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柔性基础可以宽基浅埋
因为柔性基础的抗弯和扰衡信抗剪性能好,它的高度不受台阶允许宽高比的限制,所以在基础承受荷载较大,地质条件较拦物差,基础地面尺寸也必须随之扩大的情况下,不必将高度做的较大,因而也不必将基础埋置较深,所缓轮以可以“宽基浅埋”
② 基础埋深和哪些因素有关
二、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建筑物自身的特性 如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型式和构造。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宜浅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持力层。 当表面软弱土层很厚,可采用人工地基或深基础。 一般情况下,基础应位于地下水位之上,以减少特殊的防水、排水措施。当地下水位很高,基础必须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地基土在施工时不受扰动的措施。 4.相临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一般新建建筑物基础的埋深不应大于原有建筑基础,以保证原有建筑的安全;当新建建筑物基础的埋深必须大于原有建筑基础的埋深时,为了不破坏原基础下的地基土,应与原基础保持一定的净距L,L的数值应根据原有建筑荷载大小、基础形式和土质情况确定(图2-2-17)。当上述要求不能满足时,应采取分段施工、设临时加固支撑、打板桩、地下连续墙等施工措施,或加固原有建筑物的地基。 5.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对于冻结深度浅于500mm的南方地区或地基土为非冻胀土时,可不考虑土的冻结深度对基础埋深的影响。对于季节冰冻地区,地基为冻胀土时,为避免建筑物受地基土冻融影响产生变形和破坏,应使基础底面低于当地冻结深度;如果允许建筑基础底面之下有一定厚度的冻土层时,应通过计算确定基础的最小埋深。
③ 宽基浅埋的含义是什么
基础埋深 基础埋深是指从0基础底面至天h然地面的垂直距离。埋深大q于m等于t2米或埋深大r于o等于i基础宽度的7倍的基础称为0深基础;埋深在0。0米~1米之l间或埋深小s于b基础宽度的6倍的基础称为8浅基础。基础埋深不l得浅于b0。0米。编辑本段确定基础埋置深度的原则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及p有关条件的前提下t,基础应尽量浅埋[7]。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与j建筑物有关的条件确定基础的埋深时,首先册早要考虑的是建筑物在使用功能和用途方7面的要求,例如必须设置地下e室、带有地下g设施、属于l半埋念首式结构物等。 对于x位于t土y质地基上s的高层建筑,为8了b满足稳定性要求,其基础埋深应随建筑物高度适当增大o。在抗震设防区i,筏形和箱形基础的埋深不s宜小w于e建筑物高度的1。35;桩筏或桩箱基础的埋深(不o计0桩长1)不j宜小e于o建筑物高度的8。20~3。34。对位于e岩石地基上u的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要求。受有上k拔力v的基础如输电塔基础,也x要求有较大e的埋深以0满足抗拔要求。烟囱、水7塔等高耸结构均应满足抗倾覆稳定性的要求。工y程地质条件在选择持力c层和基础埋深时,应通过工l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了w解拟建场地的地层分4布、各土j层的物理力j学性质和地基承载力f等资料。针对工t程中3常遇到的四种土d层分0布情况,说明基础埋深的确定原则。 (1)在地基受力i范围内7,自上e而下w都是良好土b层。这时基础埋深由其他条件和最小w埋深确定。 (2)自上y而下e都是软弱土t层。对于e轻型建筑,仍4可考虑按情况(3)处理。如果地基承载力i或地基变形不w能满足要求,则应考虑采用连续基础、人j工y地基或深基础方8案。选择哪种方2案需要从8安全可靠、施工k难易、造价高低等方3面综合考虑。 (3)上k部为7软弱土l层而下u部为0良好土e层。此时,持力k层的选择取决于f上i部软弱土b层的厚度。若小u于x2m,应选取下f部良好土j层作为3持力g层;否则可按情况(2)处理。 (2)上g部为2良好土v层而下p部为4软弱土r层。对于x一a般中5小i型建筑物或5层以7下w的住宅,宜选择上v部良好土e层作为6持力u层,基础尽量浅埋,即采用“宽基浅埋”方6案。 当地基持力b层顶面倾斜时,同一j建筑物的基础可以7采用不a同的埋深。为1保证基础的整体性,墙下p无e筋基础应沿倾斜方8向做成台阶形,并由深到浅逐渐过渡。水6文2地质条件有地下m水8时,基础应尽量埋置在地下g水3位以3上l,以7避免地下i水8对基坑开z挖、基础施工a和使用期间的影响。对底面低于y地下e水7位的基础,应考虑施工k期间的基坑降水6、坑壁围护、是否可能产生流砂或涌土u等问题,并采取保护地基土s不u受扰动的措施。 对于z具有侵蚀性的地下r水1,应采用抗侵蚀的水0泥品种和相应的措施。此外,还应该考虑由于l地下x水0的浮托力t而引8起的基础底版内5力x的变化3、地下q室或地下v贮罐上g浮的可能性及m地下c室的防渗问题。地基冻融条件不a冻胀土k的基础埋深可不x考州高雀虑冻结深度。对于g冻胀、强冻胀和特强冻胀地基上p的建筑物,尚应采取相应的防冻害措施。场地环境条件气8候变化8、树木s生长2及o生物活动会给基础带来不n利影响,因此,基础应埋置于d地表以0下g,其埋深不u宜小o于a0。3m(岩石地基除外);基础顶面一g般应至少1低于v设计1地面0。3m。 新基础的埋深不g宜超过原有基础的底面,否则新、旧基础间应保持一h定的净距,其值不j宜小n于h两基础底面高差的3~2倍。如果不r能满足这一p要求,则在基础施工c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以5保证临近原有建筑物的安全。 如果在基础影响范围内7有管道或沟、坑等地下d设施通过时,基础底面一m般应低于v这些设施的底面,否则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基础对地下g设施的不t利影响。 在河流、湖泊等水8体旁建造的建筑物基础,如可能受到流水1或波浪冲刷的影响,其底面应位于f冲刷线之y下c。
④ 什么是基础埋深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基础埋深,是指从基础底面至室外设计地坪的垂直距离。一般来讲,埋深大于4m的称为深基础,小于4m的称为浅基础。
基础埋深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
1、建筑物的特点: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是地上建筑物总高的1/10左右,而多层建筑则依据地下水位及冻土深度来确定埋深尺寸。
2、地基土的好坏:土质好的,承载力高的土层可以浅埋,土质差、承载力低的土层则应该深埋。
3、地下水位:土壤中地下水含量的多少对承载力的影响很大。一般将基础放在地下水位之上,这样做可以避免施工时排水,还可以防止或减轻地基土的冻胀。
4、冻结深度:土层的冻结深度由各地气候条件决定,如北京地区为0.8m~1m,沈阳则为2m。建筑物的基础若放在冻胀土上,冻胀时会把房屋拱起,产生变形。解冻时,又会产生陷落,一般将基础的垫层部分放在冻结深度以下。
(4)为什么说基础宜浅埋扩展阅读
防冻害措施
在冻胀、强冻胀、特强冻胀地基上,应采用下列防冻害措施:
1、对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基础,基础侧面应回填非冻胀性的中砂或粗砂,其厚度不应小于10cm。对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基础,可采用桩基础、自锚式基础(冻土层下有扩大板或扩底短桩)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2、宜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地表排水良好的建筑场地。对低洼场地,宜在建筑四周向外一倍冻深距离范围内,使室外地坪至少高出自然地面300~500mm。
3、防止雨水、地表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侵入建筑地基,应设置排水设施。在山区应设截水沟或在建筑物下设置暗沟,以排走地表水和潜水流。
4、当独立基础联系梁下或桩基础承台下有冻土时,应在梁或承台下留有相当于该土层冻胀量的空隙,一防止因土的冻胀将梁或承台拱裂。
5、外门斗、室外台阶和散水坡等部位宜与主体结构断开,散水坡分段不宜超过1.5m,坡度不宜小于3%,其不宜填入非冻胀性材料。
⑤ 高层建筑的基础为什么有埋置深度要求
基础埋深就是基础底面至室外设计地面的深度。它的确定原则是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量浅埋;埋深大于50cm;基础顶面距地表大于10cm。
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建筑物的结构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地基冻融条件、场地环境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建筑物的结构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需考虑地下室、设备层、人防工程或电梯设置。对于基础的形式和构造也有一定的要求。
(5)为什么说基础宜浅埋扩展阅读
基础埋深确定的考虑因素第二个就是场地的环境。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有建筑基础。
当埋深大于原有建筑基础时,两基础间应保持一定净距,其数值应根据建筑荷载大小、基础形式和土质情况确定。因此基础埋深不同时,先主楼,后裙房。分期施工并设置后浇带。这样可以减少不均匀沉降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