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信息 » 独立基础结构外墙如何保护
扩展阅读
有学霸同学是什么体验 2025-02-01 15:54:26
教育孩子的笑话有哪些 2025-02-01 15:51:38
少儿数学基础知识百科 2025-02-01 15:40:50

独立基础结构外墙如何保护

发布时间: 2024-12-27 12:46:14

A. 独立基础基础梁可以高出室外地坪吗

可以,但是有条件的。1. 基础梁底标高不能漏出室外地坪,这样散水就与墙面脱节;2. 基础梁顶标高高出室外地坪就意味着基础的埋深小,置于常年冻土深度以上,基础下持力层会受到冻融循环的破坏,这是绝不允许的;3. 基础的埋深小的持力层,承载能力往往都不够大,不利于建造高一些的、跨间大的房屋;4. 砌体结构的基础梁宽度常常比墙厚,墙面形成一台阶,对外墙裙的饰面,受到局限。等等,一般都不宜这样处理。

B. 框架结构独立基础没有基础梁那砖墙怎么砌

内框架或底框架结构是一种结合了框架结构与砌体结构的建筑形式。在这个体系中,建筑物的底层使用框架结构作为承重主体,而上层则采用砌体结构作为非承重外墙。因此,底层的梁称为框架梁,上层则是过梁,用于支撑门窗洞口上方的砌体部分。

在剪力墙结构中,可以看到的连梁是承担着连接不同剪力墙的作用,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而过梁则是砌体结构中,为门窗洞口上方所设的梁,其主要功能是支撑上方的砌体重量,确保结构的安全与稳定性。过梁的尺寸通常较小,但对结构的支撑作用不可小觑。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梁的类型如何,除了钢梁外,其他所有的梁都必须配有钢筋。钢筋的作用是增强梁的承载力和抗弯性能,确保梁在受到荷载作用时能够安全、稳定地工作。对于过梁来说,配筋同样至关重要,它可以显着提高过梁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从而保证砌体结构的整体安全。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梁在建筑结构中扮演着各自独特且不可或缺的角色。无论是用于连接框架梁的连梁,还是支撑砌体结构的过梁,它们都需要通过配筋来增强其结构性能。因此,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正确选择和合理设计梁的类型与配筋方案,对于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与稳定性至关重要。

C. 独立基础的保护层长短两边的厚度要一样吗

不一样。
独立基础下部钢筋保护层为40mm,上部为30mm,在广联达里面,按照 30mm设置即可。如果筏板基础设计规定板底钢筋保护层为40mm,其他面为20mm。
比如地下室剪力墙中,外墙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一样,在钢筋软件中,应该怎么画上去。墙外侧保护层厚度是≥50mm,内侧是25mm。
具体画法:左右保护层厚度不一样用“/”隔开,输入50/25.这样输入的话,你就要按照顺时针来画,因为只有按照顺时针画才能50对应的外保护层,25对应的内保护层。

D. 独立基础埋置3米,基础高度才1.5米,基础离地面的这段距离该怎么设置,底层地梁又怎么设置呢

独立基础埋置3米,基础高度才1.5米,基础离地面的这段距离可以根据建筑物需要设置地梁及墙体。
1、基础顶面到地面的距离也是1.5米。如果独立基础在内、外墙对应的位置上,基础之上可以设置地梁,地梁以上设置墙基础。必须根据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1) 根据地梁上部基础及墙体荷载对地梁进行截面设计,保证结构安全。地梁顶面宽度不得小于其上部墙体基础的宽度,并且在同一条中心线上。
(2)设置地梁及墙基础之前,必须根据独立基础上部的柱子传来荷载及地梁传来荷载验算地基承载能力,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足,必须扩大基础底面积。
(3)设置墙基础之前,必须根据独立基础上部墙体门窗等荷载验算其承载能力,如果承载力不足,必须提高砌体的强度及砌筑砂浆标号。墙基础在室内地面以下50~60mm设置厚度不小于20mm的防水砂浆防潮层。
2、如果独立基础上部没有墙体,可以不设置地梁。只要验算基础下面的地基承载能力,就可以了。

E. 一两层的框架结构用PKPM做了独立基础(基底1.5m),请问底层的墙如何处理

应该这样说,如果墙体是外墙,或者比较重的内墙,那么就应该做梁搁置墙体。

楼上认为工业建筑需要配梁,言下之意是民用建筑可以不配。但事实上民用住宅对于裂缝的控制是更严格的,甚至有些地区甚至严苛到了矫枉过正的地步。如果因为墙体的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那么就是大问题。

墙下做小基础,这种做法常见于半砖墙之类的轻质并且不重要的墙体。至于200mm以上厚度的墙体,还是老老实实做梁吧。

另外在室内地面以下段的墙体,不应该采用轻质砌块(加气砌块之类),可以考虑用混凝土砖或者灌芯的混凝土空心砌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