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学前儿童思维的一般特点有哪些举例说明

学前儿童思维的一般特点有哪些举例说明

发布时间: 2022-08-03 06:59:27

① 儿童的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特点一、模仿思维
孩子喜欢模仿,这可不是他的错,因为这是他的思维特点所决定的。
孩子和他的爸爸一起去探望祖母。火车上,孩子时时把脑袋伸出窗外。爸爸说:“安静些!别把脑袋伸出窗外。”但孩子仍然把脑袋伸出去。于是爸爸很快地拿掉了他的帽子,飞快地把它藏在身后,说:“看,帽子被风吹掉了。”孩子害怕了,他哭了,想找回帽子。爸爸说:“吹声口哨,帽子或许就会回来的。”孩子凑到车窗外,吹起了口哨。爸爸很快地把帽子放到孩子的头上。“哦,真是个奇迹。”孩子笑了。他很高兴,模仿爸爸的动作,飞快地拿掉爸爸的帽子丢出窗外,“现在该轮到你吹口哨了,爸爸!”他快活地说。小孩子以为爸爸的帽子也能找得回来呢。
孩子学习的方式主要是在模仿。他们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但只是简单地模仿。
所以在孩子面前,你要更好地约束自己,避免那些不好的坏习惯让孩子模仿。
特点二、单向思维
如果你教给孩子1+1=2,但你千万别认为他已经懂得2-1=1,因为他只能从左边推到右边,不能从右边推到左边。又如,两只同样矮而宽的杯子装着同样多的水,其中一只杯子中的水被倒入另一只高而窄的杯子里,那么让孩子比较哪个杯子里的水比较多时,可能就会出现高而窄的杯子里水多的时候。
因为这时他还不能很好的利用运算来解决问题,而利用的只是他们仅有的直观经验。
所以千万不要像白痴一样的去责怪宝宝“这么简单的正反问题都搞不明白!”在传授孩子知识时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他也能自己做一些逆向思维。
特点三、形象思维
你在孩子简单运算的时候,比如还是1+1=2,知道1+1为何等于2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如果您说一支铅笔加上一支铅笔,等于两支铅笔;一个苹果加上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他知道了1+1=2的道理,但以后他在算1+1=2的时候,也还是要借助实物的。
经过形象思维的积累,他才能从一个一个的实物中提取出抽象的数字概念。
所以在教宝宝学数学更要利用直观教具,让幼儿自己从实物中得到抽象概念。
特点四、主次不分
有这样一个小笑话,丁丁放学回家,母亲看见他满脸血迹,就问道:“丁丁,你又打架了?怎么丢了两颗牙齿!”丁丁急忙说道:“妈妈,牙齿没有丢,我把它们放在口袋里了!”可见,孩子完全没有搞清楚妈妈的意思,妈妈责备的是他又和别人打架了,他却说牙齿没有丢。
从孩子的观念来看,牙齿确实没有丢,因为丢的意思对他们来说是找不到了,不见了,而他的牙齿还放在口袋里这能算丢吗?
还有一则笑话,也能说明这个问题。一个母亲对孩子说:“留神别吃下苹果里的虫子。”宝宝说:“为什么我要留神呢?该让它留神我才是。”这才是孩子的可爱!
所以,幼儿说话抓不住问题的关键,父母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来倾听。不要以为孩子是在故意给你捣乱、耍宝,这点要分清。
特点五、单维思维
妈妈教育孩子说:“凡是重要的东西都应该锁在箱子里,才不会遗失。”儿子记住了这句话。过了几天,妈妈要开箱取东西,却怎么也找不到钥匙了,宝宝在旁边说:“妈妈,钥匙在箱子里面呢!您说钥匙总该是重要的东西吧,所以我把它锁起来了。”可以说孩子只知道钥匙重要,而他却忘了只有钥匙才能够打开箱子。
小明正在吃冰淇淋,大人告诉他冰淇

②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

幼儿阶段的思维有四个特点1、2-3岁 以“自我中心认知解除”,这个阶段幼儿不再以为自己是整个客观世界的中心与主体,其它物体也不是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存在。2、3-4岁 直接行动思维(思维依靠动作)这种思维方式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是离不开思维的对象,即物体不能离开,凭空不能思维。二是离不开操纵或摆弄实物的动作。若剥夺幼儿的动作就会影响其思维的进程,思维的积极性就会降低。3、4-5岁 具体形象思维此阶段的幼儿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可以摆脱动作和动作对象,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依靠的工具叫表象。所谓表象,心理学上认为,就是当一件事物不在眼前,但在脑子里面留存该事物的形象。4、5-6岁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初步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特征幼儿在这个阶段能对因果关系的复杂性有自己的判断,用语言下一定的结论,能进行一定的概括了,且能够用概念构成判断,进行推理。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逻辑思维表现是能够推理,并能够解决一些抽象的问题。

③ 学前儿童思维的一般特点有哪些,举例说明

孩子们玩的一件事,同样的动作会产生相同的结果,所以在心目中的固定接触,在未来遇到类似的情况,它会自动使用这个动作,该动作可以说有广义故意.例如,儿童作出通过拉桌布台布中央玩具,尝试几次后,下一次你看到床单上的球,球会拿起拉张.换句话说,一般的动作成为一种手段,为孩子解决了类似的问题,即直觉思维的意思.孩子们有了这种能力,我们称之为思维与直观的行动水平.
儿童的思维和他的看法和行动是分不开的, 不考虑外行动,行动思维,行动,也就是说,孩子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没有什么区别,因此,他不能预见,规划自己的行为.孩子们开始认为只有在活动本身,他们是不会首先想到的一件好事,但边做边想.

④ 学前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
1、直观行动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幼儿开展游戏,扮演角色,遵守规则,并按照主题来行动,就是依靠在脑海中的相关角色、游戏规则和行动计划的表象进行思维和解决问题。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
动手玩科学促进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学前幼儿的思维方式,在直觉行动思维的基础上,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发展,成为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事物在脑海中的形象来思维。幼儿的脑中充满颜色、形状、声音等生动的形象,幼儿在思维时就是运用这些形象进行运算、解决问题。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高层次的方式,幼儿后期(5岁以后),是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阶段,发展得早的幼儿表现在概念的掌握、判断和推理的形成,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因此针对幼儿的思维特点,鼓励孩子动手操作科学活动,是激发幼儿发展逻辑推理思维能力的一种很好方式。
幼儿从亲手操作、亲眼目睹、亲身体验实验结果的过程中,以具体的形象思维建立科学概念,建立事物发生变化的因果关系,建立验证猜测的实证态度,除了能激发幼儿对科学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连结,帮助幼儿达到比较、分析、概括和综合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之外,无形中已经培养了孩子的科学技能与科学态度。
1、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大班幼儿处于幼儿时期发展的最高阶段,又处于小学前准备阶段,他们在生理和心理方面有他们自己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大班幼儿不再满足于追随、服从,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他们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水平明显提高,这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适当放手,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很多地方都要让孩子自己做。我们有时只是为他们创造适当的条件,真正动手做的人应该是孩子。
2、活动更有目的、有计划
针对这个特点,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完成这个活动。如: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计划,周六做什么?周日做什么?家长帮助孩子合理的安排时间,让孩子尝试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做事情,说一说一共做了几件事情,时间使用了多少?节省了时间……让孩子感受到制定合理的计划,付诸实施是可以带来好效果的。
3、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4、好学、好问,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针对这个特点,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谈话,问问孩子喜欢什么,到书店里找一找相关的书籍、图片、资料……家长与孩子一起,对他喜欢的内容共同讨论,您也可以提出一些挑战性问题,先让孩子猜一猜结果,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让孩子们到书中、资料中去找答案。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您会回答就回答,不会回答也没关系,和孩子一起找答案。让孩子了解不但自己喜欢,家长也喜欢,也愿意参与到自己的活动中来,给孩子信心,更愿意问、学。
5、同伴间互动、合作多了,开始注意向同伴学习
大班幼儿的注意的广度提高了,交往的能力也增强了,他们不仅注意自己的互动,而且还注意同伴的活动.如果有共同的兴趣或目标,幼儿相互之间会有很好的分工、合作、协作等。他们还会向同伴学习,一起讨论问题等

⑤ 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特点1模仿思维
孩子喜欢模仿,这可不是他的错,因为这是他的思维特点所决定的。
特点2单向思维
如果你教给孩子1+1=2,但你千万别认为他已经懂得2-1=1,因为他只能从左边推到右边,不能从右边推到左边。
特点3
形象思维
你在孩子简单运算的时候,比如还是1+1=2,知道1+1为何等于2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
质的飞跃

⑥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也称直观行动思维,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2~3岁儿童身上表现最为突出,在3~4岁儿童身上也常有表现。
1.产生
直觉行动思维是在儿童感知觉和有意动作,特别是一些概括化的动作的基础上产生的。
儿童摆弄一种东西的同一动作会产生同一结果,这样在头脑中形成了固定的联系,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境,就会自然而然地使用这种动作,而这种动作已经可以说是具有概括化的有意动作。例如,儿童经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玩具,下次看到在床单上的皮球,就会通过拉床单去拿皮球。也就是说,这种概括性的动作就成为儿童解决同类问题的手段,即直觉行动思维的手段。儿童有了这种能力,我们就称其有了直觉行动水平的思维。
2.特点
直觉行动性是先学前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也是直觉行动思维的重要特征。
(1)直观性与行动性。
儿童的思维与他的感知和动作密不可分,他不可能在动作之外思考,是在行动中利用动作进行思考,也就是说,儿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行为还没有分开来,因此,他不可能预见、计划自己的行动。儿童的思想只能在活动本身展开,他们不是先想好了,再行动,而是边做边想。
(2)出现了初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直觉行动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动作之中,还表现在感知的概括性。儿童常以事物的外部相似点为依据进行知觉判断。
虽然直觉行动思维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在刺激物的复杂关系和反应动作之间形成联系,但由于缺乏词的中介,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反应只是简单运动性和直觉性质的,而不是概念的。因此,它只能是一种“行动的思维”、“手的思维”。
(二)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它是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
1.产生
具体形象思维是在直觉行动思维之中孕育出来并逐渐分化的。
随着动作的熟练,一些动作(试误性的无效动作)逐渐被压缩和省略,而由经验来代替。这样一些表象就可以代替一些实际动作,遇到问题时就可以不再试误,而是先在头脑中搜索表象,以便采取相应有效的动作,这时,儿童不再依靠动作而是依靠表象来思考。儿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动作开始分离,其内部表象已经可以支配外部行动。
从某种意义上讲,真正的思维才开始产生,才真正由“手的思维”转为“脑的思维”。
2.特点
(1)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在直觉行动思维中多采用“尝试错误”法,当用这种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经验积累多了以后,儿童便不再依靠一次又一次的实际尝试,而开始依靠关于行动条件以及行动方式的表象来进行思维。思维的过程从“外显”转变“内隐”。
(2)具体形象性。
幼儿的思维内容是具体的。他们能够掌握代表实际东西的概念,不易掌握抽象概念。比如,“家具”这个词比“桌子”、“椅子”等抽象,幼儿较难掌握。在生活中,抽象的语言也常常使幼儿难以理解。
幼儿思维的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维。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颜色、形状、声音等等生动的形象。
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还有一系列派生的特点:
①表面性。幼儿思维只是根据具体接触到表面现象来进行。因此,幼儿的思维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例如,幼儿不理解词的转义。幼儿听妈妈说:“看那个女孩长得多甜!”他问:“妈妈,你舔过她吗?”
②绝对性。由于思维的具体性和直观性,使得思维所能把握的往往是事物的静态,而很难把握那种稍纵即逝的动态和中间状态,缺乏相对的观点。
(3)自我中心性。
所谓的自我中心指主体在认识事物时,从自己的身体、动作或观念出发,以自我为认识的起点或原因的倾向,而不太能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以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
皮亚杰设计的“三座山试验”是自我中心思维的一个最典型的例证:先请儿童围绕三座山的模型散步,让他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模型,然后请他坐在模型的一边,从许多三座山的照片(拍摄角度各个相同)中选出和自己以及坐在B、C、D位置的娃娃所看到的模型相一致的照片。 结果发现,相当一部分幼儿挑出的往往是与自己的角度所见完全相同的照片。
自我中心的特点还伴随有其他一些表现:
①不可逆性。即单向性,不能转换思维的角度。例如,问幼儿:“你有姐姐吗?”“有,我姐姐是××。”过了一会问她:“××有妹妹吗?”儿童摇头。她只从自己的角度看××是姐姐,而不知从姐姐的角度看,自己是妹妹。由于缺乏逆向思维的能力,使得儿童很难获得物质守恒的概念。不懂得一定量的物体形状改变,是可以变回原状的,形状的改变并不影响其量的稳定性。
② 拟人性(泛灵论)。自我中心的特点常常使儿童由己推人。自己有意识有情感有言语,便以为万事万物也应和自己一样有灵性。因此,他们常常有一种看待事物的独特眼光和一颗敏感、善良、充满幻想的心灵。
③ 经验性。幼儿的思维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的。比如,听奶奶抱怨小鸡长得慢,就把小鸡埋在沙里,把鸡头留在外面,还用水浇,并告诉奶奶:“您的小鸡一定会长得大大的。”
(三)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指用抽象的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
学前儿童晚期时,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整个学前期都还没有这种思维方式,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
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逐渐开始消除,即开始“去自我中心化”。儿童开始学会从他人以及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开始获得“守恒”观念,开始理解事物的相对性。
所谓守恒,是皮亚杰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衡量儿童运算水平的标志之一。守恒是个体对概念本质的认识能力或概念的稳定性。具体指对物体的某种本质特征(如重量、体积、长度等)的认识不因其它非本质特征的变化而改变。
如前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行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就这个发展顺序而言是固定的、不可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三种思维方式之间是彼此对立、相互排斥的。事实上,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往往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学前儿童(主要是幼儿阶段)的思维结构中,特别明显的具有三种思维方式同时并存的现象。这时,在其思维结构中占优势地位的是具体形象思维。但当遇到简单而熟悉的问题时,能够运用抽象水平的逻辑思维。而当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困难程度较高时,又不得不求助于直觉行动思维。

⑦ 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教育教学保教知识,幼儿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仍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具有具体性、形象性、经验性、拟人性等特点:

幼儿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仍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具有具体性、形象性、经验性、拟人性等特点。

一、具体性

幼儿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幼儿在思考问题时,总是借助于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幼儿容易掌握那些代表实际东西的概念,不容易掌握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水果”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而“苹果”这个概念较为具体,所以幼儿掌握“苹果”这个概念比掌握“水果”要容易。典型的幼儿思维过程是,具体事物可以在眼前,也可以不在眼前,但头脑中必须有事物的表象。例如,听故事的时候,幼儿头脑中必须有故事人物的形象,才能理解故事。

二、形象性

幼儿思维的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事物的形象来思维。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状等事物的生动形象。比如,爷爷总是长着白胡子,奶奶总是头发花白的等。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性和形象性是具体形象思维的两个最为突出的特点。

三、经验性

幼儿的思维常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比如,老师向幼儿布置“解迷津”任务时,说:“假装这里有一座山,你必须走过这座山才能回家。现在老师和小朋友们都走过去了,就剩下你一个了,再不走过去,天就要黑了,野兽会来的。”幼儿回答说:“我不会去那种地方的,再说妈妈总是和我在一起的。”幼儿是从他自己的具体生活经验去思维的,而不是按老师的逻辑推理进行思维。

四、拟人性

幼儿往往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人来对待,他们赋予小动物或玩具以自己的行动经验和思想感情,和它们说话,把它们当作好朋友。

五、表面性

幼儿思维只是根据接触到的表面现象进行。因此,幼儿的思维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是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比如,幼儿听妈妈说:“看那个女孩子长得多甜!”他问:“妈妈你舔过她吗?”。还有幼儿难以理解“反话”。

六、片面性

由于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幼儿的思维常常是片面的,他们不善于全面地看问题。幼儿喜欢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思维的片面性在守恒实验中表现尤为明显。

七、固定性

思维的具体性使幼儿缺乏灵活性。幼儿比较难掌握相对性概念,比如幼儿很难回答“小华比小贝高,小东比小贝矮,谁最高?谁最矮?”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常常“认死理”,比如两个小朋友在抢一个玩具,成人拿出一个同样的玩具,让他们各玩一个,幼儿往往一时转不过来,谁都要原来那一个。

八、近视性

思维的具体性还表现在幼儿只能考虑到事物眼前的关系,而不会更好地思考事物的后果,例如一个男孩摔破了头,左右额头上都缝了针,父母感到很不安,担心他将来留下疤痕。可是孩子特别高兴,他说:“我这样就像汽车了,两个车灯。”他不停地做出开汽车的动作,跑来跑去。正是由于幼儿思维的这种近视性,常常导致成人和幼儿的矛盾,成人给幼儿的告诫,他们往往不能理解。

真题回放

1.【2016下半年·5题】青青的妈妈说:“那孩子小嘴真甜!”青青问:“妈妈,您舔过她的嘴吗?”这主要反映了青青( )。

A.思维的片面性

B.思维的拟人性

C.思维的生动性

D.思维的表面性

2.【2014上半年·10题】幼儿难以理解反话的含义,是因为幼儿理解事物具有( )。

A.相关性

B.表面性

C.形象性

D.绝对性

答案精析

1.【解析】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表面性,即幼儿的思维是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的,因此其思维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本题中青青的话表明其只理解“嘴甜”的表面含义,没有理解本质含义,体现了幼儿思维的表面性。

【易错点】本题的易错选项是A项“思维的片面性”,幼儿思维的片面性是指,由于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幼儿的思维常常是片面的,他们不善于全面地看问题。片面性相对的是全面性,如幼儿喜欢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思维的片面性在守恒实验中表现尤为明显;表面性相对的是事物的内部特征,主要表现在幼儿难以理解“反话”。

【答案】D

2.【解析】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性、形象性、经验性、拟人性、表面性等,其中,表面性是指幼儿的思维只是根据接触到的表面现象进行,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这就导致幼儿难以理解“反话”的含义。

【答案】B

⑧ 学前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是什么

1·学前早期儿童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2学前中期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3学前晚期儿童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4学前儿童对概念的掌握受其概括能力发展水平的制约5学前儿童的判断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6学前儿童已能进行一些推理,但其水平比较低7学前儿童理解力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