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儿童是指哪些

儿童是指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4-01 19:25:33

1. 儿童是指多大的小孩子

婴幼儿及儿童年龄段的划分
一般分为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和学龄儿童期。
婴儿是指出生后到1岁,其中出生至28天为新生儿期。
幼儿期一般分为1~3岁和4~6岁两个阶段。
学龄儿童一般指7~12岁。

2. 超常儿童是指哪些儿童

超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明显超过同龄一般发展水平或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儿童。
亦称天才儿童。超常儿童在表现上不是一种模式,有的爱好文学,有的对数学特别敏感,有的在音乐方面表现出才能等。

3. 什么是儿童

儿童的定义

社会和我国法律的规定是如下的:1991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决定批准中国加入《儿童权利公约》,根据公约内的内容,公约将“儿童”界定为“18岁以下的任何人”。而医学界将儿童规定为14岁以下作为医学观察年龄段。

基本解释

年纪小于18周岁的小孩。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

引证解释

古代凡年龄大于婴儿而尚未成年的人都叫儿童,现代只指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列子·仲尼》:“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唐杜甫《羌村》诗之三:“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清金人瑞《下车行》:“儿童合掌妇女拜,三年有成我能讴。”巴金《探索集·访问广岛》:“我看见许多健康活泼的广岛儿童,在他们周围开放着美丽的鲜花”。

(3)儿童是指哪些扩展阅读

儿童心理发展的五个重要概念。

1.发展与发育

发展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有规律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儿童的发展包括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生理的发展是指儿童的生长、发育;心理的发展是指儿童的认知、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2.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由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出现“危机”,转折期和危机期有所区别,转折期是需然出现的,但“危机”并不是需然出现的,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幼儿心理的发展, “危机”会化解。

3.关键期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即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的概念源于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在研究小动物发育的过程中提出的“刻板印象”,即 小动物在出生后一个短时期,具有很容易形成的一种本能的反应,刻板印象只在小动物出生后一个短时期内发生,劳伦兹把这段时间称为“关键期”,关键期的时间是有限的。

4.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他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 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 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最近发展区”就是指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即幼儿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 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5.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这一术语最早来源于英国成人教 育家耶克斯利1929年出版的《终身教育》;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 保罗·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式提出。

4. 一般儿童是指几岁

一般儿童是指:世界儿童年龄划分《儿童权利公约》第一条为本公约之目的,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

5. 哪个年龄段指的是儿童

儿童指的是18岁以下的未成年。

  1. 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

  2. 儿童权利公约:0~18周岁。

  3. 中国法律:0~14周岁。

  4. 医学界:0~14周岁。

6. 学前儿童指的是

学龄前儿童是指尚未达到入学年龄的儿童。从世界范围看,各国对儿童入学年龄的规定各有不同,一般为6岁或5岁,因此,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界限也不尽相同。中国目前儿童的入学年龄规定为6岁,所以,3~6岁前的儿童即为学龄前儿童。一定时期内,学龄前儿童的统计信息,是国家发展幼托事业和安排保健机构的重要依据
年龄划分
婴儿期:出生1~12个月。其中,断脐至出生后28天称为新生儿期。6个月~12个月的婴儿称为较大婴儿。
幼儿期:1~3岁。
学龄前期:3周岁后至6岁入小学前。
学龄期:7岁~12岁。
从这种划分方式中可以看出,入小学前(即6岁前)的儿童都可以视作学龄前儿童。

发展特征
了解学龄前儿童的发展特征,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培养。例如,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为其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使孩子们通过直接体验和游戏的形式进行学习,以获得最佳的效果。又如,根据学龄前儿童情感不稳定的特点,家长和幼儿教师可以以理解、耐心和坚定的态度,引导儿童进行大量的社会学习和实践。总之,学龄前儿童的变化是飞速的,并且是有规律的。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运用适当的方法,为孩子的发展作好相应的准备。

7. 孩子的定义是什么

小孩指儿童,幼儿。

心理学家阿尔勒对150名2至5岁儿童所作的画作为其一年的追踪调查,所得到的结论是:色彩与线条各有其固定的心理意义。假如两种具有不同意义的色彩与线条重叠出现在同一画面上,即表示内心里面有两种不同的感情,愿望互相纠葛。

喜欢红色的小孩特性:喜爱红色者确是个性较低强烈的人,精力充沛。其缺点如个性较冲动且感情较丰富。所以,容易引起与异性关系的麻烦事件。如果由喜爱红色转变为褐红色的人,在个性上兼有两者的优点,且能控制其冲动情绪。


小孩处于人生的最基本的起步阶段,智力、知识、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各方面都处于一个开始和初步形成的阶段,这一时期他们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新鲜和好奇感,而且具有十分强的模仿能力,喜欢玩游戏,喜欢随意的画画写写,喜欢听故事、喜欢各种各样的玩具等,所以针对这些爱好。

8. 幼儿园儿童本位包括哪些

儿童本位,简而言之,即以儿童为中心,其他人或事物必须服务于其儿童利益的理念和观点。

理论
在法学领域,儿童本位表现为儿童优先的立法司法执法理念。即在立法司法执法过程中,把儿童作为优先考虑的利益主体。

运用
“儿童优先”的立法理念首先体现在保障儿童的生命权上。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四款增加了禁止“弃婴”的新规定。旧的婚姻法中仅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但目前“溺婴”已不是主要倾向。明确将“弃婴”视作违法对保护儿童特别是女婴、残疾婴儿的生命权,对于缓解一些地区出现的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的现状具有积极意义。

教育学领域的儿童本位说,即儿童中心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教育家杜威。

是指课程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在中国儿童中心说,在儿童教育中被称为” 学生本位“,与之相对的是“ 教师本位”。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9. 小孩子的定义是什么

小孩指儿童,幼儿。

心理学家阿尔勒对150名2至5岁儿童所作的画作为其一年的追踪调查,所得到的结论是:色彩与线条各有其固定的心理意义。假如两种具有不同意义的色彩与线条重叠出现在同一画面上,即表示内心里面有两种不同的感情,愿望互相纠葛。

喜欢红色的小孩特性:喜爱红色者确是个性较低强烈的人,精力充沛。其缺点如个性较冲动且感情较丰富。所以,容易引起与异性关系的麻烦事件。如果由喜爱红色转变为褐红色的人,在个性上兼有两者的优点,且能控制其冲动情绪。


(9)儿童是指哪些扩展阅读

小孩处于人生的最基本的起步阶段,智力、知识、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各方面都处于一个开始和初步形成的阶段,这一时期他们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新鲜和好奇感,而且具有十分强的模仿能力,喜欢玩游戏,喜欢随意的画画写写,喜欢听故事、喜欢各种各样的玩具等,所以针对这些爱好。

家长可以安排或者设计一些有益于小孩智力开发的游戏或者活动,如拼图、魔方等等,或者给孩子一个主题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象去自由发挥,画出它们脑海中的东西,也可以通过给小孩讲故事来启发儿童的思考,如雅兰仕音箱的声音图书馆提供了小孩喜欢的童话故事、寓言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