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简述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并介绍它的应用层面
答:一、目标管理包括心理学和管理学两种不同角度的理论基础。(P28)
1、 基于心里学基础的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理论、期望理论、目标设置理论。
(1) 马斯洛为代表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这些需要是按从低到高的的有序顺序排列。只有在较低级别的需要得到合理满足后,较高级别的需要才会被激发。
(2)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个体选择某种行为,取决于该行为可能给个体带来的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对个体需要的满足。
(3) 洛克提出的目标设置理论。人们为了达到目标而工作是工作动机的主要激励源之一,通过给员工设定合适的目标,可以激励员工。
2、 基于管理学角度的激励理论。麦格雷戈认为有关人的性质和人的行为的假设对于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来讲是极为重要的。各种管理人员以他们对人的性质的假设为依据,采用不同方式来组织、控制和激励人们。
二、目标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两方面的运用。(P32)
目标管理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组织的主要目标通常是组织需要加强的核心竞争力,组织要在竞争的经营环境中生存,并取得核心竞争优势,必须有效地掌握经营绩效,而这有赖于组织控制活动的发挥,绩效评估即为其中重要的方法与工具。
目标管理提升组织软实力。目标管理的实行可以消除组织内部在软实力方面的不足之处。还可以发挥员工内在潜能,做到维护人的尊严,培养各阶层主管独当一面的能力,从而提升组织的软实力,促进组织长足发展。
目标管理在个体上的运用。人体职业生涯管理的过程就是分析自身条件、制定职业生涯目标、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