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留守儿童应如何进行教育
1、加强农村学校寄宿基础设施建设,以优美的校园、优越的环境、优良的设施着实解决好留守儿童在校学习和生活的问题。2、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常规,建立建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机制。3、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开展以心理教育为主的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4、教师要主动改进教育方式,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5、有目的有计划的开设丰富多彩的留守儿童教育活动,让孩子在丰富的学习生活中淡忘亲情的欠缺,以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①、学校全员积极参与留守儿童帮扶工作,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每一位“留守儿童”都与一位老师结对,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进行“一对一”帮扶,实行“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关心、活动上优先参与)、畅通“四个渠道”(谈心活动、家访活动、建立家长学校、通讯),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积极发动学校团队组织开展学生之间的一帮一活动,如一名学习好的同学帮扶一名学习成绩差的留守学生,一名家长双方均未外出的团员或少先队员帮扶一名留守学生等。 ②、组织有益的文娱、社会实践、参观游玩等活动,使他们始终有健康的身心和愉快的生活。 ③、成立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学校,每学期要召开一到两次留守儿童家长会,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科学指导家长或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法,探讨教育的途径,交流教育的经验,充分发挥家、校的联谊功能和作用。家长与学校共同负责留守儿童品德养成教育、知识传授和素质教育,让留守儿童在家庭和学校都得到良好的教育。 ④、建立每周一谈(谈心与辅导)、每月一通(家长与学生、代理家长与学生家长通信、通话)、每季度一评(知识竞赛、文体竞赛、思想学习评比与表彰)、每学期一聚(家庭团聚或文娱活动聚会、亲情聚餐、社会实践等)、每年一庆(庆祝留守儿童生日或其它进步)等长效活动机制,让孩子与父母建立起心连心的联系。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感受父母的亲情,帮助孩子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 6、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研究。将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纳入学校研究课题,遵循科学的研究原则,将对学生的个案研究与对留守儿童整体研究结合起来,经常性组织教师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形成经验材料,不断总结提炼出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
⑵ 浅谈教师应如何关注留守儿童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批的农民进城务工,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自己留在原籍并因此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造成了他们在学习和心理方面存在种种问题。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牵涉到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四者的系统工程,单靠一方努力是完全不够的。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我们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材施教,促其发展。当今面临的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 1、学习状况一般。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孩子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 2、心理封闭和情感世界问题。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3、道德行为差。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对事物分不清好坏和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容易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例如:经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乱拿别人的东西等。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位,亲情关爱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隔代监管和隔代教育使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家长外出务工后,就把儿童托付给年迈的父母照管,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负责照管孩子的农村老人不仅年迈而且绝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难以从体力和智力上担负监管重任,在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响下,留守儿童就会产生畸形心态,主要表现为:任性、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逆反心理重;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没有上进心,集体荣誉感不强。 2、学校的不当评价、教师的不当教育,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1)学校的“分数”评价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学校以分数高低来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教育评价机制,把学生划分为好学生和坏学生,我们的教师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到那些学习成绩好,听话的学生。而对于那些学习基础差,又经常违纪的学生,便是不闻不问,不理不管,而这一部分学生中,大多数是留守儿童。虽然新课改在不断推进,学校的评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从各学校、基层教育部门制订的考核细则中不难发现,无论从多少个指标中来考核教师,最终拉开教师之间分数的还是班级学生们的“考分”。(2)教师的不当教育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①教师不当的教育,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的成绩好坏或听不听话,是直接影响教师学生观的主导因素。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对成绩差的学生常常是一点机会都不给,或者是给予很少的机会。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引起教师的重视和信任,于是就会抑郁悲观,往往以“不好”、“更不听话”的方式与教师对抗。而他们的逆反又会激起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厌弃,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有的教师甚至采取挖苦讽刺的方式或动员转学。给这部分留守儿童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 ②教师落后的教学观,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自主权。认为学生是白板,教师可任意涂抹。教师把学生看成课堂教学的附属品,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使学生产生自卑感、恐惧感。第二、信奉“严师出高徒”的古训,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有半点违背教师的意思,惩罚成为家常便饭,学生每时每刻如履薄冰,如临大敌,很容易产生心理疲劳。第三、由于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对学生严重地不负责任,对学生的学习漠不关心。这些孩子在家得不到关爱,在校得不到温暖,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四、社会的不良环境及不良影响,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重大诱因。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对于人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社会教育的原因,存在的问题也十分严重,具体表现在: 1、社会上的不良场所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目前农村小镇上的一些公开的和隐蔽网吧,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为了赚钱,而大量招揽在校学生,甚至引诱学生。小学生自控力本身就不强,而留守儿童又缺乏父母的监管,网吧对他们的不利影响就更大,经常偷钱、编造谎话逃学上网。 2、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也带来了不良影响。 农闲时节,“闲人”太多,致使赌博风盛行。没事干的人成天就在牌桌上赌博,许多留守儿童的代管监护人也参与其中,整天在牌桌上生活,很少过问孩子的情况。这种“潜移默化”对孩子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 以上分析尽管不是很全面,但应引起社会、家庭、学校的重视。儿童本身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对自己身边的环境只有无条件适应,希望我们在提高社会经济环境的同时注意创造和谐社会生活环境!下面是我对一个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与取得的成果。在我们班,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其中思想波动最大的就是林小振同学了。林小振,男,10岁,小学三年级学生,父母在上海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由爷爷和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对其百般疼爱、百依百顺,对他要求从来不说半个不字。小振聪明、活泼,但行为习惯差,个人卫生差,上、下课都特别好动,无法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言行,要么去招惹别人,要么搞小动作;性格执拗,容易动怒,与同学的关系很差,大部分的同学都不愿意跟他玩;缺乏良好的班级意识,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热情,总想逃避,参与意识淡薄;学习上存在懒惰心理,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不太乐意在学校生活,只想在家随心所欲地玩。爷爷对他很溺爱,作业稍微做长一点时间,爷爷就协助他做;放学后把孩子留下来,他爷爷就心疼宝贝饿坏肚子。由于爷爷的过分宠爱,导致小振同学依赖思想严重,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做起作业来半天找不到本子和笔,作业经常落在家里,见到老师像老鼠见猫似的,畏畏缩缩的。看到孩子发展成这样,我心里特别着急,尽管我刚带这个班两个月,但是教师的良知驱使我不能坐视不管。一个周末,我去家访,从他爷爷奶奶口中知道,小振的爸爸妈妈为了生活,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他到大城市去打工赚钱,童年的生活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让他的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在家里,为了让小强少受欺负,奶奶很少让他与同龄的小朋友玩,使他成了一个缺少交往经验、唯我独尊的小皇帝;在学校,小振经常遭到同学的排斥,由于行为习惯差也常常遭到老师的批评,从而加剧了他的易爆易怒情绪。听了他爷爷奶奶的介绍之后我基本上明白了小振性格的形成原因。于是我与他爷爷真诚的交流一番,建议他们换种方式来教育小振,两位老人非常感动,当面表示,要按我的意思去办。在家里,我请爷爷奶奶这样看管和教育小振。(1)鼓励小振走出家门,与小朋友一起玩耍——在玩耍中培养合作精神;(2)引导小振正确与小朋友交往——在集体中培养交往能力;(3)自己的事尽量让他自己完成——培养独立意识;(4)像对待儿子一样严格要求小强——让他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在学校,我又采取以下措施:(1)用“爱心”换来信任。平时给他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在生活中多给他照顾,发现他没吃饭就给他弄点吃的,看到他衣服淋湿了就给他烘干;在学习上多给予辅导,有时采取结对子的方式,有时直接让他和我的孩子一起写作业,我坚持检查并耐心地纠错讲解。这样过了一个学期,小强的成绩有了一定的改观,信心也慢慢上来了,他也愿意与我谈心。(2) 建立成长记录袋。记下他的道德品行、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及性格、学习态度以及与代管人的融洽度,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活动,比如鼓励他担任小组长,早读带领大家朗读,与其他同学结对子,互访家庭交朋友……消除他的心理障碍,让他在这些活动中增强信心和自制力。我每个周末都找他谈心,肯定他这一周来取得的进步,然后要他用我的手机给父母打电话,问候父母。并写一封信,报告一下自己这一周来的开心事情,以此来培养亲情,使他早日学会体谅父母、理解父母。(3)鼓励他在阅读中成长。“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的精神食粮”,“读书使人明智”……既然小强喜欢呆在家里,何不就让书籍充实他的生活?于是我先送他一些书籍,看到他很喜欢,就要求他每看完一本都要给我复述里面最精彩的部分。如果一周的表现获得三颗星,就带他到书店让他自己选择喜欢的一本书,老师出钱当礼物送给他。他一个学期下来写的读书笔记还被我特意打印贴到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慢慢的,他的性格没有过去那么好动了,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提高,期末还评上了进步生。这是我成功教育的其中一个留守儿童,在我的精心教育下,他得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其实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些爱和帮助,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总之,一个孩子的身心、人格、思想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家长的教育。作为教师我们更不应该袖手旁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就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起,时时、处处、事事关注留守儿童吧!
⑶ 如何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这一人群仍在加大,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我们必须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1)政府应加大投资,兴建打工子女学校,改善学生学习的硬环境。逐渐打破一切影响和限制打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在打工子女学校里,由于孩子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比较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针对当前双亲外出打工的中小学学生双休日和暑假无人监管的情况,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在有条件且必要的地方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建立“打工村儿童扶助中心”,面向所有的在读学生,专门聘请教师来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以开展夏令营、社会调查和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尽量改善学生的寄居软环境。从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学生寄居在祖辈家里,由于两代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育难度很大。所以,我们首先从改善学生的寄居环境出发,建议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帮助代理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定期对代理监护人进行专题讲座,召开培训班,使他们了解留守学生的特点,懂得留守学生的心理,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2)加强家校联系。 ①通过家访,加强与代理监护人联系。寄居家庭更需要教师上门家访,通过家访,老师帮助代理监护人正确分析寄居学生的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教育措施。在平时,学校还应建立家校联系卡制度,要求老师向学生公布电话号码,当学生求助而代理监护人又无法提供帮助时,可以通过联系卡或电话跟老师取得联系。 ②老师应时时与远方父母保持联系。老师是代理监护人、学生、及学生父母之间的桥梁,当寄居生活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时,老师应该及时联系孩子父母,根据孩子的特点,重新选择寄居家庭,尽一切可能减少寄居学生的心理障碍,以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3)远方父母要和代理监护人、孩子经常保持联系。其实,孩子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因此,学校在每学期要发出“给远方父母的一封信”,告诉他们不应该用一个“忙”字推脱,要经常来信来电。每次来电来信,不能一味地训斥或威胁,而应注重沟通方式,进行耐心地询问、了解,帮助孩子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鼓励孩子的每一个进步。父母对孩子最了解,因此父母与代理监护人之间应加强联系,了解各种信息,交流施教方法。 (3)针对当前家庭、农村社区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机的合作与沟通状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村委会应建立农产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及时沟通、及时了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形成农村社区,多方面关心留守学生。农村有着大量的人力资源优势,每一个农村小组都可以建立一个学习型社区,让村委会和学校建立联系,让村干部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留守学生的教育。 。 (4)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要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5)学校把“留守学生”当作一项课题研究。首先,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特别是把教师培养成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是目前学校必须加强的一项工作。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是使“留守学生”得到健康全面发展,同时也使教师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其次,作为学校生源重要组成部分的“留守学生”,他们的表现情况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加大对他们之中在心理、性格、行为、学业上有问题或有困难的学生的教育矫治,有利于整体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校内涵式的持续发展,实现学校办学目标。要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形成对留守学生的系统管理。首先建立家长联系卡,责任明确到班主任。班主任把本班的留守学生的详细资料包括学生的住址、家长的联系电话、监护人、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内容整理好建立成家长联系卡。班主任经常与父母联系,介绍学生的平时情况,定期通电话家访,跟踪思想教育。一方面向这些隔代抚养者反映该生在校情况,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好孩子。其次建立心理有偏差学生的档案。此类学生的档案主要包括班级的《心理偏差学生名单》和《偏差学生转化谈话记录》两份表格。班主任把学生分配到任课老师,实行导师制,让任课老师一起做此类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学校而言,任课老师也是德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心理老师,他们对学生品德发展有重要影响,正如彼得斯所说:“不管你是不是愿意,每一位教师都是道德教师。”
⑷ 教师应该怎么关爱和教育农村留守儿童
1、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些儿童离开父母后,就产生了亲情离散的孤独感,常使他们情绪低落,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注意力,这时,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这些儿童在学校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并从中找回失去的温馨和安全感,将合理调整其心理状态,积极地投入到集体活动中去。
2、 对留守儿童多赏识 。通过激励表扬的手段,肯定他们的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长期以来,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的教导,从而失去了主动性、创造性。如何利用留守儿童内在的潜力?这就要欣赏他,鼓励他,激发他们进取向上的情感,只有真诚的欣赏和热情的鼓励才会有较好的效果。
⑸ 如何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应该从以下几点抓起:
一、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探索教育新路。把握和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重心,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首先应平等对待留守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其次应针对留守学生的特点,坚持启发、引导的原则,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组织班队活动,让留守学生学会自我生活、自我管理、自我保护。此外,要开设心理教育课,对留守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二、善于与留守儿童交朋友,给他们亲情般的温暖。留守儿童大都缺少父爱母爱,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家庭生活不完美,老师和同学们都瞧不起自己,在班里好像是多余的,所以他们就我行我素、自暴自弃。如果老师主动与他们接触,交流感情,发现他们的特长,并给他们发挥机会,他们会改变自己的不足。在教育教学中,注重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多与孩子们交流,给他们母爱般的温暖,能增强孩子们的自信。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使他们能正确看待自己的处境,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我们更应理解父母的难处,更应减少父母的担心,于是觉得,在家里累点苦点也很自然。让他们在老师、学校的引导下自己管理自己。这样,既可增加心理倾诉,增进伙伴之间的友情,又可找到“家”的感觉。
三、强化政府统筹,构建社会监护体系。政府及有关方面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想方设法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在子女教育方面的困难,为他们离乡就业解除后顾之忧。要加强农村基层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由村支部负责,统筹乡村学校的老师、村妇代会主任、退休老同志、共青团员等各方面力量,给予留守儿童“一对一”的特别关怀,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逐步建立起社会监护体系。
四、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临时监护人的培训,提高监护水平。针对留守学生临时监护人监护责任不明确,教育能力不足的问题,应采取开设系列家教讲座,家长学校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临时监护人的培训,更新他们的监护观念,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从而提高他们的监护水平。
五、强化监护意识,确保家长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如果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对子女影响最大,单亲外出打工,则影响相对就要小些。因此,父母外出务工时,如果没有可靠监护人,最好留一个在家,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甚至完整。如果父母都外出,则要改变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拿出更多的时间与孩子联系,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孩子谈话沟通,对孩子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在沟通内容上,注意全面性;在沟通方式上,注意多样性。另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临时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做到挣钱与教育子女两不误。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当今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新难题。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责无旁贷,都应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去研究去解决。也应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应该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⑹ 如何看待留守儿童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在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源源不断财富的同时,也给农村教育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新课题。“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他们的学习和性格个性的表现都明显有别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其主要表现为: 一、学习成绩较差,作业不认真完成,无心向学。 二、性格内向、孤僻、胆小怕事,遇到问题不敢向老师或亲属反映,长期积压在内心深处,心理压力很大,容易造成心理障碍。 三、不关心班集体,经常违反纪律且屡教不改,对待他人冷漠,我行我素。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教育好这些学生,为他们创造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从心理着手,矫正他们扭曲的心理。 “留守儿童”的根本问题就是心理问题,这得从心理入手。(1)、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对本班的“留守儿童”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2)、留守儿童因父母的远离,使得他们普遍缺少了和父母的沟通,缺少父母的赏识,缺少了来自父母的压力,自律能力相对较差,内心孤独。对于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这种情感空白,教师应更多地从情感入手加以弥补。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到学生的家庭里中去,经常和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以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同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每一同学都来关心、关怀他们,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悲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3)、爱是教育的基石。教师要经常利用休息的时间去家访,了解、关心他们的生活,对生活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同时和他们的监护人互相沟通,使其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教育:每天要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要经常和孩子进行情感、语言上的交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建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4)、教师和监护人是代替不了父母的,我们要让孩子感到父母无时不在自己的身边,满足他们安全感。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经常以书信、电话的方式来加强同父母的情感交流,指导他们学会把生活和学习中的苦乐告诉父母,使情感得以抒发。 此外,教师还要多与学生家长电话沟通,在思想上去掉他们那种“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不正确的思想,重视子女的教育,平时要多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我相信有了父母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行为上的约束,有了学校的温暖关怀和帮助,孩子一定会对学习和生活树起信心。 2、通过召开家长会反馈交流留守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操行情况,对留守孩子的监护人进行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培训,增强其育人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隔代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 3、实施“师生结对帮扶”和“生生结对帮扶”工程。针对个别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的“留守学生”,为每位学生指派责任老师、责任同学,负责引导他们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总之,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有义务、有责任担负起留守儿童教育的重任。留守儿童教育得到了解决,我们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有序地进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是小事,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不可轻视。
⑺ 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端正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
很多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之爱,学习没有动力,学习态度很差。爷爷奶奶管教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很多都学习成绩不好。我们应该试着端正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多给他们打气,告诉他们只有勤学苦读才能出人头地,摆脱留守的现状,才能去城里和父母相聚。
二、让留守儿童有一定的纪律性、提高自理能力
很多留守儿童随意惯了,爷爷奶奶不像爸爸妈妈那样能管住孩子,所以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懒散的,做事拖拉,上课迟到等等。这样的孩子容易学坏了,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告诉孩子必须遵守的规定,和孩子约法三章,注意说话语言要和蔼中听。家里人还应该让孩子多独立做事,比如自己洗衣服等等,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
三、鼓励留守儿童乐观起来,要坚强
很多的留守孩子心情比较低落,经常闷闷不乐的,他们看到别的爸爸妈妈都带着孩子出去玩,自己却无所依靠。我们应该多鼓励孩子,乐观一些,可以把老师当作爸爸妈妈,多和老师交流,把思念父母化成学习的动力。
四、教留守儿童学会勤俭节约
有较多的留守儿童父母为了补偿孩子的孤独,都会定期寄回不少的钱,而且不限制孩子花,容易导致孩子随便挥霍了。这时应该注意教育孩子学会勤俭节约,多给孩子讲一些穷苦孩子的故事,效果不错。
五、尽早的让留守儿童融入社会
当留守儿童放假了,可以让他们去做一些适当的零工,提前感受感受社会的酸甜苦辣,让他们知道父母的辛苦,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卖报送报之类的活。
六、父母要经常同孩子联系,交流感情
父母常年在外,应该多和孩子联系,交流感情,毕竟谁也无法替代父母,在交通方式发达的现代,可以使用电话、网络多和孩子聊天,甚至视频聊天都可以的,对留守的孩子来说最幸福了。
⑻ 如何教育留守儿童
随着社会的发展,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在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源源不断财富的同时,也给农村教育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新课题。“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他们的学习和性格个性的表现都明显有别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其主要表现为: 一、学习成绩较差,作业不认真完成,无心向学。 二、性格内向、孤僻、胆小怕事,遇到问题不敢向老师或亲属反映,长期积压在内心深处,心理压力很大,容易造成心理障碍。 三、不关心班集体,经常违反纪律且屡教不改,对待他人冷漠,我行我素。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教育好这些学生,为他们创造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从心理着手,矫正他们扭曲的心理。 “留守儿童”的根本问题就是心理问题,这得从心理入手。 (1)、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对本班的“留守儿童”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 (2)、留守儿童因父母的远离,使得他们普遍缺少了和父母的沟通,缺少父母的赏识,缺少了来自父母的压力,自律能力相对较差,内心孤独。对于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这种情感空白,教师应更多地从情感入手加以弥补。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到学生的家庭里中去,经常和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以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同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每一同学都来关心、关怀他们,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悲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3)、爱是教育的基石。教师要经常利用休息的时间去家访,了解、关心他们的生活,对生活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同时和他们的监护人互相沟通,使其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教育:每天要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要经常和孩子进行情感、语言上的交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建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4)、教师和监护人是代替不了父母的,我们要让孩子感到父母无时不在自己的身边,满足他们安全感。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经常以书信、电话的方式来加强同父母的情感交流,指导他们学会把生活和学习中的苦乐告诉父母,使情感得以抒发。 此外,教师还要多与学生家长电话沟通,在思想上去掉他们那种“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不正确的思想,重视子女的教育,平时要多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我相信有了父母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行为上的约束,有了学校的温暖关怀和帮助,孩子一定会对学习和生活树起信心。 2、通过召开家长会反馈交流留守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操行情况,对留守孩子的监护人进行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培训,增强其育人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隔代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 3、实施“师生结对帮扶”和“生生结对帮扶”工程。针对个别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的“留守学生”,为每位学生指派责任老师、责任同学,负责引导他们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总之,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有义务、有责任担负起留守儿童教育的重任。留守儿童教育得到了解决,我们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有序地进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是小事,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不可轻视。
⑼ 教师应该如何对待留守儿童
1、多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以及“感恩”活动。
2、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多交谈多了解,给他们心灵上的安慰和辅导。
3、多与家长(这里指父母)沟通,毕竟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只有和家长多沟通让他们给孩子给予有意义的鼓励和沟通才是最好的方法;
4、多家访,因为父母外出,家里多是爷爷奶奶监管,也要与他们多沟通才能解决一些实际能做到的问题。
5、教育学生学会自律自强,学会理解。
对待留守儿童的注意事项: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正确看待你监护的对象,不能了溺爱,特别加强管理,不能给他衣食住行就行了。要多沟通、多交流、加强教育。
留守儿童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对留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是我们教师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更应懂得如何管理和教育他们,让他们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⑽ 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我一直认为两个职业是一样的
一个医生,一个教师
这两个职业需要真材实学和奉献的精神
而且这不能成为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