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谁知道建筑基础都有那些类型呀
基础的类型:
基础按受力特点及材料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按构造的方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等。
1.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
(1)刚性基础: 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刚性基础所用的材料的抗压强度较高,但抗拉及抗剪强度偏低。
刚性基础中压力分布角a称为刚性角。在设计中,应尽力使基础大放脚与基础材料的刚性角相一致,目的:确保基础底面不产生拉应力,最大限度地节约基础材料。构造上通过限制刚性基础宽高比来满足刚性角的要求。常用的有:砖基础。灰土基础。三合土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
1)大放脚为保证基础外挑部分在基底反力作用下不至发生破坏。
2)灰土基础灰土基础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并与其他材料基础共用,充当基础垫层。
3)三合土基础三合土基础一般多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四层和四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工程中。
4) 毛石基础具有强度较高、抗冻、耐水、经济等特点。
5)混凝土基础常用于地下水位高,受冰冻影响的建筑物。
6)在上述混凝土基础中加入一定体积毛石,称为毛石混凝土基础。
2)柔性基础。在混凝土基础底部配置受力钢筋,利用钢筋受拉,这样基础可以承受弯矩,也就不受刚性角的限制。所以钢筋混凝土基础也称为柔性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断面可做成梯形,最薄处高度不小于200mm;也可做成阶梯形,每踏步高300-500mm。通常情况下,钢筋混凝土基础下面设有C7.5或C10素混凝土垫层,厚度lOOmm左右;无垫层时,钢筋保护层为75mm,以保护受力钢筋不受锈蚀。
2.按构造分类
(1)独立基础(单独基础)。
1)柱下单独基础。单独基础是柱子基础的主要类型。
2)墙下单独基础。墙下单独基础是当上层土质松软,而在不深处有较好的土层时,为了节约基础材料和减少开挖土方量而采用的一种基础形式。
(2)条形基础。
1)墙下条形基础。条形基础是承重墙基础的主要形式。当上部结构荷载较大而土质较差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一般做成无肋式;肋式的条形基础条件:地基在水平方向上压缩性不均匀,为了增加基础的整体性,减少不均匀沉降。
2)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当地基软弱而荷载较大时为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并节约造价,可做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3)柱下十字交叉基础。荷载较大的高层建筑,如土质较弱,可做成十字交叉基础。
(4)片筏基础。如地基基础软弱而荷载又很大,采用十字基础仍不能满足要求或相邻基槽距离很小时,可用钢筋混凝土做成整块的片筏基础。按构造不同它可分为平板式和梁板式两类。
(5)箱形基础。它的主要特点是刚性大,减少了基础底面的附加应力,因而适用于地基软弱土层厚、荷载大和建筑面积不太大的一些重要建筑物,目前高层建筑中多采用箱形基础。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⑵ 建筑都包括那些基础定义是什么如何区别都用于什么地质
这个问题很复杂啊,简略地说
从方法上看,人工地基有
1 压实法(比较简易,比如重锤夯实法)
2 换土法(当含淤泥,充填土,杂填土等高压缩性土时)
3 桩基(建筑荷载大,层数多,地基土又较松软)
第3个从承力方式看又有
端承桩(柱端直接支撑在坚固岩基上) 和摩擦桩 两种。
从材料和受力分析
有刚性基础,柔性基础两种。
刚性基础包括
砖基,
灰土基,(石灰加黏土)
毛石基(这个整体性较差,有振动的房屋很少采用),
三合土基础(也就是石灰,沙和碎砖,仅适用于四层以内),
混凝土基础(适用潮湿有水地) ,
毛石混凝土基础(基础较大时,这样可以节省混凝土)
柔性基础一般指钢筋混凝土基础 (在荷载大,地基承载力差时适用,可以减少土方量),一般有杯形、阶梯型,锥形基础断面
从构造类型分析,
有条形基础,独立基础,联合基础三类。
条形基础 用于承重墙或者自承重墙下部,沿墙下呈条形布置,多为刚性基础。
独立基础 用于柱下,多为柔性基础。
联合基础 用于大型建筑
再细分有 柱下条形基础,柱下十字交叉基础,板式基础,梁板式基础,箱形基础,筏片基础。
这些都只是文字,你最好要去看书,看不同基础的断面和轴侧图,才能真正理解。
⑶ 建楼都是有哪几种基础
你看是不是这个 http://wenwen.soso.com/z/q146530890.htm 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和桩基础。 1.满堂基础:(包括阀形基础和箱形基础),将这个建筑物的下部做成整块钢筋混凝土基础。现代建筑的主要基础形式,主要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低的小高层和高层建筑,特点:就是造价高,受力面积大,受力均匀,适合建地下室。 2.独立柱基础:这个可是现在仍在广泛使用的基础啊,适合多层建筑使用,承载能力不比满堂基础,但造价低 3.条形基础:当建筑物采用砖墙承重时,墙下基础常连续设置,形成通长的条形基础。现在不常用了,除了围墙,呵呵。 4.钢筋混凝土预制(灌注)桩:这种桩在施工现场或构件场预制,用打桩机打入土中,然后再在桩顶浇注钢筋混凝土承台。其承载力大,不受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耐久性好。但自重大,运输和吊装比较困难。打桩时震动较大,对周围房屋有一定影响。 好像就这么多了,多了我也想不出来了。 此外: 按使用的材料分为:灰土基础、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按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基础、深基础。埋置深度不超过5M者称为浅基础,大于5M者称为深基础。 按受力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⑷ 建筑基础都有哪些形式(建筑工程中基础的形式)
1.建筑的常用基础形式有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型基础、桩基础等。
2.1)条形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墙承重时,基础沿墙身设置,多做成长条形,这类基础称为条形基础或带形基础。
3.2)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采用方形或矩形的独立式基础,这类基础称为独立式基础或柱式基础。
4.3)筏板基础:当建筑物上部荷载大,而地基又较弱,这时采用简单的条形基础已不能适应地基变形的需要,通常将墙或柱下基础连成一片,使建筑物的荷载承受在一块整板上成为筏板基础。
5.4)箱形基础:当板式基础做得很深时,常将基础改做成箱形基础。
6.箱形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和若干纵、横隔墙组成的整体结构。
7.5)桩基础:桩基础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
8.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和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
9.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
⑸ 按基础的构造形式分类,基础有哪些类型
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和桩基础。
1)条形基础:当建筑物采用砖墙承重时,墙下基础常连续设置,形成通长的条形基础。
2)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为框架结构或单独柱子时,常采用独立基础;若柱子为预制时,则采用杯形基础形式。
3)满堂基础: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很大、地基承载力很低、独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要求时,常将这个建筑物的下部做成整块钢筋混凝土基础,成为满堂基础。按构造又分为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两种。
4)桩基础:当建造比较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时,若地基的软弱土层较厚,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常采用桩基。
桩基的作用是将荷载通过桩传给埋藏较深的坚硬土层,或通过桩周围的摩擦力传给地基。按照施工方法可分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灌注桩。
(5)基础都有什么样的扩展阅读
基础承受着房屋的全部荷载,因此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稳定地把荷载传给地基,同时基础应满足耐久性要求。如果基础先于上部结构破坏,检查和加固都十分困难,而且还会影响房屋建筑的使寿命。
基础的埋置深度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叫做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的埋深大于5m时,称为深基础。基础的埋深不超过5m时,称为浅基础。
地基土冻胀时,会使基础隆起,冰冻消失又会使基础下陷,久而久之,基础就会被破坏。基础最好深埋在冰冻线以下200mm。湿陷性黄土性地基遇水会使基础下沉,因此基础应埋置深一些,避免被地表水浸湿。
无筋基础的材料都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但抗拉、抗剪强度都不高,为了使基础内产生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相应的材料强度设计值,设计时需要加大基础的高度,其基础的宽高比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因此,这种基础几乎不发生挠曲变形,故习惯上把无筋基础称为刚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