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一、增强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双基”工作的紧迫感 我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复杂多变的气候状况,以及驾驶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普遍不高等主客观原因,致使全县道路交通事故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形势十分严峻。究其根本原因,依然是基层基础工作不扎实。因此,各乡镇和各部门要从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切实提高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层基础工作的认识,增强做好“双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抓基层、打基础做起,从重事后查处向提前防范整改转变,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努力实现“少事故、少伤亡、少损失”的目标,全力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双基”工作责任制 (一)明确责任主体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和层级管理的基本原则,集镇规划区内的道路和乡道、村组道路的交通安全管理和基层基础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国道、省道、县道的交通安全管理及基层基础工作由县公安局负责,县公安局是管理主体,县交警大队是责任主体。县公路部门是国道、省道、县道畅通和安保工程的责任主体。县运管部门是县域内客运车辆管理和安全监管的责任主体。 (二)明确工作职责 1 、 乡镇人民政府责任 (1)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是辖区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组建由乡镇长任组长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辖区内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考评内容。 (2)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总体要求,细化基础工作责任,建立车辆台帐和驾驶人员培训学习登记卡,签订“四方一责”责任状,排查和整改隐患,检查基础工作落实情况,对主管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评估。 (3)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 (4)组织交通城建环保站对集镇交通秩序进行管理,清理占道经营、乱停乱靠等违法行为,规范路面运行秩序;设置辖区乡村道路标志标牌、排查整改乡村道路危险路段;协助 清理整顿监管农村客运市场。 (5)汇总各种交通信息并录入人车信息系统;对各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月检查督办,研究解决本辖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6)组织公安派出所对辖区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及集镇交通秩序维护,加强对乡村道路的巡查力度和路面行车秩序的监管,严查无牌无证、无证驾驶、报废车上路行驶、超速、超员、超载以及非客运车辆违法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负责一般事故(无争议的)和适用简易程序的事故处理;协助辖区内重大以上事故的调查处理;协助国、省、县道交通安全管理。 (7)组织乡镇中心学校加强校车管理,督促辖区中小学校开展校车和接送幼儿车辆隐患排查整治,建立校车档案;排查学校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并及时上报。 (8)组织交警中队强化对国、省、县道安全监管,落实 24 小时监管责任,创新与属地管理相匹配的机制和办法。 (9)牵头进行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责任追究。乡镇人民政府对死亡 1 人以下(含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实行责任倒查。事故调查报告须在事故发生后的 30 日内完成并送县安监局会签后报县政府审批。应当追究责任的对象按干部管理权限由乡镇提出建议,县安委会负责协调并监督追究到位。 2、村(居)委员会、社区工作责任 驻村乡镇干部和村支部书记是该村村组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组织村干部重点履行如下职责: (1)建立人车信息或台帐资料库,掌握人车增减变化情况。 (2)加强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引导村(居)民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制止并纠正驾驶人员违反道路交通法律法规行为。 (3)建立“红白”喜事报告制度,并到场告知行车安全注意事项。 (4)协助处理事故善后和维稳工作。 3 、县直相关部门责任
县公安局是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道路交通安全的组织领导、日常监管和督办落实。一是完善以交警为主体、多警种配合并各负其责的责任机制。二是全面落实监管责任,明晰交警大队、中队和各派出所以及其他警种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的职责。三是建立规范的工作制度,定期分析形势,研究措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四是强化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每年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每学期组织公安民警到学校上一次交通安全课。五是制定道路交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六是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对死亡 1 人(含受伤)以下的道路交通事故配合乡镇实行责任倒查。 县交警大队是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责任主体,全面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职责。一是加强对驾驶员教育培训和管理,每年以乡镇为单位对驾驶人员集中进行一次培训教育,每季度会同安监局开展一次交通安全暗访活动。二是强化交警中队建设,建立中队接受交警大队和当地党委政府双重领导的管理模式,全面落实属地管理措施,落实交警中队负责国、省、县道安全管理责任和中队民警指导协助乡镇管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三是强化机动车辆管理,委托乡镇派出所办理摩托车证照。 县运管所负责搞好“三关一监督”(严把运输企业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状态关、营运驾驶人从业资格关,做好汽车客运场站的安全生产监督),严格审批夜间途经三级以下山区公路的客运班线;清理、整顿、规范客运市场,每季度检查一次客运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以及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切实加强对运输企业的安全监管,取缔非法营运活动,大力发展农村客运交通,研究组建面向农村地区的客运公司;进一步完善培训教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学员交通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医疗急救技能的培训;每季度组织客运企业开展一次宣传教育活动,每年会同交警部门对客运企业进行一次评估。 县建设局负责对城区街道危险地进行治理,清理整顿城区占道经营,拆除占道建筑,清理城区路面污染物。 交通公路部门负责全县国、省、县道安保工程的建设,确保工程质量,规范设置全县国、省、县道标志标牌,及时整改危险路段。 农业(农机)部门负责落实拖拉机驾驶人考试制度,做好农机车辆的注册登记、安全技术检验、牌证核发等工作,积极协助公安部门进行农机的路面监控。 宣传部门负责深入开展“保护生命、安全出行”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拓展宣传阵地,改进宣传教育方法,建立交通安全公益宣传制度,通过媒体在黄金时段播放公益广告、曝光违法行为等形式,动员全民共同参与和维护道路交通安全。以学生、运输企业驾驶人为重点,有针对性地拟定宣传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宣传实效。 卫生部门负责制定道路交通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负责救助事故伤员的救治和事故现场卫生消毒。 县安委会办公室负责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和考核。安排部署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和区域性、阶段性综合整治或重点治理。定期召开专门会议,通报工作情况,研究工作措施,督办相关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对负有管理责任的死亡 2 人以上交通事故进行责任倒查。 监察部门负责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责任倒查和追究。 其它有关部门依照规定,管理好本系统、本行业、本单位的车辆和驾驶员,明确责任,建立制度,强化管理。 4 、交通运输客运企业职责
交通运输客运企业是道路交通安全运输的责任主体,企业法定代表人是第一责任人。一是必须健全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管理人员;二是建立各项安全制度,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三是建立健全本单位所属车辆及驾驶人台帐,组织所属车辆按期投保、按期年检,组织驾驶人员按期体检,与所属车辆驾驶人签定“四方一责”及其它各类安全责任书;四是定期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客运站场必须明确专人,每天对出站客车进行安全技术检测;五是对已达报废年限的所属车辆及时联系报废公司通过交警部门进行报废;六是每天进行一次安全提示,每月对所属驾驶人开展一次安全教育活动,每季度对违法违规和发生事故的驾驶员举办一次培训班;七是加强交通安全宣传,企业、站场常年设置交通安全宣传标语,设立宣传栏并及时更换内容,站场常年播放安全教育片,张贴宣传挂图,展出宣传牌;八是随时排查所属企业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
三、规范道路交通安全基础工作内容
(一)建立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台帐和相关档案 1 、建立“横向倒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台帐; 2 、交警部门建立人车信息数据库,运管部门建立 9 座以上客运车辆台帐及档案; 3 、派出所建立“四方一责”签订台帐; 4 、交警大队建立车主、驾驶员办理牌证,年检(审)催办台帐; 5 、交警大队建立驾驶员交通违法行为举报及处理台帐; 6 、交警大队建立交通事故登记台帐。 (二)建立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制度 1 、坚持例会制度。县综治委会同县安委会每季度召开一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例会,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每月召开一次例会,村(居)委会、社区每半月召开一次例会,分析形势,完善措施,解决突出问题。 2 、坚持日常巡查和重点时段上路值勤制度。负责国、省、县道的公安交警路面巡查每月不少于 25 个工作日,负责乡村道路的派出所每月上路巡查不少于 10 个工作日。各村(居)委会、社区干部每月不少于两次、乡镇有关责任人每月不少于一次道路交通安全检查。县直有关部门每季度组织一次综合督查,同时对重大节假日、恶劣天气等重点时段实行干部值勤制度。全县推广“一个班子负责,一套机制保障,一辆专车服务,一年四季抓道路交通安全”的工作模式。 3 、坚持“一票否决”制度。道路交通安全是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的重要内容,要严格执行《巴东县实施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制试行办法》(巴办发〔 2005 〕 7 号)的规定,该否决坚决否决,决不姑息迁就。 4 、坚持集中整治制度。由县公安局牵头,有关部门配合,每半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针对不同时期,存在的不同问题,突出整治重点,制定整改方案,力求收到实效。 5 、坚持明察暗访和公开曝光制度。县安委会办公室每季度组织一次明察暗访活动,检查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和事故情况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曝光,接受社会监督。 6 、坚持述职制度。县综治委和县安委会每半年组织一次相关责任部门述职,对履职尽责不到位的,由纪检监察机关追究责任。 7 、坚持事故“说清楚”制度。凡发生一次死亡 2 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有关乡镇人民政府、交警中队、派出所、村(居)委会、社区负责人及客运企业法定代表人必须到县安委会“说清楚”,反思工作不足,完善工作措施,减少事故发生。 8 、坚持违法驾驶员教育与处罚双到位制度,凡是发现机动车驾驶员有严重违法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并组织驾驶员对道路交通安全法规进行系统学习。 四、严格道路交通安全责任追究 (一) 道路交通运输企业、生产经营单位凡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道路交通安全黄牌警告和问责: 1 、机动车保有量在 10 辆以上的单位,一年内累计发生一般以上交通事故的车辆占车辆总数 20% 以上的; 2 、机动车保有量在 10 辆以上的单位,内部无专职交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或安全责任制不落实的; 3 、一年内本单位机动车辆发生 1 起以上一次死亡 2 人(含 2 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或发生两次以上死亡 1 人的道路交通事故的;
4 、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 ( 二 ) 凡辖区内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对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实行问责: 1 、年度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超过目标控制数的,对负有监督管理责任的乡镇、部门和相关单位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实行问责; 2 、乡镇一年内发生一起死亡 2 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全县发生 3 起以上一次死亡 2 人以上事故的,分别对负有监督管理责任的乡镇、部门和相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问责;
3 、乡镇一年内本辖区无牌、无证车辆发生一起死亡 1 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全县发生 3 起以上一次死亡 1 人无牌无证交通事故的,分别 对负有监督管理责任的乡镇、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问责; 4 、本乡镇辖区内货车、农用车、拖拉机违法载人,一年内发生一起死亡 1 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全县一年内发生 3 起以上一次死亡 1 人违法载人事故的,分别 对负有监督管理责任的乡镇、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问责; 5 、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 对负有监督管理责任的乡镇、部门和相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实行先停职,再接受调查处理。 ( 三 ) 道路交通安全告诫书(以下简称告诫书)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提出建议,报县安监局审签。道路交通安全问责书(以下简称“问责书”)由县安监局提出建议,报县人民政府审签。 ( 四 ) 凡收到告诫书的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及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及时自查自纠,自我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书面报县安监局。
对收到告诫书的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及生产经营单位,县安监局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 五 ) 凡收到问责书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须向县安全生产委员会报送整改报告和工作计划,并落实整改措施。 ( 六 ) 告诫书和问责书的发送次数,列为各乡镇和相关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内容。 ( 七 ) 受到问责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由县政府组成调查组,认定性质,划分责任,形成调查报告并由纪检监察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涉嫌渎职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 八 ) 建立道路交通事故分级调查处理责任制,凡发生死亡 1 人和受伤 3 人以下事故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调查处理;凡发生死亡 2 人以上和受伤 3 人以上事故的由县人民政府组成调查组调查处理。
B. 如何解决基层组织与基础管理薄弱,基本功差,执行力不强的问题
如何解决基层组织涣散、基础管理薄弱的问题?我以为首要的是要选好“将”。古人说,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衡量一个单位的工作如何是要看每个“兵”的表现,但是“兵”的表现优劣于否却在“将”的调度。同理,看一个单位和部门工作效率如何、执行力是否强,组织建设是否扎实,基础管理是否夯实,也关键在看“将”的调度,看制度的执行力。环顾左右,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基层领导“悦于管事却畏于管人”的现象,“领导不管人,这个领导就当不好”,在从严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要保证制度能执行下去,必须在初始阶段不要怕得罪一些人,不得罪人制度就执行不下去。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如果一个单位或部门的领导“领导不力”而指望这个单位的工作会有多大起色,那将是缘木求鱼。严格管理,推行制度化管理,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但同时也是为了“解放”管理层。杜邦等国外大公司因为制度完善,所以管理起来相对轻松,但如果细究起来,他们也是经历了一个制度从无到有,越来越完善的过程,而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不断完善的进程当中。对一个公司来说,从严管理,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安全文化培养,不是一部分人的事,而是全公司每个员工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各级管理者一定要负起责任来,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大力提高执行力。而执行力能否提高,主要在领导。“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领导要带头,特别是要做好“人”的管理工作。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从严管理,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学好制度、认真执行制度。“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转变观念,要树立“正确的制度观”,在思想上要对制度敬畏,为职工群众做出表率。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大力宣传制度,为职工群众做好制度的解释工作,而且要身体力行地带头学习好制度,坚决执行制度。一句话,各项制度推行伊始,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带头遵守规章制度,领导干部不搞特殊化,以身作则,给单位的员工树立榜样,才能使单位上下共同遵守规章制度,上行下效,调动单位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实现制度化管理,收到应有的效果。反之,如果一个单位的领导成员都不能遵守或执行单位的制度,却反过来要求其下属去遵守,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使各项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基层组织涣散也就在所难免。
再进一步地说,一个企业的最终竞争优势体现在企业的学习能力以及迅速转化为行动的执行力。执行力是决定企业制度能否得到贯彻并彰显管理基础的重要因素之一。事实证明,那些在激烈竞争中能够最终胜出的企业无疑都与其具有杰出的执行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说,前些年人们较多地关注企业战略的制订,现在已经认识到如果没有执行力,再好的战略、再好的制度最终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一纸空文。推行从严管理,就是在企业推行“法治”,而法治离不开人人努力。
不仅如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管理基础,推行从严管理,还要着力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考核标准以及与之配套的相应的考核制度,并具有可操作性。在考核过程中,绝不能走过场,流于形式,而应该把考核细化、量化,使各项规章制度的考核真正落到实处。在一个单位要认真执行制度,每个人既是制度执行者,同时又是别人执行制度的监督者。有了考核监督机制,从严管理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制度管理应有的作用。
“严是爱,松是害,不严不松是个灾。”客观地说,严格管理,一开始,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不适应,这时各级管理者就要实事求是、耐心细致地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既坚持制度的标准不变,消除员工的疑虑,化解他们的不满,又要使他们从抵制执行制度到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妥善地处理好执行制度与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的关系,使职工感到到无时不在的关怀,自觉投入到严格管理的实践中,自觉工作和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C. 基础管理能力如何提升
导语:一般管理者的通用团队领导能力管理学中有个着名的"锅盖原则",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是经理人必须具备的两大基本能力系统,二者缺一不可。如果说自我管理能力是管理者实现自我成功的基础,那么,团队领导能力则是管理者实现团队成功的保证。
基础管理能力如何提升1
一般而言,作为一个主管,在自我管理方面应该具备九项自我管理的能力,你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去锻炼提升自己:
(1)角色定位能力--认清自我价值,清晰职业定位;
(2)目标管理能力--把握处世原则,明确奋斗目标;
(3)时间管理能力--学会管理时间,做到关键掌控;
(4)高效沟通能力--掌握沟通技巧,实现左右逢源;
(5)情商管理能力--提升情绪智商,和谐人际关系;
(6)生涯管理能力--理清职业路径,强化生涯管理;
(7)人脉经营能力--经营人脉资源,达到贵人多助;
(8)健康管理能力--促进健康和谐,保持旺盛精力;
(9)学习创新能力--不断学习创新,持续发展进步。
通过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可以获得"小成功"(高绩效个人),通过提升团队领导能力则可以获得"大成功"(高绩效团队)一般而言,主管的领导能力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来进行提升和训练:
(1)领导能力--掌握领导技巧,提升领导魅力;
(2)决策能力--学会科学决策,避免重大失误;
(3)绩效管理能力--重视目标执行,提高团队绩效;
(4)激励下属能力--运用激励技巧,点燃下属激情;
(5)教练下属能力--教练培训下属,提升下属能力;
(6)授权能力--善于授权放权,修炼无为而治;
(7)团队学习创新能力--不断学习创新,保持团队活力;
(8)员工管理能力--体认员工需求,体验快乐管理;
(9)团队组织能力--学会团队协调,促进团结凝聚。
基础管理能力如何提升2
一、注重自我修炼,切实增强“三种意识”
(一)增强大局意识。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烟草行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特殊行业,倍受社会关注。长期以来,烟草行业在维护“两个至上”即:“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价值观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同,但是,当前形势仍然很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谋全局?这就要求把企业的发展放在经济社会的大局中去思考、去实践。要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积极开展履行职责,确保“卷烟上水平”的各项工作顺利实施。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工作行为,切实解决好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牢固树立有为才有位、有为才有威的思想,在科学发展的平台上,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谋求与社会经济同步的发展道路,进一步夯实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深入地把基础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进一步提高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二)增强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搞好团队管理的灵魂,集中表现为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要认清企业的发展规律,把企业的发展融入到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中去思考,不断增强自身的领导管理能力,恪尽职守,做到对社会、对企业、对员工负责,要坚决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积极向上、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优良传统,把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把企业的管理与发展摆在首要位置抓紧、抓好,确保企业稳定。
(三)增强效能意识。“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其精髓就是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解决员工最迫切、最关心、最突出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要永葆“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成果,必须增强效能意识,继续坚持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部署安排,继续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拿出不解决问题不罢手、不健全制度不松劲、不见到效果不回头的决心和信心,积极服务,主动服务,优质服务,着力在处理好把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上下功夫,狠抓各项工作绩效的效能,既要注重量的积累,更要注重质的飞跃,坚持不懈地将提高效能作为一种常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企业的发展。要持之以恒地按“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要求抓整改、抓落实,使工作效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注重自我塑造,着力加强“三个建设”
(一)加强思想建设。思想决定行动,思想的解放程度决定着企业发展程度。要从思想上不断注入新活力,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的目标,增强大局意识;紧紧围绕保持与员工的团结协调的良好联系,增强公仆意识;紧紧围绕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求,增强创新意识。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对提升领导干部的领导力具有突出的推动作用。要从组织上不断注入新活力,切实抓好员工队伍建设,教育和引导干部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潜心做事、低调做人”的行业信条。坚持领导干部谈话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加强班子的沟通协调,进一步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要自觉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依靠集体智慧做出决定。坚持选好人、用好人,选拔使用政治上靠得住、肯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干部,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形成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打造一支优秀团队。
(三)加强作风建设。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自觉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从作风上不断注入新活力,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局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要经常深入一线,搞好调查研究。要深入群众,关心群众,多向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齐心协力推动企业发展。要严格要求自己,踏踏实实办事,清清白白做人,在工作中率先垂范,在生活上以身作则,在学习上争当标杆,充分发挥模范和示范作用,树立作风正派、求真务实的形象。
基础管理能力如何提升3
一、管理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加强学习。
作为管理者必须增强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把学习摆在重要地位,学习是提高管理者知识水平、理论素养的途径。我们在工作中获得的是经验,而理论学习赋予我们的是进一步实践的有力武器。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从实践中学习,从书本上学习,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素质、一种觉悟、一种修养,当作提高自身管理能力的现实需要和时代要求。同时,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要做到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工作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积累,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
二、管理能力的提高,要树立创新观念。
创新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功能之一,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不同,它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组织行为,即是一种有组织的创新活动。因此,促进创新的最好方法是大张旗鼓的宣传创新,激发创新,树立创新观念,使每一位组织成员都奋发向上,努力进取,跃跃欲试,大胆尝试。要造成一种人人谈创新,时时想创新,无处不创新的组织氛围。企业管理是处在不断变化的.动态环境中,许多情况是无先例可循的,特别是要使每一位管理者认识到管理不仅仅是用既定的方式重复那些已经重复了许多次的操作,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去探索新方法,找出新程序,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因此,公司提出2007年的经营管理思路“观念创新出思路,管理创新出成效,科学创新出效益,机制创新出人才”,这就需要各级管理者进一步打破因循守旧的观念,树立大胆创新的观念,自觉运用创新思维,完成公司的经营目标。
三、管理能力的提高,要有良好的执行力。
执行力是管理者具备的最基本条件,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应该是一个好舵手,遭遇风浪时,临危不惧,身先士卒。执行力体现在完成公司目标的程度上,管理者必须执行公司确立的目标,使目标清晰具体落实。作为管理者落实执行力上,最基本的就是严格执行公司的既定目标与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各项工作,认真履行组织赋予的职责。管理者的个人素质以及思维方式,对执行力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对于管理者,除了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之外,还应不断锻炼对整个管理过程进行规划发展、远景展望的能力,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工作点上,工作中必须有计划,有总结,这样才能保证执行的效果,执行过程中绝不能随遇而安,想如何就如何,这样只会影响管理质量。
四、管理能力的提高,要培养勤思考的习惯。
提高思考能力,要善于从全局上观察和处理问题。“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城。”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以宽广的眼界去思考去观察,从事物的不断变化中掌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提高看问题的敏锐性,提高协调和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真正做到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善于把握好“度”。很多管理者在工作中遇到同一样问题时,处理的方法会不一样,有的管理者处理得恰当,而有的管理者处理得草率。那就是在遇到问题时,不要简单地急于处理,要勤于思考,对问题进行分析,把握好“度”,以最佳的方法去进行处理。作为管理者,只埋头于事务性的工作,对企业发展全局性、重要性的工作不进行思考,是很难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培养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抓住管理工作的重点、热点和难点,从中掌握问题的主要矛盾,及时给予处理。
五、管理能力的提高,要有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
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基层单位处于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状态,这就需要管理者在工作中注意协调好部门之间、基层之间、部门与基层之间的相互作用,还要注意与上级、同行之间的协调和沟通。管理工作的每个步骤,都依赖于组织成员良好的沟通,成员良好沟通,又依赖于领导者的管理能力,因此,良好的沟通成了实现组织行为过程中重要的成功要素。沟通的方式是多种的,一是下行沟通,它是政令统一、指挥统一、调动下级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二是上行沟通,它既是下级对上级指示作出反馈、使上级了解决策执行的程度,又是下级向上级提供做出新决策的信息资料,增加下级参与感。三是平行沟通,它可增进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了解和合作,促进互相了解,消除扯皮现象,为团队建设打下良好的人际基础。四是业务沟通,有关业务信息的内部交流,是各项工作程序化运作的基本保障,它可以极大地促使业务信息无阻隔流通,提高管理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五是人际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联系企业共同目的和企业中有协作的个人之间的桥梁。如果没有信息的沟通,企业的共同目的就难以为所有成员了解,也不能使协作的愿望变成协作的行动。管理者最重要的功能是把企业的经营思路、经营目标等信息准确地传递到职工,并指引和带领他们完成目标。除此之外,还要经常与职工进行沟通,关心他们,鼓励他们提出一些对企业改革发展的看法及存在问题,以便及时改善,有职工的参与才会有行动的支持。沟通是现代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有效的沟通可以大大提高不同层次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用好了会使管理工作水到渠成,挥洒自如。沟通更是一种技能,是“情商”高低的具体体现,这种“情商”是比某些知识能力更为重要的能力。不断提高我们的“沟通”水平,就能帮助一个企业,以及企业中层次不同的管理者切实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
D. 如何提高护理基础服务的整改措施
仅供参考,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写的。
根据我院现存的护理安全隐患制订了如下整改方案及整改措施。
一.切实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大力倡导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思想。
具体措施:
1.护理人员必须坚持每周一例会工作制度,参加每周的医疗安全教育学习,发现一次不执行按医院的规章制度处罚。
2.结合我院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的理念,提供主动服务,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倡护理人员用“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3.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服务,在全社会树立医疗卫生行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二.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总结经验,逐步探索和完善适合我院的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具体措施:
1. 要进一步落实《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要求,切实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夯实基础护理。
2. 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1) 医院、病房有完整的创建计划、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护理人员经注册上岗,规范执业。
2) 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
3) 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规范临床护理执业行为。
4) 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晋升、评优相结合。
3.明确临床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必须履行基础护理职责,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
4.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分级护理的服务内涵、服务项目要包括为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指导等内容,并纳入院务公开,作为向患者公开的内容,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机制。
三. 加强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的学习。
具体措施:
1.开展《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每月至少一次,让护理人员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条文。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断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制定病人安全管理预案。
3.加强质量监控措施管理,加大关键质量控制力度,科室建立质控小组,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和各环节质量管理,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消除和减少隐患的发生。
4.反复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利用晨会和平时业务学习进行法律知识与防范医疗纠纷案例的讲课,用具体案例告知护士,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定期召开安全分析会,让护理人员结合岗位工作,寻找容易出现错误的环节,尤其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更新管理理念,鼓励护理人员上报安全隐患,并设立隐患自查报告奖励制度,如隐瞒不报,则按相应制度惩罚。
四.加强护理“三基”“三严”的学习考核
具体措施:
1.每有一次理论考试,一次技术操作考核。
2.鼓励护理人员参加院内外的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培训。
3.制订优惠政策,鼓励护理人员参加成人高等教育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及理论知识。
4.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每二月请上级专家来我院指导讲课,护理人员轮流到上级医院短期培训。
五.加强护士条例的学习,严格执行医嘱执行制度,坚决杜绝用药与医嘱不符的现象发生。
具体措施: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一旦发现护士用药与医嘱不符,立即取消当班护士护理执业资格。
六.加强无菌操作规程的培训、无菌物品的管理、做好各种无菌物品的发放使用流程管理及高压锅灭菌监测督促检查工作;做好传染病人的消毒隔离工作,督促做好卫生员的病房终未处理工作。
具体措施:合力分工,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七.加强值班交接班制度。
具体措施:
1.一周一次核心制度的学习。
2.一周一次至少护理人员集体交接班。
3.加大行政查房的检查督促力度。
八.加强护患沟通。具体措施:
1. 认真学习丰卫[2014]168号文件《加强医患沟通工作的实施意见》。
2. 切实转变思想,提倡以病人为中心的主动服务。
3. 结合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做好护患沟通。
4. 把入院宣教、健康教育、疾病指导、出院指导、出院病人调查等工作科学的结合在一起,做好护患沟通工作。
九.做好抢救药品、物品的管理与保管工作。
具体措施:
1. 制订抢救器械的修养与维修制度。
2. 积极引进新型的抢救器械。
3. 做好抢救药品、物品的处备用状态的检查工作
4. 加强值班交接班的责任心。
十.严格掌握特殊药物的滴速,严格履行特殊用药的告知。
具体措施:
1. 加强提示,凡医生特殊要求的药物滴速,一定要在输液瓶签上用红笔注明滴速。
2. 加强责任心,严格履告知制度。
3. 加强值班交接班制度。
十一. 加强对药物质量的检查。
具体措施:
1. 治疗室配备合适的灯光,便于药品质量的检查。
2. 治疗室增加提示“药品质量你查对了吗?”,以防护士的粗心大意。
3. 加强责任心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