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会计基础知识顺口溜
一、最基本的口诀——读书口诀
所有学科的考试学习,包括会计学习,都必须仔细阅读考试指定教材和大纲。如果你是会计应考者,那么从你听辅导教师授课到最后准备考试,应该至少读五遍指定教材。我将其总结为“自考五读口诀”,具体内容如下:
一读课前预习先,从师二读课堂间。
温故知新读三遍,四读再把习题练。
五读复习迎考试,胜利通过笑开颜。
这主要强调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做题巩固以及总复习迎考都要把读书放在基础性地位。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或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是这个道理。
二、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账户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
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
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可以记一下“记账规则之歌”。
记账规则之歌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大家也许还记得,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我们也可以把七种方法总结成为以下的口诀:
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
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
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
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三、用口诀理解记忆跨期摊提账户的账务处理
跨期摊提账户主要包括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待摊费用实际是先付费后分摊的费用,主要属于资产性质。预提费用实际是先预计后付费的费用,主要属于负债性质。他们的共同点是收益期是若干个会计期间(月)。他们的核算规律可以结合以下的口诀进行理解记忆。
待摊预提之歌
待摊预提都跨期,权责发生来摊提。
先花货币是待摊,后掏腰包走预提。
支付待摊借方记,贷方资金来放弃。
摊销需从贷方转,借走费用进损益。
预提费用贷方提,四费借方来对应
❷ 会计基础各章节知识点整理
会计基础各章节知识点整理
会计基础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科目之一,你知道会计基础都有哪些知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会计基础各章节知识点整理。欢迎阅读。
会计基础各章节知识点整理1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6、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7、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
8、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开设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载体和具体运用。无科目,账户无依据,无自由式户,科目无作用;科目无结构,账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实际工作中,科目和账户不加以严格区分,相互通用。
第四章、复式记账
1、复式记账按照记账符号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2、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借贷哪方登记增加与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及结构。
3、资产、成本、损益(费用)增加为借,减少为贷,负债、所有都权益、损益(收入)增加为贷,减少为借。
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5、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6、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余额试算平衡法(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试算不平衡,肯定有错;试算平衡,不一定正确(重记、漏记、借贷方向错误、科目错误)。
7、会计分录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三要素:账户<科目>名称、金额、借贷方向)
8、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一借一贷)和复合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
9、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要求:同依据、同方向、同期间、同金额
10、总账(总括记录业务)对明细账具有统驭控制作用,明细账(详细记录业务)对总账具有
补充说明作用总分类账户金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金额合计
11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应交所得税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所得税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等于净利润
第五章、会计凭证
1、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2、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之一,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
3、会计凭证按照编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4、原始凭证(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购销合同、各种申请单、银行对账单、债权债务对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不能作为原始凭证)
5、原始凭证按照来源不同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按照填制手续及内容不同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汇总凭证。按照格式不同分为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区分: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差旅费报销单增值税专用发票
6、原始凭证基本内容:名称、日期、单位和个人、内容、金额
7、原始凭证填写时不得涂改、刮擦、挖补。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8、出纳人员办理收付款后,应在有关原始凭证上加盖“收讫”、“付讫”的戳记。
9、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主要包括: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正确性和及时性
10、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的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11、记账凭证按照使用范围分为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收款凭证<借方科目为现金和银行存款>、付款凭证<贷方科目为现金和银行存款>、转账凭证<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列方式分为单式凭证和复式凭证
12、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多张记账凭证的,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一原始凭证需编制多记账凭证的,应在未附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上注明其原始凭证附在哪张记账凭证下
13、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填写错误的,重新编制。
14、对于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经济业务,一般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制收款凭证。企业采购报销差旅费填制一张收款凭证和一张转账凭证按照填。
第六章、会计账簿
会计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的,记录业务的簿籍。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和依据。
1、会计账簿按照格式的不同分为两栏式、三栏式(现金、银行日记账、总账与大部分明细账)、数量金额式(原材料、包装物、库存商品)、多栏式(借方多栏式<物资采购、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贷方多栏式<应交税金、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借贷多栏式<本年利润>)按照用途的不同分为序时账(普通日记账,特种日记账<现金、银行日记账>)、分类账(总账、明细账)、备查账(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委托加工材料登记簿、住房基金登记簿)。按照外形的不同分为订本账(现金、银行日记账、总账)、活页账(明细账)、卡片账(固定资产卡片)
2、账簿中书写的文字和数字上面要留有适当空格,不要写满格,一般应占格距的1/2
3、登记账簿要用蓝黑墨水或者碳素墨水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或者铅笔书写。
4、红色墨水(红字冲销、多栏账中,登记减少数、三栏账中,未印余额方向的,登记负数)
5、过次页与承前页
6、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包括封面、扉页、账页
7、登账:现金日记账是出纳人员根据现金收款凭证、现金付款凭证和银行付款凭证(提现)按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银行日记账是出纳人员根据银行收款凭证、银行付款凭证和现金付款凭证(存现)按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总账是根据记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登记的。明细账是根据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按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
8、对账的内容包括账证核对(账簿与会计凭证)、账账核对(总账与总账、总账与日记账、总账与明细账、明细账之间核对)、账实核对(现金日记账与库存现金、银行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债权债务明细账与对方单位的账面记录)
9、错账更正方法一般有划线更正法(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有错误,记账凭证无错误)、红字更正法(记账后,发现记曲凭证中的科目或金额多记)、补充登记法(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金额少记),以前年度凭证有错,蓝字填制一张更正。
10、“本月合计”字样,下面通栏划单红线;“本年合计”字样,下面通栏划双红线。
11、总账、日记账和大部分明细账应每年更换一次,固定资产明细账不需每年更换新账。
第七章、账务处理程序
1、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其主要区别,即各自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登记总账依据和方法不同。
2、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特点:详细记录经济业务、能反映科目对应关系、便于查账、程序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大、该账务处理程序适用于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凭证不多的单位。
3、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特点:能反映科目对应关系、了解业务来龙去脉,便于查对科目、不便于分工、减轻了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当转账凭证较多时,编制汇总转账凭证(每一贷方科目分别设置)的工作量较大、该财务处理程序适用于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
4、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特点:减轻了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可做到试算平衡(本期借、贷发生额合计)、简明易懂,方便易学、不能反映账户对应关系、不便于查对账目、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多、记账凭证较多的单位。
第八章、财产清查
1、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或核对,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方法。
2、按财产按清查的范围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财产清查的按清查的时间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3、现金采用实地盘点法来确定库存现金实存数;清查时,出纳必须在场,但不得由出纳亲自清点;现金盘点报告表(盘点人与出纳共同签章)
4、银行存款通过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进行核对,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不一致原因:未达账、单位记账有误、银行记账有误、单位与银行双方记账有误)。
5、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用发函询证(查询核实)的方法进行核对。
6、实物清查(数量和质量)方法实地盘点法(逐一盘点法、技术推算法、抽样盘点法)清查时;实物保管员必须在场;盘存单(盘点人员与实物保管人员共同签章)
7、财产清查经批准处理后的账务处理(待处理财产损溢)项目盘盈处理盘亏处理(赔偿:其他应收款)现金营业外收管理费用入固定资产营业外收营业外支出入原材料项目盘盈处理盘亏处理(赔偿:其他应收款)管理费管理费用(正常)用营业外支出(非常)基他应收款(赔偿)
第九章财务会计报告
1、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2、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
3、会计报表包括基本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利润分配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分部报表)
4、年度、半年度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月度、季度财务会计报告通常仅指会计报表,会计报表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5、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编制而成的,分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项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大小排列);右方为负债(按清偿债务的先后排列)及所有者权益项目利润表(反映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动态报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利润表和单步式利润表两种。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四步式报表(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第十章会计档案
1、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本单位会计机构保管1年。期满之后,应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一式二份),移交本单位的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不得由出纳保管)。
2、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3年、5年月、季度财务会计报告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固定资产卡片(报废清理后)15年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辅助账、会计移交清册25年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永久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决算)、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3、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查阅或者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严禁在会计档案上涂画、标记、拆封和抽换。
4、单位销毁会计档案时,应由单位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国家机关由同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监销;财政部门的会计档案由同级审计部门派员监销。
5、对于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到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单独抽出立卷,由档案部门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正在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会计档案一律不得销毁。
会计基础各章节知识点整理2
【第一章】
1.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2.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3.会计核算的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4.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6.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具体地说: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7.会计要素共计有六项,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静止状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第二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着变动状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
8.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其中,前两者是由企业所有者直接投入的(例如溢价发行股票),而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所实现的利润留存企业所形成的部分,因此,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所以,也可以表述为: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等。
9.收入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收入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部分收入还债),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10.费用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费用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广告费,部分欠款)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1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或:资产=权益
【第二章】
1.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包括七个方面: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2.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包括六项:
(1)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进行成本核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2)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3)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登记、核算。
(4)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
(5)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6)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
1.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2.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五大类
3.会计科目在设置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科学、合理、适用,应遵循三个原则:合法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4.“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统称为会计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
5.会计账户的标准格式中,包括下列项目:日期、凭证编号、摘要、借方、贷方、借或贷、余额。
6.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联系:二者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会计科目就无法发挥作用。(2)区别: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会计科目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账户不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且系统反映和控制其增减变化及结余情况。会计科目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开设账户、填凭证所运用;而账户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某一具体会计对象的会计资料,为编制会计报表所运用。
【第四章】
1.所谓的记账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在账簿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按其记录经济业务方式的不同,记账方法可以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2.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复式记账法具有以下特点:
(1)由于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因此,通过账户记录不仅可以全面、清晰地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还能通过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账户中进行登记,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3.一笔会计分录主要包括三个要素:会计科目(账户)、记账符号、金额。
拓展阅读: 会从会计基础知识点
一、会计档案归档
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都应由会计机构按照归档的要求,负责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1)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本单位会计机构保管1年。期满之后,应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的档案机构统一保管。
(2)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
(3)个别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档案机构应当会同会计机构和经办人员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责任。
二、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各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其特点,分为永久、定期两类。
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各类会计档案的具体保管期限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三、会计档案的查阅、复制和交接
(一)会计档案的查阅、复制(重点)
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查阅或者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严禁在会计档案上涂画、拆封和抽换。
(二)会计档案的交接
1.单位因撤销、解散、破产或者其他原因而终止的,在终止和办理注销登记手续之前形成的会计档案,应当由终止单位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财产所有者代管或移交有关档案馆代管。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单位分立后原单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由分立后的存续方统一保管,其他方可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
3.单位分立后原单位解散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经各方协商后由其中一方代管或移交档案馆代管,各方可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
4.单位分立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原始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业务相关方保存,并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5.单位因业务移交其他单位所涉及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原单位保管,承接业务单位可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对其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原始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业务承接单位保存,并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6.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解散或一方存续其他方解散的,原各单位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合并后的单位统一保管;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仍应由原各单位保管。
7.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期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当在办理竣工决算后移交给建设项目的接受单位,并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8.单位之间交接会计档案的,交接双方应当办理会计档案交接手续。移交会计档案的单位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档案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和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等内容。
9.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移交清册所列内容逐项交接,并由交接双方的单位负责人负责监交。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经办人和监交人应当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上签名或者盖章。
四、会计档案的销毁
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的,由本单位档案部门提出销毁意见,会同财务会计部门共同鉴定和审查,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单位负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1)对于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以及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单独抽出,另行立卷,由档案部门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
(2)各单位按规定销毁会计档案时,应由档案部门和会计部门共同派员监销。
(3)国家机关销毁会计档案时,还应由同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
(4)各级财政部门销毁会计档案时,由同级审计机关派员参加监销。
(5)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
;❸ 会计基础怎么学啊 看书看不懂 听课听不懂
基础会计是会计人员的入门知识,也是必备的,我说一下学习方法1)那会计基础来说,初学者,开始学习时,一定要从教材入手,认真理解书上的每一个概念,切记,不能死记硬背。死记硬背是学不好会计的。会计的许多名词都是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的,会计基础上的许多都是从定义出发的,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例如负债,字面意思企业欠的债,具体到具体科目,前面一般有应付、应交、借款等,资产也是这样,前面一般有应收的字样,现金和银行不用说了,都知道它是企业的资产,另外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应收账款,表面意思理解就是企业应该收回的款项,定义是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应该受到的款项,如果企业借给职工款项,不能是应收账款,因为他不是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应收的款项,应该是其他应收款。我举例说明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有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该经济资源很可能流入企业。比如企业应收A公司一笔款项,A公司现在破产了,无法支付所欠款项,那么该款项已经不是企业的资产,他无法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利益。(2、)理解准则,把握基本公式,所有的账务处理原则都是从会计恒等式出发的,因为他是会计的原理。企业会计的基本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公式应该这样理解,一个企业所有的资产是借钱买进的(负债),另一部分是自己投资的(所有者权益)。(3、)学习中一定要理解并掌握所有的会计政策和制度,会计政策和制度都是为报表的使用者服务的,例如提取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冲销,目的就是害怕企业计提秘密准备,操纵利润。我举一个例子来说,现在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自从公允价值出现后,债务重组,资产减值,长期股权投资等都应到公允价值,那债务重组来说,以前的债务重组收入资本公积,现在计入营业外收入,主要是国家鼓励母公司豁免上市子公司的负债,注入优良资金,是股市想着良性方向发展。根据营业外收入的定义你可以归纳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项目: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处理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等。再如,公司一笔应收账款5000万元,已经估计可收回500万元,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要提取坏账准备4500万元,你没有提取,假设你的应收账款总额为6000万元,由于你没有提取坏账准备,资产负债表资产虚增了4500万元,实际上只有1500万元,这样会误导使用者,别人以为你的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非常多,足以偿还贷款、购货款等等,另外虚增利润4500万元(一般没有人愿意和亏损、临近亏损企业有经济往)来。(4)重视教材,熟读加以理解。当你把书看到一定程度,不要书也可以知道每一章都讲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操作,离开了规定制度和政策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关于,会计等式的理解我举过一个例子,企业会计的基本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公式应该这样理解,一个企业所有的资产是借钱买进的(负债),另一部分是自己投资的(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借 = 贷+ 贷
只要记住这个基本公式就可以了,不用死记何时借何时贷。下面联系具体业务我在具体说明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借 = 贷+ 贷
企业用100银行存款购进购进一批原材料(税金省略)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借 = 贷+ 贷
原材料(资产增加)
借
银行存款(资产减少)
-借(即贷)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100
贷:银行存款100
我说的意思是,只要记住等式的左边增加就是借,右边增加就是贷。当然,你要了解资产分为那些,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分为那些
❹ 会计基础是什么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事项的记账基础,是会计确认的某种标准方式,是单位收入和支出、费用的确认的标准。对会计基础的不同选择,决定单位取得收入和发生支出在会计期间的配比,并直接影响到单位工作业绩和财务成果。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取得款项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义务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
收付实现制是指以现金的实际收支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标准。
会计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kuài jì。(英文名称为Accounting)会计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会计工作,二是指会计工作人员,会计工作是根据《会计法》、《预算法》、《统计法》核对记账凭证、财务账簿、财务报表,从事经济核算和监督的过程,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工作人员是进行会计工作的人员,有会计主管、会计监督和核算、财产管理、出纳等人员。
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岁会。亦即,每月零星盘算为计,一年总盘算为会,两者合在一起即成会计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