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什么叫儿童美学
扩展阅读
10年经典轩逸怎么落锁 2024-09-30 13:16:56
教育部顶替怎么处理 2024-09-30 12:10:01

什么叫儿童美学

发布时间: 2022-08-10 21:59:55

① 什么是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两千字论文

美学(希腊语:Aesthetica),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美学属哲学二级学科,要学好美学需要扎实的哲学功底与艺术涵养。它既是一门思辨的学科,又是一门感性的学科。美学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等有着紧密联系。
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尽管在柏拉图之前,毕达哥拉斯等人已经开始讨论美学问题,但柏拉图是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问题的哲学家。在中国,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老子、孔子、《易传》、庄子的美学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方向。但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老子。老子提出和阐发的一系列概念,“道”、“气”、“象”、”无“、”虚“、”实“、”虚静“、”玄鉴“等等,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中国古典美学的元气论,中国古典美学的意象说,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说,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等等,都发源于老子的哲学和美学。在当代,美学在人文学科当中地位日益凸显,审美体验的意象性特征被认为在应对现代人类文明的危机当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同时,美学在中国近现代历次启蒙运动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② 什么是儿童美术儿童美术有哪些本质特点

儿童美术是指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儿童美术反应了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情感与思想。

儿童美术的本质特点有:

1、儿童美术是儿童本身的生命活动。

2、儿童美术是儿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对于儿童来说,一定的美术训练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标准,锻炼动手能力,在早期养成美学意识,有助于儿童的智商发育和大脑发育。在许多儿童学家,例如陈鹤琴的着作中,都强调了一定的美术训练和美术绘画给儿童带来的积极的影响,所以在儿童发育的早期,提供适当的美术训练和美术实践很有必要。

(2)什么叫儿童美学扩展阅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最重要的是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给予幼儿亲身体验的机会,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

③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概念是什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满足学前儿童审美情感需要的情感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性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培养学前儿童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儿童大脑潜能的开发。

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儿童一般智慧和想象、创造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一般目的:

1、培养学前儿童完满和谐的人格。

2、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素质。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具体目标:

1、利用线条、形体、色彩等视觉造型要素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与体验。

2、通过积极的美术创作活动,启发学前儿童用视觉造型要素表达自我的观念和情感,培养学前儿童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

当前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培养目标方面,早期美术教育中出现两个误区。

其一,把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认为教会孩子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做出一件有趣的玩具就完成了任务,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正确描写和表演能力上,把技能技巧的培养作为主要任务。

其二,把美术作为实施德育、智育的手段,作为完成某—中心人物的从属部分,没有自身的独立地位和体系。

2、在教育内容方面,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

模仿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物体或图片是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儿童作品中的成人化、模式化倾向非常突出,无论在一个班级里、一个幼儿园里,甚至是在全市、全省、全国的儿童作品展览会上,从花花绿绿的、各式各样的作品中,常常会看到许多带有模式化的人物、动物形象。

3、在教学方法方面,灌输法仍然被大量使用。

④ 童话的美学特征主要指的是什么

(一)、情节完整曲折,形象生动鲜明。

我们看,《牛郎织女》的故事,从小牛郎说到大牛郎,再说到他与织女的相遇、给合、生儿育女,最后天各一方。这些情节既完整清楚,又曲折动人,而且形象鲜明,一读不忘。《神笔马良》的故事,说的是穷孩子马良,凭着顽强刻苦的精神,得到了一支神笔。他拿着这支笔,帮助贫苦大众,智斗财主、皇帝,使人读后无不称快。这篇童话的情节生动,马良的形象鲜明,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二)、幻想丰富奇特、夸张强烈动人

幻想是想象的一种。它是与个人愿望联系的并指向未来的特殊想象。这是一种创造想象而不是再造想象。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脑中就会浮现出“小女孩手抓一把火柴,被活活冻死”的画面。而文中小女孩五次擦火柴出现的幻想就是创造想象。在童话世界里,牛羊会说话,木偶能旅行,人死能复生,咒话会现出金银珠宝,桌布可生出山珍海味。衣服能刀枪不入……这些都符合儿童的幻想心里,孩子们也感到有趣、自然。但是幻想不等于胡思乱想。它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它们之间往往是通过象征法结合起来的。

童话离不开幻想、幻想离不开夸张。夸张是对所要表现的对象或某种特征,故意地夸大或缩小。如果童话话里的幻想的内容没有夸张就会失去光彩;童话形象如果没有夸张的修饰就会显得暗淡。童话往往具有讽刺性,但如果没有夸张就会失去锋芒。童话的话言如果缺少夸张,就会缺乏感受染力。如《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自以为赤裸裸的皇帝,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有的,但我们相信这个故事,就是因为现实中就有这种骗子,利用一些人的虚伪、愚昧,导演了一幕幕谎诞的剧目。所以这种幻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象意义。

(三)语言简洁活泼,表现手法多样

儿童文学作品,在语言上有着特殊的要求,而童话这种特定的体裁,又有其独具的特点。从语言风格上来讲,童话的语言要求简洁、活、准确、朴素。从语言的表达效果上来讲。童话多用似人、对照、反复等表现方法。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金鱼的渔夫和贪婪凶残的老太婆构成鲜明的对比,;一些情节、景物的反复叙述,形成了有节奏的反复。这们的语言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又使情节曲折有趣。

童话世界是个生机万类的世界,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去多读、多欣赏。
古典童话形象的美学特征及其存在方式

所谓古典童话是区别于作家创作的文学童话或现代童话的一种经典性的口传文学样式,也有的把它称之为传统童话。它在民间文学的土壤里长大,在民间文学中占有着不可忽视的数量和地位。由于这类故事以幻想性占绝对优势而着称,因此也把它称作幻想故事。

古典童话是民众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与自然界斗争、对自身社会的不断认识、对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认识的经验的累积。人们试图把自己的经验、历史、社会科学知识、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教育观念等等通过吸引人的幻想故事情节、人物、主题来传授给下一代。所以,传统童话主要注重的是其文化的意义,而并非其艺术意义。

正因为注重的是文化意义,演绎的是文化精神,因此传统童话的人物塑造也就大体上体现了这种带有一定人类的共性和民族性的思想和文化的精神,比如某一类人物体现某种思想,某一种形象代表某种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些固定的童话类型。比如天鹅处女型、灰姑娘型、大拇指型、两兄弟型等等。类型化人物的一大特征就是特别容易辨认,因为这些人物有自己固定化的特征,代表着某种思想和文化精神,不会轻易变更,读者很容易记忆,也很容易理解。由于他们不受环境的影响,所以始终留在读者的心中,能唤起读者的亲切感。传统童话始终受到各个时代的小读者的好感,并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消解它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在于它的类型化人物的成功塑造。

传统童话在类型的生成上存在着某些世界意义的共性,这一点我们不难从世界各国的传统童话中发现。但是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意识等等方面的差异,又使这些相似的固定类型表现出了某些细致的差别。

比如在东方流传甚广的民间童话类型“老虎外婆型”,在西方则为家喻户晓的“小红帽型”,两者都是表现小女孩智胜猛兽。但一个以“老虎外婆”的形象来演绎故事,而一个则以“狼外婆”的形象出现。这就是不同地域的自然生态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再如西方的“白雪公主型”和东方的“白鹅女型”都是表现受继母迫害的小女孩历经九死一生的磨难后,最终靠神灵的托庇而得到了幸福。然而,“白雪公主”的娇嫩、高雅和“白鹅女”的善良、纯朴又分别代表了东西方民族不同的理想追求;还有西方的“天鹅处女型”与东方“蛇郎型”、“田螺姑娘型”都是描写仙女与凡人的结合、离异,只是由于东西方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因素,一个表现得比较浪漫一些,而另一个则表现得更为朴实含蓄一些;

此外,像中国着名的“七兄弟型”,充分体现了东方民族提倡和睦团结,依靠集体的力量来战胜强敌;而西方则有勇敢的“小缝衣匠型”和“士兵型”,也是充分体现了西方民族的提倡依靠个人奋斗,赞美勇敢无畏精神品质的个性特点。的确,东西方相类似的童话类型还有很多,例如“灰姑娘型”、“三根金头发型”、“大拇指型”、“青蛙王子型”、“负心汉型”等等,这些形象类型东西方大体相似,但由于产生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所以在童话形象上就有了细微的差别。

比如王子变成了聪明英俊的英雄;公主变成了富家的女儿;和尚代替了牧师;圣母玛丽换成了幸运女神;助人的神通常换作了龙王等等。这些形象类型在细节特征上的变化,使东西方的童话类型保持了各自独特的民族风味。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传统童话形成了如此广泛的国际性相类似的童话类型呢?有人说是因为它们同出一语系(印度或阿拉伯语系),也有人说是出于人类处在相同社会发展的阶段上,所经历了某种共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而形成的。这当然可以解释一些童话类型的现象,但实际上还应当注意的是传统童话所形成和流传的共同的方式,无论东西方都是通过人们口头流传的方式一代一代加以修改完善,这种相同的说故事形式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许多特定的表现手法和人物塑造的套路,而人类社会某些共通的伦理道德观念也极易形成某些相类似的故事演绎套路,所以东西方童话类型的相似性是不足为奇的。

此外,当然也不能忽视东西方文化交流对传统童话的互相渗透和影响。西域曾经是东方通往欧洲的大门,从历代所搜集的民间童话看,维吾尔族、蒙族、藏族等西部民间童话与西欧的传统童话最为接近,童话类型也有更多的共同之处。而同时,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对民间口传的童话产生影响。这种互为渗透使民间童话的类型就更为接近和稳固。传统童话类型的演化是一种长期而缓慢的文化进程,除了数量的增加和故事情节的完善,几千年来几乎无根本性的变化。类型化的人物特征也就成为传统童话区别于现代童话的最显着的形式美学特征。

传统童话的类型化曾经是现代文学童话模仿的榜样,也是突破的参照体。19世纪西方童话所走过的道路证实了这一点,后来,风格化的现代童话形成的突破口就在于对童话人物形象塑造的革命,由类型化的模式向个性化塑造的发展。因此,传统童话类型化对现代童话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外,传统童话类型创作中所体现的积极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精神本质也对现代童话的创作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对传统童话类型的分析时,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在表层叙述中,传统童话用大胆的幻想,以及大量的变形人物、动植物和自然现象,充分表现自己的浪漫主义的色彩。当然,最终它揭示的仍然是现实社会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因此,大量用变形、幻想创作的传统童话充满了社会伦理、价值观念、世态炎凉的说教,充满了现实社会生活的气息。传统童话用自己幻想的翅膀创作出了一个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形象类型,使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巧妙地揉和在一起。这一童话精神对现代童话创作影响极大,可以说现代童话基本上继承了传统童话的这种精神,只不过将自己的创作向更加的个性化和风格化的方向发展,而突破类型化对作家的约束。当然,后者的突破正是建立在前者伟大的贡献上的。

⑤ 儿童美育教育是什么

是一种覆盖面广(3岁-15岁孩子都能学)、锻炼培养能力全面的一种少儿培训项目,它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哦啊里跟想象力。

⑥ 如何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朴素这几个方面。

提出纯真、稚拙、儿童情趣等是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都有一定道理,都可以作为我们探讨儿童文学美学特征的思路,但这只是枝叶不是树木,还远远不够。儿童文学之所以能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门类,在人类文学艺术版图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自然应有其远比纯真、稚拙、儿童情趣更丰沛的艺术内涵,更为深刻和重要的美学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