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信息 » 独立基础浇筑怎么施工
扩展阅读
送同学小礼物送什么 2025-02-02 09:53:46
k线基础知识什么是k线 2025-02-02 09:48:57

独立基础浇筑怎么施工

发布时间: 2023-09-06 05:42:24

1. 柱下独立基础施工方案

柱下独立基础施工方案
(一)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控制桩→基坑开挖→验槽→浇注垫层→划线→钢筋网片安装→支模→浇注砼→基础验收。
(二)构造要求
1、垫层厚度一般为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2、底板钢筋网片最小直径不小于12,钢筋保护层厚度不易小于35 mm,柱插筋的数量和直径与柱内纵向受力钢筋相同。
3、柱基础高度大部分在800mm以内,插筋应伸入基础底部的钢筋网,并在端部做成直弯钩。
(三)施工工艺
1、垫层混凝土在基础验槽后应立即浇筑,以免地基被扰动、清槽、清淤等。
2、垫层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划线,铺放钢筋网片,支模。上下部垂直钢筋应该绑扎牢固,并注意将钢筋钩朝上,连接柱的插筋,下端要用90°弯钩与基础钢筋绑扎牢固。按轴线位置校核后用钢管架层井字形,将插筋固定在井字形上,底部钢筋的网片应用与混凝土保护层同厚度的水泥砂浆垫块,以保证位置准确和确保混凝土质量。
3、在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和钢筋上的杂物,泥土和油污等,应清除干净,模板应浇水加以湿润。
4、浇筑现浇柱下基础时,应特别注意柱子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造成位移和倾斜。在浇筑开始时,先满铺一层5-10cm厚的混凝土,并捣实,便柱子插筋下段和钢筋网片的位置基本固定,然后对称浇筑。
5、基础混凝土分层连续浇筑完成,对于阶梯形基础,每一台阶高度内应分层浇捣,每浇筑完一台阶应稍停0.5-1.0h,待其初步获得沉实后,再浇筑上层,以防止下台阶混凝土溢出,在上台阶根部出现烂脖子现象,每一台阶浇完,表面应随即原浆挂平。
6、基础上有插筋时,应加以固定,保证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浇捣混凝土时发生位移。
7、混凝土浇筑完毕,外露表面应在12h以后浇水养护或者覆盖养护。

2. 独立基础柱子和地梁正确的施工工序是什么

首先先绑扎地梁钢筋,如果有基础筏板的话,在绑扎筏板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这样整个筏板基础就已经施工完毕,然后在绑扎柱子钢筋,当然绑扎地梁钢筋完毕后要把柱子主筋插入到地梁里面,绑扎固定住,以便最后柱子绑扎钢筋时候搭接使用

3. 单独基础浇筑的施工工艺

1.台阶式基础施工,可按台阶分层一次浇筑完毕(预制柱的高杯口基础的高台部分应另行分层),不允许留设施工缝。每层混凝土要一次灌足,顺序是先边角后中间,务使混凝土及砂浆充满模板。
2.浇筑台阶式柱基时,为防止垂直交角处可能出现吊脚(上层台阶与下口混凝土脱空)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
在第一级混凝土捣固下沉2~3cm后暂不填平,继续浇筑第二级,先用铁锹沿第二级模板底圈做成内外坡,然后再分层浇筑。外圈边坡的混凝土于第二级振捣过程中自动摊平,待第二级混凝土浇筑后,再将第一级混凝土齐模板顶边拍实抹平。
捣完第一级后拍平表面,在第二级模板外先压以200mm×100mm的压角混凝土并加以捣实后,再继续浇筑第二级。
如条件许可,宜采用柱基流水作业方式,即顺序先浇一排杯基第一级混凝土,再回转依次浇第二级。这样对已浇好的第一级将有一个下沉的时间,但必须保证每个柱基混凝土在初凝之前连续施工。
3.为保证杯形基础杯口底标高的正确性,宜先将杯口底混凝土振实并稍停片刻,再浇筑振捣杯口模四周的混凝土,振动时间尽可能缩短。同时,还应特别注意杯口模板的位置,应在两侧对称浇筑,以免杯口模挤向上一侧或由于混凝土泛起而使芯模上升。
4.高杯口基础,由于这一级台阶较高且配置钢筋较多,可采用后安装杯口模的方法,即当混凝土浇捣到接近杯口底时,再安杯口模板后继续浇捣。
5.锥式基础,应注意斜坡部位混凝土的捣固质量,在振捣器振捣完毕后,用人工将斜坡表面拍平,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6.为提高杯口芯模周转利用率,可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将芯模拔出,并将杯壁划毛。
7.现浇柱下基础时,要特别注意连接钢筋的位置,防止移位和倾斜,发生偏差时及时纠正。

4. 独立基础用沥青砼垫层怎么施工

1首先,按配比进行沥青混合料拌和,拌和料必须均匀一致,无结块。
2然后,拌和料采用自卸车运输,放料时,每卸一斗都必须挪动一下位置,以防粗细料离析。
3在后续的摊铺期间,必须保证连续不停顿摊铺。
4摊铺完成后,碾压施工必须均匀压实,碾压需经过初压、复压及终压。期间,可在压路机轮胎适量洒水湿润,以防轮胎粘料。
5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米以上。

5. 独立基础施工顺序

独立基础要根据各地的地质情况和建筑的形式来确定施工顺序。
南方主要是桩基础:桩位放线——打桩——基础挖土放坡放线——挖土——锯桩——浇筑基础垫层砼——基础放线——砌筑粉刷砖模——绑钢筋——浇筑砼。
北方主要是承台基础:基础放坡放线——挖土——浇筑垫层——基础放线——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砼——拆除模板。

6. 独立基础施工顺序

独立基础要根据各地的地质情况和建筑的形式来确定施工顺序。

南方主要是桩基础:桩位放线——打桩——基础挖土放坡放线——挖土——锯桩——浇筑基础垫层砼——基础放线——砌筑粉刷砖模——绑钢筋——浇筑砼。

北方主要是承台基础:基础放坡放线——挖土——浇筑垫层——基础放线——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砼——拆除模板。

(6)独立基础浇筑怎么施工扩展阅读:

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采用圆柱形和多边形等形式的独立式基础,这类基础称为独立式基础,也称单独基础。独立基础分三种:阶形基础、坡形基础、杯形基础。

特点:

一、一般只坐落在一个十字轴线交点上,有时也跟其它条形基础相连,但是截面尺寸和配筋不尽相同。独立基础如果坐落在几个轴线交点上承载几个独立柱,叫做联合独立基础。

二、基础之内的纵横两方向配筋都是受力钢筋,且长方向的一般布置在下面。

长宽比在3倍以内且底面积在20 m2以内的为独立基础(独立桩承台)。

计算方法:

⑴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

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⑵独立基础垫层模板

垫层模板=垫层周长×垫层高度

⑶独立基础体积

独立基础体积=各层体积相加(用长方体和棱台公式)

⑷独立基础模板

独立基础模板=各层周长×各层模板高

(5)基坑土方工程量

基坑土方的体积应按基坑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基坑底面积应以基坑底的长乘以基坑底的宽,基坑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6)槽底钎探工程量

槽底钎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积计算。

7. 基础施工处理方法

 基础工程施工方法
1、混凝土基础施工
       1.施工准备。基础施工前应进行验槽。应挖去局部软弱土层,并用灰堵截中砂砾分层回填夯实。如有地下水或地面滞水,应排除基槽(坑)内浮土、积水、淤泥、垃圾、杂物等。
       2.施工方法。
       1)、基土良好,且无地下水时基槽(坑)第一阶可利用原槽(坑)浇筑,上部台阶支模浇筑,模板要支撑牢固,缝隙孔洞应堵严,木模应浇水湿润。
       2)、基础混凝土浇筑高度在2米以内时,混凝土可直接卸入基槽(坑)内;浇筑高度在2米以上时,应通过漏斗、串筒或溜槽下灰。
       3)、浇筑台阶式基础应按台阶分层一次浇筑完成,每层先浇边角,后浇中间,锥形基础如斜坡较陡,斜面部分应支模浇筑,或随浇随安装模板。
       4)、当基槽(坑)因土质不一挖成阶梯形式时,应当从最低处开始浇筑,且应符合图4-7所示要求。
       5)、混凝土浇筑完后,外露部分应适当覆盖,洒水养护;拆模后,及时分层回填土方并夯实。
2、毛石混凝土基础施工
       1.施工准备。毛石应选用坚实、未风化、无裂缝、洁净的石料,强度等级不低于MU20;毛石尺寸不应大于所浇部位最小宽度的1/3,且不得大于30厘米;表面如有污泥、水锈,应用水冲洗干净。
       2.施工方法。
       1)、毛石混凝土的厚度不宜小于400毫米。浇筑时,应先铺一层八~15厘米厚混凝土打底,再铺上毛石,毛石插入混凝土约一半后,再灌混凝土,填满所有空隙,再逐层铺砌毛石和浇筑混凝土,直至基础顶面,保持毛石顶部有不少于10厘米厚的混凝土覆盖层。所掺加毛石数量应控制不超过基础体积的25%。
       2)、毛石铺放应均匀排列,使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毛石间距一般不小于10厘米,离开模板或槽壁距离不小于15厘米。
       3)、对于阶梯形基础,每一阶高内应整分浇筑层,并有二排毛石,每阶表面要基本抹平;对于锥形基础,应注意保持斜面坡度的正确与平整,毛石不露于混凝土表面。
3、扩展基础施工
       扩展基础是指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混凝土条形基础,如图4-8、图4-9所示。
       1.施工准备。
       1)、基槽(坑)准备。基础施工前应进行验槽,如局部有软弱土层应挖除,并用灰土或砂砾分层回填夯实,如有地下水应排除,基槽(坑)内的浮土、积水、淤泥、杂物等应清除。
       2)、垫层施工。垫层厚度一般为100毫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15,在验槽后应立即浇筑,以免地基上扰动。
       2.施工方法。
       1)、垫层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划线、支模、铺放钢筋网片。次下部垂直钢筋应绑扎牢,并注意将钢筋弯钩朝上,连接柱的插筋,下端要用90°弯钩与基础钢筋绑扎牢固,按轴线位置校核后用方木架成井字形,将插筋固定在基础外模板上;底部钢筋网片应用与混凝土保护层同厚度的水泥砂浆垫塞,以保证位置正确。
       2)、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和钢筋上的垃圾、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应清除干净。模板应浇水加以润湿。
       3)、浇筑现浇柱下基础时,应特别注意柱子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造成位移和倾斜。在浇筑开始时,先满铺一层5~10厘米厚的混凝土,并捣实,使柱子插筋下段和钢筋图片的位置基本固定,然后再对称浇筑。
       4)、基础混凝土宜分支连续浇筑完成。对于阶梯形基础,每一台阶高度内应整分浇捣层,每浇筑完一台阶应稍停0.5~1,0h,待其初步沉实后,再浇筑上层,以防止下台阶混凝土溢出,在上台阶根部出现烂脖子。每一台阶浇完,表面应随即原浆抹平。
       5)、对于锥形基础,应注意保持锥体斜面坡度的正确,斜面部分的模板应随混凝土浇捣分段支设并顶压紧,以防模板上浮变形;边角处的混凝土必须注意捣实。严禁斜面部分不支模,用铁锹拍实。基础上部柱子后施工时,可在上部水平面留设施工缝。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6)、条形基础应根据高度分段分层连续浇筑,一般不留设施工缝。各段各层应相互衔接,每段长2~3米左右,做到逐段逐层呈梯形推进。浇筑时,应先使混凝土充满模板内边角,然后浇筑中间部分,以保证混凝土密实。
       7)、基础上有插筋时,要加以固定,保证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发生移位。
       8)、混凝土浇筑完毕,外露表面应覆盖浇水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