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古代儿童如何学历史

古代儿童如何学历史

发布时间: 2022-08-03 13:22:56

1. 古代的普通人是通过什么渠道学习历史的以及哪些人知道历史

当然是史书了。有钱的人家家里都会聘请先生,给家中子弟读书,家中藏书也很多。到后来有私塾的出现,也有人家送孩子去上私塾。知道历史的人多了,不列举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2. 古时候的孩子都学习什么古文呢 顺序是什么

这要看不同时期

上古三代的时候,小孩子由老人来教导,习礼和习武,商代以习武为主,周以习礼为主,内容为六艺,

先秦的时候,像孔子,墨子之时,注重游说讲学,以成人教育为主

汉代的时候,教育系统成熟,分为官学和私学,小学生主要是认字,可以读一些论语之类,长大些之后,读名家名篇,

古时候,都是先教背书,因为小孩子的理解能力差,但记忆能力强,等到十多岁的时候,老师才开讲,像三字经,千字文,都是唐宋之后才编的,目的在天培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由易渐难。

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商代的习武中,主要是习射,周代习礼主要是指礼和乐

3. 如何规划孩子的历史学习路径

初三即将面临中考,也就是说,你不单单要学好初三的历史课本,而是初中三年的历史知识。1.提纲挈领,以三年历史课本的目录为纲,整理把握。大致可分类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对于中国的历史,时间的先后顺序要理顺,朝代的跟替是基本常识。对于世界历史,有句话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用想太多,弄懂老师讲的即可。2.再来就是试卷,最好是真题。通过做客观题夯实基础,就是各类历史事实要记清楚。有许多细节的地方,比如时间、地点、认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后期的影响等。要纵向、横向,多角度记忆。比如所有的战争拉一起看。通过主观题锻炼历史思维,所有的问答题无外乎政治、经济、文化、战争等角度。好好研究参考答案,试着从这几个角度划分,用自己的言语表述出来。3.总结提高。所有的错题要分类再整理,找出背后的知识,举一反三。强化知识。有些事说起容易做起来难。所以写历史学习计划是简单的事情,但能不能做到才是关键。希望你能执行好该计划。

4. 古代的小孩怎么学习

战国以前,普通人家没有权利学习,战国后,孔子创立了私学,也就是后来的私塾。封建社会以后,有钱人家可以请教习,也就是把先生请到家里来单独教自己家的孩子,没钱的就只能上私塾,也就是先生开的小课堂,也会有一些乡绅创立一些义学,请先生上课,由乡绅给先生工资,上学的都是贫困学生,不用交学费,可以免费上学。也有更差一点的就是先生自己办义学,学生不用交学费,而是给先生东西,米面粮油这些,或者学生轮流管先生吃饭,人家管一天。总之以上说的都是私学,也有官学,也就是太学,就是朝廷办的学校,但是能去的都是达官贵人家的孩子了。

5. 古代历史怎么学

首先你要对它有兴趣,多记,历史就是一个长长的故事,从远古到先秦,从秦朝到清朝,历史人物、事物,找到你感兴趣的点就很好记忆了。世界古代史也是一样。

6. 如何让小孩学会尊重历史

成年人尊重历史,孩子自然也会尊重历史。

我们成年人平时对历史严肃一些,孩子自然也会如此的,而且孩子还小,我们好好的引导,不会造成严重的误导的。我们要相信家长老师的力量,相信孩子自己的判断力。所以,我们自己平时好好的学历史吧,我们不要被误导了,才能告诉孩子什么是真的,什么事假的。

7. 古代士族儿童怎么学习

书童,教书先生,
国子监,
以及名门大家子弟。
真是理解教育啊!。

8. 怎样学好历史

我们学习历史,一定会接触到事件的原因、经过和影响(或影响)三部分。不同的部分,有不同的重意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些要点:

1.了解背景和原因的关系

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具体的事实,后者是抽象的观点,后者是从前者概括出来的,所以原因寓于背景之中。因此我们要把两者统一起来,以原因观点统帅背景,用背景的事实论证原因。如隋速亡为例,役民太甚是原因,而从隋朝种种劳役人民的具体史实如修长城、开运河、建宫室、南征北讨等等则是其速亡的背景。隋速亡的役民太甚这一原因,就是从上述各项具体史实所带出。学生学习历史时弄清楚原因和背景这种关系,就是理解地掌握历史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牢固的,也容易记忆。

2.掌握历史事件的经过

事件的经过是件的中心。事件是背景、原因的必然趋势,历史意义又寓于事件的经过之中。因此,学习好历史事件最重要的是掌握事件的经过。掌握历史事件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要素法

事件经过有四个基本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和结果。在学习每一历史事件时,都把这些要素提炼出来,可写在书旁,也可写在笔记本上,在总复习时再把它们按照事间顺序综合列出一个总表来。这样8就做到了一目了然。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改革内容时,可将历史上的几次重大改革,以朝代、人物、背景、目的、内容、结果等要素制成表格,便于理解、记忆和应用。

(2)阶段法

有的历史事件间比较长,过程曲折,而且前后发生极大的变化,遇到这类事件可以分阶段来掌握。如记忆中日战争在八年裏的发展,可以用分段和列表的形式;又如在学习文化大革命时,也可以将这十年裏的大事分阶段和列表,以便记忆和学习。

(3)路线法

有的事件发展的路线是明确的,特别是有的战争事件有明显进进军路线。因此,可采用路线法。如长征中中央红军的进军路线线可描述为:瑞金---贵州(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跨越大雪山---横过大草原---入甘肃---到达陕北延安。

(4)对比法

把同类型的事件进行对比。中学生感到学习历史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容易把史实混淆。因此,把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同类事件进行对比后,就可以分清异同,加深对事件的理解,防止混乱。列表对比是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把同类的事件,按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简单经过、特点、结果和历史意义等项目列出一个表来,这样可一目了然地看出各事件的异同点,记忆起来十分容易。如秦隋两朝、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等课题,都可用这个方法来学习。

3.掌握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

(1)何谓历史地位

这是向前看得出的意义。就是看它在过去历史发展中占甚么地位。这种历史意义往往带有“最”字、“第一”、“标志着”、“开端”、“序幕”、“划时代”、“转折点”及“分水岭”等词语。如谈到清代军机处的历史地位,我们可以说是“标志着”君主独裁推向高峰的象征。又如《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形式写史的“第一”部史着。

(2)何谓历史作用

这是向后看(包括事件的经过)得出的意义。这有两方面:一是对旧事物的打击、推翻和动摇作用。例如:我们可以说义和团事件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可欺的不屈性格和力量,它不仅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而且沉重打击并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二是促进和推动新事物的发展。如丝绸之路的出现在促进中西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产生巨大的作用。

(3)何谓历史影响

所谓历史影响是指历史事件和后来历史发展的关系。历史影响可分正面的和负面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如北宋中央集权政策的正面影响是防止前代军人专政、地方割据的发生,有利国祚延长;负面影响是导致政风因循、地方贫弱等等。如两汉张骞和班超先后出使西域,其直接影响是政治的(国威远播);而间接影响是经济(促进商业贸易)和文化的(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学习历史(教学篇) 陈一川 择译

--------------------------------------------------------------------------------

一、 前言

历史对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就如同记忆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一样。我们简直不能设想一个失去了记忆力的人如何能够有意义地生存下去?同样,如果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了历史,也就像是失掉了集体的记忆一样,这样的国家民族又如何在世界上生存发展下去呢?不特此也,根据现代学习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方面研究的成果,有许多个例显示出,如果一个人的记忆力或意识状态由于内在的原因(如生理、心理、神经系统等病变)或外在的因素(如车祸等事故、强有力的社会、宗教等压力、被强制地进行洗脑活动、或由于外来病毒的侵坏导致机体病变等因素)而遭受破坏损害,就会诱发出精神病或神经病(psychosis or neurosis)。同理,如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也因内在或外在的原因遭受破坏或扭曲,则对生活于这国家的人们在心理上及行为上所产生的影响也会有令人堪虑的后果。遗忘了历史就会把过去和现在一系相连的线索以及群体与个人相互关连的纽带给切断了。没有了历史,那么过去发生过的多姿多彩的历史事迹、故事、掌故也就都没有了,我们的损失又岂只丧失了生活中许多乐趣的泉源而已!

现在许多美国的教育家正努力地把对历史的学习和研究在各级学校和家庭里积极地作推广的工作。我们对自己国家的历史增加了知识,就会对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道德理想、价值理念、先民努力奋斗的事迹、克服困难的经过有深一层的了解;我们对世界的历史增长了见识,就会对别的民族,别的文化有了较广泛的理解,也能帮助我们认清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与责任和人类共存共荣的相处之道。

我们希望多多鼓励孩子们对历史的学习和探讨的兴趣,辅导他们领会到学习的乐趣。但如何去鼓励,如何去辅导呢?本文提供一些具体方法,供父母及教师们做参考。

二、具体方法

(1)历史的教育由家里开始

家长有很多机会让孩子进行历史教育。孩子们往往会好奇地问:“我是从那儿来的呀?”“我是不是一直都在这里的呢?”这两个问题就已经包含了很有历史意味的两大因素:人物和事件以及过去和现在。当小孩问起类似的问题时,我们就可以把收藏着的家人的相片、出生证书、小孩打预防针的记录、孩子小时候画的画、进学校以后的成绩单、笔记簿、纪事本、习学本等等给他们看,并把家人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让他们对家族的渊源、亲人的经历、孩子们自身成长的往事发生浓厚的兴趣,由好奇心的驱使而引发更多的问题,就是历史意识的开端了。

小孩一生下来,其实就进入了历史世界。当小孩听有关家庭的故事时,他会发现他的生命与周遭的亲人息息相关,他渐渐自觉到父母给了他生命,而他是在家庭环境中成长的。人的历史意识,社会意识也就渐渐地滋长了。

下面简述一些做法帮助你引发孩子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把对历史的探究变成一种习惯。习惯养成的秘诀就是要经常地去做,俗语说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会丰富你和孩子们的生活内容,增长知识,添加乐趣。

▲ 常把家庭的历史讲给孩子听。对小孩们谈亲戚的趣事,让他们感到父母关怀他们,让他们觉得成为家中一个成员的重要性,而养成一种自爱自重的心理和归属感。

▲ 带孩子参与社区的活动,培养公民的意识。家长如果能积极参与地方选举,环保卫生以及其他与公益有关的活动,也鼓励孩子去学校参加义务劳动服务,如打扫环境,清洁校园,竞选班代表等,养成孩子们做好公民的习惯。

▲ 阅读报章杂志,收看电视新闻报导。跟小孩和家人谈论时事,鼓励大家发表意见并尊重别人的看法,如果家里附近有图书馆,带小孩去查询资料,教他们使用参考书和网络全书以增长知识。

▲ 跟孩子们一起阅读有关历史人物的传记,了解他们的生平、思想、行事,认识历史人物如何努力奋斗、历经失败、坚忍不拔,克服困难、取得成就、造福人群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 接触社会上以及邻里附近的好人好事。把那些叔叔,伯伯,阿姨,婶婶为别人,为社区做的好事,讲解给孩子们听,让他们认识到人性如何向上的一面。带孩子参加楷模表扬大会等有意义的活动,养成社会群体的意识和努力向善的情操。

▲ 搜集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演说名篇,讲解说明并朗诵给孩子们听,由演说词的滔滔雄辩中,让孩子们感受到历史人物活跃心灵的震撼力和语言文字的巨大力量和功能。
中国古语说‘教学相长’,我们一旦打开了学习历史的大门,我们跟孩子们一起学习,就会滋生出好多乐趣。

下面谈一谈值得注意的几点,可供师长的参考:

▲ 不必要在孩子面前让他们认为我们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让他们理解到我们也跟他们一起在学习,一起查资料,从而得到共同学习的快乐,这也是身教、言教的一个好机会。

▲ 鼓励孩子发问,双向交流的言谈比单向的教导方式要有意义。让孩子们知道我们重视他们的意见,培养他们的发表能力,是建立自信的一个好方法。

▲ 随时抓住机会培养孩子们对历史的兴趣。像拜访亲友,纵谈家常,参加节日庆典活动,游览博物馆,艺术馆等等。

(2)多向孩子说故事

如果你去查查字典上历史一词的定义,你会发现它的第一个意思是“故事”,也就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第二个意义是“对过去重要事件的记录”。所以我们对小孩子说故事的开场白:“从前有这麼一个人...”,“从前有个地方...”,就已经抓住了历史一词的重心: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了。

我们以说故事的方式,可以把以前的人、事、物、地方等,重新显现,把一些英雄好汉,像关公,孔明,呈现在孩子眼前,让孩子们很亲切地去了解历史的往事,并从中培养孩子们问问题,以及分析探讨的态度与能力。

说故事是很有趣的活动,孩子们都会喜欢听故事,举凡童话故事或民间传说故事,以及一些历史史实,都是好题材.为了加强效果,我们可以事先找些孩子们可看的历史故事,童话故事,连环图,让孩子们先看,然后要孩子们向大家说来听,大人们可加以补充及解释。

(3)利用现有文物,了解历史

做师长的可以经常鼓励小朋友去了解他们所居住的城镇、都市的风貌和历史。具体方法包括:

1.查阅报纸:通常地方报纸都有地方新闻栏,还有专门登载当天或未来一个星期、一个月将有什么文化活动的详细消息,譬如那里会有音乐演奏会、儿童话剧演出节目、庆典游行、艺术展览、科技成果观摩展览、演讲会、参观博物馆的旅游活动、或组团参观附近一个历史文物风景点等等消息。鼓励孩子们多多利用周末或假日参加这些既有趣、又长知识、又培养公民意识的活动。可由老师或家长出面组团或由小朋友主动连系组团进行活动。

2.查询电话簿:去分类的电话簿上去查列在历史文物栏下的有关单位,通常美国许多城镇都有历史协会、历史文献馆、文物单位、地区商会、以及促进贸易、旅游的机构,可以电话查询当地文物历史有关的活动,可以要求他们按期寄来登载各项活动的通讯录。在打电话时,让孩子听着,让他们学会将来如何自己可以利用电话来取得信息的方法,从而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了解自己居住的乡里城镇的历史、特点、产物、人物。

3.教小孩在历史记录簿上列举可参观的历史文物重点,旅游点的名称、电话、地址、开放时间、交通工具等信息,以备将来之用。

4.参观时鼓励小孩发问,也可以问他:“将来如果你做导游的话,你怎么把你故乡的风景文物、特点、人物介绍给前来参观的人们呢?”

这些活动可以触发小孩爱乡土的热情、对生存环境的归属感和亲切的历史感。

另外父母及教师应尽量带孩子到外地参观对历史有重要影响的文物地点,理想的地点最好和孩子在学校里会学到那些历史事实是与那些历史名城有关。

为了使参观访问的活动做得能使小孩子真正受益,可让小孩子先做些准备工作,如查询地点,找背景资料,导游手册,路线图,地图。如果附近公立图书馆有录影带更好,借回家来先看看,对实地参观会增加莫大的助兴作用。

让小孩带上历史记录薄作扎记,也可让孩子带照相机照相,回来后帮他做图文并茂的游记,养成他们主动用心观察,用手写作的能力和习惯。

在写作时,特别强调所参观历史名城的重要性以及有关历史事件的意义与对后世的影响,让小朋友认识到历史的时空,不是孤立的,它是有伸展性、有生命力、有影响力的。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地上地下珍贵文物,难以尽数,通都大邑历史名城更是罄竹难书,这麼丰富宝贵的文化资源果能妥善地保护并悉心地开发,真不知道能为广大的人民群众,青少儿童提供多少学习历史的机会啊!让历史古都再现芬芳的生命,一则培养国民爱国家,爱文化的精神,二则也向世界广阔地传播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潜德发光。

(4)养成以理性的眼光看历史的态度

了解历史不只是去记住许多许多的人名、地名和年代。当然能够记得重大历史事件及人物的细节是有其重要性的,但是要真正咀嚼出历史的趣味来,就要去体验历史的经验,就好像是读一套写得精彩的故事和小说一样。

▲ 阅读原始资料和文字记载对体验历史真情实况有帮助。阅读那些改变历史进程的文字叙述,让孩子从“故事”中知道历史事件是真实的人物在时间、空间过程中,经过抉择,作出决定,发乎行动,产生后果,后人记载下来,就成了历史事件。

▲ 做深入及多方面的探索 。与其求多而杂,不如精而要。中国古谚早就说‘博而寡要’的毛病是学者应该避免的,这不但不符合经济原则,也会使得学习的兴趣递减,所以宁选取一些重要而可以令人兴味盎然的历史事件作较深入的,多方面的探索了解,效果才会好。

▲ 学习历史是多方面的活动,这有点像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我们要会多发问,要有探索的好奇心。譬如说西安从前曾叫长安,北京曾叫燕京或大都,他们历史的沿革如何,就是个有趣的历史题目。再譬如河北省的省会,石家庄这地名是怎么来的?乌鲁木齐从前叫迪化,为什么要改名呢?我们也要关心时事,常与别人讨论时事,因为时事就是未来的历史啊!

▲ 历史难得定论。就像有人说故事说得精彩绝伦,有人说得索然无味,历史的记载、写作、解释也有很大的差异性。读历史会养成我们不固执于一种见解,一种观点,而有扩大我们的视野与包容心的好处。

三、结语

总之,历史的天地十分广阔,历史的内容无比丰富,我们应设法引发孩子们对历史的兴趣,启发并培养孩子们好学深思,求取答案的好习惯,尤其是培养孩子们能从事批判性及建设性思考的技能,这将会对他们一生的求知,工作,参与社会,服务人群,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

9. 如何教孩子学历史

后期注意培养就好了。
[思路分析]历史是世界上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几千年来人类在各个领域的实践里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也提供了许多深刻的教训。希望你能够认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自觉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解题过程]其一,认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人们常说:“历史是真理的母亲”,“历史是生活的镜子”,这些话都充分说明了历史学科特有的功能。刘知几说:“史之为用,其力甚博,乃人生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有国家者,其可缺乎哉?”古代史学家一般认为的作用在于“劝善惩恶”、“记功司过”、“察往知来”、“激浊扬清”。如今,历史学的功能较以往更广泛、更深刻。其重要性如下:一是资政功能。历史学家是现实需要的产物。一代伟人毛泽东为何文能安帮、武能定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中外历史的深入研究和领悟,他不仅熟读了古今史籍,还点评了二十四史。关于历史学的作用,毛泽东有过这样的评述,“如果没有革命的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足见历史对于一代伟人的影响之大。二是教育功能。历史学能给人以巨大的教育,这是历史学最普遍的价值所在。它至少包括:社会发展规律与前途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民族关系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三是素质教育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是高素质的通用型人才。随着社会迅速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知识单一型人才将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而通过学习和研究历史,则能培养人们的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和历史方法,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和历史认同感。

其二,调动自己学习的能动性。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情绪具有感染性和扩散性,“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正反映了人们的这种心境。体现情感学习风格,首先要有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情感。这种内在的情感和外在的表情总能在学习中真实地流露出来,这样就会激发起自己相应的情感体验,并能随着老师感情的起伏或激奋或悲哀,因此,只有体会到教者的“情真意切”,才能“感受至深”。同时,还要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寓学于乐,拓宽学习历史的视野。其三,从有效的课堂时间内培养自己的学史兴趣。要想把自己留在中学历史课堂,自己得从琐碎的史实中另辟蹊径,让史实归属于观点,用观点去统领史实,使自己从“陈迹”中捡拾起对今天有用的东西,让自己在分析、理解、对比中感受历史的“研究味”与时代感,惟有如此,才可长久地调动自己的兴趣。如果认识历史“观点”无非是书上那些性质、意义、作用、影响、原因等,自己就会步入另一个误区,成了由事实记忆向“观点”记忆转化,始终逃不出“死记”的圈子。久而久之,亦会失去学史的兴趣。须知历史事实无法改变,但不同阶级、不同时代的人对其看法肯定不一样,所以自己在学习中,要充分认识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不应一开始就指出书上的观点、认识、这样就会剥夺自己思考的权利,自己说出对历史最直观、最真切的体会,让自己领悟学习历史的意义,这样才能培养研读历史的浓厚兴趣,毋须怕自己的认识有弱点、有漏洞、很幼稚,不符合唯物论的原理。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老师的提炼、补充,让自己领略历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