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什么是儿童惊风
扩展阅读
儿童术后吃什么排便 2024-11-05 20:58:37

什么是儿童惊风

发布时间: 2022-08-05 10:46:58

1. 小儿惊厥是怎么回事

小儿惊厥 惊厥(convulsion)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症,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多数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发病率为成人的10倍,尤以婴幼儿多见。 小儿惊厥的原因可分为两类:按感染的有无,分为感染性(热性惊厥)及非感染性(无热惊厥)。按病变累及的部位分为颅内与颅外两类。 (一)感染性惊厥(热性惊厥) 1.颅内疾病 病毒感染如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细菌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静脉窦血栓形成。霉菌感染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等。寄生虫感染如脑囊虫病、脑型疟疾、脑型血吸虫病、脑型肺吸虫病、弓形虫病。 2.颅外疾病 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重症肺炎、百日咳、中毒性痢疾、败血症为原发病),破伤风等。 (二)非感染性惊厥(无热惊厥) 1.颅内疾病 颅脑损伤如产伤、脑外伤、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脑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脑积水、脑血管畸形、头大(小)畸形、脑性瘫痪及神经皮肤综合征。颅内占位性疾病如脑肿瘤、脑囊肿。癫痫综合征如大发作、婴儿痉挛症。脑退行性病变如脱髓鞘性脑病、脑黄斑变性。 2.颅外疾病 代谢性疾病如低血钙、低血糖、低血镁,低血钠、高血钠、维生素B1或B6缺乏症等。遗传代谢性病如糖原累积病、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肝豆状核变性、粘多糖病。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脑病、尿毒症、心律紊乱、严重贫血、食物或药物及农药中毒等。 (一)解剖及生理因素 婴幼儿易发生惊厥是因大脑发育尚未成熟,皮层神经细胞分化不全,因而皮层的分析鉴别及抑制功能较弱,其次神经元的树突发育不全,轴突髓鞘未完全角成,兴奋性冲动易于泛化而产生惊厥,当各种刺激因素作用于神经系统时,使神经细胞过度兴奋而发生过度的反复放电活动。这种电活动可为局限性或全身性,临床即表现为局限性或全身性抽搐。 (二)生化因素 1.血中钙离子正常浓度可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当浓度降低或细胞内钙离子超载时,使神经与肌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高,容易发生除极化,导致惊厥发作。 2,丁氨基丁酸(GABA)是神经抑制性介质,当维生素B6缺乏时妨碍GABA的合成,脑内GABA浓度降低后发生惊厥。 3.脑神经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可引起神经元功能紊乱,当缺氧时可产生大量自由基,作用神经细胞膜磷脂不饱合脂肪酸,产生过氧化脂质,使神经细胞破坏变性,通透性增高产生癫痫样放电。过氧化脂质又能抑制突触膜钠、钾ATP酶,使之失活引起突触膜除极化致惊厥发作。低血糖最常引起神经元能量代谢障碍。 4.细胞内外钠离子的相对浓度可影响大脑的功能与惊厥阈值。血清钠降低时,水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使神经细胞水肿,颅内压增高,重者可致惊厥。血清钠增高时,钠的浓度与神经肌肉应激性成正比,超过一定浓度易致惊厥。此外高热使中枢神经过度兴奋,对内外环境刺激的应激性增高,或者使神经元代谢率增高,氧及葡萄糖消耗增多而含量降低,使神经元功能紊乱,而引起惊厥。 (一)惊厥 典型表现为突然起病、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阵挛或强直性抽搐,严重者可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不整、青紫或大小便失禁。惊厥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或更长。继而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如抽搐部位局限且恒定,常有定位意义。新生儿惊廒常表现为无定型多变的各种各、样的异常动作,如呼吸暂停、不规则,两眼凝视、阵发性苍白或紫绀。婴幼儿惊厥有时仅表现口角、眼角抽动,一侧肢体抽动或双侧肢体交替抽动。 (二)惊厥持续状态 指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或两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完全恢复者。为惊厥的危重型。由于惊厥时间过长可引起高热、缺氧性脑损害、脑水肿甚至脑疝。 (三)高热惊厥 常见于6个月至4岁小儿,惊厥多在发热早期发生,持续时间短暂,在一次发热疾病中很少连续发作多次,常在发热12小时内发生,发作后意识恢复快,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热退一周后脑电图恢复正常,属单纯性高热惊厥,预后良好。复杂性高热惊厥发病年龄不定,常在6个月以前或6岁以后发生,起初为高热惊厥,发作数次后低热甚至无热时也发生惊厥,有时反复发作多次,一次惊厥时间较长,超过15分钟,脑电图检查在惊厥发作2周后仍为异常,预后较差。转变为癫痫的可能性为15%~30%。 小儿惊厥应着重寻找原因。必须详细采集病史,仔细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结合必要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综合分析。 (一)年龄 不同年龄发生惊厥原因不同。 1.新生儿 以颅脑损伤(产伤)、窒息、颅内出血、核黄疸、脑发育畸形、代谢紊乱、破伤风、化脓性脑膜炎多见。 2,婴幼儿 以高热惊厥、低钙血症、颅内感染、婴儿痉挛症多见。 3.学龄前儿童及学龄儿童 以颅内感染、中毒性脑病、癫痫、脑寄生虫病、高血压脑病、中毒及脑肿瘤多见。 (二)季节 冬春季节以流脑、手足搐搦症、高热惊厥多见,夏秋季节以病毒性脑炎、中毒性痢疾多见。 体格检查时应注意惊厥发作时抽搐的状态(全身或局部)。惊厥停止后注意神志、瞳孔大小、面色、呼吸、脉搏、肌张力、瘫痪及病理反射。婴幼儿应注意查前囟门、颅缝、外耳道分泌物以及乳突压痛,必要时检查眼底。 血、尿、便常规,血白细胞增高提示细菌感染。夏季高热惊厥、中毒症状重者应用冷盐水灌肠取大便检查。根据需要做血糖、血钙、血镁、血钠、尿素氮及肌酐等检查。疑有颅内感染时应做脑脊液检查。头颅X光平片、脑血管造影、气脑造影等可协助诊断脑肿瘤及脑血管疾病,必要时做头颅CT。脑电图有助于癫痫的诊断。 一般惊厥处理 (一)控制惊厥 1.针刺法 针人中、合谷、十宣、内关、涌泉等穴。2~3分钟不能止惊者可用下列药物。 2.止惊药物 (1)安定 每次0.2—0.3mg/kg,最大剂量不超10mg,直接静注,速度lmg/分,用后1~2分钟发生疗效。静注有困难者,可按每次o.5mg/kg保留灌肠,安定注射液在直肠迅速直接吸收,通常在4~10分钟发生疗效。应注意本药对呼吸、心跳有抑制作用。 (2)水合氯醛 每次50~60mg/kg,配成10%溶液,保留灌肠。 (3)苯巴比妥钠 每次8~10mg/kg肌内注射。 (4)氯丙嗪 每次1~2mg/kg肌内注射。 (5)异戊巴比妥钠(阿米妥钠)每次5mg/kg,用10%葡萄糖稀释成1%溶液以lml/分速度静注,惊止即停注。 (二)一般处理 使患几侧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以防吸入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在上、下磨牙间安放牙垫,防止舌咬伤。严重者给氧。高热者物理降温或给解热药物。 (三)控制感染 感染性惊厥应选用抗生素。 (四)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给予相应治疗。 惊厥持续状态的处理 1.立即止惊 同一般惊厥处理。 2,控制高热 可用物理降温(头部冰帽或冷敷)和药物降温或人工冬眠配合降温。 3.加强护理 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肤色、瞳孔大小和尿量。 4.降低颅内压 抽搐持续2个小时以上,易有脑水肿,应采用脱水疗法以降低颅内压。处理原则见急性颅内压增高征。 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无严重体液丧失者按基础代谢补充液体,按60一80m1/kg·d,保持轻度脱水和低钠状态,以利控制脑水肿。 6,神经营养剂与抗氧化剂治疗 应用维生素A、E、C与甘露醇等抗氧化剂可防治惊厥性脑损伤。同时可并用维生素B 1、B6、B1 2、脑复康等神经营养药物。

2. 小儿惊风能治好吗

临床常见的小儿疾病一般有三个因素:吃着了,冻着了,然后就是吓着了。关于吃的问题和外感的问题,前面几节课我们已经跟大家分享过了,今天晚上我们就来讲讲“惊”。顾名思义,“惊”就是小儿受惊后,心神不定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轻的比如说烦躁、哭闹;重的可能有惊痫,就是抽了,吓抽了。一般因为受惊而发病的孩子都在3岁以内,因为孩子容易吓着。另外我们要注意的是,在母亲怀孕时孩子就有可能受到惊吓,从怀孕2个月开始,长出胎心胎芽的时候,孩子就可能会受到惊吓。

孩子受惊之后,温度越高,肚里越寒。我们一般用一些暖脾胃、回阳气的药。这时候用消炎药或者清热解毒药过多,反而伤了脾胃。造成孩子以后的胆子越来越小。上一节我们发了一个方子,就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这个方子对于惊热的孩子,我们在临床上用效果很好。一般一泡脚,孩子的烧基本上就退了。或者量小一点,给孩子喝也可以。

另外还要提一点,慢惊风脑瘫的孩子,我们目前的观点认为,“惊”不平,脑瘫不容易恢复,就是脑子不容易恢复。这是我们的一些观点。当然这些不常见,家长作为一个了解就可以。

3. 什么叫小儿惊风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证,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又称惊厥 。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其证情往往比较凶险,变化迅速,威胁小儿生命。西医学称小儿惊厥。其中伴有发热者,多为感染性疾病所致,不伴有发热者,多为非感染性疾病所致,除常见的癫痫外,还有水及电解质紊乱、低血糖、药物中毒、食物中毒、遗传代谢性疾病、脑外伤、脑瘤等。

4. 小儿惊风症状都有哪些

一、主因 小孩突然四肢抽动、摇头瞪眼、唤之不醒、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西医称惊厥,中医称之为抽风。因为小孩的神经系统调控抑制和兴奋的能力比大人弱得多,因此一遇有感染、高热等病症时即会抽风,常发生在6个月至3岁之间。 二、判断 1.刚出生的新生儿突然不开口,不会吃,稍有声音刺激便引起全身抽动,应首先考虑接生时感染了破伤风杆菌。 2.如有新生儿出生时上过产钳才娩出,头上有大血疱,突然抽风,不发热,应考虑颅内出血。 3.稍大一点的婴儿吃奶感染都照常不误,四肢或面部突然抽动,不发热,应首先想到缺钙。 4.如遇抽风又有发热,精神不振,呕吐,头前(前囟门)凸起,颈项僵硬,应想到是感染了脑膜炎或脑炎。 5.3~5岁孩子突然不醒人事,抽风咬舌,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很可能是癫痫。 总之,凡能引起大脑皮层神经元异常放电的疾病均可引起惊厥。 三、急救 无论什么原因引起,未到医院前,都应尽快地控制惊厥,因为惊厥会引起脑组织损伤。 1.使病儿在平板床上侧卧,以免气道阻塞,防止任何刺激。如有窒息,立即口对口鼻呼吸(见图3)。 2.可用手巾包住筷子或勺柄垫在上下牙齿间以防咬伤舌。可用针刺或手导引人中(见图57)、内关(见图41)等穴。 3.发热时用冰块或冷水毛巾敷头和前额。 4.抽风时切忌喂食物,以免呛入呼吸道。 5.缺氧时立即吸氧。控制惊厥首选安定。静脉慢注0.1~0.3mg/公斤/次,1~3分钟见效。最好分秒必争送医院查明原因,控制惊厥、抗感染和退热三者同时进行。 高热惊厥 惊厥是婴幼儿时期很常见的一种病症,其中,尤以高热引起的惊厥居多。惊厥发作时大脑细胞暂时缺氧,反复发作对大脑损害很大。 一旦婴儿发生高热惊厥,家长应就地抢救。不要把孩子抱在怀里,更不要乱摇乱晃,因为振动会加重症状,应当迅速把孩子放到床上,躺好,解开钮扣、衣领、裤带,并用裹有手帕、棉花或纱布的筷子、牙刷柄置于孩子上下齿列之间,防止咬伤舌头。若孩子牙关紧闭,也不要强行撬开,以免损伤牙齿。使病儿呼吸道通畅,最好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和粘液进入气管。同时,可用拇指按压病儿人中穴、合谷穴(一手拇指、食指张开,使虎口拉紧,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压在虎口上,拇指尖所指处即是合谷穴)。一边抢救,一边送医院。 高热惊厥的患儿约1/3会反复发生。因此,孩子因各种急性感染而发高热时,应积极采取降温措施,服用退热药物,用30%~40%的酒精擦浴,以预防高热惊厥的发作,若高热38.5度以上,应立即去医院治疗。

5. 小孩抽风是什么原因如何预防

如果以前孩子没有这样的情况.那么那天晚上的抽风很可能属于高热惊厥(抽风),是儿童期间很常见的急症,与缺钙或低血糖无关,估计那天晚上是发热了.所以以后要注意孩子的体温,如遇到感冒等引起发热,要及时退热,就不会出现抽风了.但如孩子在没有发热的情况下出现抽风,则应怀疑是癫痫,应去医院做一系列检查比如脑电图,CT等,查找癫痫的发生原因.如还有疑问,发消息给我。

6. 小儿惊风要不要紧

惊风又称“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临床以出现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或意识障碍为特征。在一年四季中,很多疾病中都可发生,一般以1-5岁小儿多见。由于发病危机,变化迅速,威胁小儿生命,故被列为儿科四大病症之一。

一.小儿抽风的病因:不外乎热,痰,惊,风四症

1.急惊风多因外感时邪,热极生风,或乳食积滞、化热生痰,痰热内闭引动肝火,蒙蔽清窍而成之。或已内蕴风痰,外遇大惊卒恐,神散气乱,风火相搏发为急惊。慢惊风多由急惊误治转变而成;或因吐泻、久

痢损伤脾胃;热病后期津亏阴伤,气血两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或先天不足,一病即成慢惊。

2.小儿惊证是新生儿和乳幼儿的常见病。多因惊吓和调护失宜而发病。临床以惊悸啼哭不宁,睡眠易惊醒为
主证。治疗应以安神镇惊为主。

二.小儿抽风的主要症状及家庭救护方法

1.急惊风的主要症状:暴发壮热,神志昏迷,两目窜视,牙关紧闭,颈项强直,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痰壅气促,大便秘结,小便涩难,面红唇赤,口中气热。脉浮数或滑数,指纹青紫,透关射甲。急惊风虽起病急剧,但在发病之前,多有先兆症状,如发热呕吐、烦躁不安、睡眠惊惕或摇头弄舌、
咬牙切齿、眼珠斜视、时发惊啼、撕发打头等。
2.慢惊风的主要症状:面色萎黄或青白,形赢神疲,昏睡露晴,抽搐缓而无力,时作时止,或肢冷便溏等。舌淡苔白,脉沉弱。
3.小儿惊怔的主要症状:惊悸不宁,烦躁哭闹不安,睡眠不沉易惊醒。兼有纳减或吐乳,大便色绿,口鼻周围发青,苔白厚舌尖红,指纹青。出生三个月以内的婴儿尚有时时摇头,吐舌弄舌,口吐蟹沫等证。日久可影响生长发育,重者可转成惊风。
4.急惊风发作时的家庭紧急处理:抽风发作时,切勿惊慌,先将患儿平放,头侧卧,解松衣领,用纱布包压舌板或用手绢包筷子放于上下齿之间,以防咬伤舌头。保持呼吸道畅通,随时吸出咽喉分泌物及痰涎,以防窒息。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刺激,密切观察呼吸脉搏,体温、面色、瞳孔、等变化。
5.在送医院之前可以做一下简单处理:拿列缺(手腕两侧的凹陷处,非针灸之列缺),掐人中(鼻柱下,人中沟上1/3),掐百会(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点),拿精宁(在手背外劳宫旁,无名指与小指掌骨之间,外劳宫在手背、中指与无名指掌骨之间)、威灵(在手背外劳宫旁,食、中指掌骨之间)。

7. 什么叫惊风

惊风

【简介】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以抽搐伴神昏为特征的急症,又称“凉厥”,俗名“抽风”。自新生儿至各年龄小儿均可发生,尤以婴幼儿为多见。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免疫机能比较低下,加上婴幼儿期某些特殊疾病如产伤、脑发育畸形等,即容易出现急性感染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医学认为惊风可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种。急惊风主要是由于外感风温时邪,突受惊吓,或乳食积滞、痰热内壅使得气机发生逆乱,脑窍闭塞所致。慢惊风是因为急惊风延误失治,或病后体虚,或吐泻较久使得津血耗伤。筋脉失养而致。常见症状为神志不清,牙关紧闭,肢体抽搐,痉挛等。

(1)急惊风发病突然,必须争分夺秒的进行抢救,在家庭中如果遇孩子发生惊风时,可用按摩方法先急救,以赢得时间,然后立即到医院进行诊治。
(2)慢惊风在急性发作时,常用手法同急惊风,待病情缓解后,再进行辨证施法。
(3)惊风发作时,加强保护,防止咬破舌头,衣服要宽松,及时清除咽喉部的分泌物如痰液等,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4)在抽搐发作时,不要强行扯拉患儿手足,以防扭伤四肢筋骨,留下后遗症。
(5)对患儿有乙脑、流脑等脑部病变者,必须尽快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发生危险,按摩只起辅助作用。

8. 患小儿惊风有什么后遗症吗

惊风(infantile convulsion)又称惊厥,是小儿常见的危急重症,可发生于许多疾病的过程中,临床以抽搐,并伴有神志障碍为特征。其发病突然,变化迅速,证情凶险,列为中医儿科四大证之一。好发于1—5岁小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急惊风与慢惊风两类,急惊风发病急暴,临床表现...多为实证。慢惊风多由久病而来,也可由急惊风转变而来,临床多表现为虚证。 西医学中因高热、脑膜炎、脑炎、血钙过低、大脑发育不全、癫痫等所致的抽搐属此范畴。 儿科常见病证。唐以前将本病归入痫证,至宋《太平圣惠方》始定名惊风。即惊厥。临床以四肢抽搐或意识不清为主要特征。引起惊风的原因较多,一般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大类。以热性、急性病引起的急惊风尤为多见,如小儿肺炎、中毒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如持续高烧不退,均可出现惊风。这与有些慢性病在后期因虚损而出现的慢惊风,有虚实之分。古代有的医书如《寓意草》、《温病条辨·解儿难》、《幼幼集成》等则称痉病。近代习惯上将痉厥出现于成人的称痉病,出现于幼儿的称惊风。治疗以镇惊化痰、安神定志为大法。(2)慢惊风 治法 健脾益肾,镇惊熄风。以督脉、任脉及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水沟 印堂 气海 足三里 太冲 配穴 脾肾阳虚者,加神阙、关元、肾俞;肝肾阴虚者,加太溪、肝俞。 操作 水沟、印堂、太冲用毫针泻法,气海、足三里用补法。配穴用补法;脾肾阳虚者,可施以温和灸或隔盐灸或隔附子饼灸。小儿不合作者也可不留针。 方义 水沟、印堂可醒脑开窍。气海能益气培元。足三里补脾健胃。太冲平肝熄风。 汤药治疗 初期使用异攻散加减:白术6克 陈皮4.5克 炙甘草4.5克 茯苓9克 党参7.5克,有呕吐加广藿香4.5克 煨姜3克;若病情拖延数日,见大便青色加木香2克(后下) 肉桂1克(焗服)水煎服,一日一贴。 ☆ 注 若见小儿手足冰冷,脉搏微弱。唇摄痿白。这是将要虚脱的急症,不可轻视。需要急用附子理中汤:红参5克(另炖) 白术6克 干姜4.5克 附子5克 甘草6克水煎服。 2.其他治疗 耳针法 选交感、神门、皮质下、心、肝、脾。急惊风毫针刺用强刺激,慢惊风毫针刺用中等刺激,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