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地基基础设计中对地基条件的要求有哪些
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
2、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
3、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仍应作变形验算: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
(2)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
(3)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
(4)相邻建筑距离过近,可能发生倾斜时;
(5)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匀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
4、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挡土墙等,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尚应验算其稳定性;
5、基坑工程应进行稳定性验算;
6、当地下水埋藏较浅,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上浮问题刚,尚应进行抗浮验算。
B. 隧道洞口开挖导向墙基础需不需要进行支护,比如用工字钢进行支撑 跪求高工解答
一般都需要支护,防止坍塌,正常情况下用的是顶撑!
C. 相邻建筑的基础间距是多少
当必须深于原有建筑时,两建筑的间距L≥(1~2)ΔH。
为保证原有建筑在新建建筑施工过程中能够安全正常使用,新建建筑的埋深应该浅于或等于原有建筑的基础埋深。
果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则必须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比如,分段开挖,设置临时板桩支撑,采用地下连续墙。
对原有建筑的地基和基础采用托换技术,保证其正常工作。
D. 简述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的要求和措施
我是咁子答个。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有建筑基础。否则,两基础间应
保持一定净距,其数值应根据荷藏大小、土质情况而定,一般取相邻基础底面高差的1—2倍。①新建建筑物采用浅基础②基础设计时,新建建筑应选用桩型基础③基坑支护,要进行专项设计,而且有专项施工方案④有地下室的新建建筑应加快基础工程施工速度⑤考虑为原建筑物灌桩支护⑥加强观测 快快抄,迟啊秒都死
E. 深度小于1米的地梁基坑需要做基坑支护方案么
不同类别的土壤其放坡起点也不同,一、二类土的为1.2米,三类的为1.5米,四类的为2.0米
假设你的沟沟很深很深:
没有合乎标准的放坡,自然要做单独的基坑支护方案,
若是放坡符合规范要求,那还要个屁支护
可以在资料上体现出放坡来,即便实际不存在。甲方若是不给,大可以咬文嚼字的讲道理。他们若表态未发生的工程量宁死不给,那大不了多挖几下。
不过刚看到你的题目:地梁
如果有模板的话,那模板的支撑就兼有基坑支护的功能了
换个角度,又可以声称这不是基坑,这是沟槽!嘿嘿支护是针对基坑的,可没牵扯到类似电缆沟或下水道、水渠的沟槽吧
F. 相邻高差基础净距的规定
就是基底的(黄海标高)高差要小于两桩相邻距离的两倍。 防止倾角过大对地基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G. 新老基础相邻400,新基础深于老基础,不能采用地下连续桩保护老基础,有啥子更好的施工措施保护老基础
如果相邻基础的深度不太大而且时间周期不长的话,可以考虑采用以加桩的方式进行支护,如木桩、混凝土预制桩等。
H. 相邻基坑开挖间距应满足什么要求
一、1.最近的距离为基底高差的两倍,有可靠的防护措施可不受限制。
2.根据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按45度角扩大面确定。
二、基坑的简单介绍: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程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
三、图示:
I. 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原则是什么.
除岩石持力层可不限外,相邻基础埋深高差不宜超过两基础距离的一半。新建基坑为岩石持力层的,也应有可靠的坑壁支护措施。
J. 基坑开挖时与相邻建筑基础相邻如何开挖及防护措施措施
1、基坑开挖时与相邻建筑基础相邻的开挖方法:
(1)、两基础均为J-7独立基础,采用间隔分段施工法,并加围护桩支护。
(2)、为了减少对邻近建筑的影响,采取(4000×2400)基坑土方分成4次开挖,3次浇筑,分段施工、围护桩支护。
(3)、尺寸为4000×2400,为了减少施工时对建筑物基础影响,先用木桩或椎108钢管桩(4米长,一头作尖)齐排压入土中,入土深度约3.5m,压入土中的竖向排桩中心间距为300mm,长6000mm,将一排竖向工字钢用20槽钢横向水平连接保持整体性,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4)、两侧施工完后,再用20工字钢做水平横(对)撑,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横(对)撑水平间距1200mm,围护支撑施工完后,开始挖土。
2、基坑开挖时与相邻建筑基础相邻的防治措施:
(1)、压密灌浆加固方法:
压密灌浆的加固方法主要就是利用浓浆置换和压密土这一方法。
先采用注浆法加固土体,待到土体容重增大后,孔隙比减小后,就会发现土体抗剪强度、压缩模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比原先增加几倍到十几倍。
采取此种措施后,建筑物在很短时间内即有所回升,不均匀沉降相对减小,而且房屋原有的斜拉张裂缝和承重墙顶部的横张裂缝均有不同程度的弥合,满足了用户的要求。
一般而言采取的措施顺序如下:
a、加固部位:根据经验,降水影响范围为60m,开挖影响范围约为48m,并且当建筑物的基础在垂直于基坑开挖边缘这一方向上的刚度较弱时,建筑物的水平拉伸将成为建筑物损坏的主要原因,故靠基坑一侧出现多处裂缝,加固土层为杂填土层。
b、加固顺序:从外围开始给杂填土层注浆,深度接近基坑开挖深度。
c、注浆材料: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压力:浅部注浆终压为500一l000kPa,深部终压为1600-2000kPa。
d、扩散半径尺值可根据理论公式计算,有效影响半径工程依据现场灌浆试验结合工程经验确定。
e、注浆孔的布置:注浆孔分两排,第一排垂直孔,第二排倾斜孔,斜孔紧贴建筑物基础施工。
首先施工垂直孔,注入浆液在地层中形成一道垂直幕墙,以阻止地基土土体的侧向变形及斜孔浆液外侧渗流,再通过倾斜注浆孔向地基下层注入浆液,以改善地基土力学性能指标。
f、注浆量及水灰比:根据现场试验,水灰比定为l:l,渗入适量水玻璃(3%);注浆量可由公式推算:Q=1000 。
其中Q是注浆量(L),V是土体积(m3)是土的孔隙率,K是经验系数(0.3-0.5)取0.5,施工中确保每米注入水泥量不小于80kg。
(2)、采取防护措施。
加固固然重要,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的采取一些减少地表沉降的措施更有现实性。
根据实践经验,采取分层分段开挖,地下连续结构等效果比较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基坑施工时间不宜过长,整体施工粗精得力,工程才能够顺利完工。
(3)、确定降水井数量。
降水量的多少势必会对深坑基坑产生分裂等影响,要及时根据各个地层的情况,实施有效的降水方法,以及建立可行的降水井,保证深基坑的稳定性。
(4)、其他预防措施:
正因为影响深基坑的因素各种各样,造成基坑的变形以至于建筑物塌陷,以及周边建筑物开裂等情况,在采取以上三种措施的时候,还要注意采取一些应急措施。
当发现基坑变形的时候,或者出现一些危险情形比如说当时的环境局限性时,就要果断处理,以底板分块施工或者是增加斜支撑等方式来解决这样的矛盾。
即使周边环境不出现过多问题,在深基坑开挖时也要注意及时将主动的土压力降低,可以采取墙后卸土的方式。
一旦周边环境有局限性时,就要用草袋等压在坑内底角的被动区。如果在深基坑开挖的时候。,遇上流砂严重的情况,就要不断地往坑里面填水,以保证安全性。
a、基坑的开挖与土地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若要保证土体的形状以及保证土体的稳定性,就必需要进行适宜的基坑支护设计。
b、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实测数据收集是很重要的工作,它为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及准确的预测分析周边建筑沉降提供了数值依据。
c、影响基坑周边建筑沉降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支护桩布置情况、距基坑距离、时间效应、压密注浆等,基坑支护设计中一定要合理把握,以期达到更好的支护效果。
(10)低于相邻基础多少需要支护扩展阅读:
基坑开挖是设置管井井点降水,以利开挖人员和机械作业及土体装卸运输。
顶层6.0m以内用长臂挖掘机开挖,开挖过程中坑内用小型装载机配合,将远离挖机的土方推至挖机的工作范围内。
基坑开挖包括接触网支柱坑、钢柱基础坑、拉线坑开挖等,根据开挖方式可以分为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
开挖方法
基坑开挖方法因基坑土质不同而不同,根据经验,按路基土质类型,基坑开挖方法有以下几种:
1、硬土类包括土夹石、硬土、砂岩、风化石等,这类土质密实,自结合力强,可采用坑的办法开挖基坑,非雨季人工开挖不会塌方,不需坑壁支撑防护。
2、碎石类包括石夹土、碎石、填方土等,这类土质自结合力不均匀,稳同性较差,适应于挖小坑、局部支撑的方法。
3、流沙、高水位土质类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防护圈进行施丁,类似沉井法,采用此法可节省木材,经济、可靠,便于施工。
4、坚石、次坚石类采用控制爆破法。当采用法兰盘支柱时,只需按要求钻孔灌注锚栓。
5、机械开挖基坑是使用机械化操作、利用旋转钻头来开挖基坑,相对于上述传统的人工开挖基坑,机械开挖速度快,规格统一,对路基密实度影响小。机械开挖在土壤中有较大石块或施工机械不便到达时,使用受限。
参考资料
网络-基坑开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