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安徽简称什么
安徽简称皖。
安徽,简称“皖”,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合肥。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国华东地区,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东连江苏,西接河南、湖北,东南接浙江,南邻江西,北靠山东,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
安徽濒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内拥长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地势由平原、丘陵、山地构成;地跨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安徽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
安徽的地形地貌:
安徽省平原、台地(岗地)、丘陵、山地等类型齐全,可将全省分成淮河平原区、江淮台地丘陵区、皖西丘陵山地区、沿江平原区、皖南丘陵山地五个地貌区,分别占全省面积的30.48%、17.56%、9.99%、24.91%和16.70%。
安徽有天目-白际、黄山和九华山,三大山脉之间为新安江、水阳江、青弋江谷地,地势由山地核心向谷地渐次下降,分别由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组成层状地貌格局。山地多呈北东向和近东西向展布,其中最高峰为黄山莲花峰海拔1873米。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安徽
㈡ 安徽基础教育资源怎么样
每一个地区对于教育的投入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对于教育投入越高的话,那么通常该地区的发展也会更加的有动力。说起安徽省很多人都知道这个省份是非常注重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就是指在中学和小学阶段的教育,那么安徽的基础教育资源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㈢ 安徽省是什么族
安徽省属少数民族散居省份,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省55个少数民族成份俱全,现有少数民族常住人口39.5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0.66%。回族、满族、畲族为安徽省世居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口最多,约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83%,居全国第9位。少数民族在全省呈“大分散、小聚居”状分布,沿淮淮北多且相对集中,沿江江南少而分散。全省现有9个民族乡、1个民族农场(享受民族乡待遇)、1个民族街道(享受民族乡待遇)、136个少数民族聚居村、122所民族中小学。
【回族】回族是安徽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早在唐、宋时期,安徽已有回族先民活动,元代以后,因被签发、调卫、屯田或自然迁徙,回族开始在安徽大量定居,到明末清初时,外省回族大量迁入,省内回族从西北往东南缓慢发展,今皖中、皖南、皖东南一带的回民,不少都是由皖西北迁徙而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安徽建设的发展,回族人口由其它省、市因工作调动、就业分配和联姻等迁入较多,人数迅速增长。
人口分布方面,安徽回族分散在全省各地,每个县市均有回族。但从整体上看,沿淮淮北多且集中,江南少而分散,交通要道、重镇回族人口又明显多于其它地区。从全省情况看是大分散,从民族乡、村看,是小聚居。
回族进入安徽后,由于自身原因和安徽的地域特点,主要从事于饮食业、屠宰加工业、制革业、个体商户及半商半农等,但在皖南和皖中的小部分地区也有一些纯粹以农业为生的回民。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在早期来皖的回族先民、回族部落中发展,对安徽回族共同文化、共同经济生活、共同风俗习惯等都起到过凝聚作用。今安徽回族仍有参加每星期五礼主麻以及礼拜、念经、把斋、朝觐等宗教活动。同时安徽回族由于宗教信仰和自身生活环境,形成了在服饰、饮食、居住、婚姻、节庆、礼仪等方面一系列独特的风俗习惯。
回族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在建国前历朝历代均未取得民族平等的权利。在历史上,安徽回族也出现过不少英雄人物和杰出人士,如明代的常遇春、蓝玉、沐英,清代的马大用、杨歧珍,民国时期的端木杰等,但都未能改变整个回族的政治待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有一大批回族志士浴血奋战,前仆后继,如滁州定远二龙乡的清真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回族才真正得到了政治上的平等权利,才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涌现出一批高级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各个领域为国家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委员会中均有回族代表、委员,其在全体代表、委员所占比例高于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比例。安徽建立了回族乡、村和民族居委会,各回族乡乡长均由回族干部担任。
【满族】安徽满族主要分布在肥东县完牌坊一带,以完颜为姓自明朝初期就生活在这里。完颜氏满族来自山西云内州,其祖完配随朱元璋征战有功,被封于今合肥肥东一带屯卫,遂居安徽。散居在全省各地的满族多是建国后由于工作原因、自然迁徙或通婚联姻而来。
全省满族约有四成分布在肥东,有满族行政村一个,其余散居在全省各地,人口相对较多的是合肥市、芜湖市、淮南市、蚌端口市等。
【畲族】畲族来源于古老的越民族,据传发源地是广东潮州凤凰山,公元7世纪形成民族,后辗转迁至福建、浙江。清光绪五年(1879年)以后,从浙江桐庐、兰溪、淳安等县迁来一部分畲族,落脚安徽省宁国县云梯乡一带,成为安徽畲族的主要来源。另有来自福建省蒲城等地,数量较少。散居在安徽其它地方的畲族人口,大多数是工作调动、学校分配或通婚联姻而来。
安徽畲族主要分布在宁国县,宁国县畲族约占全省畲族的80%以上,有畲族行政村1个,其余主要分布于各省辖市。
建国前很长时间,畲族依旧处于“刀耕火种”的状态,由于山区自然条件恶劣,新垦土地土质贫瘠,生产力极为低下。建国后,通过大力兴修水利,改造低产农田,农业生产加快发展,畲族依靠山地资源走上了致富之路。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畲族口头文学丰富,有长篇叙事歌,小说歌、杂歌等。畲族“有物必有歌”,内容包罗万象,以杂歌最多。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与齐唱,以对唱为主要形式。
㈣ 什么是安徽省
安徽省,简称皖,省会合肥市,位于中国大陆东部,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
安徽省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与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河南省、江西省、山东省接壤,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土地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45%。地形地貌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组成。 境内的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淮河、新安、庐州、皖江四大文化圈。
安徽省自古重视科研,是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古今有毕升、梅文鼎、邓稼先、杨振宁等科学家,截至2014年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首的科研教育大学107所,科研机构3484个,部属以上实验室186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54家。
安徽省与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安徽创造的“小岗村精神”,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序幕。2015年,安徽省正式迈入中等偏上收入的快速发展阶段。
2014年获得中国最幸福的省份荣誉,被列入中国首个新型城镇化试点省份。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鼎盛时期徽商曾经占有全国总资产的4/7,亦儒亦商,辛勤力耕,赢得了“徽骆驼”的美称。
2015年,安徽省正式迈入中等偏上收入的快速发展阶段。
㈤ 关于安徽省的常识有哪些
安徽省简称皖,位于华东地区西北部,是一个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面积13.96万平方千米,地形多样,南高北低。安徽省在淮河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淮河以北属温带季风气候,长江、淮河穿境而过。安徽于清康熙年间始建省,省名取安庆府与徽州府名第一字,合为“安徽”。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来都是人才辈出之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史册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留下了诸如徽派建筑、徽墨歙砚、徽戏等文化瑰宝。为中国的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
地理概况
安徽位于中国华东地区西北部,东邻江苏、浙江,北接河南,西界湖北,南有江西,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被称为中国长江三角洲的腹地。安徽境内的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64米。
全省南北长约570千米。东西宽约450千米。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淮河横贯安徽。将全省天然的分成三部分——锦绣的江南山区、富饶的中部平原和肥沃的淮北平原,以及五个自然区域: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皖南山区。
气候特点
安徽省季风气候显着,四季分明,终年温和湿润,并有明显的南北气候过渡特征。气温一般南部高于北部。年降水量南部多于北部,山地多于平原。夏季各月降水量的逐年变化更大,往往引起旱涝灾害。
自然资源
安徽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石灰岩、岩盐居全国前十位。安徽省境内的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最着名的有扬子鳄、江豚等。濒危的动物59种。森林资源也较为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30%。
交通运输
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747千米,东西南北出省口皆有高速公路相连接;铁路总里程2387千米,京沪、京九、陇海和宁西等铁路纵贯境内:有4个民用机场,与全国几十个大中城市通航;水运体系发达。芜湖、铜陵、安庆3个长江口岸实现了对外轮的开放。
经济概况
安徽省是中国主要粮食产区之一,农业大省。以水稻、小麦以主。农业兼具有南、北方的生产特征。全省渔业发达。经济鱼类达40多种。重工业以煤炭、机械、化工为主,是中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基地之一,形成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安徽的古井贡酒、宣纸、徽墨、徽砚等闻名国内外,是安徽省的经济支柱之一。
文化习俗
安徽是南北文化交汇之地,这里地形复杂,受风土人情影响,文化习俗南北迥异。历史上,楚国统治安徽300多年,使这里打上了楚文化的烙印。其中,徽州文化最为典型。从北宋后期,徽州文化全面崛起,明清时达到鼎盛。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等,无不显示出独特的风貌。
省会:合肥
合肥市位于省境中部,长江淮河之间,沿江近海,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合肥属亚热带到暖温带的过渡区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市总面积7266平方千米。合肥现辖3个县4个区。合肥市素以“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具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的战略地位,常为兵家必争之地。名胜古迹众多。有三国古战场逍遥津、曹操训练弓弩手的教弩台、古钟长鸣的明教寺、呈宋代建筑风格的包公祠、包公墓园以及晚清重臣李鸿章故居、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故居等。
“三朝古都”:亳州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海平原,与苏、鲁、豫3省邻近。亳州唐朝以前称谯(谯县、谯郡),自唐代始称毫州;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县级亳州市升为地级亳州市。总面积8394平方千米,总人口521万。亳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自。汤都于亳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文物古迹遍布,历史名人荟萃,以三朝古都名扬天下。亳州是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位居全国四大药都之首,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
历史文化名城:寿县
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之滨,古称寿春。春秋为蔡侯重邑,战国时楚考烈王、西汉淮南王和东汉末年袁术均建都于此。东晋改称寿阳,隋称寿州,到近代始称寿县。寿县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城郊八公山是着名的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主战场。此外,千古佳话将相和的主角之一廉颇也葬在八公山。寿县南30千米是着名的神州第一大塘安丰塘,相传此塘为春秋中叶楚相孙叔敖集民力所建。寿县文物古迹还有报恩寺、范公祠、孔庙、战国墓葬、寿县古城墙、清真寺、刘安墓、珍珠泉等。瓦端口湖银鱼、瓦虾是寿县最着名的水产。八公山豆腐和传统糕点大救驾闻名遐迩。
芜湖
芜湖市位于省境东南部,北临长江,面积3325平方千米,辖4区3县,人口231万。芜湖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矿藏有铁、铜、石灰岩等。工业以轻纺为主,还有机械、造船等门类。农业以种植水稻、油菜、棉花为主。长江流经市境西北部,流程70余千米。漳河、青弋江、水阳江自南向北流贯平原。其间河湖交织,形成水网圩区。芜湖港为长江五大港口之一。
黄山
秦代的黄山被称为黟山,到了唐代天宝六年(747年),改名黄山。黄山素以奇伟俏丽、秀灵多姿着称于世,是一座资源丰富、生态完整、具有重要科学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俱佳,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
徽州牌坊
在黄山市徽州区(古徽州)境内,保存有大量古代牌坊。因此,这里有“牌坊之乡”的美称。在封建社会,为了表彰在忠、孝、节、义等方面功勋显赫的官员,当朝政府常常批准在这些人的故里村头。修建“功德牌坊”。后来也用来旌表家庭内的贞烈妇女。这样的牌坊便是贞节牌坊。到明清时代,徽州牌坊一改以往木质结构为主的特点,几乎全部采用石料,且以质地优良的“歙县青”石料为主。这种青石牌坊坚固,雕刻造型精美,高大挺拔,恢弘华丽,是中国古牌坊建筑中的杰作。
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
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唐天宝年间改名九华山;因有九峰形似莲花而得名,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皖南山区北部青阳县境内,面积百余平方千米。山势嶙岣嵯峨,共有99峰,其中以天台、莲华、天柱、十王等9峰最为雄伟。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为九华山最高点。境内主要胜景有九子泉声、五溪山色、莲峰云海、平岗积雪、天台晓日、舒潭印月、闵园竹海、凤凰古松等数十处。名刹古寺林立,与自然风景巧妙结合,素有莲花佛国之称。寺庙始建于东晋,明清鼎盛时佛寺曾达三四百座,现存78座。
江南溶洞群
安徽的很多地区都有典型的岩溶地貌发育,江南水乡适宜的条件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溶洞。这里溶洞中的石钟乳发育形成各种不同的造型。加之洞底积水,构成一个个景色优美的旅游胜地。在这些溶洞群中,最为着名的有贵池城南的大王洞、蓬莱洞、石台的鱼龙洞等。
包公祠
包公祠位于合肥市。占地约200平方米,是一座四合院。祠内的包公塑像冷静严峻,一身浩然正气。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侍立两旁,并有龙头、虎头、狗头三铡。祠内两边厢房陈列着包公墓内的出土文物,包括《家训》及包氏家谱等展品。祠室内外。有许多匾额楹联,用以歌颂包拯的清廉无私。
西递古村落
西递古村落建筑被誉为“徽派古民居珍宝”、“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西递村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整个村落呈船形,保存有完整的古民居122幢。民居建筑布局上高低错落,布置得当。这些清代民居的大门均采用黟县青石料砌成高大门坊,各种石雕、砖雕的门罩设在门坊上。民居大多有一处或多处因地制宜、依势而成的小庭院。院内布置有花坛、水池,围以漏窗、矮墙,饰以石雕、砖镂,整体建筑比例和谐,尺度适宜,在质朴中又见俊秀、典雅。各个民居单元还有青石为圈的水井。
宏村
在黟县有一种别具一格的村舍,这里的古人别出心裁地设计出牛状居民村落——宏村。环绕全村的山溪清泉流进各家庭院,被称为牛肠;而与此相连的一个半月形池塘,被看做是牛胃:一渠清水由牛胃注入胃南湖,好像进入宏大的牛肚。沿江河而聚居,是古人早已养成的生活习惯,而这种引山泉之水入村舍、进庭院的精心设计。则不仅满足用水之便,也显示出了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更高层次的构想与追求。
许国石坊
歙县山城古为徽州治所,其中明代民居、牌坊、祠堂合称为歙县古建筑三绝。许国牌坊是一座跨街矗立、奇异独特的古牌坊,为中国古代石牌坊建筑中的罕见实例。牌坊大多为四脚。而许国石坊是八脚,也称八脚牌楼。石坊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平面呈口字形,三层四面八柱。主楼分为三层。最上层由斗拱承歇山顶屋檐,山面附楼各出两层挑檐。石坊通体为坚硬青石雕琢而成的仿木建筑。石坊四面雕为双龙盘边,镌刻着董其昌所书“恩荣”、“先学后臣”、“大学士”、“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等题款,显示了被纪念者的身份、功业等。石上所刻飞龙走兽、彩凤飞禽。神态逼真。
天柱山
天柱山之名皆因山峰突兀云天,峭拔如柱而得,又名潜山、皖山。天柱山的主峰天柱峰,海拔高达1488米,号称中天一柱。山中层峦叠嶂,千岩万壑,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山中佛寺道观并存,现已成为中国的道教名山之一。
琅琊山
琅琊山面积约115平方千米,山中遗有唐、宋以来的多处摩崖、碑刻和古建筑。因有名山、名亭、名寺、名文、名泉、名洞、名士、名碑、名关而被称为九名胜境,素有“蓬莱之后无尉山”之誉。着名诗人韦应物、苏轼、欧阳修等均写有赞其美景的诗文。醉翁亭又名谓亭,创建于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是当时的琅琊寺僧智仙为着名文学家欧阳修而建。
“现代宋街”:屯溪老街
屯溪老街位于黄山市西南隅,是市内现存最完好的一条宋代商业长街,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为全国所罕见。有现代“宋街”之誉。沿街房屋多为两层,间以三层,楼下开店,楼上为居室。沿街两侧有茶楼、酒店、书场、墨庄、商场等260多室,各色摊点200多个。门面多为单开门,宽3~5米。入内则深邃,连续多进,内院以华丽的天井相联结。一般是前店后库,前通街,后通江。
㈥ 什么叫安徽省简单介绍
字挺多的!
㈦ 安徽省省辖市有哪些
截至2020年,安徽省共有16个省辖市(即地级市),分别是:
1、合肥市(皖A);2、芜湖市(皖B);3、蚌端口市(皖C);4、淮南市(皖D);5、马鞍山市(皖E);6、淮北市(皖F);7、铜陵市(皖G);8、安庆市(皖H);9、黄山市(皖J);10、阜阳市(皖K);11、宿州市(皖L);12、滁州市(皖M);13、六安市(皖N);14、宣城市(皖P);15、池州市(皖R);16、亳州市(皖S)。
另外安徽省还下辖9个县级市,分别是:
1、巢湖市(属合肥);2、无为市(属芜湖);3、桐城市(属安庆);4、潜山市(属安庆);5、天长市(属滁州);6、明光市(属滁州);7、界首市(属阜阳);8、宁国市(属宣城);9、广德市(属宣城)。
扩展:
民国时期,安徽省仅有一市,为蚌端口市,于1947年设立。
新中国建国初,安徽省下辖5个地级市,分别为:合肥市、淮南市、蚌端口市、安庆市、芜湖市。
1983年,安徽实行市管县体制,下设8个地级市,即常说的安徽老八市,分别为:合肥市、淮南市、蚌端口市、安庆市、芜湖市、马鞍山市,淮北市,铜陵市。
1987年后,新增9个地级市,达到17个,即今天的16个地级市,另外加个巢湖市。
安徽省,位于我国华东地区内陆,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上,长江、淮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地理地貌融合中国南北差异,是美丽中国的缩影。安徽作为独立建制出现较晚,历史上分属数个地理、文化单元,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南京,今安徽、江苏、上海同属直隶(后为南直隶),清初(康熙六年,1667年)析江南省(明南直隶)设江苏、安徽两省。
安徽,以设省时省内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最初安徽布政使司衙门曾长期寄治江宁(今南京),1760年正式迁治安庆,安庆始为安徽省会,现省会为合肥。安徽设省后建制较为稳定,现在仍为我国23个省之一,但在建国初期由于安徽地跨长江南北,皖南、皖北解放时间有先有后,暂时没有设安徽省,而是分为皖南、皖北两大行署区。
皖北为老解放区,1949年初分为皖西、江淮、豫皖苏三个行政公署,1949年4月撤销设皖北行署区,专署驻合肥市。皖北行署区成立时皖南还未解放,“渡江战役”后解放军横扫皖南,1949年5月成立皖南行署区,专署驻屯溪,同年7月迁驻芜湖。1952年,皖南、皖北行署区合并设安徽省人民政府。
行署区是建国初期短暂存在的省级行政区,除了安徽分为皖南、皖北行署区外,江苏也分为苏南、苏北行署区,四川分为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四个行署区。行署区是省级单位,辖省辖市(专级市)、专区,皖南、皖北行署区时期,安徽有五个省辖市,其中仅一座隶属于皖南行署区。
皖北行署区成立时,省辖市有合肥市、蚌端口市。1949年1月21日合肥县解放,2月以合肥县城及城郊设合肥市,同年4月皖北行署区于合肥市成立。蚌端口原为凤阳县地,近代因铁路而兴盛,民国时曾为凤阳县治,1947年正式建市,蚌端口市为安徽省辖。1949年1月,蚌端口市解放,隶属于江淮区,皖北行署区成立后为其所辖。
淮南是一座新兴工矿城市,近代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而兴盛,其原为怀远、凤台、寿县等县地,1949年1月淮南解放后设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此为淮南的最早建制,同年4月改其为淮南矿区,1951年1月淮南矿区改为专区级(地级)淮南市,为皖北行署区省辖市。
安庆曾为安徽省省会,1949年4月安庆解放后以怀宁县城及城郊设安庆市,此时安庆市为县级市,建国时由皖北行署区安庆专区管辖。1950年,县级安庆市曾短暂撤销并入怀宁县,1951年升为省辖市。
皖南行署区成立时专署驻屯溪,但屯溪市仅为县级市,皖南行署区仅辖芜湖市一个专级市。1949年4月芜湖解放,5月芜湖市成立,芜湖市县分置,芜湖市直属于皖南行署区,芜湖县为芜当专区所辖。1952年,皖南、皖北行署区合并为安徽省后,安徽省辖市为合肥市、蚌端口市、淮南市、安庆市及芜湖市。
㈧ 安徽省有哪些市
安徽省共辖16个地级市,省会合肥市居安徽省中部,其余15个市从北到南分别是:宿州、淮北、亳州、阜阳、蚌端口、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安庆、芜湖、铜陵、宣城、池州、黄山,辖区最大的是六安市,最小的是淮北市。
(8)什么安徽基础扩展阅读:
1.安徽:
简称“皖”,省会合肥,位于中国大陆东部,属于华东地区,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安徽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
安徽襟江带淮,沿江通海,经济繁荣,教育发达。下辖宿州、淮北、亳州、阜阳、蚌端口、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安庆、芜湖、铜陵、宣城、池州、黄山等16个地级市。
地跨长江、淮河南北,新安江穿行而过,与江苏、浙江、湖北、江西、山东、河南接壤,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辖境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1.45%。地形地貌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组成,境内湖泊星罗棋布,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
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安徽与江苏、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2014年,获得中国最幸福的省份荣誉,被列入中国首个新型城镇化试点省份。2015年,安徽省正式迈入中等偏上收入的快速发展阶段。
2017年,安徽省生产总值2751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6年增长8.5%。
2.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安徽省共辖16个地级市,省会合肥市居安徽省中部,其余15个市从北到南分别是:宿州、淮北、亳州、阜阳、蚌端口、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安庆、芜湖、铜陵、宣城、池州、黄山,辖区最大的是六安市,最小的是淮北市。
省政府驻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共辖44个市辖区、7个县级市、54个县。辖区面积最大县、市、区分别是金寨县、宁国市、埇桥区。
共辖255个街道办事处,1249个乡镇。其中946个镇,303个乡(7个回族乡,1个回族满族乡,1个畲族乡)
3.位置境域:
安徽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经济上属于中国东部经济区。地理位置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
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腹地,居中靠东、沿江通海,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东西宽450千米,南北长570千米。辖境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土地面积13.9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1.45%,居第22位。
网络-安徽
㈨ 安徽省有哪些城市.
1、合肥市
2、芜湖市
3、蚌端口市
4、淮南市
5、马鞍山市
6、淮北市
7、铜陵市
8、安庆市
9、桐城市
10、黄山市
11、滁州市
12、天长市
13、明光市
14、阜阳市
15、界首市
16、宿州市
17、巢湖市
18、六安市
19、亳州市
20、池州市
21、宣城市
22、宁国市
㈩ 安徽省都有哪些市
截至2018年9月1日,安徽现有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端口、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16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巢湖市、桐城市、潜山市 、界首市、明光市、宁国市、天长市) 、54个县、44个市辖区。
具体的行政区划地图如下所示:
(10)什么安徽基础扩展阅读
安徽建省于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
它位于中国中东部,是最具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组成部分。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5%。
安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川秀美,区位优越,地理地貌融合中国南北差异,是美丽中国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