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如何形成儿童观
扩展阅读
朝读经典怎么样 2024-09-29 21:13:35
歌词如何写到心灵深处 2024-09-29 20:21:33

如何形成儿童观

发布时间: 2022-08-16 09:37:15

① 如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

当老师要给予幼儿一个知识经验内容分时候,一定要心中有明确的计划。要有一个大的高位目标,并且要有一个切合幼儿的具体小目标。这就需要老师充分的研究学科,理解幼儿年龄特点,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使自己给予幼儿的内容是丰富有价值分量的。这就需要老师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多年在一线引导幼儿学习,但是如果想要使自己做的东西更有价值,使幼儿获得的内容更加饱满丰富,就要提高自己对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和认识。 新《纲要》第三部分强调: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以前的教育是由教师选定内容,设置好活动的各个环节,“填鸭式”地灌输给幼儿,不管幼儿是否对教育内容感兴趣。千篇一律的方式方法忽略了幼儿的真正感受,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幼儿想象、创造力的发展。在新《纲要》中明确了应将幼儿教育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教育要利用生活,强调要通过生活进行。比如:“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教育内容、教育活动生活化,是《纲要》的一个基本理念,远离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绝不可能促进幼儿的发展,让幼儿主动地学习,充分的发挥主体性。 举个例子来说:一次,我们参与幼儿园的教研活动,研讨中班老师在引导幼儿制作陀螺的过程,能否为幼儿的主动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活动后中班老师在自我反思中提到:今天的活动没有很好的完成目标,因为,在小组学习中只有两位孩子制作的陀螺成功了,其他小朋友的陀螺因为中心点和固定点的问题,影响了旋转速度,所以都没有成功。结合教师的反思,园长抓住了“如何看待孩子的成功?成功的标准是什么?”这样两个关键性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老师们开始关注和分析孩子们的作品通过认真地观察分析、操作尝试孩子们的作品,大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作为中班孩子很难有意识的将中心点的确立与转速建立联系教师不应该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他们能把陀螺的平面图立体化就是成功了。当我们又提出“为什么孩子认为自己做的陀螺是假的,做好后谁也不急于玩”的这一问题的时候,教师的关注点由作品又开始转向孩子,有的老师提出“虽然每一位孩子的陀螺制作成功了,但是为什么从孩子们表情和行为上看不到他们快乐?他们感受到快乐和成功了吗?”这位老师的话,引发了大家的共鸣和深入的思考,通过分析,大家认为这主要源于教师在每个孩子做完陀螺后,都要让孩子与买来的陀螺对比一下,看一看谁转的时间长,谁转的速度快,以引导幼儿关注陀螺的平衡点和固定点……由于教师的期望与孩子的自主探究水平和原有经验形成明显落差,所以这种做法直接带给孩子的就是不成功的感受。为此,作为教师应该因人而异,使得能够把陀螺做出来的孩子、能够使陀螺转起来的孩子以及不仅转起来而且转得好的孩子都有成功感。教研活动围绕“如何看待孩子的成功”这一生动的问题展开讨论,伴随着老师们由不成功—到成功——再到不成功的疑问。引发了教师思想观念上的一个又一个的认知冲突,它帮助老师们由只关注教育目标,到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再到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直至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它不断地引导着教师逐渐走向孩子、走进孩子。 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只有不断的更新儿童观,才能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教育观点,使之符合新时代对儿童的需要,才能保证我们的教育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一、活动“做中学”,儿童促发展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活动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不论是婴儿期,还是在幼儿期均如此。而操作活动却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所谓操作活动,就是儿童通过与物体的相互作用而获得发展。儿童在做中学,做中成长。通过动手操作,儿童逐渐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概念。在我设计的科学活动“纸的吸水性”中,请五岁的幼儿说出塑料纸、纸巾及打印纸等各种不同质地纸的吸水性时,幼儿难以凭空想象,这时,如果我们请幼儿分别在不同的纸上滴上一到两滴清水,请幼儿边操作边观察,很快,孩子们得出了结论:塑料纸和打印纸不具有吸水性,而纸巾具有吸水性,这样的答案是通过孩子自己操作得出的,不但容易理解,而且不易遗忘。所以,在针对很多抽象问题的理解时,我们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做,不要怕麻烦,不要省程序,所谓“做中学”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二、活动“游戏化”,快乐伴成长儿童期也叫游戏期,游戏既是儿童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可以通过游戏学习和成长,其能力水平也是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游戏分很多种,如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等等,面对多种多样的特色游戏,作为教师,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游戏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将游戏巧妙地贯穿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在日常带班中,我们经常运用讲道理的方式教育幼儿要表现好,如“请坐好!”“不要再动了。”“谁的眼睛还没有看着老师?”……似乎这样的话经常出自我们的嘴边,但有时过多的说服教育会让我们事与愿违。试一试:再想请全班幼儿都坐好时,开展一个“小木人”的游戏;当有个别小朋友在课堂上窃窃私语时,我们不妨通过“小灵通”、“一休哥”的角色引导,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另外,在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活动时,教师经常以游戏的口吻来引导幼儿去做事情,“小猫静悄悄的去喝水”、“小兔子快速回到小椅子上”、“一起学做讲卫生的小花狗”等等。简单的一两句游戏语言,就会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会让其感到自己做的事情是命令、是要求,而是在玩,并且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玩,逐步建立良好的常规,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在这十几年们的教育教学中,我感悟到:成人要多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不仅要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发展的需要,还要给他们提供自由活动的空间。要注重个别差异,对儿童个性的尊重和自由的发展是培养儿童创造性的前提。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我们应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教育的条件,应最大限度的发展儿童的潜力。这些潜能必须在适当的环境和教育的条件下才能挖掘出来,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我们对儿童观应有正确的认识,应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金老师2011.3

② 如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家长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培养孩子:
1、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
例如:当孩子做错事或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家长千万不能给他施加压力,要以宽容、理解的心态去认可并鼓励孩子,告诉他一次失败并不代表永远失败,方法总比困难多。
2、鼓励孩子多参加以班、组为单位的智力竞赛、体育比赛等。
例如:拔河、百米接力赛、辩论赛等团体活动,让孩子在平等的竞争氛围中,学会如何与同伴默契配合,懂得把集体和个人的力量相融合。这样既能锻炼孩子的能力,又能提高孩子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还能使孩子奋发向上。
3、善于发掘孩子的特长,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势,提高自信心,从而激发进取心。
例如:孩子喜欢打篮球,可让孩子多与朋友、同学一起进行比赛,强化自身的优势,提高自信,激发进取心,再让孩子把这种上进心转移到学习上去。
4、帮助孩子寻找一个适合他奋斗的目标,激发孩子的进取心。
例如:这次考试考了班里的30名,那下次设定的目标是班里的20名。通过设定目标、制定计划,改善自身不足,不断努力和奋进,从而到达目标。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③ 教师应如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其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发展智力。 



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务、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4、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

④ 举例说明幼儿教师应如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首先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个老师的道德意识,在很多时候,也许比知识更重要。所以我觉得,一名老师,首先讲的不该是智商有多高,排在首位的,应当是道德。“德高为范,学高为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师德则显得尤为重要!也许有人会认为幼师是最轻松的一项工作了,成天只要和孩子唱唱跳跳、闹闹玩玩就可以了。殊不知幼儿期是形象记忆、好模仿时期。同伴、成人的一言一行,对于他们都是新奇的,并且回有意无意的去模仿。尤其幼儿在4—6岁时,权威对象从父母逐渐转移到老师身上,对于老师的一举一动都相当崇拜。所以幼师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一个好的榜样,才识成功的开始。 还有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业务水平。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承担着人类的思想文化传播,培养新生一代的艰巨任务。俗话说的好“根深才能叶茂”,以前的教育观念是:“教师给孩子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新课改理念指出,教师仅有一桶水是不够的,已经远远的不能满足新时代幼儿的需求了。我们要让自己成为一支清泉,泉涌不断。而教师要让自己成为活泉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断的学习、创新,了解和吸收多元化的信息,勇于更新各种观念,变更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竞争,满足时代对教师职业提出的新的要求。如今已经是知识经济、学习化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学和心理学也有很大的发展,对幼儿成长的规律也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力争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爱心、耐心、细心、恒心和诚心。幼儿园的孩子像刚出生的嫩苗,需要老师的呵护与培养。老师要像母亲一样,倾注全部的爱,关怀孩子们的成长,这种爱是无私的,每当孩子在生活中或学习上取得一点进步,我们都应感到非常的高兴。因为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宝贝,都需要母亲般的关爱,在幼教工作中只有将幼儿园的孩子当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他们,关心他们,这样幼儿的身心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所以,爱心是一笔无形的资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一种宽容和体贴,是一种责任和追求,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耐心,幼儿教师引导幼儿时要有耐心。孩子的理解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很多事情都要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的去教育、引导他们。他们才能接受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见到老师要问好,不要随地丢垃圾,上课有事要举手说话等等,单单一遍他们是不会记住的,接受的。只有天天讲,天天说,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细心,幼儿教师的观察一定要细心,每个幼儿都有他独特的个性与性格,教师要根据不同性格的孩子实施不同的引导方式。对于性格内向的小朋友要不断的鼓励他们,这样他们才能放开自己。对于活泼调皮的孩子需要老师随时提醒,他们才能管好自己,做自己该做的。 恒心,幼儿在幼儿园获得知识,可以提高他的智商,受到良好的品行训练,可以培养他的情商。科学合理的常规教育,是幼儿获得情商的重要途径,再加之持之以恒的常规培养和训练,更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 实践证明:一个好习惯助你一生发展。从幼儿入园的第一天起,就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对幼儿进行常规训练。内容有自理能力、良好行为,交往与合作等。从如何吃饭、入厕,到自己正确地穿脱衣服鞋子;从坐享其成的“小皇帝”到主动关注他人;从互相帮助到共同分享。需要教师反复地激发、引导、鼓励,不厌其烦地督促、训练,把琐碎的工作做好,把每一个细节做精。 诚心,有的家长对老师的不信任和对幼儿园工作的不了解,有时会对老师产生误会。老师就要有“忍辱负重”的心态,以大局为重,向家长做好解释,用热情地态度,扎实地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家长,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去年,我教的一个班一个幼儿上课时被另一个孩子撞倒了,胳膊上擦破了点皮。放学后,我及时和家长取得了沟通,做了自我批评,向家长做了详细的解释,家长尽管心疼孩子,但也没说什么。后来听别的老师说,这位家长特厉害,前年他的孩子脸上被其他小朋友抓了个指印,她大闹了一场,还把当时的任课老师告到了园长那里。因些,要以一颗诚心,及时和家长取得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俗话说的好“根深才能叶茂”“水厚方能负大舟”。教师是一个永远趋向于完美却永远达不到完美的群体。只要我们给予了孩子们所要的,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付出了我们该付出的,活出了自己的精彩,我们就是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⑤ 怎样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儿童的心理发展中,榜样的力量非常重要。父母的影响至关重要。只要父母按照社会角色行使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相信孩子的人格形成在父母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关键期内,很重要。

⑥ 如何正确树立幼儿的教育观

一、重视科学的儿童观
准确地了解儿童的需要和特点,从而正确地认识儿童,这是实施儿童教育的前提。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动、喜欢模仿、爱玩、爱交往,他们的记忆、思维、想象具有形象性、不随意性等特点。而我国传统儿童观不重视儿童的地位,认为儿童与成人相比,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无知。于是相应的教育是,把成人世界的东西搬到儿童脑瓜里去。也有一种儿童观,它认为儿童有他自己的世界,有他自己的不同于成人的生活。于是就认为,先弄清儿童喜欢做什么,喜欢学什么,然后就让他们尽兴地学。前一种教育是成人世界的知识、技能教给儿童,必然使儿童过一种小大人的生活。我们已经知道,儿童有他自己的世界,有他自己的生活,他在他的世界里如鱼得水。但让他过成人的生活,便是赶鱼出水,赶鸭子上架。这是对儿童的无理催逼,尽管成人可能是出于爱意、善意,即便如此,也是好心办坏事,是拔苗助长。在这种情况下,儿童被迫学习不感兴趣的东西,他是被动的的学习者。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儿童可以依其天性,作为一个“探索者”、“思想家”、“梦想家”来生活和学习,他是一个主动的快乐的学习者。后一种学习不但可以使儿童体验到幸福,而且更容易达成教育目的,更容易将儿童培养为未来社会健康的成人。
二、以“玩”为中心的教学观
对3至5岁的幼儿来说,玩就是学习。在无拘无束的玩耍中,幼儿不仅丰富了触觉经验、听觉经验、视觉经验、味觉经验,还学会了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健康的身心。对幼儿来说,玩就是生活的全部。玩给了幼儿自由的空间和适当的环境,使幼儿可以自发性地玩耍,从而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进而拓展创造力,发挥想象力,发展潜能。这些因素既起源于生活,又可促使幼儿在玩中快乐的学习。例如律动《小鸟儿》,我和幼儿分别扮演角色鸟妈妈和小鸟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蓝天白云”的意境:“在一片蔚蓝的天空里,鸟妈妈带着小鸟们学飞。”幼儿听着音乐,跟着我有时学小鸟飞,有时学小鸟跳。在学的过程中,看到某幼儿手的动作不对就说:“哎呀,我的小鸟怎么啦?翅膀抬不起来,飞不动了?”这时幼儿就知道自己手的动作不对,很快就自觉改过来了。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没有重点讲究高超的技能技巧,而是通过玩与学巧妙结合,使幼儿身临其境,从中猎
取情趣和美感。不仅使幼儿学会小鸟飞的动作,还大大提高
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引导幼儿积极探索问题的教学观
幼儿发现新问题的途径较多,他们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中发现问题,也可以从客观事物的观察中找到新问题,有时还能够从一些活动中发现问题。凡是他们感到新奇的事物,幼儿一般都会表现出一种要求探索的欲望。如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甚至他们还会把一件新玩具拆开研究其中的奥妙。所以教师应该保护幼儿这种探究问题的行为,鼓励他们积极地发现问题并大胆地提问。对于幼儿的探索性行为中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可加以限制,而应该正确引导及回答这些问题。在回答幼儿的提问要做到及时性。即对幼儿的提问应该不失时机地立即给予回答,除了教师暂时无法回答的问题,一般都应该在幼儿提出问题后马上回答才能使幼儿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如果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马上回答不出来,则应该告诉幼儿“让我想一想,等一会儿我想好了再告诉你。”由于幼儿所提的问题往往是复合性问题,即一个问题中包含着多方面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逐一地正确回答。也就是说教师的回答必须是准确无误的,既不能随意轻率、错误地回答,也不能以似是似非的答案使幼儿无法理解。
四、科学对待”玩皮心”重幼儿的教学观
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玩皮心”重的幼儿。幼儿的许多行为与普通幼儿的表现没有什么两样,只是有些程度上更强烈一些;并且许多”玩皮心”行为有其可贵之处,蕴含着积极向上的因素;如好玩、好动、好问是探索求知的表现,不听话反映出有主见,好争斗体现有进取心,“恶作剧”蕴藏着创造性等等。当然,如果这些表现不分场合、时间,而且强度过大,我们必须进行引导与教育。从幼儿生理发育特点看,幼儿大脑皮层尚未成熟,兴奋过程大于抑制过程,大脑对动作、各器官的控制精确性还很差。因此,幼儿表现出来的多动、精力充沛、自制力差、常做出意想不到的事等行为就是很正常的。从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看,3―4岁幼儿正处于人生的“第一反抗期”。随着自我意识和各种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幼儿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兴趣,自尊心强,独立意识明显,对成人的要求不再那么百依百顺,有时甚至会反抗、顶撞。这在习惯于幼儿听从自己命令的成人眼里无异于“叛逆”。成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往往不加考虑而加以压制。如果我们能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就会对幼儿的这些行为进行积极引导,促进幼儿健康地发展。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人都渴望被理解和尊重,调皮的幼儿也不例外。实践证明,被成人厌弃的幼儿,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比如,有些玩皮儿童,他们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打闹闹,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付出的爱及关注不够,他们中有的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老师的关注,获得老师的爱。因此,对于调皮儿童,教师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要通过多种形式,向他们表示我们的爱。即使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几下亲切的抚摸,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还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儿童。”那么,只要教师能给幼儿无私的爱,公正的爱,教育那些“调皮幼儿”就不再困难了。

⑦ 谈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不仅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人生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育人为本,也是中华民族的组训,子不教,父之过,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都说明从小抓住人教育的重要性。按照现代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在人的一生中,个性,气质,兴趣,自尊,要素是人生成功与失败的最关键要素啊,这些都是在英勇啊时期形成并稳定的,所以遇人必须从娃娃抓起。

第二点是家庭教育造就了独生子女特殊的一个人格倾向,新出现的父母是这样长大的,从小被珍惜,被宠爱是普遍现象。尤其是6+1家庭,双方父母以自我为中心,本来是英娃的特质,但是两代人更加突出,从小内心孤独,缺乏玩伴。社会形成较晚,智商较高智商要素发展不均衡,情绪不稳定,合作分享意识差。不看重负的重担,成龙成风是整个家庭的一个期盼,各种补习班,培训班分有分至杳来。有的甚至两岁母语还没有真正学会就上来外语班,从小呼市做人教育,甚至文化中谁家欺负的孩子家长还有报复心里从小忽视规范的独立人格养成不知尊长不做家务在孩子的认知里是理所当然孩子进入小学,中学后提出更高要求,当满足不了孩子会理直气壮的说,家长过时,可以说部分孩子不是全部发展不平衡的。

三是学校包括幼儿园被动教育影响了一些人,第一家庭送来的孩子,无论是个性优良或者是个性不良。都有一群支持者,少部分冷漠的家长为孩子在校吃灰总是真的不眠不休,老师成了罪人第二,重视教育,不尊重教师的现象存在,一方面把老师抬得很高,为人师表。你方便笔试教师的地位,尤其是对小学教师第三过渡,父亲评价教师以篇概全。那么首先的话,我觉得作为一个儿童在学校读书的话,应当树立良好的一个价值观,人生观,科学观。

⑧ 如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

当老师要给予幼儿一个知识经验内容分时候,一定要心中有明确的计划。要有一个大的高位目标,并且要有一个切合幼儿的具体小目标。这就需要老师充分的研究学科,理解幼儿年龄特点,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使自己给予幼儿的内容是丰富有价值分量的。这就需要老师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多年在一线引导幼儿学习,但是如果想要使自己做的东西更有价值,使幼儿获得的内容更加饱满丰富,就要提高自己对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和认识。 新《纲要》第三部分强调: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以前的教育是由教师选定内容,设置好活动的各个环节,“填鸭式”地灌输给幼儿,不管幼儿是否对教育内容感兴趣。千篇一律的方式方法忽略了幼儿的真正感受,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幼儿想象、创造力的发展。在新《纲要》中明确了应将幼儿教育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教育要利用生活,强调要通过生活进行。比如:“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教育内容、教育活动生活化,是《纲要》的一个基本理念,远离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绝不可能促进幼儿的发展,让幼儿主动地学习,充分的发挥主体性。 举个例子来说:一次,我们参与幼儿园的教研活动,研讨中班老师在引导幼儿制作陀螺的过程,能否为幼儿的主动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活动后中班老师在自我反思中提到:今天的活动没有很好的完成目标,因为,在小组学习中只有两位孩子制作的陀螺成功了,其他小朋友的陀螺因为中心点和固定点的问题,影响了旋转速度,所以都没有成功。结合教师的反思,园长抓住了“如何看待孩子的成功?成功的标准是什么?”这样两个关键性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老师们开始关注和分析孩子们的作品通过认真地观察分析、操作尝试孩子们的作品,大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作为中班孩子很难有意识的将中心点的确立与转速建立联系教师不应该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他们能把陀螺的平面图立体化就是成功了。当我们又提出“为什么孩子认为自己做的陀螺是假的,做好后谁也不急于玩”的这一问题的时候,教师的关注点由作品又开始转向孩子,有的老师提出“虽然每一位孩子的陀螺制作成功了,但是为什么从孩子们表情和行为上看不到他们快乐?他们感受到快乐和成功了吗?”这位老师的话,引发了大家的共鸣和深入的思考,通过分析,大家认为这主要源于教师在每个孩子做完陀螺后,都要让孩子与买来的陀螺对比一下,看一看谁转的时间长,谁转的速度快,以引导幼儿关注陀螺的平衡点和固定点……由于教师的期望与孩子的自主探究水平和原有经验形成明显落差,所以这种做法直接带给孩子的就是不成功的感受。为此,作为教师应该因人而异,使得能够把陀螺做出来的孩子、能够使陀螺转起来的孩子以及不仅转起来而且转得好的孩子都有成功感。教研活动围绕“如何看待孩子的成功”这一生动的问题展开讨论,伴随着老师们由不成功—到成功——再到不成功的疑问。引发了教师思想观念上的一个又一个的认知冲突,它帮助老师们由只关注教育目标,到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再到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直至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它不断地引导着教师逐渐走向孩子、走进孩子。 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只有不断的更新儿童观,才能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教育观点,使之符合新时代对儿童的需要,才能保证我们的教育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一、活动“做中学”,儿童促发展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活动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不论是婴儿期,还是在幼儿期均如此。而操作活动却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所谓操作活动,就是儿童通过与物体的相互作用而获得发展。儿童在做中学,做中成长。通过动手操作,儿童逐渐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概念。在我设计的科学活动“纸的吸水性”中,请五岁的幼儿说出塑料纸、纸巾及打印纸等各种不同质地纸的吸水性时,幼儿难以凭空想象,这时,如果我们请幼儿分别在不同的纸上滴上一到两滴清水,请幼儿边操作边观察,很快,孩子们得出了结论:塑料纸和打印纸不具有吸水性,而纸巾具有吸水性,这样的答案是通过孩子自己操作得出的,不但容易理解,而且不易遗忘。所以,在针对很多抽象问题的理解时,我们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做,不要怕麻烦,不要省程序,所谓“做中学”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二、活动“游戏化”,快乐伴成长儿童期也叫游戏期,游戏既是儿童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可以通过游戏学习和成长,其能力水平也是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游戏分很多种,如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等等,面对多种多样的特色游戏,作为教师,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游戏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将游戏巧妙地贯穿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在日常带班中,我们经常运用讲道理的方式教育幼儿要表现好,如“请坐好!”“不要再动了。”“谁的眼睛还没有看着老师?”……似乎这样的话经常出自我们的嘴边,但有时过多的说服教育会让我们事与愿违。试一试:再想请全班幼儿都坐好时,开展一个“小木人”的游戏;当有个别小朋友在课堂上窃窃私语时,我们不妨通过“小灵通”、“一休哥”的角色引导,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另外,在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活动时,教师经常以游戏的口吻来引导幼儿去做事情,“小猫静悄悄的去喝水”、“小兔子快速回到小椅子上”、“一起学做讲卫生的小花狗”等等。简单的一两句游戏语言,就会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会让其感到自己做的事情是命令、是要求,而是在玩,并且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玩,逐步建立良好的常规,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在这十几年们的教育教学中,我感悟到:成人要多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不仅要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发展的需要,还要给他们提供自由活动的空间。要注重个别差异,对儿童个性的尊重和自由的发展是培养儿童创造性的前提。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我们应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教育的条件,应最大限度的发展儿童的潜力。这些潜能必须在适当的环境和教育的条件下才能挖掘出来,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我们对儿童观应有正确的认识,应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⑨ 教师应如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我以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正确的儿童观,比如:孩子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健全的,但作为老师就要设身处地地去为孩子想,如何纠正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一采取引导的方法,二采取比较的方法,三采取表扬的方法。应尽量减少批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