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信息 » 健全基础资料管理有哪些方面
扩展阅读
0基础如何练习单杠 2024-11-14 20:51:57
儿童x线检查有哪些病 2024-11-14 20:46:46

健全基础资料管理有哪些方面

发布时间: 2024-11-14 04:13:08

‘壹’ 安全生产基础档案制度

安全生产基础档案制度范本(精选4篇)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安全生产基础档案制度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全生产基础档案制度1

第一条目的

安全档案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基础之一,是动态掌握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资料,也是检查考核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各项制度的依据,为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管理职责

项目部安全档案的管理应按照各部门职责及工作范围分类归档,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安全档案责任人。

1、办公室是管理体系文件及其它有关的资料的管理部门,负责管理体系文件及资料的收发、登记、和归档管理。

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及相关记录的管理。

3、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工程质量、工程技术、安全技术措施文件的`管理。

4、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及其安全装置的出厂资料、检测报告、维修检查记录档案的建立、收集和归档工作。

第三条安全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资料;

2、各部门、各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安全责任书签订资料;

3、年度安全工作计划、部署,各种安全活动资料;

4、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5、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及演练记录;

6、安全设施、器材台帐及检查、维修保养记录;

7、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提取使用情况资料(附票证复印件);

8、安全会议记录、会议签到记录;

9、安全检查、巡查记录;

10、安全隐患及其整改记录;

11、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情况资料;

12、危险源识别与风险告知记录;

13、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台帐;

14、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15、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与审批情况;

16、安全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记录;

17、考核及奖惩情况记录;

18、电气、机械设备管理资料(含设备维修保养、检测、使用情况等资料)

19、其他与安全有关的情况。

第四条管理要求

1、安全档案应分门别类,按时间顺序(以年度为界)装订成册,编写好文件目录,档案盒、脊背、标签(及目录)形式要统一。(参考格式见附件)

2、档案内容可根据项目部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档案文件要符合国家公文格式和书写标准。

3、在收集安全生产管理资料时,项目部各部门应当全力支持配合,必须按要求按时上报有关报表、记录及各种资料,并协助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4、安全档案资料要规范齐全、科学管理、便于查找。

安全生产基础档案制度2

为建立公司车辆技术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车辆全过程监督,完善营运车辆技术管理,推动企业发展制定本制度。

一、严格按档案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各种基础资料档案,实行一车一档,一人一档。档案资料做到真实、有效、完整。

二、公司生产技术处负责车辆档案及相关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工作,由专人进行管理。

三、公司安全处负责各类法律法规、安全制度、安全事故统计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工作,由专人进行管理。

四、公司车队负责驾驶员档案及相关人事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工作,由专人进行管理。

六、各部门收集整理相关基础档案资料完毕后,移送公司生产技术处归口管理,并由专人进行装订、归档和保存。

七、档案基础资料管理信息,必须实现从车辆购置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监督,及时进行收集、整理、更新,确保档案资料完整性。

八、基础档案资料要分类存档保管,并设立专门的档案保存地点,严防损坏、遗失。

九、档案资料借出必须办理相关登记手续,并填写《借阅单》,经公司主要领导审批同意后方可借阅。

安全生产基础档案制度3

根据眉山市运管处、东坡区运管所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安全生产动态考核要求,并确保安全档案资料安全保密和有效利用,规范安全基础资料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生产基础档案分类

(一)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基础档案;

(二)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以及应急预案等档案;

(三)安全检查档案;

(四)安全排查与治理档案;

(五)安全教育和培训档案;

(六)生产安全事故档案;

(七)安全生产基础投入档案;

(八)应急救援档案;

(九)安全文化档案;

(十)安全生产会议、例会档等。

二、安全生产基础档案管理要求

(一)档案保管人员: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按要求建立安全生产基础档案资料,并落实专人整理和保管,档案室不允许外人进入并查阅。

(二)档案收集及整理:所有的安全基础资料,包括安全文件、会议记录、活动开展记录、安全生产宣传资料、活动开展相关照片、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记录、生产安全事故资料以及其他日常工作开展记录,统一交由专门的安全生产基础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整理和保管。

(三)档案借阅及查阅:

1、建立档案借阅及查阅登记薄,严格履行借阅、查阅手续,外单位人员借阅、查阅档案,须持单位介绍信,并经本单位领导批准。

2、凡本公司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均可查阅公司的安全档案资料,如需借阅须经分管领导同意批准。

3、借阅档案一般不得超过三天,如需续借,需办理续借手续,借出的档案应完整归还,并及时作注销登记。

4、查阅档案只能查阅指定的档案内容,不准私自摘录、复印、转借,不准拆散、勾划、涂改档案。查阅完毕必须按顺序放回原处。需复印、抄录档案的,必须经公司领导批准。

三、安全生产基础档案保密要求

档案管理人员要做好档案资料的汇集和整理,对机密档案,应按有关规定,严格控制范围,办好登记手续。非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得私自查阅档案资料。

四、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要严格按“四不放过”原则建立事故及源头安全生产事故档案。必须由专人记录好事故经过、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以及在保险公司索赔的全过程。做到一个事故独立建档,记录真实、完整。

五、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擅自泄露安全档案资料内容及事故有关内容。

六、每年年初,应将上年度安全档案资料全部整理封存,重新建立新的安全档案。档案按短期和长期两种,短期的档案资料可在保存三年后销毁,长期的必须一直保存。

七、本制度从20xx年x月x日起执行。

安全生产基础档案制度4

为做好我公司各类安全生产档案资料的归档、贮存、借阅、保存等管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根据《档案法》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生产基础档案的内容

1、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基础档案: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成立、相关负责人任的任命和职责、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等文件;企业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工作计划;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安全管理人员登记表及相关证件复印件。

2、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以及应急预案等档案:发布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以及应急预案等的文件;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以及应急预案等的文件;国家法律法规、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文件等。

3、安全检查档案:开展安全检查的文件、检查方案和计划、检查记录、检查报告等。

4、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档案:安全隐患排查方案和计划;安全隐患统计;安全隐患治理方案、效果评估报告等。

5、安全教育和培训档案: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安全教育和培训记录;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效果评价资料。

6、道路旅客运输生产安全事故档案:事故起因、经过、损失等事故描述材料;事故相关各方材料;事故责任认定材料;事故伤亡理赔及处理相关材料等。

7、安全生产基础投入档案: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使用台帐;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台帐等。

8、应急救援档案:突发事件的描述;应急救援方案措施;应急救援投入及效果等情况的资料。

9、安全文化建设档案。

10、安安全生产会议、例会档案等。

二、档案的归档时间

按月归档,档案管理人员于每月30日将以上档案资料分类归档贮存。

三、档案保管管理

1、公司安全职能部门、分公司安全科应设置存放档案的箱柜,并具备防火、防虫等安全条件。

2、归档资料要进行登记,编制归档目录。

3、科学地编制分类法,根据分类法,编制分类目录;根据需要编制专题目录,完善检索工具,以便提供利用。

4、档案要分类,分卷装订成册,保管要有条理,主次分明,存放科学。

5、安全文书档案管理人员要熟悉所负责的档案资料,了解利用者的需求,掌握利用规律。

6、根据《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及公司实际情况,确定档案保管期限,每年年终据此进行整理、剔除。

7、经确定需销毁的档案,由档案管理员编造销毁清册,经公司领导及有关人员会审批准后销毁。销毁的档案清单由档案员永久保存。

8、严格遵守档案安全保密制度,做好档案流失的防护工作。

9、凡公司工作人员调离岗位前必须做好资料移交工作,方可办理调动手续。

四、档案借阅管理

1、安全生产档案未经许可不得外借、外传,外单位人员未经公司领导批准不得借阅。

2、外来人员借阅安全文书档案资料,须经公司安全部门负责人批准,阅档必须在办公室指定的地方,不得携带外出,需要借出档案的,须经公司分管安全的副经理批准。借出档案材料的时间不得超过一周,必要时可以续借,特殊档案还需公司经理签批,方可外借。

3、借阅档案,必须履行登记、签收手续。

4、借阅安全生产档案者必须妥善保管,不得任意转借或复印、不得拆卸、损污文件,归还时保证档案材料完整无损。否则,追究当事人责任。原则上原始资料不得离开档案室(执法部门)除外,但应办理严格的借阅手续。

5、借出档案材料,因保管不慎丢失时,要及时追查,并报告分管部门及时处理。

;

‘贰’ 怎样加强班组基础管理工作

怎样加强班组基础管理工作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搞好班组基础管理工作的几个方面
一、加强文明的班组基础建设的管理
班组的精神文明建设应当充分结合班组的工作特点,切合世纪、乐于接受的形式,开展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用高尚的精神培育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先进的事迹鼓舞人。通过定期召开班内的政治学习会,不断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与纪律法规教育,使广大职工自觉地讲政治、讲学习、讲纪律、讲奉献,激发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通过定期召开班内的民主生活会,让大家畅所欲言,为企业民主管理长远发展及如何更好的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出谋划策,增加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主人翁责任感。有效激发职工的工作 *** ,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职工自觉加强协作精神,提高技术素质,齐心协力干好工作,提升班组整体战斗力,将班组逐步建设成为一个个团结协作、敬业奉献、纪律严明、技术过硬的战斗集体。
二、班组安全基础管理
企业生产要安全,安全就是效益。安全生产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一定要踏踏实实,脚踏实地。班组内部应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常抓不懈地在班内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安全检查、安全征文、安全演讲危险点分析、事故原因分析、学习事故通报、生命价值研讨等形式,人人讲安全、个个想安全。通过安全警示教育,使班组成员认识到发生事故对自己、对别人、对家庭、对企业、对国家所造成的严重危害,把安全生产意识固化到个人的头脑中,不断有浅入深形成安全文化理念。
班组内部应全面学习贯彻各项安全规章制度,通过定期的学习考试、习惯性违章的分析讨论、事故通报的学习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活动,将安全规章制度紧密的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来。使每个人对各项安全规章都了如指掌,每一项工作都自觉地对照规章制度执行,不越雷池一步。
班组内部应探索并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防范机制,从防止异常做起,认真开展危险点分析。对每个岗位的工作及所管辖的装置和即将开始工作的危险点状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测,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防范措施,保证装置和工作过程的安全,分清明显的危险点和潜在的危险点,从科学的态度分析预测危险点。根据地点、环境工作条件,使用的工器具和人员情况等,预测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点,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和防范。做到工作前预防,工作中可控,工作后总结,使安全管理活动贯穿于生产活动的始终。
三、注重技术培训管理
抓好班组成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是安全生产和经济执行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做好培训工作,才能全面提高人员的技术素质,促进装置的技术革新,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强安全观念,有效地杜绝误操作的发生。
技术培训工作是一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制度,并严格执行。班组培训应认真搞好每月一次的《《技术问答》等。培训工作要落实到每一个成员,不能敷衍了事,班长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考评。要将培训工作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班组培训员应从实际工作中搜集培训素材,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讲解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注意对实际技能的培训,注意理论联络实际。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开设技术课进行讲解,从理论上给大家做出正确合理的解答,全面提高班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测评考试或技术比武,培养人才、发行人才、提拔人才、将合适的人才用在合适的岗位上,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变培训工作由被动到主动,使班组成员的技术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四、完善班组管理机制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班组的基础管理工作也囊括了很多方面。要加强班组的基础管理工作首先要完善班组的各项管理制度,如班组的管理台帐、安全活动、工器具管理、民主生活会以及政治学习会、QC小组活动、合理化建议、培训工作、劳动管理、班长值班记录、生产管理等活动,都应有具体细致的规定,使班组的所有活动都有章可循。其次还要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班组管理制度,健全各项工作定额、标准、原始记录、生产日记、班组统计资料,使班组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强考核和督促检查,做到班组工作事事有人抓,项项有人管,千斤重担众人挑,确保班组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使班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奖惩分明,促进班组管理水平跃上新台阶。
五、全面提高班组人员的素质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电力企业也将逐渐实现现代化的管理,这就要求我们电力企业队伍逐步改变以往陈旧工作方式,更新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公司的基层班组结构的特点,大多数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教育培训学习,文化程度较低,业务基础不扎实,他们都在最基层工作,所以我们要根据他们的特点,要从基础管理抓起,首先要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加强对业务培训工作的力度。2.做好班组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他们做到爱岗、敬岗的工作热情。3.加强对班组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安全培训工作,达到人人遵守安全,人人明白企业要安全,安全就是效益的目的。4.合理配备班组人员,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恰到好处配备适合人员担任各自的工作,使班组人员各其所能、互相配合,发挥各自最佳效能,增强班组工作效率。
总之,班组建设既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又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只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的研究和探索班组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保持班组建设连续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将现代化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运用到班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注重管理效果,班组建设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效,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地向前发展。

何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基础设施完善,要制定完备的制度,要经常检查督促落实,还要严格奖惩,并且要奖惩分明。

如何加强班长管理工作

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以下供你参考:
转载: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计划为依据,制定计划总是在个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3.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芜存精。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

如何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一、基础管理薄弱形成的因素是长期的。
因此,解决问题也要立足点滴积累,持之以恒、从长计议。
业务报表不准、上报不及时等问题,表面上看都是小问题,似乎都是稍加注意就能够容易纠正的小错误。但细究其形成原因却是复杂多样,基本上包括了领导关注不够,监督检查不到位,职工业务技能不过关等多方面因素。笔者曾经参与过对55件特快专递邮件删除结果进行的调查,耗时半个月几乎没有查出任何能够作为判断问题的依据。其主要原因就是:特快收寄人员业务处理不规范,与删除有关的记录、凭据不完整。最终通过调阅邮区中心局封发档案,并结合营业人员口述,疑团才得以解开。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强化基础管理工作绝不是孤立地解决领导还是职工的问题,绝不是片面的强调监督检查还是员工自律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树立起一种理念或建立起这样一个路径:从简单的、基本的做起,从肉眼能够看到的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统筹兼顾各方面因素,用三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来实现企业管理不断走向标准化、规范化。
二、基础管理的内容是比较宽泛的。
因此,抓基础管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个局、一个时期要有一个重点,并且要抓住不放,这样就能够取得突破性效果。
从不同角度看,基础管理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均呈现不同的特点。我们应当充分结合本局、本单位在一段时期的实际情况,对基础管理工作任务进行有重点的安排,分清哪个更重要,哪个更突出。对于看准的问题、普遍存在的问题,必须全心全力、抓牢抓紧。如黑龙江省邮政局在整治工作开展过程中,牢牢把握集邮、速递两个重点,建立了自查旬报制度,要求重点问题随时上报。对各局上报的问题进行逐条逐项归类、汇总、分析,对已经查实的问题,省局均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进行了处理。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认真剖析,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和办法。可以说,以重点专业为突破口,狠抓问题产生的关键环节,以重点区域带动全省,努力把握违规经营行为的规律性,结合各局自查与省局复查紧密配合的方法,推动了专项整治工作高质、高效进行,实现了整治工作扎实具体、持续深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三、基础管理是企业竞争能力的保障。
因此,竞争环境变化了、竞争需要变化了,基础管理如何跟上就成为突出的问题。
以下这个图形曾给了我很大触动,它的最基本启示是:企业要想获得稳定、持久的竞争优势,需要在其底部有丰厚的基础管理来做保障。
翻开强势企业的成长历史,也不难找到基础管理能够成为企业有力的竞争资源的佐证。丰田汽车的管理者曾说:“丰田汽车最为艰钜的工作不是汽车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而是生产流程中技术工人对一根绳索不高不矮、不偏不倚、不粗不细、没有任何偏差的摆放和操作。”肯德基这几年在中国大行其道,其经营管理的所有环节包括配送系统的效率和质量、每种作料搭配的精确分量、切青菜与肉菜的先后顺序与刀刃粗细、烹炸时间的分秒限定、清洁卫生具体打扫流程与质量、每日各环节差错检查与评估等等上百道工序,都有严格规定。几百道工序中的一丝一毫,都必须在有序与标准化中运转。总之,这些强势企业管理存在的共同点就是:时时有遵循,处处有规范。
反观邮政企业自身,几年来,邮政的网路资源、网点资源已成为市场中抢手的“热点”和企业发展的优势,但企业基础性管理虽然是一种竞争资源,却往往被我们忽视了,以至于不断暴露出来一些基础性管理问题。种种现实要求我们,一定要从基础管理的角度,来尽快解决不够“严”、不够“细”、不够“精”、不够“实”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网路、网点真正表现出优势,已经得到的优势得到强化而不是弱化。
四、基础管理的效果如何,最终要通过企业中的人来体现。
因此,在打造管理者队伍、一线职工队伍问题上决不能含糊,一定要有明确的规则。
(一)管理层。
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基础性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当前,应以党中央提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号召为契机,促进各级管理者积极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全域性观念;明确各管理岗位、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以及各关联岗位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管理干部应加强政策、法规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要通过用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保持健康的经营秩序,并通过言传身教,带好身边的队伍;切实加强管理者的考核、监督,坚决遏制干部队伍中的短期行为、投机行为。
(二)一线员工。
邮政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绝大多数是生产、经营一线员工。通过有效的一线员工管理,实现从基层支局、班组到个人组织严密、遵章守纪、服从命令,是基础管理工作好坏的最直接的环节。为此,要强化基层班组、支局所的管理,努力创造条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生产经营一线员工的业务知识培训和规章制度学习,把开拓市场、发展业务的新政策及时传达到一线员工,把好的制度和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政策水平,提高执行规章制度和政策的自觉性,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依法规范经营、优质文明服务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在全行业形成人人遵守制度、维护全网秩序的良好氛围。

探伤班长如何加强班组基础管理建设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班组管理基础建设
班组是企业最小的单位,处在企业的最底层。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晴雨表”,班组的作为,能检验出企业的执行力、活力和竞争力。所以班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要搞好班组建设,就必须从基础管理抓起。因为班组基础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班组生产、经营、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成效。
一是要制定《班组建设评价标准》,以标准为准绳加强班组基础管理
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分专业制定《班组建设评价标准》。《标准》应对班组安全管理、专业管理、综合管理提出要求,尤其应根据不同班组工作性质的不同,重点突出关键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
二是以推进人财物集约化管理为契机规范班组资源配置
要按照合理配置、精干高效的原则,科学合理设定班组和岗位人员编制,统一岗级、薪酬。要在对各岗位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清晰班组工作接口,梳理班组工作流程,完善各项工作标准,固化员工作业行为,进一步提高班组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三是利用新科技促进班组基础管理
要通过在班组管理中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使班组管理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班组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不会一蹴而就,不能急功近利,需持之以恒。由于各班组的软硬体差异,建设成效肯定不尽相同。要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推动班组建设的全面、均衡发展。对基础较差的班组,要通过努力,使之达到基本要求。对基础较好的班组,要引导他们主动向优秀班组、标杆班组努力。
同时要善于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使班组建设成为班组积极参与、认真实践的一项工作,使班组建设工作焕发勃勃生机。要善于挖掘、整理、提升和推广基层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促进班组建设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还要眼睛向“外”,学习和借鉴兄弟公司、其他行业的班组建设经验,积极汇入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先进管理方法、先进管理手段、先进资讯科技,推动供电企业班组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由单纯的生产封闭型向面向使用者的开放型转变。

班组管理的六项基础管理工作是什么

一般的话无非就是 人 机 物 环 法这几方面入手,我觉得作为一个管理者首先自己要做好表率,再培训下属。培训好自己的下属这很重要,不管对你的品质及效率或他们本身有是一种莫大的好处。管理者不能同下属走的太近,然而在下属有困难时你要第一个站出来帮他们客服困难。管理说白了就是下属的服务员。在下属中要建立起你的威信 。要让他们对你有种敬畏感,和亲切感要让他们心甘情愿的给你做事,那么你就是一名合格的管理员

如何加强质量、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如果是电子的我倒可以帮你,服装的,对我说太难了.呵呵

怎样做好班组管理工作

(一)“人”的管理
在四大因素中,人是最重要的,不论是装置的操作、检修、保养,还是材料的验收把关,以及作业方法的遵守和改进,都要依靠员工的智慧和积极性。因此,对于班组长来说,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 加强对员工的技能训练。
(1) 让员工充分理解质量标准和作业标准。
(2) 按要求充分理解质量标准和作业标准。
(3) 进行个别而且具体的指导。
②. 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1) 加强对自己作业质量的控制。
(2) 提高对自己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3)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宣传教育。
(二)“装置”的管理
这里所说的“装置”,包括装置、机械及装置以外的夹具和和测量器具、工装等装置的管理是要及早发现装置的不良及分析其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而且还要进行预防性维护,以防患于未然。对装置和机械,包括夹具、测量器具等,都需要班组组织员工进行日常检修,以及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定期的检修和调整。班组的装置管理主要指关于装置的正确使用、日常维护管理。其最基本的任务是:合理使用装置,精心维护装置,及时修理装置,作好必要的原始记录,使装置处于“健康”状态,这也是我们班装置管理员所提出的口号。实际管理中我们在领导的指导下建立了班组的装置管理员,装置管理员的主要职责:1、监督大家对装置进行日常的保养、维护。2、对装置的综合效率进行分析控制,收集装置的原始记录。3、联络装置动力部协助共进组开展1STEP装置初期清扫活动。
(三)“材料”的管理
这里的材料,不只是产品的原材料,也包括生产中所使用的零件和辅助材料等。材料的管理主要是加强验收检查,改进保管方法,避免材料的碰伤、变形和变质等。对保管中的材料进行定期检查,对将出库的材料严格检查把关。班组建立了材料管理员,负责班组的日常材料接入及投入记录,对出现的不良工件及原材料及时做好三包处理及报废处理,并做好记录。
(四)“作业方法”的管理
应该将最佳的作业方法予以标准化,予以成文,由班组长向员工彻底宣贯说明。
1、如何开展劳动竞赛和岗位练兵,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开展劳动竞赛和岗位练兵,不但可以提高大家技能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活跃大家的工作气氛,提高工件效率等。为了解决一项质量问题或是提高某产品的生产效率时,经常会在大家的对策表中见到对人的方面所分析出的原因有,操作技能低、或是来公司时间短等,所树立的对策大都是进行工艺知识培训,对培训后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考试等形式对大家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考核,而对于实际操作方面可以通过展开技能比武等形式来提高大家的操作积极性。如何才能开展好技能比武活动呢?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要联络我们的公司培训主管,将现场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提高操作技能的迫切性进行反馈,然后由培训主管安排进行理论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再进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最好展开我们的技能比武,然后将理论成绩与实际操作技能成绩相加,按照得分多少进行排名,奖励成绩优异者,通过这种物质上的激励来提高大家对操作技能的重视程度及学习现场操作工艺的积极性。
2、如何开展技术和业务学习培训,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建设学习型班组。
一个优秀的班组,组员相对来说也应该是很优秀的,那我们倒推,一个想要成为优秀的班组,必须要拥有优秀的组员,如何才能提高组员的综合素质呢?
经常遇到我们做了培训,但是大家对培训内容不感兴趣,所以培训根本没有效果,培训工作成了一种负担,我们在培训之前首先要针对要培训的内容不同进行一下调查,一般以考试或是以现场的质量资料及某工位的不良品资料进行调查,目的是让大家都能了解我们的现况,让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再组织培训,这样将员工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成主动,大大提高了培训的效果。然后我们再通过班组培训管理制度,可以制定每个月必须进行的培训,或者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考核等,让大家经常处于一个学习的状态,相信这样的班组综合素质定会有改观。还有通过对组员们想学习的知识面进行问卷调查,看大家现在普遍想学习的知识范围,以便给大家收集最有必要的学习内容。
6、如何搞好班组基础管理,建立完善原始记录或台帐,做到及时、清晰、准确并保管妥善。
班组的基础管理体现其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一般的基础管理包括比较基础的人员管理、考勤管理、资讯档案管理等,对于一些基础管理方面,一般采取定员**负责。对大家的工作每月进行评价,对表现优异者申请必要的奖励。例如我们班建立了材料管理员、装置管理员、品质管理员、人员培训管理员等。这样不但有利于开展工作,还可以提高大家的管理技能,从而提高整个班组的综合素质。原始台帐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工作中采取以下对策来做好原始台账的建立,联络Netup管理员对班组的负责人及机动进行培训提高大家对账务知识的了解程度,在接料记录中要求每周对所接物料进行一次核对,确保月底的盘点能够有准确性、有资料依靠性。在物料使用过程中做好视觉化管理,加强过程控制,确保资料的准备性。在班组基础资讯的管理中我们注重看板化管理,这样有利于开展工作,还可以让大家都能了解我们的现况,让大家对班组的资讯有所了解、掌握。例如:个人的出勤及班组的通报资讯等都可以在看板上见到,有利于大家对错误资讯进行核对及异常问题进行反馈。
3、如何加强班组企业文化建设,把海信企业精神、理念及行为规范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提高执行力度,加强沟通,形成朝气 蓬勃、雷厉风行、积极工作的氛围,营造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心情舒畅、团结向上的局面。
大家都知道集体的力量是无穷大,一个优秀的班组绝对离不开像鹰一样的团队,像雁一样的队伍,在团队建设中组织开展一些可以锻炼或是提高大家团结力,开发引导大家利用集体力量才能完成的一些活动。

如何加强和完善基础管理工作问题

城市是一定区域经济、政治、文化、资讯和服务中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以城市的基本资讯流为基础,依靠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手段,确保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安全执行,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既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本人结合多年工作实际,浅谈一下如何借鉴新加坡城市管理模式和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

怎样提高班组管理工作

(1)提高班组长的绩效意识,健全绩效管理组织体系
班组绩效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班组长的绩效管理的观念,通过开展班组长培训,使班组长建立系统的绩效管理理念,正确认识绩效考核致力于绩效提升这一根本目的,帮助员工改善绩效,进而推进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
(2)科学制订班组绩效计划,签订绩效合约
班组应对绩效管理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划,结合实际设定绩效考核目标、指标体系、考评周期、考评方式等,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班组成员绩效指标可以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可以根据一定周期内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层层分解,定量指标可以从员工工作时间、劳动强度、安全风险、技能要求、完成质量等因素制定劳动定额标准,并设定差异调节系数,通过民主协商,建立科学、实用的指标标准。同时,考核指标要兼顾班组员工实际,要合理、适度,不宜过高,过高容易打击积极性;过低就丧失了激励作用,达不到考核的目的。
(3)强化绩效考核的过程控制
绩效管理应注重过程控制,加强沟通、监督和指导三个环节。绩效沟通能有利于改善班组长与班员之间的关系。在制定绩效目标、签订绩效合约时,双方要充分沟通,共同确定;实施绩效计划时,班组长应定期就绩效计划的内容与员工保持沟通,了解和掌握组员的工作态度、进度和质量,并定期提出绩效改进建议与意见,有利于班员完成绩效目标。
(4)强化绩效反馈机制、有效推进绩效面谈
绩效反馈是绩效考核周期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后的环节,绩效面谈是绩效反馈的主要方式。
绩效面谈不只是反馈考评结果,更重要的是帮助班组成员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以及帮助班员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利于班员绩效的提升。使班组绩效管理形成一个不断改善、提高的良性回圈。
(5)加强监督、合理申诉
为了使绩效管理工作客观、公平、公正、透明,对班组绩效考核的实施过程加强监督,当员工对自己绩效评价结果有不同意见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定的程式提出申诉,谋求合理的解决方式,同时督促考评者真实、客观、合理、公平地进行考评。
(6)加强绩效结果应用
班组应建立班员个人绩效管理档案,加强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绩效薪酬、岗位升迁、评先评优、人才培养等个人职业发展有效结合,充分发挥班组员工的发展潜力、专业特长、能力优势,实现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充分地调动班员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实现个人理想、个人价值,真正达到企业“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制度留人”。

‘叁’  管理的基础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七方面内容,即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计量工作,信息工作,规章制度,基础教育工作,班组管理工作。

一、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工作是指对企业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订、执行和管理所做的工作。技术标准是规定企业生产对象、生产条件、生产方法,以及包装、储运等,应达到的尺度和必须遵守的准则。比如产品质量标准、工艺设备规程、设备维护与修理规程、安全技术规程、环境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等。这些规程和标准,大部分是反映工作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规定,只能认真的执行它,不能违反它,一旦违背它的要求,就要受到惩罚。这种惩罚会给企业生产和经济效益带来严重恶果。如有的勘查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不按规范和规程的规定进行现场管理,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和人身伤亡后果,把一年取得的经营成果几十万元,全部赔了进去。

管理标准是指对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职责、程度等所作出的统一规定。如每一个职能科室及每个科室的工作人员,它的职责是什么;每一项职能工作,它的任务是什么,它的工作进程是按照怎样的程序开展的。在工作运行中,在每一个时点上对它的工作质量和数量有什么要求,对每一项职责如何考核评价、奖惩等。这些管理基础工作一旦建立并认真执行,将会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会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

所有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完整的标准化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内先进标准,严格执行各项标准,不断提高标准化水平。

二、定额工作

定额工作是指对各项技术经济定额的制订、执行、修订和管理工作,如劳动定额、设备利用定额、物质消耗定额、资金利用定额、管理费用定额等。企业要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手段,修订和完善各类定额,不断扩大定额应用范围,严格定额管理,提高定额水平。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当前相当普遍地存在着不重视定额工作的情况,这是很危险的。应当明确,定额最早是来源于市场经济,而发达的市场经济,更有它用武之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经济实体,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盈利,企业的盈利性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大的产出;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即通常所说的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产出/投入。从公式中可以看出:要提高经济效益,一是要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产出;二是要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投入。而定额工作的对象一方面是对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各环节的工作,利用定额科学原理和方法,规定一个合理的时间消耗标准(劳动定额),并据此合理安排人员(人员定额),使得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增加产出,以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定额还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和各种费用,利用定额科学原理与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后规定一个合理的标准(材料消耗定额、设备配备定额、流动资金定额、费用定额),使得在不减少产出的情况下降低消耗,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之目的。同时,定额也是开展劳动竞赛,进行经济核算,贯彻按劳分配的重要依据。因此,显而易见,定额管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是管理企业的一种科学方法,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法宝之一。可以这样说,没有科学合理的定额,就不可能有序、有效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就不可能把有利于地勘单位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切因素调动起来,就不可能使地勘单位的经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所以,在地勘单位全面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定额管理更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了把定额工作切实加强起来,各级领导必须重视、要把定额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年抓几次,抓出成效。要在定额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有新的转变,即:由三级定额并重向基层定额为主转变;由预算内地质勘查定额为主,向预算内地质勘查定额、地质市场定额和多种经营定额并重转变;由强制性定额为主,向强制性定额和推荐性定额相结合转变;由自上而下控制性定额,向为基层地勘单位服务转变。使定额工作力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计量工作

计量工作是指生产过程中,对一切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产品,所进行的计量、测试、化验、分析和检验等一系列计量技术和计理管理工作。这项工作对地质勘查主业以及各项多种经营工作,都是特别重要的。在地质勘查工作中,计量稍有不慎,如矿样化验成果不准确,将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在工程勘察和基础施工中,计量不准,也会造成质量事故,后患无穷,它可能加大或缩小某些劳务、物资消耗,会给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严重损失。所以企业领导一定要重视计量工作。要按照国家对计量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计量工作水平,配备先进的计量器具,完善检测手段,严格计量管理,有的必须配备专职人员从事计量工作,有的配兼职人员的必须责任到人。同时每年都要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抽检几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个单位都要逐步实现检测手段和计量技术的现代化。

四、信息工作

信息工作是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所产生的资料、数据等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传递、反馈、存贮、检索等管理工作。它包括原始记录、统计分析、科技情报、经济情报、科技档案等。涉及面非常广,是企业最重要的管理基础工作。

(1)原始记录,是指企业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的记录,记载着业务执行和完成情况。它是进行经济核算或统计的原始资料。其中原始凭证的作用在于正确、及时、完整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本来面貌,以便据以检查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合法性;原始记录的作用在于全面、及时、准确地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时的数量、质量和其他有关情况,以便据以进行统计或业务核算。建立原始记录首先要种类齐全,能覆盖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其次为保证原始记录填记的准确和完整,在设计原始记录的同时,还应规定传递路线及报送时间。同时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变化,还要对原始记录经常地进行调整和整顿。

(2)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指标,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分析,以便为领导和有关业务部门提供决策和加强管理的依据。统计分析运用的统计指标有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发展速度指标、平均发展速度指标、增长速度指标、统计指数指标、相关分析和投入产出分析等。企业经常运用的是投入产出分析,它的作用在于揭示生产过程主要环节直接和间接联系,促使各环节能科学严密互相衔接,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由于企业生产所消耗的物质材料,大部分是依靠其他企业提供的,所以除了要分析企业内部产品加工的各生产阶段,以及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各环节的生产技术联系外,还要反映企业与企业以外的各单位的联系。通过分析,可以使企业内部各环节,以及企业内部的生产与外部环境取得协调和平衡,还可以为经济预测和编制计划提供依据。

(3)科技、经济情报,是指人类征服自然、从事生产与科研活动的成果与情况的资料,它是保证企业前进和发展的资源。企业利用科技情报,博采众长,可以经济地获得科研成果。科技情报是国际国内竞争能力的标志,企业之间实力的差距,主要是技术的差距,也是情报吸引能力的差距。因此科技情报工作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很重要。科技情报工作的主要内容有:①收集,通过采购、交换、索取、现场搜集和复制等方法,搜集各种情报;②加工整理,通过登录、分类和保管等工作,对文献资料本身进行科学管理,同时编制检索;③报道,包括文字报道、口头报道和直观传播报道等;④情报服务,即指导进行情报检索、文献复制、组织代译、问题咨询、委托调查以及借阅等;⑤情报的分析研究,包括对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方针政策的情报研究,对企业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动向和发展趋势的情报研究,对市场动向和经营管理的情报研究,对技术经济和技术引进的情报研究等。

五、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指企业生产技术经济活动所制定的各种规程、章程程序和办法的总称,是企业职工行动必须遵循的准则和规范。它以责任制为核心,涉及企业的领导制度、决策机制、生产指标、经营、财务、物资管理和岗位责任等一切生产技术经济活动领域所必须具有的管理执行机制,以及控制约束和监督机制。对这些规章制度,首先是建立健全,尔后是坚决贯彻执行。下面是浙江地勘局水文地质队的规章制度索引,可供参考。

岗位责任制

1.政工系统

(1)党委书记职责

(2)①党委办公室职责

② 党委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

③ 组织干事岗位基本职责

(3)①纪律检查委员会职责

② 纪委书记岗位职责

③ 纪委干事基本职责

(4)①基层工会职责

② 基层工会岗位职责

(5)①团委职责

② 团委书记岗位职责

③ 团委干事岗位职责

2.行政系统

(1)院长、副院长岗位基本职责

(2)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总经济师岗位基本职责

(3)①院办公室职责范围

② 院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

③ 文书档案岗位基本职责

④收发岗位基本职责

⑤办公用品岗位基本职责

⑥总机话务员岗位基本职责

⑦报务员岗位基本职责

⑧打字员岗位基本职责

⑨油印岗位基本职责

(4)①总工程师办公室职责

② 总工办岗位职责

(5)①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职责

② 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岗位职责

(6)①工程技术科职责

② 工程技术科科长职责

③ 探矿副总工程师岗位职责

(7)①宣教科职责

② 宣教科科长岗位职责

③ 宣传岗职责

④职工教育岗职责

(8)①财务科职责

② 计财科各岗位质量责任制

(9)①劳动人事科职责

② 劳动人事科各岗位职责

(10)①安全生产工业卫生科职责

② 安全生产工业卫生岗位职责

(11)物资管理科职责

(12)①经营科职责

② 经营科岗位质量责任制

(13)①公安科职责

② 公安科各岗位职责

(14)①生活服务站职责

② 生活服务站各岗位职责

规章制度

3.行政综合管理

(1)院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实施细则

(2)文明办公守则

(3)收发工作管理守则

(4)院、工程处(室)两级印章管理办法

(5)办公用品管理细则

(6)文印工作制度

(7)关于使用汽车的规定

(8)院小车班管理制度

(9)基建管理制度

(10)院务会议条例

(11)承包经济责任制的规定和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

(12)电报和长途电话管理办法

(13)院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条例

(14)经营计划管理制度

(15)统计工作制度

(16)定额工作管理制度

(17)经营人员纪律

(18)合同管理制度

(19)经营工作制度工程技术管理

(20)专业技术岗位职责

(21)工程勘察设计纲要报告检查工作若干规定

(22)钻孔质量标准与钻孔质量验收暂行规定

(23)水、土样采样测试要求及质量检验规定

(24)制图工作质量检验和质量评定暂行规定

(25)勘察施工管理制度

(26)钻机机场管理制度

(27)质量管理机构职责

(28)工程地质勘察纲要基本内容和格式

(29)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般内容及格式(纲要)

(30)工业卫生标准

(31)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及要求

(32)工程勘察主要程序质量要求

(33)勘察工程施工设计编写与评审制度

(34)钻孔灌注桩检验及验收规定

(35)优秀项目评选和奖励暂行办法

(36)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37)质量主管工程师(员)职责

(38)标准化主管工程师职责

(39)开展QC小组活动暂行办法

(40)质量考核及质量系数评定办法

(41)工程勘察日常地质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

(42)工程勘察管理程序

(43)基桩施工机台(组)管理制度科技情报档案管理制度

(44)文书档案立卷归档、借阅暂行办法

(45)文书处理工作实施细则

(46)地质科技档案管理若干规定

4.业务建议和职工教育管理

(1)年度职教计划

(2)工人岗位培训和中技培训奖惩办法

(3)在职职工自学成才奖励办法

(4)成人高(中)等教育问题的几项规定

(5)外聘教师及本院兼职教师讲课酬金支付标准

(6)培训班管理制度

(7)职工教育制度

(8)全面质量管理知识培训教育计划

5.财务管理

(1)关于进一步严肃经济活动中有关纪律的规定

(2)工会经费、财产管理制度

(3)关于压缩机关管理费规定

(4)内部结算转账支票办法

(5)医药费包干办法

(6)关于差旅费开支标准补充规定

(7)机关年度管理费计划及其管理办法

(8)内部结算价格体系管理制度

6.人事保卫管理

(1)人事管理与调配制度

(2)浙江省工程勘察院院规

(3)职工退养办法

(4)劳动组合制度

(5)内部分配制度

(6)使用临时工制度

(7)民工安全守则

(8)工作作业安全守则

(9)安全生产责任制

(10)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

(11)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奖罚条例

(12)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暂行规定

7.物资后勤管理

(1)物资供应管理制度

(2)设备管理制度

8.生活服务管理

(1)食堂管理制度

(2)房产、水电、家具管理制度

(3)卫生管理制度

(4)医务室管理制度

(5)幼儿园管理制度

(6)理发室管理制度

(7)液化气管理制度

(8)绿化管理制度

(9)门卫安全管理制度

(10)基础教育工作

六、基础教育工作

基础教育工作是指对企业职工必须进行的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法制教育和技术业务教育。目的在于坚持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其中关键是抓好职工全员教育。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为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对企业全体职工和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和管理业务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培养训练,以加速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七、班组管理工作

班组管理是指对企业管理最基层的组织(即生产班组)的建设与经常性的管理工作,它包括思想政治、组织和业务三个方面,其核心是班组生产的业务管理,关键是要配备好班长,优化班组人员的素质和结构,搞好班组民主管理。加强班组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不懈地用这一理论武装企业全体员工。要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来推进理论学习。要坚持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力宏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要加强企业内部和班组内部的团结,提倡互让互谅、互助互爱、团结奋进的新风尚。

基层班组人员的配备要精干、优化,以岗定员,每个岗位业务和劳动工作量应当饱和,切不可把企业的富余人员分摊到生产的班组里。在调配班组人员时要坚持双向选择,自愿组合,不宜硬性搭配。人是有思想的,如果两个人互相团结、互相合作,1+1的力量要大于2;如果两个人不团结,互相不服气,1+1的力量要小于2,这就是优化班组组合的重要作用。在班组优化组合的基础上要选好班组长。班组长是广大员工最直接的领导,他的一言一行非常重要,一定要把那些责任心强、埋头肯干、能团结人的人选到班组长岗位上去,同时各级领导要大力支持他们的工作。

抓好班组的经济核算。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由工人自己进行经济核算。可以根据班组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量度(货币、实物、工时),对班组生产活动情况和经济效果进行记录、计算、检查、分析、考核和公布,并核算和监督各班组经济指标的执行和完成情况,考核和公布劳动的耗费和劳动的经济效果。通过核算和分析,促进生产,厉行节约。班组经济核算的指标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基本指标,即能反映生产活动的成绩、考核经济成果的指标,如产品或劳务的产量、质量、材料、燃料和动力的情况,工时的利用、费用的支出等;另一类是附加指标,即那些直接影响基本指标完成,同时也能说明基本指标好坏的指标,如设备利用率、修旧利废、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等指标。

‘肆’ 浅析加强企业基础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加强企业基础管理的途径和方法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如何重视并加强基础管理,需要从企业内部管理人手,更要积极探索加强企业基础管理的途径和方法,通过总结建筑施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管理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学习和吸纳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理顺思路,找到符合市场运作和企业提高基础管理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实现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稳步推进。
1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体系是加强基础管理的前提
1.1建立健全企业的管理体系,既是行业管理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企业的管理体系,是企业经营者实施有效管理的网络。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项工作内容──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由谁来做,如何做,如何做好等等;通过管理网络串联起来,发挥管理网络中各个联接点各自的职能,企业经营者及其群体持续地加以检查、监督、控制和调整,最终达到预定的目标。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有其特殊性。这些特殊性,来自建筑产品自身的特殊性;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向业主和社会提供合格的建筑产品,必须自觉地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的各项规定,如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等,都存在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殊规定。因此,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在构筑企业管理体系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殊性。一般来讲,企业的管理体系有总体系和子体系之分。所谓总体系就是企业总体的管理运行网络,其任务是协调解决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带方向性、决定性的问题,重大、关键工作内容的运行,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和处置。所谓子体系,是总体系下某一方面管理工作运行网络,其任务是协调解决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某一方面管理工作内容的运行,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和问题,如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财务运行键迅体系等。在需要的时候,子体系下面还可分为子子体系。通过这些子子体系的强化运行,提高企业基础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如图1。
1.2建立健全管理体系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要有人力资源作保证
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系,特别是小型企业的管理体系,一定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就是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实际出发,如企业资质等级的高低、规模的大小、施工业务量的多少、员工队伍的素质,以及企业总体结构的模式和发展的趋势等等,就是企业的实际。
建立管理体系是通过建立管理机构、配置管理人员来实现的;健全管理体系是通过调整并逐步完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配置来实现的,调整的基础是就是不断变化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
管理机构如何设置?要从运用构筑企业管理体系网络思维的基点出发,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划分为几个大块,使其成为管理体系网络上第一层次的交点,就是管理部门设置的需求点。确定每一个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及其管理职责,赋予必要的权利,但要有限制,要同管理职责分配相一致、要瞎凳同管理工作的任务相一致。在这个过程中,切忌照搬照套,离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实际,便成了“假、大、空”。
明确各管理部门、项目部管理职责和权限的同时,要明确管理部门之间、管理部门与项目部之间在管理上的联系和制约。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要通过调整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配置,使企业的管理体系得到健全。
要使企业的管理体系实现有效的运作,人力资源是保证。这种保证体现在各个管理岗位上的员工应具备相应的任职资格、相应的工作资历和能力。任职资格包括学历、专业技术职称、上岗资格证书等;工作资历是指员工从事某一方面工作的经历的积累;工作能力是指员工做好某一方面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企业的任何工作都要通过人的工作来实现,人力资源保证是基础。员工不具备相应的磨亮旅素质,企业构筑最好的管理体系的运作,也不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任何效益。同样,管理人员的配置也要同管理职责分配相一致,要同管理工作的任务相一致。否则,人浮于事,或者因人设岗,又会回到传统的老路上去。
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企业的经营者及其群体要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的理念转变到把员工作为“资源”来管理。员工是企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员工的管理,同样要遵循“价值规律”,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2落实管理职责是加强基础管理的核心
2.1定期进行“职位分析”
企业的经营者在构筑管理体系时,必须要考虑为了使企业正常运作,应当设立多少个管理部门、配备多个管理人员,各自应承担哪些管理职责。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原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进行“职位分析”。所谓“职位分析”,是为了保持企业的正常运行,对应当设立多少个管理部门、多少个管理岗位,每个管理部门、每个管理岗位应承担哪些管理职责,员工在完成管理职责后应享受何种报酬等,进行分析和策划。
“职位分析”是企业经营者及其群体必须要进行分析和策划的事情,这是企业构筑管理体系起点。在企业建立企业管理体系时,先要进行“职位分析”;在分析和策划的基础上,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需求,确定设立各管理部门(机构)、配备各岗位的管理人员等,使建立起来的企业管理体系启动后正常运行。
经过一定时间运行后,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要按照企业管理体系调整和健全的要求,企业经营者及其群体必须再次进行“职位分析”。在再次“职位分析”的基础上调整各管理部门(机构)、各岗位的管理人员,改进管理职责,使其更加适合企业管理体系的运作。
一般这项工作的周期为一年,具体的周期怎么定,还是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按照策划的方案实施→调整→实施→再调整→再实施等,企业管理体系才会逐步完整、有效,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职位分析”由企业经营者提出总体设想,可以授权企业综合部门进行策划和起草,也可以委托社会专业咨询机构进行策划和起草,关键是要使企业的各个管理职位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与企业管理体系运作相适应,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相适应。从大多数企业实践的情况看,这项工作由企业综合部门来完成,更加切合企业的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和连续性;由社会专业咨询机构来完成,可以引进新的管理思维和方法,对传统企业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2.2全面落实管理职责
在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通过“职位分析”,明确了业务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这为落实企业的管理职责创造了条件。但这只是条件而已,要把这些管理职责真正落实到各业务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一些工作量不大、比较琐碎但又必须要做的工作的落实,光通过口头布置是不行的。
通过聘任的方式落实管理职责是一个好办法。对部门负责人实施聘任的方法,经营者可以把部门的职责落实到人;对各级管理人员的聘任,又可以把各级管理岗位的管理职责落实到人。一般由企业的经营者向受聘人签发聘任书,并与受聘人签订聘任合同书或岗位工作责任书。通过聘任明确每一个管理岗位管理职责,同时也明确每一个管理岗位的报酬,也就是通常说权利和义务要对等。使每个岗位的员工明确只有做了本岗位工作,才能得到相应的报酬。
聘任是经营者与员工双方协商的结果,在协商的过程中双方是平等的。这种平等表现为经营者可以聘任,也可以不聘任;员工可以接受聘任,也可以不接受聘任。一旦双方签字认可,就有法律上的效力。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对项目部管理职责落实的问题。按照行业管理的相关规定,项目部除了项目经理外,至少还有11个专业管理岗位,这些岗位职责的落实,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的正常施工。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项目部不可能按岗位配人,特别是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工程项目体量相对要小,更不可能每个岗位都配人,但这些岗位工作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每一个工作岗位的管理工作量大小不同而已。
可以通过合并的办法,即按照工作量的大小,把2个及其以上岗位管理职责落实到1个人身上,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这里要强调的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岗位设置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的各项规定,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规定了一些关键岗位一定要配专人,并没有规定每一个岗位一定要配专人或关键岗位所配专人不能同时从事其它岗位的工作。所以,不存在主责和兼职的问题,只要在聘任合同书或岗位工作责任书明确的工作职责,每个管理部门、项目部在施工管理运作过程中的作用和要求是相同的。通过聘任的方法加以明确,可以明确每个管理部门、项目部员工的管理职责,使其成为份内工作。
3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保证企业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作
按照政治经济学的原理,人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如果企业的管理体系构筑好了,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管理职责明确了,但是员工的素质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水平,那么,最后的结果是
企业管理体系不能正常运作,管理制度不能贯彻执行,管理职责不能落实,经营者及其群体纵然有“三头六臂”,也只能望洋兴叹。因此,员工的素质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经营者要充分重视员工素质在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要不断地探索并解决员工队伍建设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解决员工队伍建设问题的途径,一般来讲有2条:一是引进企业需要的、符合要求的专业技术或管理人才,来充实企业的管理力量。一方面,引入企业需要的管理骨干力量,充实管理岗位的力量,提高管理体系运行的能力和水平,解决眼前管理上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引入企业需要的管理骨干力量,同时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通过引入的管理骨干带动企业总体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实现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稳步推进。二是通过培训提高原有员工的综合素质。一方面是外部培训,解决员工专业岗位知识继续教育和专业技术知识更新的问题,特别是要解决专业岗位上岗资格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内部培训,解决员工如何贯彻企业规章制度,使企业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问题;通过培训使员工了解、理解企业规章制度,提高员工对企业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两条途径相结合,对提高员工队伍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解决员工队伍综合素质的问题,一般来讲要解决2个问题:一是意识问题。每一个岗位的员工对企业管理体系的认识,对企业规章制度的认识,对本岗位管理职责的认识等,都决定着员工能否做好本岗位工作,这是一个意识问题。企业的经营者要通过教育和引导,从为什么要加强企业基础管理人手,从如何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展开,使员工逐步认识企业的管理目标、要求和方法,使他们懂得如何使自己既适应市场运作的要求,又符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要求,真正从传统的管理理念中解放出来。二是能力问题。每一个岗位的员工理应具备做好本岗位工作的任职资格、相应的工作资历和能力,但大多数企业的实际状况并不是这样,员工队伍在年龄、文化、专业技术、管理意识和能力等方面,存在意识落后、知识陈旧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企业的经营者要化大力气解决专业技术知识陈旧,管理知识滞后的问题,
要鼓励员工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学习新知识,通过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来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意识问题和能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有一个持之以恒的渐进过程,逐步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来推动员工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不可否认大多数企业存在着企业实际管理能力、水平与管理要求不相适应,与实现管理目标方面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通过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推动和促进企业总体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是必由之路。当企业拥有高素质员工队伍时,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
4结束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施工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求生存和发展,探索加强内部的基础管理的途径和方法,是每一个经营者及其群体面临的一大课题。
企业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明确和落实管理职责,制订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员工的考核和奖惩等,都是企业基础管理范畴的工作。做好这些基础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作的基础和保证。企业的经营者及其群体只有带领全体员工认真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对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伍’ 什么是党支部基础资料管理,它的含义是什么

所谓党支部基础资料管理,就是针对组织内部的党群记录、支部基础资料等与党有关的事务做到及时记、分类存、随时调、定期清。
及时记,每次开展活动或召开会议时,都将会议、活动情况及时记录下来,确保记录的及时性、真实性;
分类存,对上级下发的文件、各类学习材料以及其它基础资料,根据类别建立目录,分类保存,方便学习和查阅;做到资料准确、内容全面,为掌握队伍情况提供依据;
定期清,坚持每季度对基础资料进行一次清理,年底将全部资料装订好后,统一收存起来,确保支部资料的完整性,实现了基础资料整洁规范,各种档案资料健全完善。
以上均为党支部基础资料的管理内容。

‘陆’ 基础管理提升从哪几个方面

1、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首先要做好企业各项基础管理工作。

2、强化管理会计职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首先要做好企业各项基础管理工作。

4、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工作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制订、执行和管理的工作过程。标准化工作要求要具有“新(标准新),全(标准健全),高(标准水平高)”的特点。

5、计量工作。计量工作的核心是获得数据,评价数据,没有实测的和准确可靠的数据,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就失去了科学依据。

6、信息工作。信息工作就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料数据的收集、处理、传递、贮存等管理工作,现代化企业必须健全数据准确和信息灵敏的信息系统,使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逐步纳入电子计算机管理轨道。

7、完善规章制度工作。要通过建立和健全一套纵横连锁、互相协调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体系。

8、基础教育工作。大力做好提高职工的政治、文化和技术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