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不规则的坡形独立基础如何施工图中只有h=750,没有h1 h2。不知道坡度高度是多少该怎么办
不规则的隔墙基础,300-底板高度=三角形高度h,用这(2h+300)h×隔墙长度就是要求的不规则体积。
右边另一截图从平面图来看h=750,是一阶独立基础的高度,只有一阶当然没有h1、h2之分,只有一个h=750了。只要用面积乘750就是独立基础的体积了。
柱下独立基础此表,虽有H、h1、h2,但柱基编号未按平法要求注写(DJj或DJp),就分不请基础底板截面形状是阶形还是坡形,故施工图尚有剖面详图配之。
⑵ 独立承台基础基础梁浇筑混凝土时能否分两次浇筑 从哪里断开
1、首先,承台混凝土必须是完整一次性浇筑的,不能留施工缝;
2、原则上基础梁也应该一次性浇筑,在特殊情况下,无法一次性浇筑的,可以分次浇筑,可以留设施工缝,施工缝应留设在结构受力较小的区域(如梁的跨中位置);
3、基础梁施工缝应留设为斜槎或阶梯型,施工缝位置应涂刷结合剂(如水泥浆),混凝土标号最好提高一个等级。
⑶ 承台基础与混凝土垫层之间的浇筑
这个垫层跟桩貌似关系不大
一般是桩施工完毕后,开挖基槽,桩头剃凿,桩头剃凿是把保护桩头凿掉凿至正式桩顶标高,把锚固筋整理好,需要弯钩的话则进行弯折
基础部分的施工
一般是垫层施工,包括支模板和浇筑混凝土,这二者很多跟上述的桩头开凿交替进行。支模的话,看实际情况,一般的情况下,工地如果用木模板,可以使用木方子进行支模,很简单。放线完后把方子放在哪用钢筋头固定就可以了。如果使用的是钢模版,那么用10的模板支模也可以,跟方子是一个道理。模板是10cm宽的,长度则1m1.2m1.5m的都有,固定方法类似。拆模不多说了。
如果你挖槽的时候承台四周的土比较高,有条件用土修边做模板使用,也是可以的,但是个人认为这并不比刚才的办法容易。还是另外支模板方便。
写到这有看了一下,底部是不用支模的,垫层的底模直接就是基槽底的土层。桩基的桩头一般是锚入承台里的,通常的做法是桩的正式桩顶(混凝土)比垫层顶标高高5cm
⑷ 坡型独立基础怎么做
因坡型基础经过计算以后已经可以满足承载力要求,则不需要做成矩形浪费材料。但是设计时考虑到坡型基础有一定的施工难度也可以改为同尺寸同配筋的矩形基础。
主要还是跟受力有关。力的传递形式是,斜向下45度范围内。其他的部分不断起不了作用,而且还增加重量。故此才有这种做法。但是,坡型还是比较少见,大多数独立基础还是做成阶梯形的。
独立柱基础工程量计算方法:
1、矩形基础: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1/6 h1 ×[A×B+(A+a)(B+b)+a×b]+A×B×h2
其中V1——基础上部棱台体积,V2——基础下部长方体体积,h1——棱台高度,A、B——棱台底边长宽,ab——棱台顶边长宽,h2——基础下部长方体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