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信息 » 不规则筏板基础怎么算土石方
扩展阅读
送同学小礼物送什么 2025-02-02 09:53:46
k线基础知识什么是k线 2025-02-02 09:48:57

不规则筏板基础怎么算土石方

发布时间: 2023-09-03 19:15:46

‘壹’ 如图此基础为筏板基础下面有承台和梁,挖土方工程量怎么算

计算此土方须以下:
1、先根据自然土标高至底板下标高的深度(不含垫层,因为此已含土方)×长度×宽度;(根据开挖的深度、地质等要求是否要有工作面及放坡等)
2、再计算内承台及基础梁(此处需扣除底板已有的土方厚度);
3、再计算外承台(内侧扣底板土方厚度,外侧则根据你计算长、宽是否扣不扣除-----推算而得了)
希望可以帮助你!

‘贰’ 筏板基础挖土的高度如何确定呢

筏型基础又叫筏板型基础,即满堂基础。是把柱下独立基础或者条形基础全部用联系梁联系起来,下面再整体浇注底板。筏板基础分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类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梁上平及下平两种形式。一般说来地基承载力不均匀或者地基软弱的时候用筏板型基础。而且筏板型基础埋深比较浅,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础。基坑的边线肯定比筏板大,有些基坑是一边挖一边做支护,那么就按基坑底外围线比筏板底每边扩出1,按实际结算就可以了,准备去投土方开挖的标,大多少就是基坑设计结合基础施工需要来定的的。如果是你土方单位,按基坑支护土施工就好了,不能一次挖到底的,总量准不准无所谓,没有基坑设计图而需要估算土方工程量,也要先明确,集水井。还有,场地窄,只要单价合理,基坑里面有排水沟,有谁来开挖,先要有基坑设计方案,或者采用什么支护形式。土方总量是确定的值,实际施工过程中定有变化,深基坑设计方案等有关的尺寸、深基坑设计方案已定,不可能用简单公式解决。

理论上说,取其近似量得到总和,基础下垫层厚度。而且有一些局部的高高低低的不规则的体型,自然地面的标高,这些局部的增减量,基础结构图已定,灵活运用辅助线区划所谓计算基础的土方量实际上是计算基坑的土方量。那就必须知道基础底板的埋深和基础的形状,矩形筏板基础挖土方体积通用计算式为:挖土方体积v=(坑底面积+坑顶面积)*挖土高度/2;其中坑底面积=(筏板长度+2*工作面宽度)*(筏板宽度+2*工作面宽度);坑顶面积实质上为基底的长与宽分别加上2倍放坡宽度的乘积即为放线时开挖线的长与宽的乘积,其计算式为:(筏板长度+2*工作面宽度+2*挖土高度*放坡系数)*(筏板宽度+2*工作面宽度+2*挖土高度*放坡系数);挖土高度为坑底至地面的平均高度。

‘叁’ 筏板基础的土石方工程怎么计算

你这个是沟槽的公式,不变的话不可能,因为你沟槽只有两边工作面,两面放坡,而大开挖的有四边工作面四面放坡。偶觉得要是根据你的公式套的话应该是这样的:
V=(a+2c+kh)h(l+2c+kh)
a为基础宽度
c为基础一侧工作面宽度
k为放坡系数
h为挖土深度,
l为基础长度。
其实可以把公式简化成这样V=(A+2C)*(B+2C)+放坡增量.
A基础宽
B基础长
C工作面宽度

‘肆’ 土方回填量是如何计算的

断面法:

当地形复杂起伏变化较大,或地狭长、挖填深度较大且不规则的地段,宜选择横断面法进行土方量计算。

土石方量精度与间距L的长度有关,L越小,精度就越高。但是这种方法计算量大, 尤其是在范围较大、精度要求高的情况下更为明显;若是为了减少计算量而加大断面间隔,就会降低计算结果的精度;所以断面法存在着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的矛盾。

方格网法:

对于大面积的土石方估算以及一些地形起伏较小、坡度变化平缓的场地适宜用格网法。这种方法是将场地划分成若干个正方形格网,然后计算每个四棱柱的体积,从而将所有四棱柱的体积汇总得到总的土方量。

在传统的方格网计算中,土方量的计算精度不高。现在我们引入一种新的高程内插的方法,即杨赤中滤波推估法。

(4)不规则筏板基础怎么算土石方扩展阅读:

常见的土石方工程有:

场地平整、区域平衡、基坑(槽)与管沟开挖、路基开挖、人防工程开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筑以及基坑回填。要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尽量不要安排在雨季,同时为了降低土石方工程施工费用,贯彻不占或少占农田和可耕地并有利于改地造田的原则,要作出土石方的合理调配方案,统筹安排。

土方测量基准点的用途非常广泛,既可用于辅助建立其他基准特征,也可辅助定义建模特征的位置或组件安装定位,Pro/ENGINEER Wildfire提供四种类型的基准点。

基准特征是零件建模的参照特征,其主要用途是辅助3D特征的创建,可作为特征截面绘制的参照面、模型定位的参照面和控制点、装配用参照面等。此外基准特征(如坐标系)还可用于计算零件的质量属性,提供制造的操作路径等。

‘伍’ 基坑的挖土方和回填怎么算啊

1、基槽开挖计算式:V=(下底面积+kh)h*(长+宽)*2

2、基坑开挖计算式:也就也就是公式V=1/6×高×(底面面积+上口面积+4×中间面积)

V=H/6(F1+4F0+F2)

3、大开挖计算式: V=H/6(AB+(A+a)(B+b)+ab)

A上部短边 B上部长边 a下部短边 b下部长边

回填土=挖土的体积-垫层体积-基础体积-墙体体积

(5)不规则筏板基础怎么算土石方扩展阅读:

基坑分级

一级: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开挖深度大于10米,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要严加保护的基坑。

二级:介于一级基坑、三级以外的基坑。

三级:开挖深度小于7米且周围环境无特殊要求的基坑。

基坑属于临时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间,使基础的砌筑作业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位置进行。基坑开挖工程量按基坑容积计算。一般来说,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的基坑。基坑开挖的计算公式如下:

1.不放坡不支挡土板:此时的基坑是一个长方体或者圆柱体。

(1)当为长方体时:挖基坑工程量 = (a+2c)(b+2c)h

(2)当为圆柱体时:挖基坑工程量 = π*r*r*h

2.放坡:此时的基坑是一个棱台或者圆台。

(1)当为棱台时:挖基坑工程量 = (a+2c+Kh)(b+2c+Kh)h+1/3 K*K*h*h*h

(2)当为圆台时:挖基坑工程量 = 1/3 πH(r*r+rR+R*R)

基坑回填分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种形式为下部回填,由于钢管支撑还未拆除,回填采用汽车运到基坑边缘,将土倒入基坑,人工摊铺,小型夯实机分层夯实;第二种形式为在拆除最上面一道支撑后,用推土机推土,人工配合机械分层对称夯实。钢管支撑随回填高度随填随拆,注意保持围护结构的稳定。

注意事项

一、填料标准:除淤泥、粉砂、杂土、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腐植土、过湿土和大于20cm石块外,其他均可回填。但结构的侧、顶板必须采用粘土回填,厚度不小于1.0m。

二、顶板防水保护层和地下管线结构达到强度要求后,开始回填基坑。回填前,将基坑内排水、杂物清理干净,符合回填的虚土压实,并经隐检合格后方可回填。

三、各类回填土使用前,分别取样测定,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压实度等参数。回填土为粘性土和砂质土时,在最佳含水量时填筑,如含水量偏大应翻松、晾干或加干土拌均;如含水量偏低,可洒水湿润,并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重型压实机械碾压。回填料为碎石类土时,回填或碾压前宜洒水湿润。不同类土回填,按土类分层填铺。

四、基坑回填分层、水平夯实;隧道结构两侧水平、对称同时回填;基坑回填标高不一致时,从低处逐层填压。基坑分段回填接茬处,已填土坡挖宽度不小于1m,高度不大于0.5m的台阶。

五、基坑回填时机械或机具不得碰撞结构以及防水保护层。结构顶板50cm范围内以及管线周围采用人工使用小型机具夯填,夯与夯之间重叠不小于1/3夯底宽度。采用机械碾压时,要薄填、慢行、先轻后重、反复碾压,碾压时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

六、基坑回填碾压过程中,取样检查回填土密度。机械碾压时,每层填土按基坑长度50m(且不大于1000㎡)取一组;人工夯实时,每层填土按基坑长25m(且不大于500㎡)取一组;取样点不少于6个。

‘陆’ 筏板基础的土石方工程怎么计算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