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种植业合作社常用会计科目有哪些
1. 直接材料:种植业合作社在生产过程中耗用的自产或外购种子、种苗、肥料、地膜、农药等,这些成本在发生时直接计入种植业的生产成本。
2. 直接人工:指直接参与种植业生产的员工工资、工资性津贴、奖金、福利费等,包括机械作业人员的人工费用。
3. 机械作业费:生产过程中进行的耕、耙、播种、施肥、中耕、除草、喷药等机械作业所发生的费用,如燃料和润滑油、修理用零部件,以及农机具折旧费、修理费等。
4. 其他直接费: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机械作业费以外的其他直接费用,如灌溉费、抽水机灌溉作业费、运输费等,这些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5. 制造费用:应分摊、分配计入各种植业产品的间接生产费用,如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如晒场)、晾晒费用、场院照明费用、维修费、警卫人员工资、粮食清选费用、烘干费等。
6. 存货:包括种植的作物、库存的种子、化肥、农药等。
7. 应收账款:合作社因销售产品而产生的应收款项。
8. 应付账款:合作社因购买原材料、设备等而产生的应付款项。
9. 所有者权益:包括合作社的资本、盈余、未分配利润等。
10. 成本费用:包括种植成本、人工成本、机械使用成本等。
11. 收入费用:合作社因销售产品而产生的收入。
12. 营业外收入:合作社非经常性业务产生的收入,如出售资产的收益等。
13. 营业外支出:合作社非经常性业务产生的支出,如赔偿金、捐赠等。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建立会计账簿时,应遵循财政部制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设置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和必要的明细分类账。具体步骤包括:
1. 编写科目及金额表:整理合作社现有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科目的数据,形成科目余额表,作为建账数据表。
2. 填写账簿内容:在账簿封面写明相关信息,扉页填写“经管人员一览表”,并如实填写合作社名称、账簿名称、账簿页数、会计年度、启用日期、负责人、会计主管、记账人员等信息,并由相关人员盖章,加盖合作社公章。
3. 设置账户目录和账户:为了便于记账和查阅,通常在账簿扉页反面设置账户目录,按科目顺序填列,预留每个账户应占用的账页数。
4. 初始数据录入:将建账数据表的总账科目数据依据凭证登记总分类账,明细数据登记明细分类账。之后,发生业务时按《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要求进行分录和登记。
㈡ 怎么做合作社的账
合作社的账务处理需要遵循一系列步骤,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首先,编写建账表。将合作社现有的有形资产、债权债务、相关权益等,按合作社会计制度要求,分门别类地归集整理,按顺序科学地填入建账表。这一步骤是账务处理的基础,确保了所有财务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其次,填写账簿启用表。在账簿的封面写明本账簿名称、农民合作社名称和启用年度。账簿的扉页都印有“账簿启用表”,农民合作社财会人员应根据内容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如实填写。如农民合作社名称、本账簿名称、账簿页数、启用日期、财务主管、会计主管、记账人员的姓名等,并由有关人员盖章,加盖农民合作社公章。这一步骤不仅明确了账簿的使用范围,还加强了账簿管理的规范性。
编排账户目录是账务处理中的重要环节。账簿启用表的后页都印有账簿目录,编排账户目录的作用是为了便于记账和看账时方便查找账户。编排账户目录时应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和损益类分别编制一起,便于处理业务。再根据每个账户年内可能发生的业务量的多少,合理安排每个账户应占用的账页数。这一步骤确保了账簿的有序性和高效性。
开设账户是账务处理的关键步骤。按照账户目录的顺序,在各该账页的上方填写账户名称,每个账户占用的账页数必须与账户目录相符。以后,农民合作社发生业务按《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要求进行分录、登记即可。这一步骤确保了账务处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农民合作社因其成员构成、业务往来、盈余分配和公积金量化等财务活动的独特性,合作社建账时要专门设立成员账户,用来记录成员与农民合作社交易情况以及在农民合作社中所拥有的份额的会计账户,也是确定成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账产分配的重要依据。这一步骤确保了合作社财务活动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结束旧账、建立新账是衡量合作社会计核算基本功的一个方面,这个环节处理的好坏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下年度的账目记载质量。因此,要求合作社财会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认真对待。这一步骤不仅是对账务处理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合作社财务管理能力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