理,使身体状态得以改善,从而可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❼ 中医如何治疗小儿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属于中医的“急惊风”范畴。中医认为,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是由于感受外邪,入里化热,热极生风所致。中医治疗小儿高热惊厥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在惊厥发作之时,急予针刺人中、涌泉等穴位,以尽快控制抽搐,然后再行中药治疗。
小儿高热惊厥发作之时,热势较高,四肢抽搐,两目直视。大约持续 3 ~ 5 分钟后一般能够缓解。抽搐缓解后,患儿发热仍很高, 这时如不积极退热,可能还会再次发生惊厥。在这种情况下,中医治疗应采用清热解毒,平肝熄风的方法。中药可选用羚羊角、生石膏、钩藤、菊花、生地、桑叶、寒水石、黄芩、郁金等。也可以选用牛黄镇惊丸、救急散、小儿牛黄散等中成药。还可以用羚羊角粉冲服。
小儿高热惊厥缓解后,发热渐退,病情平稳之后,中医应根据患儿所患疾病,临床主要证候特点,进行辨证治疗。如果是因为一般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惊厥,中药治疗应侧重清热解毒。如果是某种传染病导致的惊厥,中药应针对不同的传染病进行治疗。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中药应加用平肝熄风之品,如钩藤、生牡蛎、僵蚕、地龙、全蝎、蝉蜕等,这样可使肝风平熄,阴阳平衡,避免惊厥再度发作。
有的孩子高热惊厥反复发作,这是因为惊厥缓解后脏腑功能没有得到调理,或者余邪仍然存在。因此,提醒家长们注意,孩子高热惊厥以后应该用中药进一步调理,以防惊厥反复发作。
❽ 儿童老发高烧怎么办呀几天又来了,不知什么病根,急求解!!孩子11岁
你好,发热多说明体内有炎症,建议查一下血常规,看看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以便对症用药,另外宝宝体温超过38.5度,要口服退热剂,可以选择安瑞克、美林、泰诺林等,以免体温过高引起高热惊厥,体温在37.5-38.4度之间,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比如温水或是酒精擦拭,凉毛巾置于前额等。
在退热时,会大量出汗,要适当减少衣物,勤换湿的衣物,以免宝宝受凉,多给宝宝喝水,防止脱水。
另外要根据血常规化验结果及时对症使用消炎药或是抗病毒的药物,只有炎症消退,体温才能恢复正常,否则发热会反复。
❾ 孩子生病后如何处置、择医
作者:李杭洲
大家晚上好,今天讲一讲孩子生病之后,在家里如何处置和如何选择择医方向。孩子一旦生病,整个家庭都会很焦虑,为什么呢?因为孩子生病的时候,他自己有时候不会表述,像一岁以下(几个月)的孩子基本上没有表述的能力,在就医过程中,如果要看看舌苔,发一张舌苔的照片都不容易,所以孩子生病的时候,看在大人眼里,急在大人的心里,家人也都会跟着着急。这其实是大人对孩子的一种关爱,但是有时候这种焦虑也会造成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处置的时候产生一些误差,有时候在就医时也会给医生的思维产生一定的影响。今天讲的内容基本上围绕这些方面进行展开。
孩子生病一般都是比较单纯的,基本上包含几大块: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皮肤病(出疹子,如:湿疹)、食积,很少有情志致病的问题。因而孩子一旦生病,看起来很凶猛,实际治疗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纯的。但是为什么自古以来儿科都是一个难科?为什么现在儿科大夫这么缺少(尤其是中医儿科大夫)?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与现在的医患矛盾有关系,看儿科责任风险比较大;2、看儿科更考验大夫的经验。在问诊(问孩子的一些情况)、望诊(孩子面色或者舌苔)和闻诊(听孩子的一些声音,如咳嗽)等方面,需要医生更细致的了解孩子的各种情况。
上次我在群里面发了张景岳的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十问歌讲出了诊断的层次,是中医的诊断基础,我们在学中医的时候都要去学的。也就是说家长要了解孩子平时的饮食状况,要知常达变,要了解孩子平时正常的时候是一种什么状况,生病的时候又是一个什么状况。比如精神就是一个很好的指标,因为孩子一个少阳之体,所以孩子没有疲劳一说,如果前几天还活蹦乱跳的,这几天突然蔫了,有时候还眼泪汪汪的,基本上是要出疹子,要发烧了。有时候出疹子和发烧与家长没顾忌孩子的吃有关系,前段时间群里有个孩子大概一岁多,吃多了,吃完之后,晚上就发烧了,眼泪汪汪的,我当时估计就是一个出疹的状态,那孩子又没有出过幼儿急疹,当时就考虑幼儿急疹,果不其然,烧了两天之后,这个孩子身上的疹子就出来了,这些症状都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判断作用。孩子发病,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照顾不当(大部分的时候都是饮食不当)引起的。前几天我一个同学的孩子,大概三四岁,因为当天晚上吃的多,又吃了一个冰淇淋,所以当天晚上他就呕吐,随即就发烧,发完烧,烧退了以后就咳嗽加重,这基本上是孩子生病的几步曲,就是按照这样一步一步的来。如果妈妈们能从源头上对孩子的饮食,也就是他平时的生活习惯,进行调节,一方面对他少犯病、少发病很有好处;另一方面即使孩子病了,也是比较好治,比如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等)。如果本身就有积热和食积,内火比较大,这时候治疗感冒就不是那么单纯,用药效果也不好。大家会不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孩子消化功能不好的时候,他的感冒就不容易好,用药的效果也不如一些孩子好。群里的一些妈妈听了我讲的那些中成药,平时自己就可以给孩子运用,都能很好解决大多数孩子的问题,但一些孩子还是不行,缠绵难愈。群里面有一个妈妈,她的两个孩子都是衣原体感染和支原体感染这一类的,这是比较迁延难愈的一种感染性,像咳嗽,像百日咳一类的,就要考虑孩子平时的饮食调养和消化这一块。从这个地方深究的话,有时候可以深究到妈妈怀孕期间的饮食习惯,有些妈妈在怀孕的时候经常吃海鲜,就会造成孩子出生以后特别容易得湿疹;吃凉食太多的,会造成孩子的脾胃有些不足,湿气比较重,这都是要考虑的,所以优生优育,从怀孕期间或者是备孕时就应该抓起。
孩子生病后,家长应该如何辨别?
一、主要看孩子生病的严重程度。如果精神还比较好,只是打个喷嚏,或者有时候咳嗽两声,这些都完全没有必要紧张,在家里面处理一下就行了。按照以前讲过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成药的运用,处置一下,一般都能够截止病情发展。因为中成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一般不会伤孩子脾胃。我给大家讲的这些药物(《养阴清肺口服液》和《健儿清解液》等),比较适合孩子的体质,对孩子脾胃影响不是太大,而且能够辅助孩子的正气恢复。对人体治病,实际上是人体的正气恢复之后自己抗邪,而不是用单纯用药物去抗邪,这是中医和西医的一点差异性。但是,我们也不能够排斥西医,比如:孩子如果得中耳炎或者咽颊炎,能不能用抗生素?如果血相高是可以用的,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情况。现在有一种情况就是过用抗生素,这也造成了现在的妈妈们在带孩子就医的时候,担心会过度治疗。我认为,在一些靠谱的地方,像北上广这些大城市,中医儿科还是挺靠谱的。但是西医只限于一个常规治疗,它不能够分辨孩子的体质有什么不同,如果孩子体质偏湿,用抗生素的效果就不好;如果孩子是偏内火旺的体质,用抗生素压压是可以的,比较见效。如果孩子的脾胃不好、湿气重,用抗生素反倒会增加消化的问题,孩子的病就不容易好,比如有些孩子吃完阿奇霉素之后就呕吐,有些孩子会肚子疼,因为阿奇霉素对肠胃功能影响比较大。如果孩子情况不是太严重,我建议妈妈们在家里以中成药为主自己处置一下,还可以结合小儿推拿。关于小儿推拿的视频资料在网上已经很多了,比我讲的细致,大家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一下,小儿推拿就是那几招,没有太复杂的手法,可以跟着视频去学,完全能学会。
二、考虑孩子生病的病因。前面提到一点,关注孩子病之前的饮食,比如:孩子是不是有外出饮食感染?腹泻是不是跟这有关系?是不是吃冰淇淋等凉的食物?孩子流鼻血,是不是因为吃了巧克力等上火的食物?要追根溯源,要考虑孩子的这个问题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的,它的病因是什么,才能够对应而治,这是中医里面强调的寻找病因,也是一个本,治病必求其本。
三、辨孩子的症状反映的是阴还是阳。如果孩子是偏于阴且湿重,那么用抗生素效果并不好,在考虑用药的时候,就要注重他的脾胃,比如:孩子流清涕且湿重的时候,就要选用辛温一类的药物,如治疗风寒感冒的《感冒清热颗粒》,稍微加一点双黄连,一般孩子是用半支,这时候给孩子用三分之一支,完全可以达到治疗效果,同时又不会伤脾胃。这是一个特点性的东西,需要灵活运用,大家要“运化之妙,存乎于心”。根据孩子是否受受寒,是否受感染进行用药,我在以前的课程中强调过,孩子流清涕有时候不一定是因为受寒,也可能是受到感染引起的。受到感染后,正邪反应,身体会排邪,会分泌,也会有清鼻涕产生,因为他没有入里化热,最先表示的还是流清涕,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可以给他用《感冒清热颗粒》?不一定,需要再看看他舌头红不红、嗓子疼不疼,如果嗓子疼,那么就是风热,风热的时候就最好用《银翘解毒颗粒》,而不用《感冒清热颗粒》。《感冒清热颗粒》偏于辛温,阳症和热症的时候用就会火上浇油,这就是中医里面的辨阴阳。在家里可以对孩子辨一下阴阳,一般属于阳质的孩子比较容易治疗。孩子是少阳之体,因而属于阳质的孩子比较多,中国古代医术上把孩子称为“旭日初升,草木方萌”,是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一种状态,所以孩子一般不会有什么大病。但是孩子如果不治疗好,会引起很麻烦的往下传变,中医伤寒里面这样讲,温病也这样讲,伤寒里面有六经辨证,温病里面讲上焦不治就传中焦,中焦不治就传下焦,下焦不治就在肝肾。前两天咱们群里面一个朋友咨询我,他同事的孩子两岁多,得了肾病综合征,怎么得的这个病?就是因为感冒没有完全治疗好。这些父母没有中医的思维,孩子得了感冒之类的病就去找西医治疗,却没有遏制住这个病势,如果按着中医来治疗,宣开肺气就行了,邪气一般不容易往里面发展。如果治疗不好,用抗生素压制邪气,这些邪气就往里传,循着扁桃体往下传,一方面会犯肠系膜淋巴结,另外一方面会入肾,因为肺和肾是相关联的,这是中医理论基础,咱们在这里浅略的谈一句,不深入的讲。孩子一般得肾病,比如肾炎(基本都是急性肾炎)或者肾病综合症,都是因为表邪没有完全彻底的解除好,也就是出汗出的不透,毒气遗留下来,中医上叫伏邪,潜伏下来了,造成孩子的迁延不愈。那么中医有没有治疗方法?中医有很多的治疗方法。我治疗过很多孩子的尿血,检查结果中血里面有几个加号,都是因为感冒没有治疗好,在饮食方面又不注意,人体升清降浊的这种功能出现问题,这类孩子一般兼有脾胃的消化不好。
中医在治疗儿科方面,确实需要很复杂的辨证,需要综合的思维,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两个很显着特点,也是有特色的地方。在古代,有一种说法:“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不治一老者,宁治十老者,不治一不语小儿”。小儿的辨证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刚才我给大家讲的病因、辨阴阳等,这是一个大夫需要做到的。如何发掘中医,使中医在治疗儿科疾病中起到关键作用,更好地为孩子们服务,这是中医发展不可绕开的一个课题。中国是个大国,现在孩子有几千万,儿童健康问题关系到咱们国家未来的整个发展,这也是我从事儿科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孩子是祖国的这个未来,他们是朝阳,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身体就不好,或者因过用抗生素和过度医疗造成阳气不足,整个体质就不好,在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我有一个表弟小时候经常感冒发烧,经常去医院打针,造成了乙肝的感染,这也是一个医疗方面产生的一些问题,我这个表弟到现在身体还是比较弱,这就说明了我们在择医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慎之又慎。
择医是有大学问的。接下来讲一下择医的方向,包含两大块:一个是中医,一个是西医。什么时候选择西医?什么时候选择中医?我认为没有一个截然的区分。首先看你身边的医疗资源,如果有一个很好的中医儿科医院,有很多很多好的大夫,那么中医可以作为首选,中医大夫对孩子进行把脉辨证,是个体化治疗。如果没有中医的时候,孩子如果已经高烧到四十度、精神已经萎靡、身体抽搐,那么就不要在家里面自己处置,一定要及时的临近就医,这个时候不要因为害怕有副作用而排斥西医,要先救急。有些病有可能会引起窒息,比如喉头炎,虽然西医会用一些激素或抗生素进行治疗,但这是救命的,这个时候大家也要考虑选择。给大家举个例子,前几天,我父亲因为吃多了以后着凉,发生呕吐,在吐的过程中引起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喝完我给他开中药就吐,这时候就不能再让他继续喝汤药刺激他本来就薄弱的胃气,完全可以输液增加点营养,输点平衡液。大家也不要过度的排斥西医的诊疗方案,西医现在主要被诟病的是对抗生素的滥用,国家也注意到这一块,以后门诊会停止输液,只有在住院的时候才能输液,这是国家发展中医的一个契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2017年7月1日就开始正式施行,有资质的大夫一备案就可以开诊所,为什么国家对中医扶持的力度这么大呢?是根据中医的优势来的,我觉得中医在妇科、儿科和老年病等方面,有很好的优势。因为现在比较缺乏好的中医儿科大夫,所以在你周边如果能有一个很好的中医儿科大夫,是值得大家去跟随的。在北京的时候,治过很多孩子,有的孩子会不断的感冒,经过中医治疗后,他的体质会明显增强,有的几个月不再感冒,有的半年不再感冒,有的一两年都不再见我了,这是中医治疗方面的显着特点。中医是根据人体的状况,补其正气去其邪气,再加上散淤等,把人体里面的疙瘩解开,是很朴素简单的道理。中医其实就是解结,《灵枢经》上说:“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就是说治病就像把死疙瘩解开,把不通的地方通一通,把扎进肉里面的刺拔出来,就这么爽快,中医治病就是能达到这样一个效果。中医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效如桴鼓,在给孩子治疗发烧或者咳嗽时,一两副药就能治疗好,有时半副药就能治疗好,这是值得去思考和总结经验的地方,对中医儿科的发展前景是比较好的。因而,在择医过程中,如果有好的中医首先选择中医;其次,根据孩子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在家里处理还是去找靠谱的西医治疗,找儿科专科。但是去医院也有一个问题――医院里的交叉感染的问题,现在的传染,特别是呼吸道传染,是比较复杂的,孩子在生病的时候抵抗力下降,有时候会造成交叉感染和综合感染,有时候一检查,孩子既有病毒又有细菌,是挺让人头疼的一件事儿,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中医上有句话“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意思是不去治疗,孩子具有自愈能力,完全可以依靠孩子的自愈能力来把自己修复好。现代西医也是这样,能口服的尽量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所以在择医的时候,如果能够在家里面处置就最好在家里面处置,实在不行找中医治疗,没有好的中医再选择好的西医,这是就医的层次感。
身为一个中医大夫,我再强调一下,如果你带孩子去看儿科大夫,这个儿科大夫如果给孩子用半夏、细辛、附子、麻黄和桂枝等类,用量比较大,三四岁的孩子,如果量用在6到10克,这些大夫是不合格的儿科大夫。他不是治疗孩子的,他对孩子的体质把握不了,他是治疗成年的大夫。孩子是少阳之体,尽量不用这些辛温的药来耗散他的阴精,有时候看起来孩子的病是好了点儿,其实病不仅没有治好,而且还损伤了孩子的这些根本性的津液。这些大夫是需要再去学习,不是一个专业的中医儿科大夫。在临床上,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孩子,都是因为其他大夫误治之后伤阴,本来高烧还比较低,吃完药以后蹭蹭往上涨;本来嗓子还不是太疼,吃完药后嗓子发烂了,这些都是问题。另外,给孩子一味的清热,一味的用苦寒药,也是不对的。清热解毒药我也用,是从老师那里得到的经验,但是量一般都比较小,在用的时候会加上神曲和陈皮等,护住孩子的脾胃,既可以用药散热、散郁和解热,又不会伤人体的胃气,这是中医里面的王道。如果大夫给孩子开的方子里,辛温药比较多,家长们就要注意了。孩子感冒之后留下的一些后遗症,比如淋巴结肿大、肾炎、肾病综合征??,看起来病的挺重,但孩子是一个少阳之体,他的自愈能力很强,如果能得到一个好的中医大夫治疗,就像四两拨千斤一样给他一个契机,孩子的体质就会转好。这方面其实又是西医的一个短板,中医根据人体气化升降进行治疗,是一个优势疗法。我在跟老师临床的时候,见到很多很重的病,比如:尿里面有几个加号的、尿里蛋白很多、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等。有时候我也会发感慨,就是咱们中医发展到今天不断的在萎缩,群里的妈妈也说在地方上很难找到一个很好的儿科大夫,这是一个很痛心的问题。以前的中医是从基层上来的,在民国时很多中医是为人类健康事业保驾护航的,传染病、霍乱、乙脑等都是中医在起主要的作用,我们的中医发展到今天,为什么会不断萎缩?一是因为西医进入咱们中国之后,我们的自信心被打垮了,认为西医好中医不好。现在只是空留一脉,还没有绝,似绝而不绝,表面发展的好像欣欣向荣的,而实际的状态就像那个小火苗一样,看起来快熄灭了,又看了也没熄灭,这样一种状态很让人担心的,今天也就是有感而发吧。
针对孩子生病后家长如何去择医,就给大家谈到这些问题,讲的很简略很大概。总结一下,主要讲的就是一个层次性:1、在家能处置的,就按照咱们的所学的,你们去简单的处置一下,孩子如果转好(因为孩子的自愈能力很强),就可以不用去择医;2、如果自己处置不了就择中医,选择中医儿科的专科,有高水平的中医大夫最好;3、如果没有好的中医,也不要干等着,找西医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去儿童医院,要找比较有经验的大夫,真正高明的西医儿科大夫是不会给孩子使用过烈的抗生素,他们现在也会受到中医思维的影响,有时候也会开一些中成药,但是有时候实在不敢恭维,他们开的中成药有时候对孩子不是太对症,比如,有些西医特别爱给孩子开《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这个药对那些大便干、发高热孩子,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但如果孩子大便稀,平时脾胃又不好,就不能吃《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通便泄下的药比较多,容易伤孩子的脾胃,孩子的脾胃本来就弱,如果伤了胃气,反而不容易好了,这是一个挺矛盾的事情。现在中成药儿科方面百分之七十都是西医大夫开具的,中医大夫都没有这个权利,因为儿科很多父母也不找中医看。这也是中医现在发展的比较尴尬的一个地方,好在国家现在有政策支持。但是现在专科和人才已经断代了,如果再不进行发掘,不去拯救整理,在以后很有可能儿科虽然还有中医在看,但看不到精确的中医儿科和有中医特色的儿科。好在中医还有很多书籍,善学习者可以从书籍里面学到,在妈妈群里面父母们你们不要妄自菲薄,很多中医大夫原来都是知识分子而学医的,通过读医书,自己体悟临证,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高水平大夫。中医大夫就是从文科里面来的,有良好的文学基础,只要你识字,有理解能力,就能够学中医。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5330bfb40102wuj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