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如何正确与自闭儿童诉忠心
扩展阅读
怎么画蜡烛儿童 2024-09-30 07:09:30
烧水的知识大全 2024-09-30 07:09:29
如何教育男友不点外卖 2024-09-30 07:08:03

如何正确与自闭儿童诉忠心

发布时间: 2022-08-12 13:16:21

❶ 如何让自闭症孩子听话

阿斯伯格综合征常见于调皮儿童,易被误诊为多动症或性格障碍
患儿本身可能很聪明并具备特殊才能,如悉心引导,长大后从事的职业有可能与儿时特长相关,可以积极化弊为利
刚刚过去的“世界自闭症日”,让社会对不肯开口说话、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小天使们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关注。但你听说过“高端自闭症”吗?与闭口不言的普通自闭症患儿大相径庭,这群孩子很可能是班上的“捣蛋王”,活泼好动,不听指挥,且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看似更像“多动症”,但其实,他们很可能患了“阿斯伯格综合征”,即语言发育正常的高功能自闭症。
专家介绍,这种病临床发病率甚至高于普通的孤独症,而它的危险之处在于:不被老师和家长认知,所以教育手段单薄;表现更易被界定为性格障碍或多动症。“其实这些孩子本身可能很聪明并具备特殊才能,如悉心引导,长大后从事的职业很可能与儿时特长相关,可以积极化弊为利。”专家表示。
文/记者涂端玉 通讯员梅枚
患儿常被误诊为多动症
几乎每个学校都会有这么几个让老师和家长头痛不已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无端兴奋、永远多动、话多、课堂纪律差、做事我行我素、极其“以自我为中心”。这类孩子很可能背上多动症的“罪名”,但其实他们很可能患了与多动症截然不同的病症——阿斯伯格综合征。
“程度厉害的患儿还远不止于此,具体表现为会对老师和家长的指令听而不闻,有时会在上课时离开座位,走出教室;人际关系差、不合群,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受同学排挤;行为较同龄孩子幼稚,显得过于单纯,不懂迂回;情绪易波动、易发脾气;喜欢重复问问题,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说话滔滔不绝,不在于对方是否感兴趣;不怕羞、不怕陌生人,‘自来熟’表现严重……总体来说,这种孩子给老师和家长的感觉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合群、行为幼稚、注意力分散、聪明古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神经专科主任罗向阳教授介绍说。
但对于这些儿童,在多年延续至今的教育制度下,往往老师和家长更多关注其“多动、注意力分散、课堂纪律差”等缺点方面,而这些表现不是换来师长们的打骂不休,就是常成为首诊主诉,被误诊为多动症。
该病属于自闭症高端形式
阿斯伯格综合征与孤独症同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疾病亚型,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其发病率高于典型孤独症,是一种高端形式,属于一种高功能的自闭症。
据介绍,该病的患儿往往机械记忆能力很好,如认路、记忆火车时刻表、地铁站或公交站牌等;他们可能对某些领域或学科如生物、地理、自然等有较深入的了解;他们的智力和语言能力是正常的,有时甚至会使用一些成语、典故或者说出一些让大人感到吃惊的话,显得文绉绉,像个小大人;虽然他们和小朋友的相处常常有冲突,但是他们却是有交流和交往愿望的,只是缺乏人际交往技巧,不懂得如何和别人打交道,从而容易受同龄人排斥。另外,他们可能行为比较刻板、固执、思考问题直来直去,显得不是那么灵活,还存在手眼协调能力以及精细动作能力差等问题;比较讨厌写作业,可以口若悬河般地说出某件事情,却不能将所说的写在作业本上。
“当然,这些表现在每一个孩子身上不尽相同,程度也不一样,但他们有着共同的核心障碍:社交困难。因为其语言及智力水平发育大多正常,所以孩子的社交困难往往在早期不易被家长和老师察觉,加上国内对该症认识不足,造成其漏诊误诊较多。”罗向阳介绍,阿斯伯格综合征患儿往往伴随注意力涣散、多动、课堂纪律服从性差的问题,故学龄期患儿往往因为以上表现而就诊于儿童心理行为门诊。
目前该病教育手段较单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心理行为门诊的郭嘉医生介绍,由于国内医学界对该病的认识时间还较短暂,所以目前研究较为有限,可供家长和老师参考的教育手段也比较单薄。但他表示,还是有大的原则可以供老师和家长遵循的:对孩子行为的理解和宽容就是首当其冲应该做到的。
郭嘉介绍,监护者、教育者首先要明确,患儿的问题行为不是有意调皮捣蛋,而是他们有一个特殊的大脑,其出现的问题行为与其神经系统发育有关,这是理解孩子的第一步。接着,要学会对孩子的一些琐碎问题行为充分容忍,不要事无巨细地把关,更不要用“乖孩子”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老师对患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也要区别对待,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教育他们,而不是在课堂上大声呵斥。
应对患儿的特殊能力给予培养
包容理解还算容易做到,如何对患儿的问题和行为进行矫正才是真正的现实大难题。“我们建议,对于严重干扰课堂纪律、妨碍他人及不符社会规则的行为,必须去面对解决。”郭嘉介绍,老师和家长可采用“角色扮演游戏”、“问题行为(录像)分析”或“正确行为示范表演”等形式教育孩子;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干预也可以明显改善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多动、易兴奋暴躁的症状。
而值得特别强调的是,这些患儿大多拥有专才,千万别忽视埋没了其优异的一面。“阿斯伯格综合征患儿或多或少都有某些特殊能力,但这些能力的发现需要家长和老师敏锐的观察,以及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游戏活动中,并在大量的阅读、游戏活动中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以此为基础加以引导和培养。这样的话,他们成年后从事的职业往往与儿时的特殊能力有关,且容易脱颖而出。”郭嘉指出。最后,专家提醒,对于患儿的行为问题判定和矫正,最好及时咨询专业心理医生,以免错误矫正。

❷ 关爱自闭症患者,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谢邀,首先自闭症与内向是肯定不同的,从字面上来看都不同,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一、指代不同

  • 自闭症:自闭症指的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DD的代表性疾病。

  • 内向性格:性格内向在心理学上指的是气质中指向性的一种,人的语言、情感和思维会表现一个人是否是内向性格。

前几天也就是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让星星的孩子不再独自闪烁”。



如果遇到孩子出现自闭症症状的时候,记得及时去医院或心理老师那确诊,别等到孩子已经患有自闭症了,才突然想起来要送孩子去医院或心理老师那检查。

❸ 自闭症 该怎么办

儿童孤独症也称为儿童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与社会交往障碍或沟通障碍、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的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

儿童自闭症的治疗:

自闭症的治疗:

1、现代康复治疗

① 感统训练

给予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摸、视、听、嗅等多种刺激,并与运动相结合,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指导下感觉到自己对躯体的控制,由原来焦虑的情绪变为愉快。

② 言语训练

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提高听觉和言语能力的活动。以锻炼受训练者对言语活动中的听觉或视觉信号的分辨力和理解力,形成和发展其言语感受和表达能力。 ③ 认知训练

系统结合被训者的现状及心理发展特点,主要对注意力、感知觉、记忆力、思维力、情绪能力、认知灵活性等6大认知能力进行训练,帮助提升认知水平。

④ 注意力训练

使用特定方式培养训儿童集中注意力,既可提高其学习能力,亦可改善兴趣与行为异常,提升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给予必要的触觉引导,是吸引自闭症儿童注意力的重要手段。

2、物理治疗

经颅磁刺激治疗仪——无痛、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磁信号可以无衰减地透过颅骨而刺激到大脑神经。

脑循环治疗仪——可以明显调整大脑供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智力。

多参数生物反馈治疗仪——是一种发展迅速且已经逐渐成为治疗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方向。

磁场刺激治疗仪YRD——直接作用在脑细胞和脑血管上,改善细胞活性,加速脑神经功能的恢复。

脑神经综合修复治疗仪——长期坚持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认知功能障碍,提高自主能力和行为认知。

经络生物靶向治疗——促使神经递质长期平衡分泌,从根本控制疾病逐步达到临床效果。

❹ “世界自闭症日”面对来自星星的孩子,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世界自闭症日 “来自星星的孩子”呼唤关爱和接纳

4月1日,一名自闭症儿童在家长的指导下参加农业劳作。新华社发(游思行 摄)

新华网沈阳4月2日电(记者 吴箫剑 石庆伟)4月2日,第8个世界自闭症日来临之际,一个硕大的集装箱,作为剥夺感官体验的道具,摆放在沈阳最繁华的青年大街旁。在完全密封的环境里,同外界联系全部切断,没有光亮,没有声音,只能感觉自己……这就是自闭症孩子每时每刻的感受,他们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呼唤社会的关爱和接纳。

5岁的冬冬是一个自闭症孩子,记者在辽宁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见到他时,这个“来自星星的孩子”正专注地在纸上涂鸦,看到有人来,将五彩缤纷的图案高高举过头顶。

“冬冬是我见过的最爱笑的孩子,”心理咨询师付琪告诉记者,“他一切的感受都包含在笑容里了,我虽然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但他的笑容很温暖!”据付琪介绍,在辽宁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内,像冬冬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不可能一直留在这里,总有一天需要出去面对社会。“现在还有很多人不了解自闭症,当冬冬走出这里时,希望人们用爱心去读懂他,接纳他。”付琪说。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8年起,每年4月2日为世界自闭症日,以提高全社会的关注。

几天来,一个名为“爱·蓝 I Love”的自闭症日宣传活动也在沈阳进行,心理咨询师会带着自闭症孩子们练习跳“小苹果”舞。舞蹈能培养孩子们的律动感,刺激听觉、视觉和运动神经,有助于他们成长。

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专家周萌说,自闭症孩子难以管理自己的情绪,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有时会没有预兆地哭闹喊叫,那是他们宣泄的方式,当你遇到时请一定要以最大的爱心去包容他们。她鼓励家长多带自闭症孩子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帮助孩子接受各方面的信息刺激促进成长,另一方面也让社会更多地了解自闭症。

“这并不是展示孩子的不堪,而是呼吁对差异的了解、接纳和尊重。”周萌说,“盲目的排斥和同情都不好,更希望社会更多一点包容,让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成长。”

医学专家认为,2岁至6岁是自闭症最佳治疗时机,可采用行动疗法、药物疗法、食物疗法和心理疗法等治疗办法,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❺ 给自闭症儿童的一封信

额,你这个悬赏这么少还要五百字,难怪回答的人少,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大致几层意思。

1. 尝试通过提问了解这个儿童心里在想什么,或者说知道他自闭的原因(写给陌生的自闭儿童);写给认识的或者知道原因的,告诉他你小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的解决办法,协商的语气告诉他能不能试试这个方法。

2. 自闭的话最大的缺点是怕生或者胆怯,但是任何人都需要情感释放点,所以你可以帮他想一下如何通过释放压力来找到突破口,比如他喜欢不开心的时候听歌,那你可以鼓励他唱出来;他喜欢自言自语,你让他试着对着镜子诉苦,时间长一点让他试着和亲近的人诉苦;他喜欢伤心地时候画画,那你让他在不伤心的时候也画画,把画放网上,看看别人怎么评价,然后获得自信。这个要循序渐进,不能急

3. 告诉他他永不是一个人在面对孤独,每个人都会孤独,但是孤独不是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而是要学会正视孤独面对挑战

❻ 如何对待班级中的特殊学生

一、遵循“平等相待 一视同仁”的原则
在我的班级里的所有学生,不管是哪一类学生我都会一视同仁,没有偏向。每学年的开学之初我都会在班内给全班学生说明:你在家里再娇惯,只要是走到学校就与别的同学一样,没有人会娇惯你;你在家里再懒,只要是走进学校就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该干的活就得干,该值日时就要按时值日,不能搞特殊;你的成绩好与不好老师也不会偏袒与谁------总之,在每学期开学之初我会开一个特别的班会,让全班同学知道他的班主任老师是一个一视同仁的老师,请同学们不要搞特殊,学校是有纪律的,不遵守纪律就要受批评,凡是遵守纪律的都是好孩子。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也要如此。像我们班一月一次的调换桌位,我都是遵循平等相待原则,这样,同学们没有一个闹意见的。对懒散型这类孩子也能做到一视同仁,他们有时因为太懒,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我就让他们补上。有的孩子不愿值日,我就让组长责任分工到每位同学,这样就治了那些懒孩子的惰性。并且要晓之以理,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是班集体的一员,人人都要为这个集体出一份力。这样日子久了,“懒汉们”知道躲不过也就不再偷懒了。
二、给特殊学生倾注更多的关爱 多谈心交流
对留守孩子和父母工作太忙或父母做买卖没有时间照顾的孩子更要平等相待,不让他们有自卑感,而且要关心更多些。这些孩子的父母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把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重任交到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手中,因此,这些孩子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跟老人十分相似,在学业上紧张不起来,与同伴缺少共同语言,行为上过于懒散,缺少儿童积极向上的活力,过于保护自己。他们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等因素有关,但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息息相关。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平等相待,多与这些孩子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并进行教育引导,这些孩子都是好学生,都是好孩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全心全意地爱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赖。当然,教师之爱并不是一味地溺爱学生,而是以尊重、期望、信任为根本。每一个学生(尤其是特殊生)都有自己的尊严与人格,都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要让每一个特殊生都有进步和发展,还要寻找一切机会,让特殊生有一个参与活动、施展才华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有一个成功的愉悦感,这样,特殊生才会体会到老师的爱心,老师的教育才会事半功倍,教育工作才会取得成功。
有些娇惯型的孩子总以自我为中心,随便告状、捣乱、淘气,唯恐别人不知道有他这个人,其实,这样的孩子之所以捣乱就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你不理他也就完事,不要大惊小怪的呵斥他,大可不必过分关注,如果那样反而会顾此失彼,影响了全班学生的学习。
还有些特殊的学生他可能是班集体中非正式群体的 “ 头儿 ” ,这种学生活动能量大,教育得法,可以带动一批人,反之,具有较强的对抗性,会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被动;有的是身份较特殊的学生,如:体育健将、唱歌特长生、舞蹈特长生等,他们常占用大量的业余时间参加训练,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活动空间,其中一些人凭着自身的条件,常发生违纪行为,这需要教师进行特殊教育。 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孩子,经常打架,遇到一点小事,也要与别人用武力解决,影响非常不好,在他的小团体中,有很强的震慑力,其他的人都很听他的,也纷纷效仿,影响了班级的正常秩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存在,产生反感、厌恶的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上解放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不要杞人忧天。特殊学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常常各不相同。我对这位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次交流谈心后他变得很懂事,我让他当了一位小组长后更是学习积极,认真负责,成为一名优秀生。
还有些学生的身上常常表现出逆反心理强,自制力差,学习动机不明和道德观念不清等特点的娇惯型。因为现在独生子女多,有的孩子在家被爸爸、妈妈宠惯着,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凡事自己说了算,在集体中却缺少朋友,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若不正确引导,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形成孤僻、 抑郁的性格,成为自闭儿童。这也要我们多和他们交流谈心,和他们交朋友,使他愿意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告诉老师,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孩子们会慢慢进步的。
三、严要求、多鼓励、少批评。
由于特优生学习成绩好,脑袋瓜灵活,学习也认真刻苦,它的优点比一般同学都多,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这反而使他有一种优越感。为防止他们高傲自大,老师应善于引导,严格要求,要不失时机地告诫他“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学习困难生在学习、行为上有不良的习惯反复出现,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更要严格要求,绝不能放任纵容。严格的管理是根本的工作原则,在日常工作中,又要注意方式方法。简单粗暴的批评、指责、惩罚与教育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这样的教育,使学生与教师间形成更大的对立情绪,使学生与教师间产生更强的逆反心理,对学生的教育收效甚微,适得其反。学生的默许认可也是被动的、不自觉的、暂时的。在实际的工作中,我坚持正面教育,给学生摆事实,讲道德,多鼓励,少批评,耐心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对教师这样的教育方法更能自觉接受。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管理,鼓励性开展批评教育,循循善诱,避免空洞无效的严厉说教,恶意的训斥。总之,在实际工作中,对学困生的教育转化要严而有格。

❼ 自闭症儿童家庭干预,该怎么做

首先从社会层面来说,家长是孩子权利诉求的代言人,在干预过程中,他们必须积极为孩子争取各方面的资源。现在自闭症在社会的认知度并不显着的情况下,家长所要主张争取的东西都是在为孩子的未来积累社会支持。另一方面,就孩子干预过程本身而言,孩子在学校或者机构只能说是为孩子训练提供了一个场景,切入了一个角度。但孩子有更多的场景需要泛化,生活中的许多东西,他们不懂,在学校也不能涉及,都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引导。所以为了孩子获得更好的引导和理解,家长接受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光靠老师显然是不够的。毕竟孩子以后的生活并不只是学校和机构。

❽ 自闭症儿童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哪些

人们对于自闭症往往有很多刻板的印象,但是事实上,真正的自闭症患者是非常多变的。一旦
发现孩子有自闭的表现,家长应立即选择正规机构进行干预治疗。自闭的儿童经过正规引导治
疗,其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早期
识别并给予积极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孩子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内心诉求,这个时候,他很
需要来自父母的关心和引导。可是很多父母,只重视孩子的物质生活,想要给孩子创造更好的
物质条件,却往往会忽视孩子的内心需求。得不到父母关注和温暖的孩子很容易变得孤僻、自
卑、不合群,严重的更是与人交流出现障碍。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多关注孩子的心里想法,
并加以引导,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❾ 《自闭症的家庭教育》论文

这些东西是我平时搜来及自己平时遇到想到的,写在这里. 每个孩子来到世上都是正常的,只是生命的生存形式很多。父母要用正常心态接受,父母应该了解、学习、适应孩子的需求,而不是让孩子来适应你。父母要学会照顾孩子,特殊孩子的生命也需要得到理解和尊重。特殊孩子的到来不是来惩罚父母的,而是来启发人类爱心的。父母要按孩子的意愿来成长,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父母要不断学习有关自闭症的专业知识,,自己要成为自闭症儿童训练的专家。特殊的孩子还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学习来获得知识,取得进步的,对自闭症孩子的干预要越早越好。父母把孩子送进培训机构后,不能把孩子完全交给机构和老师,家长自己也要学习怎样照顾自闭症孩子,让老师成为好助手,因为最终孩子是要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 做家长的要学习接受自己有一个特殊的孩子,但不能把特殊的孩子与正常的孩子比较,家长不要对特殊的孩子有错误的期望,或高或低都不利于正确的训练。出现问题时,家长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看看自己是否调整好。父母的痛苦还可以述说,但自闭症孩子无法诉说自己的感受,所以父母要理解孩子的痛苦。自闭症的孩子情感很敏感,要让家庭其他成员也学着去尊重和理解他们。了解孩子,帮助、教育、督促他们学习,但不能与正常小孩比较课业和成绩。
对自闭症的小孩要用鼓励的方式,他们有自己学习的方式、进度,家长要尊重他们的方式,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要寻找孩子的想法。每个生命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正是有这些特殊孩子的存在,启发了人类的爱心,他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贡献,让人类社会彼此扶持,彼此关爱! 家长要整理好生命和家庭里的其他事情,把心安定下来,先把自己安定好,有照顾好自己的能力,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照顾好特殊的孩子。每个孩子都象一扇紧闭的门,不要用力去撞击!要找到那把钥匙去打开孩子的心门! 不要误导孩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误导孩子。特别是带“不”字的句子。被误导的主要表现之一是看到孩子往地上一躺,嘴里却大叫“不要躺地上”。当时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办,后来去听了杨宗仁教授的三天课,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孩子根本不明白“不要躺地上”的真正含义,在他每次往地上一躺时,我们都对他说:“不要躺地上”,这种语言对一个正常孩子而言,是可以自然而然理解的,但对自闭症孩子而言,他不明白,他只明白,当他躺地上时,受到的语言刺激是“不要躺地上”,因此,他以为,“不要躺地上”的意思是“躺在地上”。
明白这一点后,我们改变了和孩子说话的方式,当他躺地上时,我会先说:“宝宝躺地上了”,然后拉他起来,说,“不能躺地上”,这样经过了几个月的时间,孩子慢慢地明白了“不”字的真正含义,他也就不会在躺到地上时说“不要躺地上了”。
我们的孩子自控能力一般不好,所以就会表现出不懂规矩。这个不可能短时间改善,得长期干预,我的具体的办法有两个,一个就是事先提醒,不能光靠事后批评指责,举例:另外一个我觉得更重要,就是要赏罚分明,提前明确告诉孩子奖惩措施,然后一定要执行,可以帮助孩子有意识地控制自己行为。
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打骂孩子,也不要焦虑。这点我以前也做不到,打过他。我想说的是老师不能代替家长,教育机构不能代替家庭,家长可以在教育机构获得帮助、指导,但是最终帮助孩子的还是家长自己。不管家长原来学的是什么专业,现在要再学一个专业——自闭症专业。要有母亲的爱心和专家的水平,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把专家变成母亲是不可能的,而把母亲变成专家却是可行的。所以在怎么样教孩子这个问题的前面,我们都有一个怎样教自己的问题,一个自闭症孩子父母所遇到的问题,不比孩子本身的问题少。我们要先自救、先自教,然后才能教孩子,救孩子。
如果家长缺乏毅力,经受不了挫折,不能面对现实不能控制情绪,总处在抑郁、自卑、伤心而不能自拔的心情下,孩子不会有康复的希望。
在家训练的好处:1.母亲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也是最爱自己孩子的,而爱在训练中是最有力量的。2.与母亲的长期接触、情感上的交流对孩子的情感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3.在家可以随时、及时调整训练的内容,让孩子保持注意力和兴趣,不会造成机械训练。
4.在家可以把生活中遇见的各种现象作为内容,把生活与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5.训练恐怕是是持久战,行为训练结束了,孩子长大了,恐怕还要心理训练等等,家长迟早是要自己上阵的,晚上不如早上。
6.省钱。这对不太富裕的家庭尤为重要。
另外孩子最好不要脱离正常的人群,让孩子逐渐适应掌握在人群中的基本规则。机构是辅助,关键是家长。 自己训练不一定就是在家里,也更不能闭门。
开始自己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最好参加机构学习,平时可以多和其他家长讨论,在网上也可以看到各种信息。 我是怎么样训练我的孩子的
1、常常想,时时教
教育自闭症的孩子是一个大工程,我们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只要有空就想,包括想办法,想,也是我们对孩子的牵挂、期盼和祝福!它会通过一种看不见的形式传导给孩子,有利于他的康复。教,只要和孩子在一起时就要教,不分时间、地点,能教什么就教什么,要填充孩子的时间,不能给他留有空白,要参与孩子的活动,参与孩子的生活,也让孩子参与我们的活动,参与我们的生活
2、遍地撒网,重点培养
自闭症孩子存在语言、行为、情感、认知等各方面的障碍,康复训练的几个方面的问题既要齐头并进,又要重点突出,如果某一时间内(比如半年)只纠正行为问题,而对其他问题置之不理,这是不可取的。或者认为先纠正行为障碍,等行为问题完全正常了再教语言等,这更不可取,对孩子各方面的问题要同时关注,但是在不同的时期,要有重点,突出一两个问题,反复纠正,孩子知道要纠正的是什么,要学习的是什么,当一个问题解决了,并且巩固了,或者有了一定的进步,再纠正下一个,交替进行,注意,已经纠正过的问题,不要放弃,时常提起,以防止其退步,当一个问题有一定进步以后,暂时放一放,换一个其他的内容,经过一次两次的集中训练,问题不可能完全消失,每次只要有进步就行。
3、分解目标,循序渐进。
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任何一个问题的学习,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把一个总体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由易到难,由分解到组合,比如穿鞋,第一次,先把带解开,让他自己把脚放进去,我帮他穿。第二次让他自己解带,自己把脚放进去,我帮他穿,第三次,自己解带,自己放脚,自己扣带。他有时会说我不会穿,妈妈穿,我会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也会接着说:妈妈的事情自己做,想表达的是妈妈做的事情。但我会坚持,开始他会哭 .
4、创造学习机会,制造学习情景
在生活中,给孩子创造学习的机会,设置学习情景,让孩子增加实践经验。可以故意安排孩子做某事,让孩子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能力,增加信心。比如,我让孩子去小超市买东西,吃的,喝的,而且去不同的商店买;到餐厅吃饭,让他向服务员要餐巾,小碗等,逛商店时,让他自己向售货员询问卫生间在哪里等等,当然这些都要在我的提醒下完成。这些我都可以做,如果我做了代替了他,那么少了让他学习的机会。
5、语言训练,持之以恒
语言的训练,是康复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一个内容,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没有工具,孩子的交际将永远存在障碍,多讲故事,随时随地教. 6、重在参与,培养自信
在孩子的学习中,注重给孩子一个愉快的感觉和成功的体验。自闭症的孩子情商非常低下,往往表现出特别的不自信,特别的畏缩和胆怯,纠正的方法就是给孩子信心和成就感,要表现出对她的欣赏的态度,在孩子出现情绪障碍时,不应继续让他学习认知内容,主要是先疏导情绪,情绪平稳以后再继续教,挫折感过于严重会形成病态人格,最终使人丧失自信。
7、惩罚得当、主次分明
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是惩罚要讲原则,讲方法,应该注意:一,惩罚必须及时、具体,为了哪件事,那个行为而惩罚他,要让孩子明白因果关系,惩罚要明白。二,惩罚要安全,注意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不要误伤孩子。心理安全很重要。让孩子有适当的方法发泄被惩罚以后的情绪,要注意疏导孩子的心理压力。第三,惩罚不可以是母亲自身宣泄情绪的借口。我们的孩子受到惩罚以后,保证以后改过,但是我们会发现同样的问题她会反复出现,这个时候,往往不是孩子没有认识到错误,而是控制出了问题。所有自闭症孩子控制系统都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再想办法训练他的控制能力。训练要主次分明,孩子的问题很多,从哪里下手,哪个问题非解决不可呢?那些直接关系到孩子人际交往的,对他人有影响的问题要先教,多教,而不影响其交往障碍的,可以宽容,如某些刻板的行为等。
我对自闭症康复的印象
1、自闭症孩子或多或少存在感知觉异常,他们的特殊行为、特殊反映方式,必然有他们的生理原因所在,如惧怕某种声音,拒绝某种食品等,表明他们存在听觉和味觉方面的异常,所以,我们对他的某些表现要理解,不要简短斥责。
2、自闭症的孩子是学而知之,教而知之,不教不知,不学不知,必须要教,任何问题都不能等他自然而然会,只要教,自闭症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切忌低估孩子的能力,不要认为他可能学不会而放弃,一切都要试着去做。
3、自闭症孩子智力的发展是及不平衡的,有的方面高于正常,如记忆力,有的方面低于正常,有的方面距正常差两个年龄段,有的距正常差4个年龄段,有的甚至更大,如语言,但是自闭症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在教自闭症孩子时,要把他的优势突出出来,要培养他的优势,不能为了纠正落后的方面,而忽略了他的长处。
4、有人说自闭症孩子的重症期约是4到8岁,这是低谷,8、9岁以后会慢慢的恢复,在重症期训练可能下工夫很大,花时间很多,都难以取得进步,但是重症期过去以后再教,可能很快就能学会,但是我们不能等,重症期不能放弃,日积月累,量变才能有质变。
5、自闭症孩子的学习存在一种“顿悟”现象,在接受一个新内容时,一般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紧张——停滞——获得——保持。所以我们常感到教一个东西,学得很慢,但是一但学会了,不易忘记,因此,教孩子学一个新东西时,不要着急,等一等,他就能学会,如果在停滞期就放弃了,那么最终孩子是不能学会的。
6、自闭症的康复过程,走的是一条罗旋式上升的道路,从总体趋势上看,是上升的,但是上升中有反复,必须注意,每一次反复,都不是过去的重复,而是孩子进步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所以不要看到纠正过的毛病又回来了,就垂头丧气,总体上,问题的出现及程度呈递减的趋势。
7、自闭症的康复前景是趋向正常,并在一定程度上和正常人保持平行。经过发病——低谷——恢复——稳定,最后在青春期结束时达到最好水平,所以,这是一个动荡的过程,也是一个可塑的过程。
8、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重复到一定的次数,有些方面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训练都没有明显的进步,不一定是方法不对,也可能是积累的量不够,还没有质变,那就需要继续做。
9、有些现象的消退,改善要以时间为代价,如自言自语,手部的自我刺激动作,康复状态达到顶峰以后,不知不觉中偶尔还会出现反复,这类因生理因素制约的东西,有一个康复极限,而受社会因素制约的东西,如语言表达水平,人际交往能力,不断学习,将会不断提高。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同其他儿童教育一样,家庭尤其是父母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学校、社会教育不可能替代家庭教育,它需要家庭教育给予延续和巩固;而且从自闭症康复的角度来说,父母家庭的信心和态度是决定性的。 在此建议家长进行训练时需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尽量使用简短清晰的指令:当与孩子交往提出问题时,首先要确定孩子是在注意自己,然后对他发出简短清晰的指令。
2、要穿插训练新旧技能:家长在训练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保持他们学习的动力并提高自信,在训练过程中,教其学新技能的同时也要让其有足够的机会重复已经学到的技能,使患儿在学习过程具有成就感,相应避免的是那种贪新贪难的教育方法和拔苗助长的求胜心理。
3、分享控制权:在生活中往往看到不尽人意的情况,一是家长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孩子只能服从指令。另一种是家长什么都由着孩子。所谓分享控制权就要防止这两种极端。自闭症患儿与正常人一样,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特别有动力,如果孩子有要求想玩某种玩具,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玩,并在玩中谈论与这种玩具相关的事,这样,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但是,他们有时会做出一些重复机械行为或危险行为,在这些情况下,家长不能任由孩子,而应实行必需的控制或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
4、有条件的奖励:家长必须能够注意及时奖励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技能和为此所做出的努力,同时要必避免无意奖励不当行为。
5、运用自然奖励物:也就是使孩子的行为在行为的自然后果中得到奖励。
6、奖励孩子的合理努力:在训练初期,孩子往往不能达到家长的指标,即使孩子有一定进步,他们的技能也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为了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并渐进的达到目标,家长要注意不断奖励孩子的合理努力。
7、强调事物的多样形式:任何事物根据它的形状、大小、味道等都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自闭症儿童往往只关注其中一个方面,假若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时不强调关于事物的多样性,就白白丢失了许多教育机会。 身体不等于生命,身体可以残疾,但生命不会残疾,生命不会只以一种方式呈现,它是多彩的、丰富的!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