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航观察:海航系重整的整体框架及其意义
2021年3月15日,海南高院发布《关于裁定对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等321家公司进行实质合并重整的公告》。至此,又有314家公司被并入海航系重整的范围之内,加上已先期进入司法重整的64家公司,截至2021年3月16日,共计有378家公司进入海航系重整的范围。
海航系重整的“两步走”
从海南高院先前发布的四份重整裁定来看,海航系重整的第一个步骤是将海航集团及旗下64家公司,分成四个部分,进入司法重整。
海南高院作出的 (2021)琼破8-18号 重整裁定对应海航控股及旗下10家子公司; (2021)琼破19-43号 重整裁定对应供销大集及旗下24家子公司; (2021)琼破44-64号重整裁定 对应海航基础及旗下20家子公司; (2021)琼破1-7号 重整裁定则对应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海航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海航基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航资本集团有限公司、海航商业控股有限公司、海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7家控股平台公司。
在上述第一步走完后,7家控股平台公司管理人向海南高院申请,将海航创新金融有限公司等318家与海航集团存在高度关联性的公司纳入合并重整范围。海南高院经过听证程序后,剔除桂林航空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桂林航空有限公司、中国国际 体育 旅游 有限公司、易生金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4家后,将314家公司纳入海航集团合并重整。
我们推测,378家公司分两步进入司法重整程序的主要原因在于,这314家公司有的并不注册在海南,直接由海南高院裁定进入重整,恐怕存在司法管辖上的障碍。第二个可能的原因是其中部分公司存在较为复杂的股权关系,涉及少数股东权益。
海航集团合并重整的意义和影响
合并重整,实质是在破产法中引入 “揭开公司面纱”制度,海航集团等321家公司在重整程序中将被视作一个整体。通俗而言,就是一家公司。
如果321家公司各自重整,法院需要指定321个重整管理人,而管理人要制定321个重整计划、开321次以上的债权人会议。合并重整后,法院指定 海航集团清算组 担任这321家公司合并重整的唯一管理人,未来只有1个重整计划,也不需要开321次债权人会议。
由此可见,海航集团合并重整可以显着节约司法重整的成本,节约成本自然有助于提高偿债比例。同时,由于只有1个重整计划,这321家公司的债权人将在合并重整中获得相同的清偿比例。
此外,合并重整还会产生以下法律后果:1、这321家公司相互之间的债权债务将归零;2、对单个债权人来说,原先可能是有保证担保的债权,合并重整后保证担保将丧失法律意义。有特定财产担保的债权人不受影响,抵押、质押仍然有效。
总体而言,海航集团合并重整,意味着321家公司的全部资产将用于清偿这321家公司的债务。对债权人整体而言,影响不大;对其中的单个债权人而言,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不过,受合并重整影响最大的,可能是321家公司中的部分股东。这些非海航系自然人股东的权益会被如何调整尚待观察。
海航系整体重整的框架
随着海南高院作出海航集团合并重整的裁定,海航系重整的整体框架和脉络初现。
海航系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及其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将分别作为一个整体,各自而战。非上市公司体系内的321家公司则被纳入海航集团合并重整。未来,海航系重整将分成4个部分,会出现4个重整计划、4个债权清偿方案。
上市公司重整的最大特点在于,上市公司可以在重整程序中增发股票。
我们推测,海航控股、供销大集、海航基础都将通过增发股票的方式引入重整投资人、清偿债务。用于清偿债务的股票将分作三部分,其中一部分将用作对上市公司本身债务的清偿、另外一部分用于清偿上市公司旗下子公司的债务。剩下的部分,可能会被交给海航集团合并重整管理人,用于清偿321家公司的债务。
由于合并重整相对复杂,我们预计三家上市公司将率先完成重整,而海航集团的合并重整会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
对321家公司的小额债权人来说,合并重整是否成功与其利益关系巨大。管理人可以在重整计划中单独设定、适当提高小额债权的清偿比例(比如,低于10万或者20万的债权获得100%的清偿),以此优先保护小额债权人的利益。但是,合并重整失败转为破产清算的话,则普通债权将不论金额大小,获得相同的清偿比例。
海航系重整也许会是中国破产法史上空前绝后的案例!
江苏竹辉律师事务所
郎一华
2021年3月17日星期三
#海航集团#
② 海航集团的产业结构
以航空业为主。
③ 海航重整进入冲刺阶段
6月4日上午,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集团”)等321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召开,依法申报了债权的债权人参与了会议。
自3月13日海南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包括海航集团在内的321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以来,海航系的重整经历了航空主业、机场板块、供销大集三大板块招募战略投资者以及海航控股(600221.SH)、海航基础(600515.SH)、供销大集(000564.SZ)三家上市公司分别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这样的节点性事件。
截至目前,海航系三大板块的战略投资者还未最终确定。但市场近期多有传言,称以豫园股份为代表的复星系、以吉祥航空为代表的均瑶系、京东、中国平安、中国国航等均有意介入海航重整。
复星系和均瑶系的介入显然并非空穴来风。4月30日,吉祥航空(603885.SH)发布公告称,公司拟联合均瑶航投以及与公司合作稳定、具备航空产业协同作用的战略投资者共同设立合伙企业,并通过该合伙企业投资航空实体企业,暂定该合伙企业名为“吉道航”,“吉道航”全体合伙人出资额不超过300亿元,其中吉祥航空出资50亿元,均瑶航投以及未确定的战略协同投资者出资249.5亿元,剩下的0.5亿元由均祥海出资,均祥海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预计均祥海由吉祥航空出资0.2亿元,均瑶航投出资0.3亿元。
5月21日,吉祥航空和均瑶航投口中的战略协同投资者(之一)揭开了面纱。爱建集团(600643.SH)发布公告称自己拟投资吉道航,出资额不超过人民币40亿元。爱建集团与吉祥航空的控股股东均是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爱建集团会参与吉道航的出资并不让人意外。
此前一天的5月20日,被上海复星高 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豫园股份(600655.SH)发布公告称,公司拟联合关联方、航空产业战略投资者共同设立合伙企业,并通过该合伙企业投资航空实体企业,暂定该合伙企业名称为“豫航产业”,豫航产业全体合伙人出资总额将不超过400亿元,其中,豫园股份出资不超过100亿元,关联方和航空产业战投出资不超过300亿元,公司总裁室已同意为参与投资航空实体企业项目支付保证金5亿元。海航集团航空主业板块战投招募公告里就提到意向战投需缴纳保证金5亿元。
根据海航集团的战略投资者招募公告信息,其三大板块的意向战投方都应在4月中旬提交《重整投资方案》。爱建集团的公告也披露称,目前投资项目处在投资者遴选阶段,但中国国航(600111.SH)自3月份以来没有发布过拟对外投资的公告,这至少意味着国航通过上市公司主体参与海航重整的可能性很低。而据海航集团的公告,海航的航空主业已经是国内第四大航空集团,分析人士认为,受反垄断法的限制,国内前三大航司南航、东航、国航成为海航航空主业控股股东的可能性较小。
债务转移方案VS资本公积金差异化转增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上市公司实施破产重整,应当提出解决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的可行方案。
海航控股方面,据普华永道出具的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专项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海航控股的控股股东及其它关联方对海航控股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额达到380亿元,海航控股因控股股东及其它关联方而存在的违规担保(全部为未披露担保)金额达到258.26亿元。而截至2020年12月31日,海航控股归属上市公司的净资产为-283.71亿元。
海航控股称,自查发现的三大资产问题将通过债务转移的方式解决,在重整计划中,按同等比例将部分无救助性质的带息普通债转移至股东和关联方海航集团和海航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空集团”)清偿,转移的债务金额预计不少于约725亿元。
海航控股亦在公告中表示,如果债务转移事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纠纷,海南省将协调推动相关方予以解决。而对于未披露的部分担保,海航控股正试图通过法律途径不承担担保责任。海航控股称,至少有109亿元的未披露担保不应承担担保责任。
海航基础则称,计划通过担保责任认定、资本公积金差异化转增方式整改自查发现的三大资产问题,预计在重整计划中通过资本公积金差异化转增方式解决同等的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44.59亿元、需承担责任的未披露担保88.12亿元,就已经支付对价却未完成过户的1.86亿元股权投资资产,如果关联方无法及时完成股权过户,公司将解除股权转让协议并让关联方返还股权转让款,无法及时返还的按资金占用的解决方案处理。
海航基础同样在谋求通过法律途径减少部分未披露担保的责任承担,在146.76亿元的未披露担保中,海航基础预计有58.63亿元不需要承担担保责任。
供销大集一样在谋求通过法律途径减少部分未披露担保的责任承担,在43.83亿元的未披露担保中,供销大集预计有3.99亿元不需要承担担保责任。
谁是航空主业的白衣骑士?
在海航集团招募战略投资者者的三大板块中,最有吸引力的板块是航空主业板块。海航集团公告信息显示,海航航空主业在经营12张境内、2张境外客运牌照,4张货运牌照,3家公务机牌照,同时还有公务机/直升机托管运营、航空发动机维修、航材维修、飞行员培训、特业人员 健康 检查等资质牌照,截至2020年底,航空主业共运营668架商用飞机,132架通航飞机,客运航线数量超1500条,航空主业从业人员6.4万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吉祥航空、均瑶航投、爱建集团背景的吉道航和有豫园股份、复星集团背景的豫航产业均有可能投资海航航空主业板块。
如果只是吉道航和豫航产业竞投,到底是哪一方更胜一筹?吉道航明显的优势是有航空运营经验,而豫园股份公告将投资航空企业的消息出来后,股价当即涨停,说明投资者对于豫园股份投资海航航空主业是乐见其成,但也有部分人士站在海航航空主业的角度,并不看好豫航产业控股海航航空主业,认为豫园股份业务太杂,也没有航空业积累,做不好航空主业的“当家人”。
站在豫园股份背后的复星集团,其业务板块相当繁杂。根据其官网信息,其业务大体分为 健康 、快乐、富足和智造板块,从医药研发分销、医械诊断到 旅游 、 娱乐 、 时尚 、零售,再到保险、金融投资甚至到钢铁、铁路,均有涉足,深刻体现其“产业运营+产业投资”的发展思想。
豫园股份延续了复星的风格,也将“产业运营+产业投资”作为双轮驱动,旗下有珠宝 时尚 业务、文化餐饮和食品饮料业务、国潮腕表业务、 健康 业务、复合功能地产业务,频频对外投资,2020年收购金徽酒38%的股权、四川沱牌舍得集团有限公司70%的股权。
有观察人士指出,从消费群体的角度看,海航航空主业的会员及高级会员资源,跟豫园股份、复星集团的目标客户有相当大比例的重合,这一定程度上让复星集团、豫园股份可以跟航空产业发生协同。
而复星的创始人郭广昌更是与海南渊源甚厚。根据公开访谈资料,早在1988年,海南建省之际,还在复旦大学求学的郭广昌就跟同学骑行3000多公里到海南旅行;在2019年,郭广昌曾在媒体面前公开表示“复星早就把自己当成是一家海南企业,我也把自己当作是一名来自海南的企业工作者”;2020年在绿公司年会上,郭广昌称在海南,复星除了有亚特兰帝斯、地中海俱乐部之外,还落户了四个项目——复星商社落户了海口综合保税区,复星 时尚 集团与海口市综保区合作,复星 旅游 文化集团与海南的发控集团合作项目,复星医疗也落户了海南。
郭广昌称,海南还有生意可做,例如在 旅游 、消费、大 健康 方面,而郭广昌认为的海南有前景的三大领域,全是复星在专注的业务领域。
那么,均瑶系的吉道航和复星系的豫航产业,在投资海航航空主业方面,是竞争对手还是合作方呢?
刘盼盼认为,不排除吉道航和豫航产业联手的可能性,如果两方联手,在股权设置上的操作甚至可以很简单,吉道航后续成为豫航产业的LP即可。如果吉道航和豫航产业联合,组成的战投方马上就具备航空产业积累、雄厚资金以及后续产业赋能能力。而吉祥航空、均瑶集团、爱建集团、复星集团、豫园股份均是总部在上海的企业,郭广昌跟均瑶集团的实控人王均金还都是浙江人。
刘盼盼认为,从目前的信息来看,海航航空主业的战投方应该是产业投资型投资人,而不是财务投资型投资人,债务人后期的商业运作和战略调整也需高度依赖重整投资人,因此,无论是选择哪一方财团或者选择多方财团,主要在于哪种方案更能给海航航空主业注入足够的流动资金,让其恢复正常运营、正常的现金流,在后续的产业配套上能更大程度上帮助海航航空板块发展。
在刘盼盼看来,三大板块中,他认为机场板块可能更有机会最早实现重整,因为该板块的战投招募公告明确指出,意向战略投资者应为国有控股企业,这可能是因为该板块的重整高度依赖政府和法院的联动,还可以推测该板块的最大债权人就是国资企业,法律向善,无论是政府还是司法层面,都会尽可能推动海航的重整成功。
“这个重整交易(指海航系的重整),站在个人角度,我觉得是很有信心的。”刘盼盼认为,其中一个板块,已经出现较有实力的竞投者,而国家支持海南自贸港的发展,海航这样的企业对于目前的海南来说影响不小,无论是从哪个角度考量,海航系重整成功均有深远意义。
④ 目前,海航集团旗下有几家的上市公司
深度丨海航系三家上市公司公告破产重整 大股东涉侵占和担保债务数额庞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01-30 · 《21世纪经济报道》官方账号
1月30日凌晨,在海航集团发布破产重整公告后,旗下三家上市公司海航控股(600221.SH)、海航基础(600515.SH)、供销大集(000564.SZ)也公告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
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这只是海航集团一揽子破产重整计划的一小部分。海航集团和三家海航上市公司这四家公司的相应直接参股公司,共60家公司将第一批进入破产重整阶段。
海航系三家上市公司公告了存在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未披露担保、需关注资产等问题。三家公司几乎成了大股东海航集团及其关联方的提款机,被占用资金和涉担保金额极其庞大。
这一幕,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组长顾刚已有预见。他在28日凌晨写下一封给海航集团数万名员工的“家书”中,坦陈“我知道集团破产重整的公告一发布,全集团都会再一次陷入舆论漩涡,成为焦点,自然也有很多人会很难过很焦灼。”
顾刚向全体员工解释道,海航集团走到今天,取得的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问题的积累也同样不是一朝一夕的,集团经过病在腠理,深入肌肤,而今几乎膏肓。所以,不置之死地已无法重生。“我们经过了无数的推演、争吵,熬过了无数个通宵,得到了众多机构支持、贡献的智慧,只有破产重整,我们才能够迎来新生”。
“这么辛苦制定的方案,目的不是破产,而是重整”,顾刚强调。
60家公司密集重整
三家上市30日晚间发布的《关于公司治理专项自查情况的公告》,细致地列举了一笔笔款项,如同影片一幕幕重现了上市公司在其控股股东及其子公司或关联方之间的秘密资金往来,也勾勒了海航集团过去多年来讲不清楚道不明的各种内保外贷、暗保融资等情形。
接近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的人士透露,工作组进驻后,聘请了审计机构对整个海航系进行了全面调查,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查清了海航集团整体脉络,梳理出了海航系的股权关系树状图。
顾刚所发的“家书”里透露,海航全新的完整版的几家上市公司及集团公司的股权关系树状图,每一张都近三米,堪比“清明上河图”。
审计结果显示,海航集团有2300家公司,90%是壳公司,实际在运行的公司仅近200家。此次破产重整的首批60家公司,就是这近200家实体公司的一部分。
60家公司的债务占比超过集团总债务的50%。如果顺利完成这60家公司的破产重整,海航集团的救助计划便能啃下最硬的一块骨头,第二步则是推出400多家公司的破产重整,消解海航集团85%的债务危机。其余一千多家公司自身问题不大,只是被集团债务风险所累,一旦海航恢复正常运转,这些公司多半亦能够自救。
据了解,按照目前破产重整流程,一旦海南法院受理海航集团及其旗下60家公司的破产重整申请,它们随后会向证监部门提交申请,证监部门将对这些涉及上市公司的破产重整相关事宜进行核查,并听取工作组有关这些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的思路,采信后证监部门才可能提供许可,随后进入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并指定管理人环节。
⑤ 海航系325家公司进入破产重整
(王潇雨 摄影)
备受瞩目的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航集团”)及相关联的一系列企业申请破产重整事件自1月底正式对外公布并启动以来,因其波及面广、所涉企业数量、资产规模和债务总额巨大,同时企业在自身面临的压力以及对债权人承诺处置期限等一系列问题,都决定了这将成为一场“与时间赛跑”的 游戏 。这也是一个多月来相关企业在资本市场以及司法环节动作频频的主要原因。
325家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继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下称“海南高院”)2月10日宣布依法裁定受理海航集团等七家公司破产重整之后,海航集团旗下航空主业核心平台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航控股”)也在2月18日发布公告称,10家子公司(新华航空、长安航空、山西航空、祥鹏航空、乌鲁木齐航空、福州航空、北部湾航空、科航投资、海航技术、福顺投资)已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
而根据海南高院3月3日发布的编号为(2021)琼破1号-(2021)琼破7号共七份公告显示,海航集团一共将有325家公司共同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海南高院发布的《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召开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等325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听证会的公告》中指出:2021年2月10日,本院依法裁定受理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海航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海航基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航商业控股有限公司、海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海航资本集团有限公司共7家公司(以下简称“海航集团等7家公司”)重整案,并于同日指定海航集团清算组担任海航集团等7家公司管理人。
2021年3月2日,海航集团等7家公司管理人向本院提交申请,称经管理人调查,海航集团等7家公司以及海航创新金融有限公司等318家公司之间存在高度关联性,为公平保障债权人权益,申请将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海航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海航基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航商业控股有限公司、海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海航资本集团有限公司6家公司以及海航创新金融有限公司等318家公司纳入海航集团有限公司重整一案并适用实质合并方式进行审理。
海南高院表示,为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依法保障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将于2021年3月9日就海航集团等7家公司管理人的上述申请组织召开听证会。根据同时公布的“被申请实质合并重整企业名单”,除了海航集团等7家公司之外,此次破产重整所涉的企业遍布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云南、四川、浙江、广东、江苏、陕西等地区,涵盖了包括航空、 旅游 、酒店、投资、文化、 体育 、地产、外贸、通信、重工等广泛的业态。
未来业务核心聚焦航空主业
从这325家申请破产重整的企业也可以看出,海航集团从一家地方航空公司起家,短短二十多年时间资产规模过万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扩张方式就是以并不太赚钱的航空运输业务为“敲门砖”,打开了与诸多地方政府的“友谊之门”,并在其他产业上谋求进一步发展和落地。这种模式一度也启发了其他一些企业“学习借鉴”,并形成了目前这种大部分省级行政单位都“标配”航空公司,有些地方甚至同区域内多家航司的情况。
海航集团旗下三家上市公司海航控股(600221)、海航基础(600515)、供销大集(000564)已经在2月19日股票复牌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改为*ST海航,*ST基础,*ST大集。其中根据此前披露的资金清理情况显示,海航控股作为海航集团旗下核心航空运营平台,也是为数不多的优质资产,受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等问题拖累产生了超过六百亿元的债务,如果算上需关注资产则超过千亿。根据海航控股2月9日发布的公告,其计划在重整中按同等比例将部分无救助性质的带息普通债,转移至股东和关联方海航集团和海航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清偿,转移的债务金额预计不少于约725亿元。
按照几个接近海航集团的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表明,经过此次重整,海航集团将未来业务核心聚焦于航空主业,同时把此前分散投资的多家地方航企资产一并注入海航控股,同时还计划引入一家民企作为新的战略投资方。从地方航司到跨国集团,最终回归地方航司,这已经是目前为止对海航集团而言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