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管廊什么专业做
管廊专业属于土木工程或工程管理领域。
管廊,也称为综合管廊或地下管线综合走廊,是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它主要用于集成各种公共管线,如电力、通信、给排水、热力等。这一专业的实践涉及到了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1. 土木工程背景:管廊工程是土木工程建设的一部分。土木工程师需要参与到管廊的设计、施工和监测等各个环节。这包括了地质勘察、结构设计、施工方法和材料选择等内容。在管廊项目中,土木工程师需确保管线走廊的结构安全、稳定,以及满足各种管线布局的技术要求。
2.工程管理知识应用:管廊项目的实施需要系统化管理,包括项目规划、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等各个阶段。工程管理专业知识的应用,如项目管理理论、成本控制、进度控制等,在管廊项目中尤为重要。这不仅涉及到项目的经济效益,还关系到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公共安全。
综上所述,管廊专业涵盖了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这一领域需要专业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以确保管廊工程的安全、高效实施,为城市的正常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
㈡ 什么是工程管线综合
很多人在问,为什么需要做管线综合,学校里面也没有这种专业,老一辈的师傅也说,之前根本没有管线综合。
那管线综合,这个工作是一时的,还是永久的。是必要的?还是不必要的。这样的问题让很多新人特别迷茫,甚至工作了四五年的人也说不出所以然。
其实很简单,看看网络商业地产的词条:
近年来,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已经迅速成为不少城市商业零售市场的主力军,而传统的商业物业已经很难满足它们对硬件和软件的要求,这给房地产行业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白,于是融合传统流通业与地产业的商业地产企业就应运而生。
据统计,2010年开始,房地产紧缩型调控拉开大幕,新政主要针对住宅市场,而商业地产成为楼市调控新政的受益者。2010年我国商业地产呈爆发式增长,达到历史新高。2010年1-12月,商业营业用房和办公楼开发投资完成额分别达到5,598.84、1,806.55亿元,分别增长33.90%和31.2%。
你看的没错,由于商业地产的快速崛起,让市场中,那些一直从事住宅建筑的公司,进入了新了领域。
不夸张的说,商业地产和住宅的技术含量不是同一层次的。简直就是两种生物。商业地产的复杂性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分阶段实施
住宅建筑之前基本都是毛坯上市,即使是精装修也是硬装,而且用户没有选择的余地。商业地产则不一样,一般分为一次机电与二次机电。
一次机电主要是把所有功能的主系统联通,二次机电则取决于商户。
也就是商业地产招商完成后。根据商户要求设置具体的功能末端。
例如,一次机电阶段设想顶层是餐饮业,但是没有具体是海底捞,还是俏江南,还有可能是盒马生鲜。
等招商完成,确定好是俏江南了,才会根据俏江南的内部需要布置一些照明、空调、给水、排水、厨房排油烟等功能末端设施。
可是,很多招商的时候,一次机电已经做好了。可能一次机电又不太满足商户需求。也就是说,商户内的管道布线没有办法与现有的一次机电连接。
那这时候,必须要出可行的方案。这个方案,很多都是施工单位自己处理了。也就是做管线综合人员去完成。
2:技术更加复杂了
技术复杂,主要集中在系统繁多,这里大致列举一下主要的管线:
给排水专业:生活给水系统、热水系统、污废水系统、通气系统、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排油污系统、压力排水系统、重力雨水系统、中水系统、虹吸雨水系统。
暖通专业: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冷凝水、VRV制冷剂系统、空调热水系统、地暖系统、新风系统、送排风系统、防排烟系统、空调送回风系统。
电气专业:高压桥架系统,主桥架、母线系统,动力配电系统,照明配电桥架系统,消防动力桥架系统、消防桥架系统等等
弱电专业:综合布线系统、安防系统、设备监控系统、视听系统、移动通信系统,还有一些占空间比较少的系统,门禁控制、电梯控制、巡更系统等等
如此多的系统,已经没有谁可以,光凭想象能定位清楚了。更不用说,要那些现场工人自己去确定了。不用图纸施工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3:商业性越来越浓了
由于楼盘的市场价格越来越高,并且大大的大于建造成本,层数做的越多,利润就会越高。每一个环节在给业主出谋划策的时候,都会尽量的压缩层高。
其实,确定建筑层高很简单,建筑层高=梁板高度+吊顶上空间+吊顶净空间+地面垫层厚度。
梁板高度,其实在住宅火爆的时候就有人在研究,做出了很多无梁,扁梁设计,技术非常的成熟
吊顶下的净高,一般装饰对美观有很高的要求,越是商业地产,要求越高,大的净高可以提升商业地产的品质,和利润直接相关,一般不是优化的重点。
地面垫层厚度,能优化的空间已经很少了。
唯独,吊顶上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越少越好。可是很多商业地产,吊顶上空间可能会有1-2米或者更多。这在住宅建筑中是不可能的,很多住宅建筑连吊顶都没有。
如果每一层吊顶上空间压缩一米,那么每四层,就能多出四米高,也就是说,可以再做一层。这样何乐不为呢。
这个工作谁来做,设计院来做?从目前来看,现在不可能,以后也不可能了。
主要原因是,目前设计院的知识结构已经跟不上时代变化了。
(1)现在很多设计院,把不违反强条,当做一种成绩在宣传,还能指望什么。
(2)好的设计师,不是越来越少,就是去了甲方。
(3)设计费越来越低,已经培养不出,精细的设计团队了。
以上的三点,让商业建筑的复杂性呈指数级别上升。如何去驾驭这样的复杂性。
管线综合的前身,深化设计,应运而生。主要由很多大型建筑公司参考日本、香港等公司的要求而设置。原本只是配合很多大型外资项目,慢慢的从各大建筑公司集团内部向外部延伸。
市场越来越大,在这样一个过程,大家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之前,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人员可能去排一下管线,或者设计院的设计师会排列一下。
但是现在,没有人哪个施工技术人员或者设计师认为,排布管线是他们的工作内容。如果一个项目没有深化设计,大家反而会感觉缺少一到手续。
所以,只要建筑行业在,管线综合也会一直跟随下去,将会出现一个继:设计、施工、销售、造价之后的另外一个行业:管线深化。
可是,现在市场确实非常混乱,按照每平米造价计算,管线深化的报价从0.3-30元/㎡都有。按照一般商业建筑20万㎡计算,也就是说便宜的6万,贵的600万。这是一个巨大的差距。
在这594万的差距中,市场会出现各种倒三观的事情,时间一长,也形成了长长的食物链。
第一级,当然是可以提供一手活源的大BOSS,一般会是房地产开发公司或者大型建筑公司。简称,来源层
第二级,是那些和来源层有对口的关系户。可能是私人关系,也可能是公司之间的关系。简称,业务层
业务层,主要能力是业务能力,只要能把来源层的人照顾好,活都会源源不断。业务层接到活了以后,可能会自己做,可以形成自己实力和口碑,为打造自身形象更有好处。也可以转包出去。
第三级,有时候业务层由于人手不足、转移风险,或者其他原因会再次发包出去,主要是给第三级。简称,执行层
执行层的主要任务是干活,市场上大部分的技术人员会进入这一层次。现在市场上大量的BIM公司都属于这一类。
第四级,有一些接近无资质、无办公地点的小团队单独出现。他们有时候会从前几个级别接一些小额的活,简称,创业层
这一个层面的人,很多都是原来在前几个级别做的很好的人,出来以后一起组建的,可以认为是创业团队。
第五级,还有一些业务会流向,有固定工作,平时会私自接一些活的人,简称,私活层
来源层-业务层-执行层-创业层-私活层
在这五个层级中,以第二级为分界,前面可以认为是商务层,后面可以认为是业务层。大部分的利润,都会集中在前两级中。所以,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须尽量的提升级别,不然,成本会跟不上质量的要求。
当然,一分钱一分货。要想成本低,服务质量又好,这是不可能的。极有可能出现,别人做到一半不做了,或者随便做一下,就交给你。你要请人去审查?还是你审查出来了,他就改一下,最后出了问题,都是审查人的事情?
如果闹到这种程度,这个活也做不下去了,这一条线也基本上完了。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其实,如何快速的拿到钱,以及降低成本并且用户还满意,这是所有业务层最想知道的知识。我们制作的系列文章:管线综合技术与管理实践。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制作的。
整个系列文章,从团队负责人,中坚力量,新手这个三个层次出发,讲述如何通过给这三个层次的人员赋能,以及如何把他们有机的整合成一个整体,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快速的拿到钱,以及降低成本并且用户还满意。
目前关于团队负责人的部分基本已经连载完成,欢迎大家去观看,点评;后续部分将持续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