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筏板基础怎么施工
筏板基础详解
筏型基础又叫笩板型基础,即满堂基础。
是把柱下独立基础或者条形基础全部用联系梁联系起来,下面再整体浇注底板。由底板、梁等整体组成。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弱,常采用砼底板,承受建筑物荷载,形成筏基,其整体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筏板基础分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类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梁上平及下平两种形式。一般说来地基承载力不均匀或者地基软弱的时候用筏板型基础。而且筏板型基础埋深比较浅,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础。
筏板基础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毕,应洒水养护的时间为(不少于7天)。筏板基础施工技术要求基坑土方开挖应注意保持基坑底上的原状结构,如采用机械开挖时,基坑底面以上20~40cm厚的土层应采用人工清除,避免超挖或破坏基土。如局部有软弱土层或超挖,应进行换填,采用与地基土压缩性相近的材料进行分层回填,并夯实。基坑开挖应连续进行,如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应在基底以上留置150~200mm一层不挖,待下道工序施工时,再挖至设计标高,以免扰动基土。
对梁板式筏板基础,多采用底板和梁钢筋、模板同时施工好,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此时梁侧模就需用钢筋支架支承并固定。
厚度大的筏板基础,属于大体积混凝土,需从材料、配合比和浇筑顺序、养护方法等方面着手防止产生温度裂缝,尤其对于梁板式由于变断面,降温和收缩应力不同,更易出现裂缝。如条件允许,对长度大的筏板基础宜设后浇带,以避免出现温度裂缝。
基础混凝土浇筑后,应表面覆盖并洒水养护,必要时采取保湿养护措施。
筏形基础的钢筋搭接样式
‘贰’ 筏板基础施工流程
筏板基础施工流程
地坑开挖,如有地下水,应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50㎝以下部位,保持在无水的情况下进行土方开挖和基础结构施工。
基坑土方开挖注意保持基坑底上的原状结构,如采用机械开挖时,基坑底面以上20~40㎝厚的土层,应采用人工清除,避免超挖或破坏基土。如局部有软弱土层或超挖,应进行换填,并夯实。基坑开挖应连续进行,如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应在基底以上留置150~200㎜一层不挖,待下道工序施工时再挖至设计基坑底标高,以免基土被扰动。
当筏板基础长度很长(40m以上)时,应考虑在中部适当部位留设贯通后浇缝带,以避免出现温度收缩裂缝和便于进行施工分段流水作业;对超厚的筏形基础,应考虑采取降低水泥水化热和浇筑入模温度的措施,以避免出现过大温度收缩应力,导致基础底板裂缝。
混凝土浇筑,应先清除地基或垫层上淤泥和垃圾,基坑内不得存有积水;木模应浇水湿润,板缝和孔洞应予堵严。
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使用串筒、溜槽(管),以防离析,混凝土应分层连续进行,每层厚度为250~300㎜。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钢筋、预埋铁件、预留孔洞和管道有无走动情况,发现变形或位移时,应停止浇筑,在混凝土初凝前处理完后,再继续浇筑。
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后,应用木抹子搓平或用铁抹子压光。
基础浇筑完毕,表面应覆盖和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d,必要时应采取保温养护措施,并防止浸泡地基。
在基础底板上埋设好沉降观测点,定期进行观测、分析,作好记录。
‘叁’ 筏板基础后浇带有什么好的处理措施
两侧接口断面居中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后浇带处要设置贯穿加强筋,混凝土比原结构混凝土强度高一级,应在结构施工完后进行二次浇注,施工时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施工图集进行施工。浇捣前,先将后浇带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后浇带内的底板钢筋上的水泥浆应清除,确保钢筋的握裹力。后浇带两侧的砼断面应进行凿毛处理,凿出的垃圾及时清理,底板钢筋按设计加强进行整理整齐。止水条装钉时应紧密贴住后浇带侧面的混凝土面,并用5cm水泥钉@300钉牢,止水条应刚好在底板厚度的一半,顺长方向应全部连续设置,不得有遗漏、断开点,止水带应避免接头,如确需接头时应搭接不少于200mm,且应相互重叠,确保止水条的止水效果。在砼浇捣前,先用水冲洗砼接触面使其保持湿润,然后用水泵排除后浇带内的残余积水,用素水泥浆在砼接触面均匀刷一遍,即进行后浇带砼的浇捣,后浇带按设计要求用比原结构高一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捣,混凝土塌落度应控制在14~16之间。第一遍振捣抹平时应比相邻原结构面略高出约5mm左右,待混凝土间隔1小时左右进行第二次复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预防混凝土收缩产生裂缝,第二次复振后,再次浇捣的新浇砼与相邻结构已基本相平,最后在砼初凝前抹平压实,与结构接缝平整。后浇带砼经24小时后应加强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