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如何教自闭症儿童提问谁去哪里了
扩展阅读
儿童术后吃什么排便 2024-11-05 20:58:37

如何教自闭症儿童提问谁去哪里了

发布时间: 2022-08-11 06:13:38

❶ 怎样训练自闭症儿童

自闭症儿童在家怎么教
1、注意力训练:鼓励自闭症孩子区观察周围的世界;也可以进行一些需要注意力的活动,比如追气球,寻找藏起来的物品。
2、粗大动作训练,主要有一下几方面的内容:上下楼梯,独坐,俯卧,行走,站立(单双脚),跨步,踢球,跑动,蹬。
3、精细动作训练,主要涉及手和手指的活动,是写字,画画的基础。主要训练内容有:抓握,比如紧握拳头,对指捏,比如夹葡萄干,还可以进行折纸,串珠的练习。
4、语言训练: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作为教学环境,做到语言学习的生态化,效果也最佳。
5、模仿能力训练:自闭症孩子模拟具有特殊的困难,需要一开是教授他们模仿技能,慢慢培养他们的模仿能力。
6、生物自理能力训练,把各项技能拆解开来,分成一个个的小步骤,比如学会叠被子,先展开被子,再逐渐折叠。
如何教自闭症儿童说话
1、面对面:家长应蹲下来与幼儿面对面说话,与孩子同样的高度会让他们感到舒服自在,没有人喜欢仰着头听人说话,孩子也是。
2、顺着兴趣教:若强迫孩子学习,只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动力。最好的方式是顺应孩子的兴趣。譬如孩子拿着汤匙假装在烹饪,父母就可以顺势教孩子:“这是汤匙吗?说汤匙,汤匙。”父母也可以融入孩子的游戏,假装要尝尝孩子做的食物,并回应:“妈妈吃,真好吃。GoodSoup!”
3、重覆再重覆:“重覆”是语言学习的不二法则,试想我们对于他国语言的学习亦是如此。从上面的例子可见,一句话里光是“汤匙”就说了三次。
自闭症儿童需要家长的引导、教育,但是光靠家长的努力远远不够,寻求专业的医生帮助才能够让自闭症儿童有机会恢复健康。孩子有自闭症的时候家长不能够放弃他,一旦连亲生父母都放弃了,那么自闭症儿童就是彻底没有希望了。

❷ 家长在家如何教育患有自闭症的儿童

多和他交流,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想问题,要有耐心,声音要柔和

❸ 如何教育和引导自闭症的孩子

自闭症的儿童是非常可怜的,我们会发现,很多自闭症的孩子不愿意跟别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别人跟孩子进行交流的时候,自闭症孩子也会选择拒绝。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一说,如何教育和引导自闭症的孩子。

三、总结。

只要大家能够不断地向自闭症儿童传授自己的爱,他们就能够感觉到父母的爱,能感觉到身边的人的爱。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展开自己的心扉,去跟父母还有旁人进行沟通了。在遭遇自闭症儿童的时候,首先,我们作为父母,就必须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千万不要非常的着急,也不要非常的急躁。

❹ 自闭症该如何教

本文摘自-------博林自闭症教育
今天,是2010年的3月23日,一年一度的世界自闭症日又快到了,关于自闭症的报道看了许多许多,除了大量的对自闭症儿童家庭的悲惨遭遇报道外,仿佛得了自闭症孩子的家庭正面临着一种灭顶之灾,几乎看不到一点希望。值得庆幸的是,除了这些令人绝望的报道外,还有不少教育专家以及医学专家在不停地为着这些家庭与孩子努力着——尽管他们也觉得希望不大但还是坚持着。
然而,这些家长们,这些专家教授们,在这一篇篇令人绝望的报道面前,在这一个个不得善终的个案面前,有多少人可以在百忙中抽出一点点时间来,停一停,静一静,运用你们的智慧,运用你们的所学所识,重新去审视一下我们所给予这些孩子们的教育究竟是什么?
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20年前就从事幼儿师范的教育工作,当我的儿子被诊断为自闭症的时候,我也和每一位自闭症患儿的家长一样,脑子里一阵轰然,在无助与彷徨中到处寻医就教,可是在我进入这些所谓的教育训练机构的时候,职业的本能使我强烈地作出了第一反应——这根本就不是教育,教育的本意是教书育人,绝对不是教书训人。不仅于此,当我与我的同行们每谈及此,无不气愤叹言。
教育真是这样吗?一天一个行为、一天一个认知?一个个孩子没有尊严、没有自我,就更谈不上什么上进心、求知欲了。老师们每天都在不断地用尺子去量度他们的行为,不管他们是否愿意、不管他们是否喜欢,不断地威逼利诱,让他们去干他们不愿意干的事,还美其名曰:这叫社会性。
不少专家发现孩子们经常走路的时候左碰右撞,认为他们就连避开身边的障碍物都不能做到,因此感觉统合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更有个别专家认为自闭症的孩子感觉统合是导致他们发展障碍的核心问题。我想问一问这些所谓的专家们,你们凭什么认为他们避不开障碍物?就因为他们的行为碰到了这些障碍物吗?你们有没有想过,其实他们可能根本就没有看到或者根本就没有感觉到这些障碍物的存在,也就是说他们压根就没有打算要避开这些障碍物呢?
有人认为,自闭症的孩子存在着严重的与人交往的障碍,包括目前最流行的RDI(发展人际关系干预策略)训练方法,同样是认为自闭症的孩子存在着严重的与人交往的障碍,于是把人际交往的过程细分为所谓的阶段性,不断地训练孩子的所谓交往技巧,更扬言要干预到十八岁方可罢休。
伟大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在他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明确指出:在心理学中没有障碍这种东西,只有试图达到某种目的的具体的人的障碍。换句话说,自闭症的孩子根本就缺乏与人交往的意识,连意识都没有,那么又何来与人交往的目的呢?既然他们根本就没有与人交往的目的,那么就更谈不上什么人际交往障碍了,这些所谓的人际交往障碍只是我们家长或者教育者自己所认为存在并必须要跨越的罢了。我们连孩子的发展究竟需要什么都没来得及搞清楚,就拼了命的训啊、练啊,可悲!可怜啊!
那么,自闭症儿童的教育究竟要教什么呢?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一点,不管自闭症孩子存在着什么问题(虽然这些所谓的问题并不一定存在,在此我们不做探讨),我们都希望他们可以成为一个人,成为一个正常的真正的人。所以我们就必须从一个人的正常发展的轨迹,以及正常人的养育模式去进行教育。许多的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正常人的一切能力并非天生就拥有的,如模仿、思维、逻辑、以及游戏、心理等等,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从出生到成人,可以看作是一个由原始到文明的进化过程,人在一出生的那一刹那,充其量,只是一个基因不同的动物,他们拥有发展成为高等动物——人类的一切生理条件而已,他们同样缺乏上述诸如模仿、思维、逻辑以及游戏、心理等等的一切能力,这一切都是通过后天发展而来的,只是他们的发展很快,仅在出生的短短数月间就已经发展起来,但他们是如何得到发展的呢?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让·皮亚杰揭开了这一谜团,他认为人的这一切能力是通过后天的活动而发展出来的,例如,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躺卧在婴儿床上,开始他没有任何意识去摆动他的肢体,当爸爸把一个五彩斑斓的吊铃悬挂在宝宝所睡的婴儿床头时,孩子的行为能力的培养就开始了,一开始,宝宝发现了在自己眼前那色彩鲜艳的吊铃,这使宝宝非常兴奋,不自主地把小手摆动了起来,在挥舞中更使他兴奋的事情发生了:舞动的小手不经意地碰到了低垂的吊铃,使吊铃快速地摆动了起来,这一现象让宝宝更加兴奋,接着就接二连三地不断碰到吊铃……结果在不断的拍打吊铃的活动中,宝宝意识到了,原来用手拍动吊铃会更有趣,于是,宝宝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会不断地运用刚学到的本事——常常会用手去拨弄身边的事物,运用手去拍打物品以及摆弄物品的能力就发展出来了。
然而,发展出这些能力的活动的出现,就要追溯到从宝宝发现了在自己眼前那色彩鲜艳的吊铃,从宝宝关注到了吊铃所开始的,也就是说,人的一切基础能力与活动的出现都离不开他对身边一切人、事、物等信息的注意开始的,而产生注意的前提条件就是关注,对身边一切人、事、物等信息的关注。
在最近的两年里,经过对多个自闭症儿童的观察研究,结果发现,他们对身边所发生的信息存在着大量的忽略,比如,大多数的自闭症儿童的家长都会有以下经历:当与自己的孩子玩的时候,他会只专注于所摆弄的事物,对身边的一切安全等的其它信息则视若无睹,此时即便在他前面有一个躺卧在地上的人,他都不会发现,并且会从其身上任何部位踩踏而过。曾经,在我儿子刚满四岁的时候,他的一个经历使我震惊,当时他在一间较大的屋子里沉迷游荡,此时另外一个自闭症的孩子高速向他迎面冲来,两人强烈地碰撞在一起,两个孩子都没有作出一丝要回避的意识,结果两个都号啕大哭……他们居然对对方的庞然大物毫无知觉,居然关注不到。
因此,尤其是自闭症儿童,阻碍他们一切能力发展的就是对身边信息的关注力,因为一开始他们就没有感知到身边有事情发生着,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他们都没有关注到。对于一个从不关心足球,从来就不喜欢足球的人来说,别说上届的世界杯谁是冠军他不知道,世界杯要多少年举行一次他不知道,就连世界杯是什么他都有可能会不知道,就更不用说要他拥有贝克汉姆般的精湛球艺了。所以,要教育自闭症儿童,要把自闭症儿童培育成一个正常的人,就必须要回到一个人所发展的道路上来,从感知力的发展开始做起。

❺ 怎么教育自闭症孩子

为孤独症孩子治病,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教他们学习生存的技能和与人交往的规则、方法。爸爸妈妈不妨把他们看成是正常的孩子,营造一个让他们学着自己照顾自己的氛围,比如自己穿衣服、穿鞋,自己吃饭,自己洗手、洗脸;学习适应环境和与人配合。但设定的目标应贴近孩子,同时把这个将要达到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目标,一点点地、分步骤去实现,使他们稍稍努力就能看到成果;之后反复练习,将成果巩固下来。如果设定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百分百地会令孩子产生挫败感,使他们刚一起步就退缩回来,欲速则不达。因为,对一般孩子来说很容易学会的生活技能或短时间内就能养成的良好习惯,孤独症孩子却要学习半年或更长的时间。所以,爸爸妈妈在心里给孩子定的标准一定要比同龄的正常孩子低很多,急躁情绪和攀比心理万万不能有。

❻ 如何与自闭症儿童有效交流沟通

‍‍
  1. 1.积极关心

    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并非没有感觉,只是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不知道该如何与人沟通交流,所以我们要积极主动的去关心他们,和他们交流,让孩子能感受到你的爱和善意。家长可以日常在生活中多和孩子亲近,陪孩子玩耍、散步,只要天气不是很恶劣都可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和别人打招呼。

‍‍

❼ 自闭症儿童应该如何教育学校和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自闭症,其实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的感冒是一样的。

是现代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

只是在我们日常在看到报道和相关的知识的时候,把爱心、理解、关注盲目放大了!认为只要是被戴上“自闭症”帽子的孩子,就是“不正常”的,“异与正常人”的孩子,这是不科学的,更是不尊重别人的,不道德的、不理性的行为。

这些“星星的孩子”,有的是轻度感冒,不吃药不打针,就自动好了,有的只吃点药,就玩耍几天就过去了,极少重症的,才需要住院治疗。

说一个我当老师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病例。

某次上课,发现一个眉清目秀的GIRL没有完成作业。我让她站起来:为什么这么聪明,弱智的作业却无法完成?!是不是要证明你昨天弱智了!

我发现别的学生表现异常,就先让她坐下:没事坐吧!下次再弱智,我好好给你表现一次我老人家的弱智!

后来其他的学生告诉我,她小时被吓到过,遇到我问她的情况,可能无法正常说话。可是晚上,她的父母来找我:女儿很少说老师怎么样,可是今天下午回家,说老师批评她,让她必须按时做作业!而且老师对她很好,老师太搞笑了!

我并不知道当时她正在“自闭症”治疗中,后来她爹妈带她去再次治疗的时候,她居然说:应该先问下我,要不要去治疗,那个药把她吃傻了!

后来,我建议她爹妈尝试先让她自己适应一下,后来她很正常,就是不喜欢多说话而已。大学也很快乐。

其实,只是她的症状轻一些。只是她的家人,朋友,甚至她周围的所有人都把她当不正常的人了,然后她很自然地把自己当“异类”。如此,就是不病,也不很难很难的了!


故事有些惊喜,并不是能够发生到每个人身上。我也是平时逗逼,“瞎猫抓到死老鼠”,做了件好事!但是,但是,道理是一样的,自闭症和自闭症治疗和其他的疾病都一样,需要一个尊重、轻松的环境。

❽ 如何教育有自闭症的孩子

总体来说,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机构必须具备这样的特质:专业水平高,办学方向正确,训练的方法科学,这样的机构是最好的。那么家长如何在这些方面对一所机构进行具体的认识最好作出判断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机构理念家长的选择一所机构时,首先需要了解这所机构的理念,尤其是机构领导者的理念,也就是他认为机构整体的理念是什么。自闭症儿童的训练目标不同于正常儿童,它不在于测试分数可以达到多高,不在于研究探索的脚步走得多远,它更多是通过训练促进自闭症儿童的发展与进步,最终帮助其融入社会。 二、教学规模好的自闭症治疗机构并不一定是规模大的,根据自闭症儿童的特点,干预过程中适宜小班教学。因此,选择一所机构时需要了解该机构对“数量”与“质量”矛盾的看法。目前,国外很多机构师生的比例都是1:1的,但是它的收费很高。在我国,还做不到这样,但是我们强调的是师生比例越接近越好,一般是1:2或1:3,如果出现1:6的情况,这样的机构可以说不是一个好的机构。 三、教学方式当家长走进一所机构,不要看它的房子有多么漂亮,也不要看它的绿化有多么完善,这些都是次要的,应该观摩一下他们如何进行教学,如果没有现场的机会,也应该与他们的老师了解教学的方式。自闭症儿童的教学应该是“轻知识、重能力”的,例如教孩子认识什么是绿色,不仅是能在一堆图案里找出哪个是绿色,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懂得交通灯是绿色时才能过马路。网友阿yan:刚进小学一周 担心老师劝转校或退学孩子上学了,刚一周,老师就反映出很多问题。首先,上课不太跟得上,虽然以前教过他,但他很快就忘了不少,老师留作业也记不太明白。其次,下课上厕所时总推别人或踩其他同学的脚。我知道孩子是想第一个上厕所的,他干什么事情都想是第一个,要不就不乐意,阻拦或抢在其前面的人。再次,孩子上体育课不听指令,在操场上乱跑,老师叫也不听。刚好体育老师是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女教师,追不上孩子,嗓门也不大。她建议不让孩子上体育课,我们哪能希望孩子这样呢!没办法,只好在他上体育课的时候去陪着,监督孩子。孩子上学也只是一个人自己玩,这也许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其他正常的孩子不愿跟孩子玩,孩子也不太懂得如何玩,回家问他跟孩子玩吗?他说不,就自己一个人玩。让我们很是头疼!对孤独症了解的人能理解咱们,对这不了解的人可很不友好!而咱们也不可能给他们一一解释。我们都知道老师都是喜欢带好带的孩子的,听大夫说好多类似的孩子最终都给退了回来,不能上正常的学校,只能上培智学校,心里好忐忑和忧虑啊!!其实,在孩子今年是否上学这个问题上,我们也是很纠结的。深怕他不能适应正常小学的教学,但是大夫说得也很有道理——孤独症的孩子你不知他未来是啥样,如果来年还是这样又该咋办?所以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早一年上学还能给我们一年回旋的时间。虽然才开学一周,孩子的问题多多,但是变化也很大。以前在训练机构都是面对同样的星儿,在家里也是一个孩子,也没有条件让他跟正常孩子一起玩。现在,他走进了小学,真正地与正常的同龄人在一起,希望这能锻炼他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了让他能够更好地融入新环境,虽然离开了机构的特殊训练,我们在家还坚持对他强化。经常模拟各种场景示范给他看,让他学着如何去应对。我们深知在现实很多情况是不可预见的,这只能解决部分问题。但是,我们只能这么努力着,因为最担心的孩子因各种理由被学校劝退回家。那样的话,就真的不知该怎么办了?声音:我国自闭症儿童学龄期的困惑与无奈如果说“早发现、早干预”对自闭症儿童来说是一场“及时雨”,那么当自闭症儿童接近学龄期时,“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则成为了一场“拉锯赛”。一、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的“拉锯赛”自闭症孩子本来就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比如说语言的障碍,沟通障碍,社交障碍等,在学龄前进入自闭症治疗机构的孩子,经过系列专业的干预训练后,可能在这些障碍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程度的改善。但是,自闭症儿童脱离了特殊机构的教育,走进融合教育时,也意味着他离开了干预与强化,并需要面对陌生的世界。他们第一个需要面对的就是“正常儿童”的异样眼神。因为自闭症所导致的种种障碍将最大化地得到对比,随即而来的是取笑、捉弄甚至歧视。更严重的是由于这样的一个孤立和排斥,使得自闭症孩子的自尊心受打击,从而更自卑,更叛逆,更远离集体,更爱跟集体有一种对立的情绪,然后这样的对立使得他就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长期处于这种恶性循环中,自闭症孩子之前所得到强化的能力将慢慢退化,最终可能又回归到原点。二、特殊教育与主流教育的“拉锯赛”目前,我们国家推行的是融合教育,实行“随班就读”的教学。从整体来看,小学教育中一个班大约40—50人,教学模式大多是一个老师授课,几十个孩子一起听课,基本上是没有助教的,也没有专门针对特殊孩子的特殊老师。而在国外发达国家则不同,每个学校要求配备“资源班”的。所谓“资源班”指的就是特殊班,这个班级里有各种各样障碍的孩子,有专门的人员管理,有专门的老师教学,孩子们部分时间在这个“资源班”上课,部分时间回到普通班级里接受融合教育。自闭症孩子进入正常小学后,往往出现这样的局面——老师要顾及四五十个孩子的上课,不可能把精力放到他一个人身上;同龄的同学各自顾着各的学习,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对待自闭症同学;自闭症孩子本身也束手无策,甚至他会觉得在这样的班级里受到无比的歧视;渐渐变成“除了自闭症孩子的父母,别人没有办法帮助他”,而普通小学又是不允许父母陪读的;最终造成孩子无法适应,只能辍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